2014年度河南省经济学研究综述
张占仓
2014年,是中原出彩的一年,是河南发展引人注目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5月份在河南视察期间,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伟大论断,从中原地区发展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领悟出时代发展的宏观趋势,把握到在全球宏观格局复杂调整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定调中国经济的未来。初步梳理,河南经济研究在以下五个方面成效显著。
一、学习习近平视察河南时重要讲话
2014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河南考察指导,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全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一)综合性学习
喻新安等研究认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进河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全局做出更大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在考察指导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河南省近年来的工作,明确指出“中央对河南的工作是满意的”,要求“中原更加出彩”。我们要珍视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深刻反思总结,认识中原出彩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凝聚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纵观近年来河南的一系列实践探索,中原发展之所以出彩,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认真总结、继续发扬。一是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谋发展促崛起,成效明显;二是扎实推进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增创发展新优势;三是着力打造“四个河南”,明确布局方向推动全面发展;四是全面强化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五是积极推进一系列重大探索实践,立足求实创新促发展;六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导河南工作时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我们要铭记总书记的重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劲动力,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为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做出更大贡献。一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思路,开拓科学发展新空间新格局;二是努力打造“四个河南”,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三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打好“四张牌”,加快完善“三大体系、五大基础”;四是突出“四个着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成效;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中原大地可持续发展的勃勃生机[2]。
李庚香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指导工作,对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素质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就事关河南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给予精心指导。总书记的讲话,既有战略高度、政策导向,又有方法策略、具体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三个自信”,对于扎实推进“四个河南”和“两项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3]。
(二)专项学习
李庚香研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这就要求河南紧紧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同全国一样,河南的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河南也必须凝聚改革共识,全面深化改革[4]。
刘道兴认为,郑州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内陆城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新布局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殷切期望,明确了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战略支点地位,赋予了郑州为丝路建设做贡献、为中原更出彩作表率的历史重任。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重大机遇,抢占内陆城市对外开放高地,引领河南和中原经济区更好地参与国际竟争与合作,成为郑州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5]。
张占仓研究认为,我们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以中国发展晴雨表著称的中原大地让其发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标志性地区,更要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意义,在持续推动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深人实施的基础上,主动打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张牌”,积极适应新常态,奋力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视察河南时讲话要求,打好“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四张牌”,让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出彩。其中,我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繁重,污染严重的资源性产业调整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但是我们必须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尽快减轻GDP增长对高污染产业的依赖,特别是要加快大气污染依法治理进度,确实让环境污染状况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蓝天白云。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也是我们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好在全球创新驱动发展成功的典型,都是在原来创新能力并不强的地区,只要下定决心,舍得投人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高度重视青年创新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就有可能获得某些领域的创新突破,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人强大的活力。因此,统一思想,向创新驱动领域多投人,是我们非常明确的战略选择。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从国家长远战略的高度解决国与国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我们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地理中心,100年以前开始我们的先辈在郑州建设成功了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们建设成功了全中国最为发达的高速公路枢纽,2013年国务院高瞻远瞩批准我们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郑州航空港客货运输增长速度已持续保持四年全国第一的良好状态,用事实证明了国务院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100多年以来这种一脉相承的战略思路,已经告诉我们建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大型交通枢纽始终是我们中原地区的战略优势。所以,想方设法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协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持续提升郑州天下之中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是全省人民的一种历史责任。新型城镇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均处于良好的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要务实、智慧、科学地推进,要在城乡一体化上大胆探索,特别是全省已经明确取消城乡户籍区别的历史性政策突破之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持续扩大就业,推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稳定就业者在城镇逐步安顿下来,既提升城镇化水平,又让进人城镇者真正从工作到生活融人城镇,畅享美好生活。系统分析,这“四张牌”对我们未来的发展确实非常重要,需要全省人民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并形成努力攻关的强大合力,力争使之有新的较大进展,为“十三五”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6]。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我省成功实践,完善提升发展战略,引领和鼓舞全省上下沿着正确方向奋力拼搏、乘势前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为全省进一步加快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7]。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调研指导时重要讲话为契机和动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使中原更加出彩,向党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新趋势研究
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2014年影响巨大的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与全面开展研究。河南独占习近平总书记最早在河南视察工作时感悟并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先机,在相关研究方面起步早,取得重要进展。
(一)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与认识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河南感受并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确实与中原发展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息息相关。因为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之“中”的历史渊源。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中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洞悉中国经济发展内在的特征,在中原地区找到了全面表达中国经济发展状态的灵感。
