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应邀做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华水智讲坛”,以《从母亲河到幸福河——新时代黄河学的主题主线》为题,为师生作专题讲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马建琴主持讲座,水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共同聆听了讲座。

李庚香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高度出发,阐释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大意义。指出,黄河,在经济上是我国重要经济带和能源基地,在生态上是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文化上是中华文化标识核心承载地,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生态脆弱问题。治水如同治国,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各方力量。
李庚香深刻解读了治黄理念从“治河”到“兴河”、从“为害”到“造福”的历史性转变,提出建设“安澜黄河、生态黄河、新质黄河、惠民黄河、文化黄河”的实践路径。同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新时代黄河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从文化体系、文明体系和文明特质三大维度为大家进行深入解析,指出黄河文化体系以“根、源、干、魂、家”为定位,以“易、道、仁、理、心”为价值内核,以“诗、酒、花、梦、愁”为外在形态,黄河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特质。他还结合河南实践,提出打造“黄河宁,天下平”大品牌的发展构想。讲座贯通历史与现实,融合理论与实务,以厚重的历史纵深、鲜明的时代关切与真切的实践导向,为师生深刻理解黄河从“母亲河”迈向“幸福河”的质变提供了全新视角。
马建琴表示,李庚香主席在黄河文化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站位高远、思想深邃的精彩报告,整场讲座既有历史纵深的厚度,又有时代发展的锐度,更有实践指导的温度,让师生们对黄河从“母亲河”到“幸福河”的质变有了全新的认知,也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今后开展水文化研究、服务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参考。

其间,李庚香与校党委书记王笃波进行座谈交流,向学校赠送学术专著《黄河政治文明与新时代中国治理智慧》,并参观了水文化馆。
统筹:吴 鹏
审核:张柏林
责编:杨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