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16年,河南将做十件大事,其中有一件与高等教育有关。下面看一看“两会”中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计划。
关于高等教育,省委副书记、省长有指示:

1.2016年计划投入 108.1亿 元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2.加强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支持郑州大学等高校创建一流大学,推进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
3.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4.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启动高等教育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15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有序推进;争取“985”“211”高校追加招生计划 3600 多人。
关于高等教育,教育厅厅长有安排:

1.加强就业政策的宣传,强化就业信息服务。每年我省教育及人社部门都会举办 5000 场以上的招聘会,并且提供就业信息六七十万条以上。
2.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帮助,并且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和到基层就业。
3.引导高校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4.实行把招生计划的安排与大学就业率挂钩的硬措施,高于全国平均就业率的学校,给予招生计划上优惠,就业率低的,将调低减少招生计划。
5.要求高校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培养计划,还要有学时,学分保障 。
6.已经出台政策,允许大学生保留学籍 2 年休学创业。连续三年累计拿出 2500 万元给创业大学生经费支持。
7.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强化创业服务。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意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扶持大学生创业。
关于高等教育,委员们有话说:
王立群:“国家应给河南高等教育更大的扶持”

“河南有一亿人口,却没有相配套的大学,对于河南的学子来说太吃亏了,国家应给河南高等教育更大的扶持。” 王立群说,唯一一个进入“211”的郑州大学,还是因为“一省一校”的布局才进的。
在王立群看来,河南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但河南做出的贡献和国家给河南的政策倾斜不成比例。国家应该更主动积极一点,积极扶持河南的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不能光让河南做粮仓。
王立群建议,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些具体的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人才支持。“比如,深圳大学这几年上升得很快,这与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有很大关系。”王立群建议,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河南要全球招聘一流的教师,为此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走上快车道。
朱诚身:“河南已错过一次机遇,不可错过第二次”

“去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对高等教育院校进行大提升。河南已经错过了一次机遇,现在国家再次布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河南不能再错过第二次。”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诚身说,“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发源地。如今,全国的户籍大省河南却只有一个211学校,没有985学校。
“如今我们说的人才竞争,更多指的是高端人才,河南科技发展纵向来说很不错,但横向比较却差距很大。”朱诚身说,最典型的是,河南的博士生招生指标,全省一年只有400个左右,与国内很多大学一年一两千的指标,根本没法比。
朱诚身委员说,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河南欠缺一些条件,但不是很多,可以补上,如今我们有些学校已经具备了这个能力。关键还是省委省政府能否下大力气,走“非常途径”去呼吁这个事。
王天泽:“建设一流大学,河南恰逢其时”

“可以说,建设一流大学,河南恰逢其时,不可再错过。”省政协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王天泽说,河南人力资源丰富、生源好,可是最好的生源都出去了,回来的却很少。
王天泽建议,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教师水平上去了,也就成功了一部分。河南各级政府机构、组织和高校之间应该协同创新,各级党委组织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如果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能搞成‘特区’一样的环境,高等教育一定能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