2014年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问计当前经济形势,又一次提到“新常态”:“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把“新常态”作为国家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包括:第一,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第二,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目的外部风险。第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习近平以2014年前三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数据指出,中国经济“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第四,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习近平举例说,由于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60%以上。
2014年12月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巧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进人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在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会议要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把发展速度适当调整以后务实迈向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的一种运行状态,与“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所表述的概念完全不同[8]。
为更好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结合河南实际,创造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辉煌,由省社科联、省经济学学会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62次专题研讨会,于2014年9月28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研讨会主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河南发展新机遇”。会议由省社科联孟繁华副主席主持,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研究员作了主讲发言,陈益民、李政新、杜书云、杨迅周、张合林、孙德中、刘美平、宋伟、樊明、赵志亮、李战伟、王红燕、杨萍等作了大会发言,省社科联李庚香主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张宝峰副校长、河南经济学学会副会长郭军教授等共60余名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研讨。
张占仓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第一,年均GDP增长速度7%左右,处于中高速发展状态,发展的内在动力充沛,发展质量在稳步提升;第二,产业结构排序成为三二一,第三产业历史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大的部门,也成为推动就业潜力最大的领域,有效拉动了就业较快地增长;第三,消费对GDP贡献最大,一改过去多少年来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内需成为经济发展最大动力,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改善联系进一步密切;第四,网络购物、快递、体育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持续保持50%左右高增长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第五,经济发展面临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日益显现、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增大等一系列新挑战;第六,年均物价总水平控制在2 % -3%的水平,为中低收人者稳定就业与生活提供了保障。
李政新认为,“新常态”的基本要义,有一些是指以往反常的情况现在似乎正常,如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人持续的低增长状态等;而更多的则应是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条件下本应有的那些正常认识和发挥正常作用的东西,但由于理论和现实中把握不够,而没有上升到应有的正常地位。
杨迅周认为,对于中国经济新常态应继续深人研究,从而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旧常态类似,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几十年的经济周期,要搞清楚常态与非常态、新与旧的不同点,深人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内涵、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发展趋势和规律、行业和区域差异以及调控措施等。对于新常态的特征分析,除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内容外,还应包括就业、居民收人、社会公平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孙德中认为,对新常态的以下四个方面应深化讨论:一是新常态是健康态还是病态,或亚健康态;二是目前一般总结的新常态特征是具有普遍性的还是个性化的特征;三是新常态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四是对待新常态的态度是被动适应还是主动引领。
总之,所谓新常态,关键在“新”,就是过去没有出现的情况;核心是“常态”,就是要保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状态。我们期望,中国以此开创经济未来持续、稳定、和谐、包容发展的又一个30年黄金期。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张占仓研究认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有五大新趋势:一是国民经济服务化。所谓国民经济服务化,是指服务业就业和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打一大的趋势。2013年全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6.9 %,高于第二产业3. 2个百分点,第一次位居第一大部门,结束了长期由第二产业主导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历史,实现了新的跨越,使中国经济进人第三产业主导发展阶段。2014年,全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到48. 2%,比第二产业高出5.6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服务化趋势更加明显。二是服务业发展信息化。2014年8月28日,根据彭博社亿万富豪指数统计,中国内地最新富豪排行榜,ABT(阿里、百度、腾讯)老板包揽前三位。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马云(1964年生)拥有218亿美元净资产,成为中国首富。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腾讯公司董事长马化腾(1971年生),净资产163亿美元;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1968年生),净资产158亿美元;万达公司董事长王健林(1954年生),147亿美元;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1945年生),净资产115亿美元;京东公司董事长刘强东(1974年生),净资产94亿美元。2014年12月12日,彭博社亿万富翁指数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已经超过香港富豪李嘉诚,成为新的亚洲首富,主要是由于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后股价大涨。根据彭博社的数据,马云的财富总额达到286亿美元,李嘉诚为283亿美元。为什么中国富豪榜前列都是年轻的互联网精英呢?而过去富豪榜前列主要是房地产商和制造业大亨,这种变化说明中国已从房地产和制造业时代迈向高科技主导的信息化时代,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最大希望。只有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让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我们国家才能够由经济大国逐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强国。三是科技发展高端化。据悉,自2013年9月23日到2014年9月22日,中国学者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指数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名。中国学者发表在《自然》系列杂志上的论文总数量达到647(比去年458增加199 )篇;同期日本学者491(比去年450增加41)篇。中国学者论文数量比日本学者论文数量多156篇。上一年这个时段,中国学者一年内在《自然》系列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总数量达到458篇,同期日本学者450篇,中国学者论文数量比日本学者论文数量多8篇,论文发表数量首次超过日本。回顾这几年走过的道路,中国科技产出增长速度惊人。2000年,只有6篇发表在《自然》杂志和其子刊的论文有来自中国的作者参与。2010年,中国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52篇,占当年总数的5. 3% 0 2011年,中国学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总数为225篇,占当年总数的7% 。 2012年,在所有《自然》杂志和其子刊上发表的研究性论文中,中国学者发表303篇论文,占当年总数的 8. 5%,比2011年增长35 %。因此,《自然》杂志分析认为,中国正在成为科技论文发表和科研产出的国际领先力量。2014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北京会见了到访的自然出版集团母公司麦克米伦科教集团全球总裁安妮特·托马斯博士一行。会谈期间,托马斯代表自然出版集团向白春礼赠送了水晶牌,对中科院为全球科学,尤其是高质量科学研究作出的贡献表示祝贺。2013年,中科院在68家全球公认质量最优的科学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科学论文2661篇,在全球科研机构排名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4585篇)和德国马普学会(3023篇)。按照自然出版集团创立的“加权分值计数法”( WFC)指数计算,中科院2013年发表的高质量科学论文总分为1 209. 46分,在全球2万多家知名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一。尤其是在化学、物理学、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国科学院均雄踞榜首;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有上佳业绩,居全球第4位。四是居民购物网络化。从2003年到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20 %,高居全球第一。由于无线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加上网络购物成本低廉,居民购物网络化已经是历史性趋势。现在,在网络上购买几乎任何产品都无所不能,所以大家确实接受了这种消费方式。特别是已国际化的阿里巴巴影响深远,也引导国内外消费者高度重视中国快速发展的网络购物。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 4% ,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 % ),智能手机作为我国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五是能源结构绿色化。2014年11月12日,在北京APEC会议上,中美达成二氧化碳减排意见,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例达20 %,美国承诺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一28 %,为2015年国际气候大会达成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方案奠定了基础。此举既表明中美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愿意为全球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做出历史性贡献,也使我们国家的绿色发展有了明确的时间表。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 )),提出绿色低碳战略,计划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例达15% ,天然气比重达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这标志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绿色化快速推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将大幅度增加,新能源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领域[9]。
