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作出河南贡献,8月2日上午,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组织召开了全省社科界“走出生态大省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理论研讨会,目的旨在进一步引导和动员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为美丽中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从即日起中原人文社科网陆续刊发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厚植了绿色低碳发展根基,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今年7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我国2020年人均能源消费量为3.53吨标准煤,分别相当于美国的40%、德国的74%、法国的77%、日本的78%。河南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一是能源结构偏煤,转型难度大。我省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风、光等新能源资源属于国内落后区域,全省煤炭消费占比较高,能源电力结构中煤电也较多,在双碳和保供的双目标约束下,能源转型发展难度较大。二是能源生产总量不足,保障压力大。我省能源生产总量略多于1亿吨标煤,约三分之二的能源需要从外省调入。未来我省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以电力需求为例,我省目前人均年用电量为3978千瓦时,而全国平均为6117千瓦时,2035年我省如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预计人均用电量还要翻一番,仅靠省内能源生产保障需求的难度很大。三是能源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低。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待提升,用户侧用能方式不合理,对用户合理用电的管理和宣传引导不到位,用电曲线和电网负荷曲线不匹配,用电时序集中,错峰用电和节能意识不强。四是电网网架结构薄弱,承载能力不足。我省部分输电通道存在输电瓶颈,南北、东西互济能力偏弱,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并网难、消纳难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电网建设的系统性和超前性不足。
实现“双碳”目标,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把战略思维、系统观念贯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先立后破,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科学把握工作节奏,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能源低碳高效发展部署,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一是加快新能源开发,优化能源结构。稳妥推进风电规模化开发,规范发展屋顶分布式光伏,稳慎发展集中式光伏,确保“十四五”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000万千瓦。加快氢能布局建设,构筑郑汴洛新濮五大氢能装备制造产业节点,多元开发稳定氢源供给,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工业领域应用,依托“郑汴洛濮氢走廊”,布局氢气储运网络。优化调整抽水蓄能开发布局,加快南阳天池等在建项目进度,尽快开工汝阳菠菜沟等项目。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有效促进新型储能和新能源融合发展。二是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调节能力。一方面,以提高省内电网互供能力、缓解供电卡口为导向,以解决豫西地区窝电、豫北豫中跨黄河输电困难为重点,推动电网南北、东西互济,进一步优化完善全省“一核五翼”的主网架结构,推动我省电网成为真正的“一张网”。另一方面,强化城乡配电网结构,按照“适度超前谋划,一步到位实施”的原则,适当提高农村电网建设标准,提高农网投资效率,加快薄弱地区变电站布点,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和电力调配能力。三是做好需求侧和资源节约工作,提升管理水平。要将需求侧管理作为缓解电力缺口的有效举措。在精准管理方面,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负荷管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精准匹配重点用户的用电曲线和负荷曲线,引导企业主动错峰避峰用电,研究建立用户侧参与市场化辅助服务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在节能升级方面,督促企业实施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推广先进适用节能低碳设备和产品,推行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在提高效率方面,进一步优化完善能耗双控政策,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根据实际经济增速合理确定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在总量考核时扣除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纳量,实施国家布局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转型力度。大力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探索开展农村地区新能源“自发自用”的模式改革,减少大电网承担的居民用电交叉补贴。积极探索新型电力供应模式,鼓励在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高比例新能源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构建便利高效的充电网络,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探索换电设施、综合充能试点建设。五是推动绿色科技发展,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加强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容量电化学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绿色先进技术成果,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科技支撑。
(作者:李勇刚,河南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