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省社科联组织专家研讨“中原学与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中原学,必然绕不开冯友兰

南阳日报  2019-06-24

  6月19日,省社科联在淅川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原学与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一主题,畅谈冯友兰的人格、成就及其时代价值,一致认为,冯友兰新理学是中原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而中原学是建设现代化强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综合性学科。

  参天大树一般的冯友兰

  中原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省社科联主席、研究员、博士李庚香于2016年提出。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李庚香以“参天大树”比喻冯友兰,他说,冯友兰是可“超”不可“绕”的哲学大家,是一座文化高峰。冯友兰的哲学思想、学术思想,比如子经区分、旧邦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内圣外王、四个境界说、抽象继承法等,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原学学科具有重大意义。

  冯友兰思考独到、学贯中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研究员王喜成认为,冯友兰开中国哲学史研究先河,于学术研究有首创之功;以贞元六书创立了新理学,赓续了中国哲学传统。他说,冯友兰是中原学应该深挖的富矿与宝藏,其学术方法又为中原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省冯友兰研究会会长王廷信讲述了冯友兰的学术成就,盛赞冯友兰的家国情怀。著名作家、国务院参事秦俊认为,中原学是门全新的学术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冯友兰,是南阳、河南的光荣,值得认真研究。南阳冯友兰研究会会长聂振弢认为,将中原学与冯友兰放在一起研讨、考察非常合适,冯友兰及其学术思想正体现了中原气象、中原道统、中原境界与中原精神。

  中原学是门怎样的学科

  郑州大学目前已成立中原学研究中心。推动中原学研究,为河南实现“两个高质量”提供得天独厚的精神资源与智力支持,是中原学界的共识。

  南阳师院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郑先兴曾致力于南阳学研究,并出版有专著。他认为,中原学,应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对象。中原文化的正统思想、中原人的担当精神、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学术体系等,在冯友兰身上都有体现。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博士郭树伟独辟蹊径,从古代中原作家杜甫、韩愈、范仲淹、李绿园的创作谈起,分析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作家的担当”及对中原文化精神的继承。

  南阳理工学院马列学院院长、教授葛晨光从学科内涵、学科方向、学科平台及学科队伍的专业性、成果的创新性、服务的实效性等角度,论述了创建一流学科的必要条件,并建议发挥智库作用,作好学科顶层设计;汇聚专业队伍,培养学科人才;实施多策并举,营造良好环境。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方法与方法论。南阳医专教授张金虎认为,冯友兰在学术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方法论自觉和兼容多元的研究方法、历史主义方法,对于中原学研究来说均具借鉴意义。

  南阳师院教授丁全认为冯友兰是中原学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从教育者的视角入手,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对于立德树人的典型意义。

  中原学是我省建设现代化强省、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综合性学科;也是关于老家河南、出彩河南、创新河南、幸福河南的地方性知识,是赢得河南未来的开放性学科。李庚香在总结发言时强调,中原学是地方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

  期待南阳学成为中原学的伏牛山脉

  作为中原学分支的南阳学,被与会学者寄予厚望。

  2013年,在南阳市社科联《卧龙论坛》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南阳学”这一概念首次以文字形式出现。五六年来,南阳师院、南阳理工学院各有学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有专著出版或成形,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影响。

  河南文化辉煌灿烂,南阳文化底蕴丰厚,如果说河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那么南阳文化就是河南文化和中原学的基石——南阳冯友兰研究会顾问刘振山在研讨中这样说。他认为,在中原学的构建中,南阳文化不仅不可或缺,而且“顶天立地、含金量高,占位重要”。作为冯学研究者,他尤其赞同李庚香提出的“中原学是对传统中原理学的扬弃,是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接着讲’,是以中原历史文化为根基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李庚香去年已经注意到南阳学的研究,他在河南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推进中原学建设 让中原更加出彩》中,就曾提出“还有南阳学等相继加入了建设这一地方性学科的‘大合唱’之中”。在本次研讨会上,李庚香寄语南阳学者着力挖掘南阳人脉、地脉下的学脉和文脉,力争将南阳学建设成为中原学的伏牛山脉。

  研讨会由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袁凯声主持;市社科联主席马清参加研讨会的组织、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