三、河南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评估
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赋予了河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战略平台。三大战略规划实施以来,有的已进人规划中期,有的正处在全面加速阶段,对三大战略实施的进程、成效及存在问题等进行阶段性评估十分必要。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主编的《河南经济蓝皮书(20巧)》,首次发布了“河南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总体评估”报告。该报告在前期调研、收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指标评价与政策评价相结合、效应评估与问题评估相结合等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阶段性、综合性、数量化评估,核算进度,评估效应,得出了一系列评估结论,对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际进程,更加有效地推进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0]。
(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实施情况评佑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开放提供强力支撑都具有重大意义。规划目标到2025年,建成富有生机活力、彰显竟争优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区。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地位显著提升,航空货邮吞吐量达300万吨左右,跻身全国前列;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人超过10000亿元;建成现代化航空都市,营商环境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成为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开放高地。
规划实施成效评估:(1)分项评估:①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2013年,郑州机场全年新开航线53条,达到143条,基本形成覆盖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航线网络。其中,已开通全货运国际航线达到19条,货邮吞吐量完成2J万吨,同比增长69. 5%,增速居全国大型机场第一位(本部分评估数据除注明外,均来自《河南商务发展报告2014)))。同时,郑州机场还是中部地区唯一开展国际快件的机场、货运航线总数位居中西部第一的机场。显然,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②开放门户建设。2011年、2012年、2013年,实验区完成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95亿美元、285亿美元、348.8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始终在50%以上,对全省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始终在95%以上,推动了全省进出口增长的强劲攀升,航空港开放门户地位已初步奠定。(2)总体评估:总体来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表现出起点高、增速快、成效显的突出特征。
规划实施进程评估:从实施进程来看,实验区在2013年3月到12月仅10个月、占6. 5%规划期的时间,航空货邮吞吐量就已经完成2025年总目标的8. 3%,进出口总额就已经完成2025年总目标的17.4%,均超额完成阶段性进度目标。
主要问题和挑战:(1)保持高起点高速增长的挑战。规划实施以来,在2013年3月到12月仅10个月的时间里,郑州航空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体系、枢纽建设等各方面均表现出全民聚焦、全力推进、全面展开、全速发展的积极态势,以航空货邮吞吐量、进出口总额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为代表的各指标均表现出高速增长态势。但是在起点高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高起点上保持高速稳定增长,面临更大挑战。(2)高端航空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的挑战。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航空设备制造维修、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竟争力的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国际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这其中,既要求有航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探索,又有高端产业发展的水平要求,还有产业体系构建的系统要求,如何立足发展基础、突出发展特色、增创发展优势,均是新课题新挑战。(3)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航空港经济内生增长模式的挑战规划提出“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实验区发展主线,也就是要通过建设大枢纽,带动大物流;通过大物流,带动产业群;通过产业群发展,带动城市群发展,进而以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如何在这一发展路径指引下,形成以互动融合为特征的航空港经济内生增长模式,进而实现快速发展,是目前航空港在起步期必须筹谋且时不我待的关键问题。(4)以郑州航空港为龙头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挑战。我省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以郑州航空港为龙头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如何利用实验区这个特殊区域来探索改革措施、创新体制机制,使实验区成为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对外开放的平台和窗口,还面临诸多问题挑战需要破解。
(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佑
以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为标志,河南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至2014年,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已经实施了5年多,取得了突出成效,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夏粮“十二连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河南的“王牌”。
规划目标: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1. 03亿亩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7500万亩,使我省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明显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
规划实施成效评估:在对规划实施成效评估中,立足规划要求及总体目标,从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效益、粮食生产支撑条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行单项评估,并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进而对规划实施成效进行总体评估。(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估规划实施以来,我省紧紧抓住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这个重心,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从政策支持、科技强农、高产创建等着手,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总产量“十一连增”,连续9年超1000亿斤,连续4年超1100亿斤(注:文中除标明外,数据均来自河南省统计局相关资料)的骄人成绩,打造了河南“王牌”,切实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在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估中,主要基于规划提出的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的基本思路,分别从是否实现“稳定面积”目标、实现亩产量情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估。2013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5万亩,比2010年增长3. 5%,保持了连年平稳增长,实现了“稳定面积”的目标。从亩产量来看,2010年以来,我省粮食亩产量在实现了从中低产向中高产的提升后,在达到750斤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但是与在稳定面积前提下实现总产量目标所需的规划亩产量相比较,依然略有差距,故此在实现亩产量情况的评估中,根据实际亩产量与规划亩产量的量化比较,得分率为98. 9%。在综合2个指标的单项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而可以得到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综合评估结果为99.5%。(2)农业综合效益评估。在规划各项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农民人均年纯收人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目标。基于此,在对农业综合效益评估中,选取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农民人均现金收人这2个体现农业、农民效益情况的指标进行评估。从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09年以来,除了2011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外,其余各年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或是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农民人均现金收人情况来看,2009年到2013年,河南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均少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同时也要看到,2009年到2013年河南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平均增速为15.2%,快于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平均增速0. 