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光明日报:乡村振兴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高校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在郑州举行

光明日报  2022-02-15

  12月4日,由河南省特色智库粮食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和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承办的“乡村振兴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暨高校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在郑州举行。河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毛彦琴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李刚主持。大会主题报告分别由河南大学原校长娄源功、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孙中叶主持。

  论坛上,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围绕乡村振兴与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提出了有意义的思路和对策。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庚香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要有前瞻性眼光,要抓住县域关键点,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的超复杂性,要立足发展实际,在打造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区中实现共同富裕。李庚香表示,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要做好“两藏”战略的大文章,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合农业教育技术创新资源,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农字号品牌。

  河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谷建全认为,河南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工业化理念来经营农业,突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作用;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和农业融合发展,有效提高种粮农民收入;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提升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要拉升粮食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要促进城市工商资本下到农村。

  娄源功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放在全国范围内、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粮食安全不是某个方面的安全而是系统性安全,需要融入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河南嵩山智库秘书长陈中武认为,中国粮谷建设应以粮食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为根本,促进农业与粮食、食品融合发展,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郑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岭认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立足强大的粮食储备能力和加工能力,走好具有特大城市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要处理好粮食收购政策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粮食安全的宏观政策与区域的关系。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经营管理站站长张道明分析了近年来河南粮食生产的四大贡献、四大短板和八大措施。

  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季双丽从新农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高校如何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王海杰围绕数字赋能粮食产业“五优联动”展开论述。王海杰认为,应补齐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推动粮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粮农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粮食产业政策评估体系。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院长曹宝明认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包括结果高质量、过程高质量环境与生态高质量,要准确总结和阐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河南贡献和河南经验,要高度重视高校智库服务乡村振兴和粮食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钟钰认为,要重视粮食安全战略,发挥好科技潜力,实施分区保障策略,坚持战略储备、发展合作收储、优化储备结构,搞活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好粮食托管服务。孙中叶认为,加快河南粮食产业“三链同构”发展,应高站位、大视野,提升粮食的战略地位;瞄准产业链条,立足全国布局上项目;强化多点支撑,夯实“三链同构”基础;培育产业龙头,引领粮食“三链同构”;“链上”粮食,数化粮食“三链同构”。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科助理李治认为,应紧抓粮食产业结构升级机遇,创新集成粮食产业技术;紧抓粮食产业消费提质机遇,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紧抓粮食产业对外开放机遇,重构全球粮食产业链;紧抓粮食产业内外循环互动机遇,构建粮食安全治理新体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