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弘扬黄河“十德” 奏响黄河大合唱的出彩河南乐章

中原人文社科网  李庚香2020-09-22

  9月17日上午,由河南省社科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举办的2020年(第九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主会场活动在郑州举行。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研究员以《传承弘扬黄河“十德” 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彩河南篇章》为题作主旨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1600747062497810.png

  一、一部中原发展史,半部黄河变迁图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条大河的奔流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两条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长江长,黄河黄。由黄河、长江哺育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 精神。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国家精神,那么黄河精神则是一种流域精神。《汉书·沟洫志》曰:“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变迁中,黄河流域长期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使得黄河精神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黄河精神来源于黄河流域,在黄河儿女的长期奋斗中形成。一方面,黄河精神受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引领,另一方面,黄河精神又具有自己鲜明的黄河禀赋特征。
  黄河精神的内核与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文明取向、道德取向和审美取向是完全一致的。在河南,三门峡的中流砥柱精神、新乡的太行精神(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开封的焦裕禄精神、濮阳李连成的吃亏精神、安阳的红旗渠精神等等,都属于黄河精神。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对“黄河精神”进行理论概括和深度挖掘,努力提炼新时代黄河精神,突出黄河文化“魂”的价值、“德”的内涵,实现黄河文化、黄河精神的现代表达,助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跨入“黄河时代”。
  二、黄河“十德”,是新时代黄河精神的新概括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创新、“强起来”,成为重大时代特征。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提炼新时代黄河精神显得更为迫切。提炼黄河精神,必须考虑黄河的自然秉性,但黄河精神终究是人的精神,必须考虑千百年来人们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包括与黄河水患作斗争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新时代黄河精神,可概括为十大“水德”。
  1.以天为则、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德。在早期中国,得益于黄河流域优良的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黄河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华夏先民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求天时地利,要求顺应自然规律,要求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从而形成了超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在这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以天为则”“天人合一”美德的极高境界。驰聘于2500年前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天空,观照今天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生动实践,我们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了更深的感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要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做到敬畏自然、尊重规律。
  2.以民为本、兼爱天下的仁爱美德。在中华文化中,“为政以德”是十分重要的价值观。德政的本质就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伊洛河畔的《尚书·五子之歌》,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让民本思想从黄河流域延传播散。出生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就是讲仁爱、讲民本的。宋代二程中的大程更是把“视民如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元代工部尚书贾鲁临危受命治理黄河,除水患、救百姓,通漕运、兴商业,造就了朱仙镇的繁华。新时代,我们要汲取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努力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

1600747290896014.png

  3.自强不息、勇于斗争的“临难不避”美德。黄河历史上“三年一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儿女繁衍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水患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正是在与黄河水患博斗中,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黄河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临难不避,就是越是艰险越向前,体现在个人价值层面,就是自我超越、持之以恒;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就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体现在国家价值方面,就是发奋图强、民族复兴。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只有继承和发扬这种顽强拼博、敢于斗争的精神,才能跨越看得见、看不见的激流险滩,从胜利走向胜利。

1600747381723658.png

  4.“有容乃大”、厚德载物的包容美德。黄河在向东奔流的过程中,汇聚了流域面积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支流13条,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达76条,呈现出广纳百川、不断壮大的壮阔景象。这种“广纳百川”,与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变迁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民族融合是完全一致的。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四次大的民族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黄河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融交锋的地方,长城,正是其博弈、互动的总载体。黄河的这一精神特性,是对西方国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的最好驳斥。

1600747429283412.png

  5.戮力同心、命运与共的团结美德。黄河文化贯通着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从大禹治水开始,中华民族就重视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重视共同体的力量。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理论公设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西方是个人本位、“经济人”假设,中华文明则是共同体本位、“伦理人”假设。共同体,包括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两个层面。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早孕育了中华民族根性文化基因的“公共事务动机”。儒家“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大同理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以义制利”的道义准则,“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德化理念,凝聚了中华民族“和”的思想精华。读懂这些,就能读懂今天我们建设“一带一路”的思想基石,就能读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6.“大一统”和“同根同宗同源”的家国美德。尧舜禹时代, 黄河流域水害频发,受水灾影响的部落逐渐聚集于适宜农桑的地域,原始封闭的氏族逐渐联合成部落联盟共同应对水害,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意识也正是萌发于黄河泛滥的逆境之中。秦王朝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缔造了中华民族大一统、大融合的民族文化。尽管在随后的王朝更替中,中华大地曾出现四分五裂的阶段,但最终都走向了统一,华夏文明也得以延续。弘扬黄河文化,就要强化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进一步激发家国情怀,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多变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统一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1600747470534930.png

  7.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创新美德。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要源远,还要流长;不仅要有传统性,还要有现代性。中华文化有“日新”和“时变”意识,能够“知常达变”,这使得中华文化数千年来历经无数风暴洗礼,仍然能够“历久弥坚,不坠青云之志”。黄河流域孕育了许多伟大创造,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在这里发端,天文历法、冶铸陶瓷、建筑纺织等方面都曾站在世界科技的巅峰,“四大发明”更是从这里走向世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黄河文明蕴含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新时代,我们要秉持这种革故鼎新的开拓意识,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
  8.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开放美德。黄河文化是在与北方、西部、南方少数民族的攻守战和与亚洲、欧洲及非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的开放性,为新时代中国全方位开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新时代我们既要重视对外开放,也要重视对内开放,努力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9.不尚空谈、实干筑梦的实干美德。黄河儿女敢于梦想,但不驰于空想。历史上,对赵括和马谡的“纸上谈兵”、魏晋时期的“清谈废务”,黄河儿女深恶痛绝,因此崇尚实干、苦干、巧干、会干。对河南来讲,形成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的鲜明主题和重大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上开好局起好步,在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上有担当有作为,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上多出彩出重彩,要求我们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以实干筑梦。

1600747531932865.png

  10.奋勇向前、奔腾不息的向上美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所以能够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黄河文化贯通着小康社会的美好追求。人民对美好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吟诵《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惊叹《礼记》中“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的设想,放眼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深知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往无前、奋勇向前的最大动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正能量,如同黄注一样充分爆发,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不可挡之力。

1600747588665101.png

  三、弘扬黄河“十德”,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出彩河南篇章
  历史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新时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幸福河。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我们溯源黄河文明,感受黄河“十德”,推动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义重大。面对黄河的“前世今生”,站在承载无数辉煌的中原沃土上,我们相信,只要把丰厚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宝贵的精神财富持续弘扬起来,把1亿中原儿女的巨大潜能不断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河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黄河“十德”,在战风斗雨中凝结而成,从攻坚攻难中沉淀而来。如今,我们的文化自省从未如此深刻,文化自觉从未如此清晰,文化自信从未如此坚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要尊崇黄河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学习黄河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秉承黄河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践行黄河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深刻体悟“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庄严论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为“中国精神”提供充沛的“源头活水”。
  “黄河宁,天下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不废黄河万古流,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对于今天生活在黄河岸边的百姓而言,黄河泛滥的灾害记忆已经非常遥远,这正是人民之福、盛世之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生态保护是先手棋,高质量发展是必答题,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出彩点。河南,因河而兴,因河而生,因河而美。处于黄河文化“心脏地带”的河南,必须充分挖掘这条根脉之河的巨大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和中原故事,把文化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要树立对黄河的感恩之心、敬畏之意、呵护之情,努力打造大江大河治理的河南范本,奋力绘就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让黄河成为风景宜人的生态河、连通古今的文化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迎接海晏河清的新时代盛世。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