6个百分点,收人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目标要求,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和农民人均现金收人这2个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量化比较,可以得出2009年到2013年的年度评估结果,进而取平均值得到农业综合效益的综合评估结果为95. 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完成得分情况明显好于农民人均现金收人的评估得分。(3)粮食生产支撑条件评估。在规划提出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使我省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考虑到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与农业科技、财政投人、农业基础设施、机械化水平以及现代农业载体建设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科技支撑、投资支撑、基础设施、机械化水平、载体支撑这5个指标的单指标评估结果,进行加权综合可以得到粮食生产支撑条件评估结果为89.7% 。(4)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评估。近年来,河南粮食生产在遭遇雨雪冰冻、特大旱灾等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高基点连年增产,取得了傲人成绩。基于此,在进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评估中,选取了几个有重大灾害的典型年份,并以该年粮食总产量是否保持了持续增长、完成规划增速的比率这两个指标作为重点评估指标,进而可以得到2008年、2009年、2011年这3个年度的评估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综合评估结果为91.3%0 (5)实施成效总体评估。根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效益、粮食生产支撑条件、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这4个单指标评估结果,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加权后进而可以得到规划实施成效的总体评估结果为94. 6%。综合来看,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效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方面基本达到规划目标,粮食生产支撑条件总体有所不足,综合评估结果为“基本完成阶段性成效目标”。
规划实施进程评估: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公斤。在规划实施进程评估中,采用各年度实际总产量与规划目标值进行比较,得出各年度完成目标比例,进而求出平均值作为完成目标进程情况的评估结果。根据前述评估方法,得到综合评估结果为 98.8%,基本完成阶段性进度目标。
主要问题和挑战:(1)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的问题。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但从综合性指标来看,河南农业科技贡献率为0. 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巫待提升。同时,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仅有70%左右,小麦50%左右,水稻55%左右。(2)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评估中,粮食生产支撑条件是得分最低的一项。目前全省仍有5000多万亩中低产田,近3000万亩不能得到有效灌溉,还有1519万亩低洼易涝地需要治理。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多,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直接影响着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的实现,而这一问题更是给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3)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2013年我省夏粮每亩生产收益361.3元,秋粮每亩生产收益504. 3元,两季相加共865.6元,抵不上农民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人。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民种粮的收益依然偏低,直接影响种粮积极性的提高。(4)边际产量递减的问题。2008年到2013年,河南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6617. 3亿斤,粮食产量年均递增1.4% ,粮食单产超过750斤/亩,实现了从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但是同时要看到,河南粮食单产已经达到中高产水平,受边际效应影响,要在高基点上、在中长期内保持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到2020年实现1300亿斤的目标,面临着较大挑战。
(三)中原经济区规划实施情况评佑
自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年)以来,我省以规划为引领,着力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全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目前,距离第一个阶段性目标,即2015年目标已经只有一年的时间。此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和综合分析,对于摸清现状、把握问题,并进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目标:到2015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三化”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全面提高。
规划实施成效评估:在规划实施成效评估中,指标选取及目标值确定,均依据《中原经济区规划》中“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三节发展目标”中提出的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及其分阶段目标值,在单指标评估的基础上,分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改善共4类进行分项评估,并进而得到总体评估结果。其中,(1)在经济发展分项评估中,按照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构成,采用河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这2个指标进行分项评估。①河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到2013年年均增速9. 22%,与规划目标相比,实际年均增速比规划年均增速快1. 91个百分点,较好完成了规划目标。②河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2011,2012,2013年完成值分别为5.75% ,5.74% ,5.70%,与规划目标相比略有差距。经济发展分项综合评估结果为“完成规划目标”。(2)在结构调整分项评估中,按照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构成,采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这5个指标进行分项评估。①采用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相关统计指标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估,2011年到2013年年均增速为1. 52%,与2011年到2015年规划年均增速1. 99%相比略有差距。② 2011年到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增速为15. 11 %,高于规划增速0. 11个百分点,完成规划目标。③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011年到2013年年均增速为5.41%,高于规划增速3.36个百分点,较好完成了规划目标。④河南城镇化率2011年到2013年年均增速为4. 46%,高于规划增速0. 19个百分点,完成规划目标。⑤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为18. 1 % ,15.7% ,13.8%,呈波动下降态势,与规划目标相比,存在差距。结构调整分项综合评估结果为“略有差距”。(3)在资源环境分项评估中,按照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构成,采用耕地保有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森林覆盖率这3个指标进行分项评估。①耕地保有量由于缺乏历年统计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播种面积变化情况进行考察,2013年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123万亩,比2010年增长3. 51 %,并保持了连年平稳增长,实现了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稳定面积”的目标。基于此,对该指标评估结果为完成规划目标。②2011年到2013年河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3.6% ,7. 1% ,3.9%。根据“2013年河南省节能减排发展统计报告”中相关数据,2013年全年GDP能耗下降的目标值是2. 5%,与目标值相比,该指标评估结果为完成规划目标。③2011年到2013年河南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速为0. 66%,完成规划目标。资源环境分项综合评估结果为“完成规划目标”。(4)在民生改善分项评估中,按照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构成,采用城镇年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这4个指标进行分项评估。① 2011年到2013年,河南城镇年新增就业人数年均增速0. 75 %,与规划增速0. 11%相比,完成规划目标。②2011年到2013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实际增速高出2011年到2015年规划增速2. 68个百分点,较好完成规划目标。③2011年到2013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实际年均增速达到13. 29%,高于2011年到2015年规划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完成规划目标。.2011年到2013年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实际年均增速达到10. 55 %,高于2011年到2015年规划年均增速1.37个百分点,完成规划目标。民生改善分项综合评估结果为“较好完成规划目标”。根据前述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民生改善4个分项评估结果,得到河南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阶段性总体评估结果为“完成阶段性成效目标”。
规划实施进程评估:在对中原经济区规划实施进程进行量化评估中,依据“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分别对各指标的2011年基期值、2013年规划值、2013年实际值进行了比较评估,以2013年实际完成值与规划目标值的比率作为实施进程的评估重点。从完成比率情况来看,在14个评价指标中有11个指标超额完成,其中达到或超过105%的指标有3个,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尤其是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指标更是大幅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值,显示河南经济发展在平稳增长的同时,代价不断下降、质量明显提升。未完成规划目标进程的指标有3个,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综合来看,各指标完成比率平均值达到104.4%,总体实施进程评估为“完成阶段性进度目标”。
