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来源:河南省社科联  作者:李利英2022-10-26

  编者按:

  2022年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社科联推出二十大特别策划——“聚焦二十大·一起学报告——全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谈”,邀请社科界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学报告、谈认识、说体会。从10月19日起,分九个专题陆续推出,以飨读者。今天推出专题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四:河南工程学院校长、教授李利英的文章《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李利英

1666755110317930.jpg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总结我们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要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系统深邃的科学阐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时代性贡献,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政治方向的引领者、政治体系的统领者、重大决策的决断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政治优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于2020年7月发布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指出,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满意度超过了9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政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10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在新的征程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430万人,毛入学率提高至2021年的57.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公众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上大学”悄然转变为“上好大学”。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持续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层次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政治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体是全体中国人民,特点和优势在于全过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事实上,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形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奋斗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民主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这十年里,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参与国家治理的法律和制度空间越来越广,满意度越来越高。哈佛大学有一项持续了10多年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连续10年超过90%。当前,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引领文化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是中国人民的孜孜追求。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更好地解决新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同时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14亿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解决区域、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书写了美丽中国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解决全球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并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文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崭新形态。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步的发展过程。现代化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但并不是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利。以实现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在二战后已成为主权独立后国家重建的共同取向、共同主题和共同目标,也是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探索出更好的社会制度和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我们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回首来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眺望前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已开局起步,民族复兴新蓝图已擘画。“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只争朝夕,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向着新的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进发,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作者:李利英,河南工程学院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