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进程中,河南有3000年都牢牢占据C位。从夏朝到北宋,中华文明在河南积淀、成长,铸就了中华文化的高峰。如今,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河南正向文化强省、经济强省迈进、腾飞,助力河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得更远。
2024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南省政协委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专访,围绕河南省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以及河南文旅方面谈感受、提建议、论发展,探索河南的转型之路。
谈感受:“拼经济”“转动能”“优环境”是关键词
1月28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郑州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4年做工作规划,定预期目标。
“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了新的体会,感受到省政府对全省工作谋划的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李庚香说。
回顾2023年,“拼经济”是关键词。
“无论是省内生产总值增长4.1%,还是‘三足鼎立’科技创新格局的形成,以及6名科学家当选院士,都能看出河南拼的态势。”李庚香表示。
展望2024年,“转动能”是关键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上来,放在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来,推动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过去,河南是怎么发展的问题;现在,河南是怎么转型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这是关乎河南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李庚香说。
事实上,“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早已被纳入河南的发展战略之中。202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7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28个重点产业链,形成“7+28+N”的产业链体系。同年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再次强调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上来。
李庚香表示,目前河南省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新型工业化,把“7+28+N”产业链体系作为工作抓手,链接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澎湃发展动能。
具体来看,河南省每年都在抓项目。自2021年7月以来,河南“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压茬推进、滚动实施、接续发力。两年多时间,中原沃土上“栽培”出1万多个大项目,带来近10万亿元投资。
“随着这些项目逐渐落地、落实,可以预见未来河南的发展动能是非常澎湃的,能够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提供最大的动力支撑。”李庚香说。
在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李庚香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一招”。“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有助于河南成为要素的洼地、经济发展的高地,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
首先,营商环境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穿了才知道”,因此要把营商环境的真实感受体现出来。
其次,要在营商环境中突出“出彩河南”的文化属性。
“在河南省营商环境中,文化是很重要的内容。过去河南省对‘老家河南’强调得比较充分,实际上‘出彩河南’也非常重要。把‘出彩河南’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给做好了,也会改变河南营商环境的品质和形象。所以把‘老家河南’和‘出彩河南’统一起来,可能是改变营商环境的关键所在。”李庚香表示。
谈文旅:河南文旅如何出新、出彩、更出圈?
2024年开年,国内迎来一波文旅热潮。从冰城哈尔滨火爆出圈,到各地文旅“花式”宣传。其中,河南也接过流量的接力棒,站在文旅的风口上,被网友们戏称为“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河南了”。
说到河南文旅,一定离不开河南悠久深厚的文化。“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双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毫不夸张。
从时间来看,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长达3000多年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汇聚了东西南北的多元文化,商业文明在这里孕育发展,四大发明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空间上,从“花开中国”三门峡、“宅兹中国”洛阳、“天地之中”郑州,到“中国殷墟”安阳,再到“风雅宋”开封。这五大文化主轴齐聚河南,构成了中原文化的一片森林。
然而,在如此强大的文化阵容下,河南在打造中华文化超级IP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河南文化太厚重了,很容易‘一抓一把树叶子’,抓不住它的根和干,抓不住魂。”在李庚香看来,河南在抓文化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缺乏完整的顶层设计和对文化的体系化认识。
那么,河南该如何以文旅文创这个“小支点”撬动“天量传播+泼天富贵”这个“大地球”呢?
李庚香表示,第一,河南在实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要有体系化的设计。必须改变以前“一抓一把树叶子”的局面,要把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体系给提炼出来。
第二,要对中原文化进行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探索。不能“狗熊掰棒子”,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毅力和韧性。
第三,河南文旅想要长远发展,需要特别重视创意和设计的力量。“没有创意和设计的赋能,就很难解决河南历史文化‘有讲头、有听头、没看头、没玩头’的问题,传统文化很难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李庚香表示。
第四,需要重视科技赋能文旅融合。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更新迭代速度飞快,河南的文旅要向“智慧旅游”转变,和AR、VR等前沿技术相结合,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形态。
第五,要重视文化品牌的打造,叫响“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培育好黄帝故里、天下黄河、老家河南、华夏古都、中国功夫这五大子品牌。
“如果河南把这五大文化 IP 做好了,再加上勾画的 10条文旅线路,以及河南在文化文旅持之以恒的实践探索,那河南的文化、文旅,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一定能够走在前列,一定能够出新、出彩、出圈。”李庚香表示。
追溯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回到古代,而是为了今天。“讲述传统文化,是为了满足人民更高的精神追求和旅游体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让我们河南人有精气神,站在嵩山之下、黄河之滨、中原大地;让河南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里,扛起经济大省的责任,能够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里走在前列,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政治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使命。”李庚香说。
谈建议: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
1月27日,在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李庚香作为代表发言,他建议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
中原文化最早可追溯至“仰韶文化”,经夏朝过渡,到商朝才真正形成。中原文化在安阳驻足了273年,在这期间,孕育出灿烂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殷商文化”。同时殷商时期也是我国商业文明发展的源头,商业、商人、商品的概念在此形成,并一直传承至北宋。可以说,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殷墟甲骨文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阳作为殷商文化重地,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独具优势、基础坚实。
李庚香表示,下一步安阳乃至河南要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像故宫、长城、兵马俑一样的网红地、打卡地,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符号。具体来说要聚焦四个方面:
一要深研究。进一步深化对殷商文化内涵及文化特征、甲骨文破译、殷商文化地位及价值等的研究,可以借鉴故宫学、长城学等做法,整合甲骨学和殷墟学,加快构建殷商学。
二要串起来。秉持一体化打造的特点,要全省统筹,把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等串联起来,共同讲好殷商故事。
三要做项目。要系统规划、加快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项目,加大沉浸式、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要特别重视科技赋能,重视创意和设计,推动殷墟甲骨文“破冰出圈”。
四要善宣传。围绕“探寻大邑商”“安阳,一个鼎好的地方”“了不起的甲骨文”等品牌,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交互传播,推动殷商文化“火”起来。
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