主要问题和挑战:(1)民生改善是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部分指标主要由人均指标构成。虽然总体来看已经完成阶段性目标,并且预期能够完成2015年、2020年规划目标;但是必须要认识到我省作为人口大省,存在总量大而人均少的问题。如何加快提升人均指标水平、加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是今后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和着力点。(2)本次规划实施情况量化评估,依据就是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主要规划指标及其目标值。但是也要看到,中原经济区规划作为指导区域发展的、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综合性规划,在“主要指标”中选取的指标基本都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项指标,且考虑到重点突出及可操作性等问题,共选取了4类16个指标,从规划涵盖面而言数量相对较少。结合河南发展来看,一些体现河南近年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采取的重大实践举措等的指标并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工业结构调整相关指标、科技创新相关指标、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关指标、对外开放相关指标,等等。因此,本次评估结果即使数据总体情况尚属乐观,依然需要保持清醒冷静。(3)本次量化评估中,未完成或存在差距的指标共有3个,分别是河南GDP占全国比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这也反映出河南在综合实力、粮食生产、消费这三个方面依然面临着如何推动打一总量与提水平、增效益并进等问题。(4)中原经济区主要规划指标共选取了4类,分别是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资源环境和民生改善,从量化评估结果来看,结构调整分项评估是四个分项评估中最差的,3个未达标指标有2个都是属于结构调整分项指标,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河南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中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四)实施效应
带动效应。河南在着力推进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带动“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建设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探索,进而带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带动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好效果地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提出了发展重点,进而带动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为河南提升战略地位、提升综合优势、提升发展质效,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目标而努力奋斗。
聚合效应。三大国家战略为河南带来的政策优势、激发的创新活力、形成的改革红利,与日臻完善的基础支撑条件有机融合,形成强有力的聚合效应,使河南正在成为汇聚人流、物流、金融流、信息流等高端生产要素的洼地,成为国际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商青睐的投资热土,成为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与高端人才、尖端科技集聚集群发展高地。日益凸显的聚合效应,已经成为河南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新优势所在。
示范效应。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使河南肩负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的重大使命,不仅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核心区,而且要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以及航空经济驱动型发展先行区。在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过程中,河南着力在土地流转、航空管理、海关监管、财税管理、投融资、科技创新、社会保障等领域以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积极探索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通过培育并发挥示范效应来有效地带动全局发展。
先行效应。对河南这样一个后发地区而言,三大国家战略为河南发展带来的最大红利、最大机遇、最大动力就在于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形成的先行效应,进而成为后发赶超的新引擎和加速器。从区域合作、四化同步到统筹城乡、改革开放,从经济转型到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到电子商务、金融改革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先行先试探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红利和创新空间,在全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并无先例,正是这些规划上的先导性、理念上的先进性,落实到政策上的先试性、发展上的先行性,为河南掌握发展主动权、抢占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战略先机。
目前,河南已经与全国一样进人经济发展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强化我省的战略优势、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就需要进一步聚焦三大国家战略,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中增创新优势、激活新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在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引领新常态中实现新作为。
四、新型城镇化研究
2014年3月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出台,为我们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总体要求。河南省也已经出台《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和《河南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如何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省委年初部署的重点研究任务之一。为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河南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由省社科联、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科学院和郑州轻工业学院主办,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61次研讨会,于2014年6月20日在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举行。会议由省社科联副主席孟繁华主持,郑州轻工业学院副院长安士伟教授致欢迎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研究员和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研究员作了主讲发言,王发曾、郭军、李政新、宋伟、杨迅周、刘战国等作了大会重点发言,朱美光、李金凯、王晨光、杨玉珍等作了大会自由发言,有关学者进行了现场讨论。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剧义文和白廷斌、许青云、刘明、孙德中、任太增、王延荣、周颖杰、刘玉来、姬定中、毕军贤、张贯一、彭诗金、陈爱国、刘安鑫、陈群胜、刘仁庆、李同新、李明以及郑州轻工业学院相关专业师生等共200余名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研讨[11]。《河南科学》杂志专门为此次会议出版了包含11篇新型城镇化学术论文的专集。
(一)关于新型城镇化科学推进问题
王永苏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要求完全适用于城乡关系的处理,科学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决定的要求先行先试,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快推进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正确理解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把城乡一体化理解成城乡一样化,应当把城乡一体化的着力点首先放在城乡体制机制一体化上,通过深化改革尽快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争取较高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第二,建立全省统筹的规划建设协调机制。树立全省规划一盘棋的理念,以全球、全国视野审视河南,内外结合,省市协同,对全省特别是中原城市群的产业体系、城镇体系、创新体系进行高水平的统筹研究和中长期规划。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集聚机制。要充分认识分散发展非农产业的局限性,充分认识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必要性,集中精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基地,建立健全生产要素大范围集中集聚机制。第四,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要素流动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允许河南户籍人口在省内自由流动、自主择业、自主选择居住地;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人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中;着力于建立健全大城市中心城区科学的人口进出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资金融通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五,建立健全动态的耕地占补平衡机制。积极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在允许占优补劣的同时,强调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升地力,在合理满足城市建设用地的基础上保障地力的整体提升;积极争取耕地面积、粮食产能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试点,使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实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和耕地承包权腾退补偿基金。第六,健全城镇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农业、扶贫以外的投资要适当向城镇倾斜,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覆盖[12]。
