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赵士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

中原人文社科网  2023-03-14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河南实践,3月3日上午,河南省社科联组织召开全省社科界“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理论研讨会。11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的研讨方向谈认识、提对策,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本网站将陆续刊发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今日刊发河南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河南行政学院党组成员、教授赵士红的发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

1678777782951412.jpg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深入领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党的真谛。

  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

  歌中唱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近代中国一次次现代化的努力先后都失败了。世界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几乎所有民族国家都或早或迟地以不同形式走上了现代化之路。现代化也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以西为师,成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人们天真地认为,西方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无数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前赴后继、不懈努力,但是都遗恨终天。毛泽东指出:“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探索,从各个方面探寻中国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追求物质(器物)的现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追求制度现代化;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民主命题和科学命题,是知识精英对文化现代化的追求。

  无论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是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现代化,这些努力和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80年的学习西方实现现代化的探索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二,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真正探索是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有了核心领导力量,党从产生那天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从此,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有了“主心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迅速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式现代化得到新的推进和拓展。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同时,中国共产党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是指跟其他国家现代化不同的地方。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个基本特征的底层逻辑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观。与西方国家为资产阶级这一少数人谋利益的西方现代化相区别,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实现现代化“一个都不能少”,是14亿多人共同的现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决不能出现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两极分化现象,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因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与资本至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驾驭资本”作为自身的基本特征,利用和引导资本,规避或尽可能降低资本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遏制资本逻辑的过度滥用和无序扩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唯GDP而污染环境,对人的健康、发展带来危害,所有的发展都应该以人为尺度来衡量,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平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国一以贯之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是个后发国家,走的是一条不依附于西方国家的自主现代化道路。自主现代化就意味着主权意识、民族文明意识和全球竞争意识,这就必然要面对西方现代化固有软硬实力的强势围剿,包括技术脱钩、人权制裁、颜色革命及地缘政治封锁等。所以,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处境险恶,是最为困难的。中国用短短7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300年走过的发展历程,不像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自由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农业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也走不通,我们只能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然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乃至惊涛骇浪,我们必须弘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勇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领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强大的保证,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第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和信仰信念,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强调:“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现代化’。”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不可能成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胜利前进。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前景光明、繁荣兴盛,才能避免犯颠覆性错误。

  第二,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中国共产党是个使命党,始终能够做到放眼未来,着眼长远,善于进行长远战略思维,始终能够围绕奋斗目标胸怀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锚定奋斗目标,接续奋斗,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踏平坎坷成大道,取得了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党从战略思维的角度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中国式现代化的近期目标、未来蓝图和战略安排,离不开党为了推进现代化所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和举措,离不开全党的接续奋斗,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第三,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改革创新的党。我们党领导人民通过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了“谁领导、为了谁”的现代化驱动机制问题。现代化进程需要强大的驱动力,欧洲大陆国家现代化大体属于政府主导型,英美各国现代化大体属于社会主导型,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执政党为主导的驱动机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谋划者、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国共产党是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为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第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具有超强的组织力、凝聚力,是最大限度凝聚奋进力量的根本保障,能把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中间蕴藏着改天换地、改造中国的巨大能量。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得到了人民的衷心爱戴和真诚拥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定能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作者:赵士红,系河南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河南行政学院党组成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