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我们凝心铸魂、干事创业的精神法宝和根本遵循。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把“学思想”摆在首位,以学为先,学是基础、是前提,只有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掌握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全面把握这一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才能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才能为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身心投入现代化河南建设、立足岗位作贡献建新功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改造主观世界的问题。
一、学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明确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和“六个必须坚持”,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这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核心内容。
二、怎么学:原原本本学、突出重点学、融会贯通学、结合实际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学习理论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具体来说:
一是原原本本学。原原本本学就是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就是要逐篇逐段、逐字逐句学,做到心无旁骛认真学、专心学、深入学,要真学、坐得住、学得进,学的同时要会做笔记、做好笔记。
二是突出重点学。个人体会,要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突出两个重点:首先,要突出学习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方法论,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工作方法、体现的方法论,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其次,要突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重要论述。
三是融会贯通学。这次主题教育,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同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专题摘编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阐述,反映了这一思想的最新发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专题摘编收录内容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文章,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既有对讲话原汁原味的学习,又有对讲话基础之上的理论总结和概括,这样有利于更好理解和把握思想产生的渊源、提出的背景、目标指向等,有利于更具体深入、系统全面地把握其丰富内涵和精神要义,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是结合实际学。一方面,要对照自身的不足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检视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另一方面,要查漏补缺学,结合工作和专业需要,有侧重地重点学,及时给自己充电补课。
三、如何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共产党人精神境界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党是“两论(理论、舆论)起家”“理论当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新时代,我们更加重视精神的力量,更加重视精神生活的富足、精神家园的丰饶、精神境界的高远问题。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在以学铸魂上下功夫,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强化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真正触动思想、触及灵魂、融入血液,切实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必须打牢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的思想根基。
改造主观世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思想层次和精神境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没有思想觉悟、没有思想境界是不行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开展主题教育,必须让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必须进行精神洗礼,提升精神境界。新时代,立心铸魂、思想重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需要新的“四境界”。
首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功成不必在我”,表明的是一种大局观,彰显的是胸怀和境界;“功成必定有我”,表明的是一种使命感,彰显的是责任和担当。只有不断提高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勇气和能力,在思想上求突破,在行动上求突围,在能力上求锤炼,才能够无愧历史、不负人民。
其次,要有人民至上的境界。坚持人民至上,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宝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也是我们要牢牢坚持的价值取向。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此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
第三,要有胸怀天下的境界。坚持胸怀天下,就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不被乱花迷眼,不畏浮云遮眼,科学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新征程上坚持胸怀天下,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共产党员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第四,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时,面对外国政要的提问,总书记脱口而出:“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这是一种大境界、大格局。“有我”之担当、“无我”之境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两大支点。追求这种境界,要求我们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要求我们牢记“三个务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原载于《河南工作》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