张占仓通过对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迪新书《21世纪资本论》主要论点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及影响的系统分析,认为应高度重视城乡资源配置政策的公平性,克服“增长极”思想的不利影响,确实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实际过程之中,努力探索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和“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可行之路,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避免皮克迪提出的资本作用过大对社会和谐稳定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不利影响,既科学务实推进影响我国数亿人生产和生活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又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社会和谐化、城乡居民收人政策公平化。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科学研究积累有限、面临“中等收人陷阱”的威胁、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城镇规划建设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突出问题,认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走向主要是:第一,坚持质量提升的正确方向。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立足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打造城镇适宜的人居环境;抓住全国性经济升级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调整城镇产业发展布局,提升城镇经济发展质量。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必须让进城农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给每一位公民带来的人格尊严,注重对城镇现有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持续改善,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便利,创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培养全社会包容发展的人文情怀。第三,坚持城乡一体的政策目标。特别是从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资源配置系统人手,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征地制度改革,改变政策不公平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第四,坚持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加强绿色科技创新,改变目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引进或研发关键链接技术,建设关键链接项口,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能量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和再利用,逐步把工业项口布局与区域综合发展衔接,开创城市一区域发展模式[13]。
李小建等研究认为,全面审视新型城镇化,可以提出以下思路:(1)强调城乡协调,强调聚落本身的多样化,大小不同、功能不同的城乡聚落各有其存在的必要。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注意调整各类聚落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居住的需要。(2)强调城市与农村聚落的景观多样性,强调景观的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相协调,居住的城镇化与公共服务的城镇化相协调,有型的城镇化与无形的城镇化相协调。(3)强调城镇化发展中的市场推动。在“城”与“市”的关系上,“市”(主要是经济活动)才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化的进程应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所做的,只能是顺势而为,恰当助推。(4)强调实施中的上下协调。尤其是规划论证中,一定要注意在宏观发展趋势下的村镇格局规划。如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和城市人口变化趋势,预测区域未来的人口发展;根据聚落等级—规模变化趋势测度未来各规模的村镇数量;根据聚落空间格局模型规划不同等级聚落的空间关系;根据各区位条件规划每个聚落的区位及发展阶段、发展规模[14]。
王发曾认为,如何以正确理念设计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道路等重大问题仍然存在许多认识误区,必须端正实施理念: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不要用僵化的计划经济的一套代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不要用外延扩张代替内涵优化,不能重规模、轻质量;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重点,不要眼睛只盯着城市而忽略了乡村和集镇,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主体,不要忽视多种社会力量的主体地位;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不要单纯追求城镇化率而忽视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认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不要忽略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15]。
刘道兴认为,长期以来,把城市作为经济载体的思路主导城市发展,形成了“经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模式,导致城市出现种种弊端和“城市病”。实际上,城镇化应当以人为核心,城市首先是人居中心,应当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人文城市”。而实现城市发展从“经济城市”向“人文城市”的转型升级,才是“新型城镇化”的点睛之笔。面对城镇化加快和城市规模急剧打一大的新形势,河南省应当深刻把握人文城市建设的内涵、途径和举措,努力把河南城市打造成为历史文化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全面提高城市文化艺术品位,为建设美丽河南做出贡献[16]。
耿明斋等研究认为,要改变长期以来抑制大城市发展,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惯性思维,清理各种城镇化发展政策,剔除诸如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人户限制,鼓励农民进人小城镇,控制大城市规模和收紧大城市人户限制等提法和做法。将城镇化发展政策的重点放在扫清所有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和制度障碍上,鼓励人口在空间上和不同层级城镇之间自由流动。并把政府工作重点放在顺应人口流动趋势要求,满足各类不同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上[17]。
郭军认为,从体制机制理论看,推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应在制度体制和国家治理能力两个纬度上,在发展的轨道和发展的动力上。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城镇化发展纳人宏观调控体系,探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达成城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和正效性,重视决策权限划分和各主体利益保障,特别是农民利益的保障。城镇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河南应当走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与向县城和小城镇集聚相结合多层次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政府应依据各主体的动力需求来制定、调整、完善、创新现行制度、体制机制和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18]。
李政新认为,公共服务能力也是决定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提高公共服务能力,首先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人;其次是鼓励社会资本为公共服务进行投人,使其成为混合物品[19]。赵书茂等提出了提升城镇吸纳就业、劳动者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支撑等能力的对策措施;创新户籍和人口管理、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成本分担、资金保障、城镇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机制的关键环节;从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构建促进河南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引力系统和动力系统[20]。宋伟认为,城镇化的空间结构是由产业空间布局和就业地域结构决定的,城镇化的快慢主要是由农民工收人水平决定的,就业基础是人口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就当前的政策选择来看,首先应扩大就业,不断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就业基础;其次应从城镇与农村两方面消除人口城镇化的制度障碍,构建农民进城的顺畅渠道;第三,应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多数农民有机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农民资产性收人,提高农民市民化的能力[21]。杨迅周认为,分类推进、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其发展模式既包括不同地域模式,也包括不同领域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不同地域发展模式有中心城市城区全域城市化模式、经济发达县(市)新型城镇化模式、都市区新型城镇化模式、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等;不同领域发展模式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展模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模式、城市更新改造模式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重点。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全面深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示范[22]。
刘战国认为,构造中原城市群的战略重点是:第一,优先发展郑州市,构建“多中心”的大郑州都市区,使郑州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第二,强化“多核心”的大郑州都市圈,构造郑州和洛阳双中心的结构模式;第三,放活外围区,建设安阳、三门峡、商丘、信阳、淮阳、周口六大副中心城市[23]。
朱美光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应处理好十种关系,即权益和利益、短期和长期、政府与社会、时间和空间、就业和创业、城市与交通、中心和外围、普遍和特殊、发展与生态、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李金凯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本,是一场由政府主导,主要由农民完成的现代化过程。
王晨光认为,河南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文化机制构建应从4个方面着手:一是文化符号,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留有历史的记忆,是人们对过去生活样式的一种纪念。二是文化归属感,就是在新型城镇化中,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以文化创新架构人文价值关怀,给人以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文化传承,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心存敬畏,百般珍惜,又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四是人文关怀,就是建设以人为本的美丽家园,实现从经济城市到人文城市的跨越。
