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安阳:社科普及“走新”更“走心”

  2025-10-17

今年9月,在第四届各省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上,安阳市社科联捧回了优秀组织奖——这是该赛事举办以来,安阳市首获殊荣,也是安阳积极打造“文润安阳”社科普及品牌的缩影。

“菜单式”宣讲:理论知识送到群众心上

“以前总觉得社科理论离生活远,没想到老师用讲安阳故事的方式,把大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在文峰区光华路街道办事处,省优秀社科普及指导员、殷都区文广体旅局干部焦会敏以《从马丕瑶的家风故事看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为主题,深入解读了甲骨文和文化典籍中关于家风家教家训的内容,让聆听宣讲的干部群众深受感染。

截至目前,“文润安阳”社科宣讲活动进基层已讲了17场。市社科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通社科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社科理论宣讲走出“象牙塔”,安阳市积极探索“及时、管用、接地气”的宣讲新路径,创新推出“菜单式”宣讲模式,让理论宣讲从 “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安阳市从各行各业筛选出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宣讲方式鲜活的骨干,组建起安阳社科理论界“基层宣讲团”。宣讲团27名成员提前研究和确定宣讲主题,设计并发布宣讲“菜单”,由社区、企业、学校等需求单位“点单”市社科联统一“派单”,宣讲员按需“接单”。宣讲员用“百姓语言”阐释理论、解读政策,用身边事讲述大道理,在互动中收集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宣讲“活教材”,让党的创新理论、地方文化滋润百姓“心田”。安阳市社科联还发挥“安阳社科”微信公众号作用,定期推送普及短视频、社科名词解释和理论文章,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党的政策、学习社科知识。

特色化传播:古都文化“活”在百姓日常

在今年第四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上,安阳市选派的商文明普及基地(殷墟博物馆)讲解员许纤莹与全国各省区市93名优秀讲解员同台竞技,喜获二等奖。手捧获奖证书,她感慨地说,要通过殷墟博物馆这个窗口,向群众普及殷商文化知识,把安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推介出去,让更多游客来安阳了解伟大的商文明。

安阳历史文化悠久,社科普及必须深挖本土文化资源,着重突出殷商、周易等文化特色。今年以来,安阳市社科联、安阳周易研究会、汤阴羑里周易博物馆、汤阴县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联合制作了“文润安阳品《周易》”系列视频,预计推出64期,目前已上线6期,这些视频用生动的动画、通俗的讲解,把《周易》中的哲理思想和历史底蕴讲给大众听,让大众学习借鉴中华古典哲学《周易》里蕴含的先人智慧和哲理思想,收获大量点赞。

同时,针对互联网时代知识碎片化传播特点,安阳市社科联还不断推出社科普及赛事,联合市委网信办举办“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短视频大赛,征集作品131 个,其中5 个优秀作品在第三届“河南省人文社科之光”短视频大赛中全部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为展现社科讲解队伍风采,安阳市还首次举办“品古都文明 讲安阳故事”讲解员比赛,27 名选手同台竞技,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18 名,代表安阳参加全省讲解员比赛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集中展示了全市社科讲解队伍的建设成果,有效增进了社科普及工作者之间的学习交流,推动了其水平能力的提升。

协同式联动:普及网络丰富人民生活

为打造好“文润安阳”社科普及品牌,从线上平台到线下基地,安阳市以“文润安阳”为抓手,整合全市优质社科资源,建立了《安阳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联动社科普及基地、直属学会、专家人才构建起多元立体的社科普及网络,推动社科普及工作融入服务全市社会发展大局,让社科普及既有新意、又有温度。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社科普及周活动中,各社科普及主体和平台协同发力,“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墨韵铭功 丹青铸魂”书画精品展、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答赛、非遗文化进校园等60余项社科普及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既为人民群众奉上了一场丰盛的社科盛宴,也为建设文旅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依托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市图书馆等 19 家市级、6 家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安阳市开展“一基地一品牌”社科理论宣讲活动,精心打造系列公益社科普及讲座,目前累计举办宣讲活动150余场,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的“甲骨学堂”、市图书馆举办的“甲骨书香大讲堂”公益讲座和殷墟博物馆举办的“商邑瞽宗”甲骨文专题系列讲座等都在定期、常态化面向大众宣传普及安阳历史文化知识。

此外,安阳市社科联还指导直属学会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如周易研究会组织开展的“一字一句读周易”公益读书活动,殷商文化研究会开展的“诗书传家”“殷商文化大讲堂”系列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师协会开展的“心理健康暨家庭教育普及”活动和民营经济研究会开展的“商学至简”商业管理系列公益讲座等,特色鲜明,广受好评。

据统计,去年以来,安阳市社科联组织开展理论宣讲、讲座(讲堂)、成果展示、微党课、志愿服务、“开学第一课”等各具特色的社科普及活动和宣讲200余场,受众2.8万余人,推荐的7位优秀社科普及工作者,获聘河南省社科普及专家和宣讲师,营造了社会各界了解社科、热爱社科、运用社科的浓厚氛围,提升了社科普及质效,为推动文化繁荣、文化强市建设作出了社科贡献。 

统筹:吴   鹏

审核:张柏林

责编:倪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