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共建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 全力打造黄河流域学术共同体——2019年“黄河文化与中原学”高层论坛综述

河南省社科联  2019-12-23

1577097470796890.jpg

  日前,河南省社科联、周口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黄河文化与中原学”高层论坛在周口召开。本次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为主题。来自沿黄省区社科联、河南省省辖市社科联代表,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周口市、周口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180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主要研讨成果综述如下:

  一、打造黄河学术共同体,形成沿黄省区社科研究长效机制

  论坛期间,沿黄省区社科联联合发起设立“九省区黄河论坛”的倡议。来自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社科联的有关负责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一致同意联合设立“九省区黄河论坛”。会议商定,“九省区黄河论坛”每年举行一次,本次论坛为首届,今后每年由沿黄省区轮流举办。论坛设组委会、轮值主席、执行主席、领导小组等组织架构。通过举办论坛,进一步加强沿黄省区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相互协作,在黄河议题下分学科开展专项研讨,构建一个紧密合作的黄河流域学术共同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学术贡献。同时会议决定,2020年“九省区黄河论坛”将在山东举行。

  二、聚焦中原学学科建设,构筑黄河文化研究的理论制高点

  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研究员、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李新年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太原师范学院王尚义教授等专家,围绕着“黄河文化与中原学”这一主题展开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精彩演讲,形成了三个基本共识:一是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构成,黄河文化的研究需要全国学者的共同参与;二是要改变黄河研究相对分散的状况,重点以黄河文化带或黄河三角区的形式,凝聚黄河文化研究的合力;三是中原学学科建设恰逢其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回应和具体实践。

  李庚香指出,中原学学科建设要以黄河文明、黄河文化为主轴、主体和主方向,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文明、中原文化的科学论断,准确把握中原文化作为华夏文化之根、中华文化之魂的历史定位。二是抓住农耕文明、家国同构、治理体系等三个维度,全方位认识黄河文化的主干性、丰富性、融合性。三是着力突显黄河文化与中原学研究对于“人类起源的一元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河南高质量发展”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李新年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由李庚香研究员提出的“中原学”,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原”命名的学科研究,体现了新时代河南社科界高度的思想自觉和理论担当。中原学研究要聚焦“黄河文明”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深刻认识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与黄河文明、中华文明的关系,着力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赵旭东认为,目前对黄河文化和中原学的研究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标识,应当以“文化带”的概念来统领,重点关注“水”“土”“人”这三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是转型中国背景下人类学线索民族志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樊志民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无论是东西轴心还是南北轴心,这个十字的轴心在黄河流域,在中原区域。中原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大的漩涡,不同的文化汇聚到里面,形成一个新的文化,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底色和中华文化的基因。

  王尚义认为,黄河文化的要素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要素的更替才使得黄河文化具有活力和再生性。遵循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复合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基本原则,中原学学科应当从自然、经济、科学和文化等四个方面去架构。

  除此之外,西北大学吴保平教授、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山东省社科院孙吉亭研究员、青岛农业大学王宝卿教授、北京大学张瞭原研究员、黄河科技学院岳德常教授、河南二程研究会吴建设研究员、洛阳理工学院扈耕田教授等专家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就黄河文化研究、黄河生态治理、中原学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发言。

  三、汇聚多元学科智慧,共同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美音律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周口师范学院张浩教授、运城学院张启耀教授、郑州牧业经济学院梅星星副教授、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贾灵充副教授等专家就“黄河文化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形成了三个基本观点:一是农耕文明是黄河文明的核心,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契机;二是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主体,构建“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借鉴社会人类学的方法,将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研究重点,才是发现和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可行之路。

  王建民从黄河流域的全局出发,提出黄河文化随着场景的变化而得到不断发展和重新建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中,黄河文化又正在创造和添加着新的话语措辞和观念形态。在方法论上,应将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研究重点。

  张浩认为,当下乡村之所以呈现出“去农村化”“去传统化”“去本土化”“趋空心化”的状况,正是由于农民没有成为乡村振兴中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只有重建农民对于乡村振兴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农民成为农民、让农民安居乐业,建构“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体系,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梅星星在对河南省10个县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的乡村振兴工作应当在夯实现代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加大科技脱贫力度,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构建乡村德治与法治融合体系等方面加以强化。

  贾灵充对中原少数民族乡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民族乡村治理应着力提高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风俗习惯契合治理需求、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民族特色、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重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等观点。

  四、品味乡土文化气息,深描浅绘工艺创作的宏观巨章

  山西财经大学赵巧艳教授、河南大学王洪伟教授、滨州学院孙永奇教授、周口师范学院贾滕教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韩月峰教授、周口师范学院李含飞副教授等专家围绕“黄河文化与乡土记忆”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普遍认为,乡土文化既是乡村社会生活的外在表征,反映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交织,又是乡村社会内在的权力象征,隐匿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借助于乡土文化的再挖掘、再设计,可以形成一股“以乡土设计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从中探索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赵巧艳认为,在乡村与乡愁旅游中,民俗文化表演事实上扮演着表演者与游客之间共情的角色。东道主作为民俗表演的“主人”,往往通过对“原生态”文化符号的选取、抽离、改造等方式,增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游客作为民俗表演的“客人”,更加注重“在场感”与“介入性”的多感官体验。

  王洪伟认为,中原陶瓷文化是中原乡村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由于独特的环境资源、地理空间和历史传统,中原历史名窑通过生产窑场、陶瓷文化景观、陶瓷工艺、陶瓷美学、陶瓷匠师、陶瓷流通和传播等文化表达形式与传统乡村社会形成了相互嵌套的基本模式。

  孙永奇认为,乡村振兴进程的迅猛发展是当下社会生活和文化建设演绎的热点事件之一。从民间艺术的视角来看待城乡文化建设时,城乡公共空间与民间艺术资源之间存在着互生关系。在城乡互惠的理论视角下,探讨城乡公共空间与民间艺术资源,对于乡村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贾滕站在沙颍河流域的视角,讨论了该区域内的文化汇聚现象,并就文化汇聚与自然生态环境、区域社会历史演进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韩月峰、李含飞等分别就豫东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如顾家花馍、槐店文狮子、淮阳泥泥狗以及民俗文化园区设计等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