(二)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公平性。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打一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新型城镇化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跨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在整个过程之中,破解“三农”问题是核心所在,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然而农民问题现在最为急迫的仍然是提高收人问题,只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收人不断提高,他们进人各类城镇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才能够迸发出来,形成顺应新型城镇化潮流的需要。现在,很多农民愿意进城,但进城成本过高,门槛过高,所以无法进城,或者无法落户,或者无法在城镇安居乐业,无法享受公平的公共政策。因此,破除各种进城政策的限制,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显得特别重要,为中低收人者提供能够在城镇逐步安居乐业的实际条件,是我们所有新型城镇化政策的基本走向,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体现。
第二,坚持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正确方向。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适当调低相适应,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质量提升,把健康有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城镇发展质量。首先,要加快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全国的基本格局,河南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每年都要适度超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促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真正让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要立足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智慧发展理念融人城市规划全过程,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发现和创新更多体现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的规划思想,确实把城镇规划建设成当地居民可亲可爱的家园,打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建设富有特色的人文城市,让当地居民有为之骄傲的亮点。
第三,抓住全国性经济升级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调整城镇产业发展布局,完善“一个载体”、构建“四个体系”,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城镇经济发展质量。第三,牢固树立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通过政策调整,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让进城农民享受到国家发展给每一位公民带来的人格尊严,特别是让进城农民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有做父母的尊严。以人为本还要体现在对城镇现有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持续改善上,特别是对城镇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看病、就业、上学、大气污染等具体事务,必须不断有所改善,不能一方面我们在高速推进城镇化,但现有城镇居民享受不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反而天天感觉原有城镇越来越拥挤了、越来越污染了、越来越不方便了。同时,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便利,创造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和要素流动条件,培养全社会包容发展的人文情怀,让城镇多一些温暖与人情,少一些冷漠与鄙视,确实成为现代文明的集聚体。
第四,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也是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改革创新方面,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人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人市、同权同价”的要求,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使农民更大程度通过土地增值获得改革发展效益的空间,扭转目前在城镇发展建设用地中农民土地只能够单方面被征用的不合理局面。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个抓手”:一方面,各地要依据《河南省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大胆探索,积极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产业为基,城乡统筹、“五规合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群众自愿、因势利导,以产业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性质来决定村庄的位置、规模和形态。一个抓手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全域城乡一体化试点建设,积累更多基层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与科学可行的做法,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更加科学的政策与制度基础。
第五,积极推动城镇绿色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积极推动城镇绿色发展是我们面向未来科学理性的战略选择。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要形成城镇绿色发展模式,逐步改善工业化以来长期沿用的黑色发展模式,通过引进、研发、创新更多的绿色科学技术,务实地提高产业发展技术水平,降低经济增长中各种能源、资源、原材料等消耗,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营造城镇绿色生态环境,切实加强大中小城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打一大森林、湖泊、湿地、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严格控制和治理各种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扎扎实实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河南。
五、重要专题研究
(一)土地发展权研究
程传兴等一直关注中国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提出中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所带来的耕地快速流失,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基于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1985-2010年中国耕地的流失与粮食净进口具有高度的相关性,13个粮食主产区是耕地快速流失被迫调整的结果。城镇化对土地的刚性需求固然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偏向发展战略却加速和放大了这一结果。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区域发展政策和行政管理方式,则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耕地违法开发上的政策博弈便会继续延续,只有将其置于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框架加以补偿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他们提出了以土地发展权推进主体功能区和耕地保护的政策工具。所谓土地发展权,是指改变土地用途的权利,一般是指土地开发获取更高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产权束中的一束。根据产权理论,产权是由一组权束组成,且每一束产权可分离并进行交易。土地发展权可以作为农地和开阔空间的保护工具。土地发展权对农地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土地发展权的交易来实现,包括土地发展权的购买和土地发展权的转让。土地发展权的购买是指国家对农地转换其使用权利的购买,以换取农民放弃对土地的开发。土地发展权的转让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行为。研究还提出了土地发展权购买运作的具体思路。第一,国家对“三农”发展的补贴资金、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资金打包形成粮食主产区的“土地储备金”,用于购买土地发展权。第二,土地储备基金一部分用作现代农业发展基金,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另一部分用作对农村迁移农民的土地资产置换和空心村的土地整治,鼓励农民工市民化,即通过对有条件落户城市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购买,使其完全从土地上退出。第三,“土地储备基金”运作组织必须对整个运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包括对社区建设、部分农民的退出与迁移、退出后的土地整治、土地流转及其效率等等,如果运作绩效不佳,国家可以问责,直至拒绝对发展权的购买的支付[24]。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
李庚香、王喜成研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人,富有特色。他们认为,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自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为古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河南位于“一路一带”的重要节点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河南融人全球价值链、融人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河南要以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抓住这一战略带来的机遇,明确定位,找准融人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融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的腹地和端点,也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密集区和经济发展轴的黄金交汇点,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二要加强战略腹地内涵建设。国家丝绸之路一陆桥经济带的规划建设为处于亚欧大陆桥战略腹地的河南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做优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提升郑州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并进而向国家中心城市目标迈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空间。三要加强交通枢纽建设。河南要融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交通枢纽建设至关重要。河南地处中原,连南贯北,始终是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在铁路、公路、航空、信息等领域都具有独特优势,需要继续在建设综合性大型交通枢纽上发力,提升交通枢纽优势,向国际化枢纽迈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添彩。四要构建东西双向开放的战略格局。河南地处欧亚大陆桥东端,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会处,向东承接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区域,可以通过连云港直面太平洋,涵盖沿海各省份,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贯通广大西部内陆地区,是西部的前沿,通向亚欧大陆;向北对接京津冀等北方经济;向南连接珠三角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南方经济,是国家最新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输欧产品的汇集点,也是中亚、欧洲输人货物的分拨地。河南要抓住建设“一带一路”这个机遇,优化外向发展战略,构建东西双向开放的大格局。五要抓紧申建郑州自由贸易区。河南要对自己的区位优势有一个清晰认识,加速将区位优势转变为竟争优势,要抓紧申请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此为平台实现全方位开放发展。六要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各地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融人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加强与沿线各国各地的广泛合作。七要加强文化旅游教育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不仅要实现经济、商贸、能源的联系,还要增进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八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发展基础,融人丝绸之路经济带,搞好相关服务和工作至关重要[25]。
(三)互联网经济研究
作为一个新领域,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大家从工具、到渠道,再到基础设施与互联网经济的认识过程。当今中国,互联网对广大老百姓影响深刻,甚至一个微信,造就全中国“低头一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特殊现象。特别是伴随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对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互联网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热点。
王千开展“微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出商业模式是企业获得竟争优势的关键,平台竟争是数字化时代下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微信平台借助网络效应构建了其商业模式架构,崛起成为新的电商人口和营销渠道。在网络效应的驱动下,微信实现了用户规模打一大、平台附加产品丰富和第三方应用接口增加,支撑了微信平台运作体系,同时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要素关系和盈利模式。其中,微信平台的定价结构是决定其盈利的关键。微信若要持续高效运营,需要处理好平台上多边群体的关系,维护多方利益平衡发展,打造一个多方合作共赢的平台生态圈[26]。王千还进行了“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研究”,提出共同价值理论奠定了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的理论基础,从共同价值的视角看,大数据时代的共同价值包括基于“货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基于“信息数据”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以及核心能力柔性化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互联网企业基于共同价值构建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把价值活动变成柔性动态系统,既可规避核心能力刚性风险,又可满足多边群体价值转移多元化需求,其独特的双向协同驱动创新机制有助于推动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与金融生态圈的不断拓展[27]。
石立帅进行“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实证分析”,提出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内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风险,对结算参与微观主体意义,以及对外贸经济的推动作用几个方面,基本停留在微观研究层面,而对宏观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从宏观层面上研究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经济因素,分析对外贸易、外汇储备、汇率、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影响,将有利于厘清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28]。
周文蕾进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由余额宝引发的经济学思考”,提出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增值服务—余额宝,其规模仅半年就蹿升到2500亿,创造了中国货币基金界的发展奇迹。与此同时,余额宝的“井喷式”发展也再一次催生了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讨论,文中首先以剖析余额宝的实质为切人点,简要介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一步阐述互联网金融的优劣面,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29]。
刘静静发表“对比分析众筹在我国的发展”一文,从众筹的起源人手,介绍了众筹的定义及其分类,通过与证券发行、非法集资及项口融资的比较,分析了众筹利用互联网的普惠金融进行小额融资,以项口为中心、高风险高收益等特点;随后通过简析美国出台的众筹监管法案,引出对我国众筹监管的看法;最后,阐述了我国众筹的发展现状,比较新颖[30]。
参考文献
[1]喻新安赵铁军等.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出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N].河南日报,2014 - OS - 28,第4版.
[2]喻新安谷建全等.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出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J].中州学刊,2014(6) :5 -11.
[3 ]李庚香.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三个自信”务实推进“四个河南”、“两项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重要讲话的体会[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7);1-7.
[4 ]李庚香.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三个自信”务实推进“四个河南”、“两项建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重要讲话的体会[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7);1-7.
[5 ]刘道兴.肩负历史使命建好战略支点[N].人民日报,2014 - 11 - 25,第13版.
[6]张占仓.主动打好“四张牌”积极适应新常态[J].党的生活,2015(4,上);26 -27.
[7 ]侠名.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N].河南日报,2015-1 -5,第1版.
[8]张占仓杨迅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河南的新机遇[N].经济视点报,2014-11-6,第3版.
[9 ]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河南科学,2015,33(1) ;91-98.
[10]喻新安谷建全王玲杰等.河南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总体评佑[N].河南日报,2014-12-31,第12版.
[11]张占仓孟繁华杨迅周等.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河南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61次会议综述[J].河南科学,2014,32(7):1329-1334.
[12]王永苏.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J].河南科学,2014,32(6);911-918.
[13]张占仓王学峰.从皮克迪新论看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走向[J].河南科学,2014,32(6);930-938.
[14]李小建罗庆.新型城镇化中的协调思想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2);47-53.
[15]王发曾.从规划到实施的新型城镇化[J].河南科学,2014,32(6);919-924.
[16]刘道兴.从“经济城市”到“人文城市”[J]一河南科学,2014,32(6) ;925 -929.
[17]耿明斋曹青.河南省城市结构及城市形态的演进与判[J ].河南科学,2014,32(6);939-948.
[18]郭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J].河南科学,2014,32(6);949-952.
[19]李政新刘战国.试论开封向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迈进的战略取向[J].河南科学,2014,32(6) ;958-963.
[20 ]赵书茂马秋香.促进河南省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思考[J].河南科学,2014,32(6);953-957.
[21]宋伟.从就业基拙看河南新型城镇化的政策选择[J].河南科学,2014,32(6);970-974.
[22] 杨迅周杨流舫.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6);964-969.
[23]刘战国.构建郑州国家级中心城市问题探讨[J]·河南科学,2014,32(6) ;9750979.
[24]程传兴高士亮张良悦.中国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J].经济学动态,2014(7);87-96.
[25]李庚香王喜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入[J].区域经济评论,2014(6);44-52.
[26]王千.微信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87-91.
[27]王千.互联网企业平台生态圈及其金融生态圈研究—基于共同价值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4(11);76-86.
[28]石立帅.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实证分析[J].金融机遇研究,2014,27(3);24-29.
[29]周文蕾.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由余额宝引发的经济学思考[J].时代金融,2014 ( 3,下旬刊);46-47.
[30]刘静静.对比分析众筹在我国的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4(7);117-118.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