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李庚香: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国际知名文旅品牌,全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

  2024-01-30

  编者按:202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怎么看?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关键一年怎么干?顶端新闻中原策邀请专家,全面深入解读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发布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上来,放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上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李庚香

  河南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区,是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和引领者。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主要富集地,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在河南历史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殷商文化和北宋文化这两大文化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典型代表。

  文化资源厚重是优势,也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惜,更好传承发展。”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发布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甲骨文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脉,是“根中之根”。甲骨文形象生动,博大精深,只有被活化利用,代代相传,才能彰显其为传承力和影响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殷商文化,着力展现中华民族商文明达到的兴盛程度,全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一、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重要意义

  一是更好服务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客观需要。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讲,甲骨文可以和古埃及圣书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印章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交相辉映,构成世界古代文明宝库的瑰宝,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延续至今的文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殷墟甲骨文这一人类文明元素为媒介,为世人认识真实、全面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窗口,有利于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

  二是更好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殷墟遗址视察时强调:“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恢弘的历史命题,为我们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河南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论断的首倡地,“最应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有责任在更好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先行一步、当好排头兵。

  三是更好服务河南文化强省建设的现实选择。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河南的优势和责任。建设国家文化传承中心和世界旅游胜地,需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是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内容。正是因为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中国现代考古学从河南起步,中华文明探源从河南开始。这一独特而宝贵的优质历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建设文化强省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极之一。

  二、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有利条件

  一是地利优势。

  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到公元前11世纪为周所灭,商朝历时550余年,经历30多位君主。先商时期商部落八次迁徙;商朝建立后五次迁都,史称“前八后五”。目前发现有王都规模遗址的地方有:郑州商城(郑州)、偃师商城(偃师)、小双桥遗址(郑州)、洹北商城(安阳)、殷墟(安阳),都在河南境内,拱卫了河南作为殷商文化重地的独特地位。河南省内的商丘、郑州、洛阳、鹤壁、安阳,都有商文化的遗迹,文化资源极为丰富。

  二是资源优势。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代表了商代城市建设的水平。对于殷墟,习近平总书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古文字文献遗产,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查时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河南是殷墟甲骨文的故乡,拥有丰富的殷墟甲骨文资源。目前,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不仅时代最早,数量也是最多的。司母午鼎,代表了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如何展现青铜文明之彩,值得做大文章。安阳,还有周易的资源,曹操的资源,岳飞的资源,红旗渠精神的资源,这些优质资源都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红旗渠精神永在”,把安阳的文化优势概括得极为精辟。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殷墟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与红旗渠、太行山、曹操高陵、岳飞庙、羑里城等景区的有机融合。

  三是品牌优势。

  在中国文化遗产中,一个殷墟,一个敦煌,具有特别的价值。敦煌热已经国际化,那么殷墟呢?2006年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由此真正确认了殷墟甲骨文遗产的世界意义和国际地位。从学术角度来看,甲骨文被誉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新发现”。自发现120多年来,甲骨文研究已发展成为一门了解早期中国的国际性“显学”,更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信使”和窗口。如何打造“甲骨有礼”品牌,弘扬中华礼乐文明,才刚刚开始。

  三、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实践路径

  一是要深化研究阐释。时至今日,距离殷墟甲骨文首次被发现已经过去了120余年,但人们对甲骨文的了解仍较为有限。识别与释读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问题。要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高起点谋划组建殷墟甲骨文国际高等研究院,实施“揭榜挂帅”制、首席专家负责制等,组织实施国际国内合作研究项目,持续深化殷墟甲骨文研究阐释。要围绕河南兴文化工程,从历史与文明的大视野,持续拓展深化对殷商文化的研究,着重解释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的学理道理哲理,整合甲骨学和殷墟学,推动构建殷商学。

  二是要强化科技赋能。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是文化传承发展、焕发生机的必然趋势和制胜法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走得更远,并转化其自身的竞争力。要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新兴技术赋能殷墟甲骨文考古、保护、研究与利用等,探索建立殷墟甲骨文大考古、大保护、大展示、大传播、大产业体系。

  如,可借鉴“数字敦煌”有益经验,推动殷墟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建设高水平“数字殷墟”项目。要高标准谋划殷墟甲骨文文旅文创精品项目,积极培育发展研学游、文化体验游等新业态,推动相关文旅文创产品融合、业态融合和产业重构,让殷墟甲骨文“动”起来,让殷墟甲骨文“活”起来,让殷墟甲骨文“热”起来,在传承中发展,于发展中弘扬。

  三是要构建品牌体系。文化地标要做到有人气、有热度、有效益,关键在于形成品牌。要加强品牌推送,一方面,要把殷墟甲骨文已有的品牌汇聚成品牌矩阵,另一方面,要不断接引、孵化新的品牌,通过品牌的融合、相互赋能,融铸成中华文化新地标的整体品牌。

  在此基础上,抓好品牌变现,把金字招牌变成真金白银。如,可围绕“探寻大邑商”“安阳,一个鼎好的地方”“了不起的甲骨文”等三大殷商文化品牌,充分考虑Z世代年轻人消费需求,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交互传播,线上做流量、线下做变现,以颠覆性创意构建殷墟甲骨文品牌体系。

  四是要融入日常生活。文化地标不能是单一的展示,必须增强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能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要立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日常生活,加强创新创意和艺术设计,通过创意和设计,推动殷墟甲骨文元素广泛融入城市环境、融入社会生活、融入节日庆典、融入精神文明创建、融入文旅文创产品等,推动甲骨文走出“书斋”、走进寻常百姓家。

  如,可借鉴洛阳“以整座城市为载体、以古都文化为底蕴、以文博资源为依托”的成功经验,以大视野谋求大发展,将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城市更新提质有机结合,统筹考虑、系统规划、加快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标志性项目、标志性平台,让“殷墟甲骨文”嵌入城市各个角落。

  五是要加强协同合作。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故宫、天坛,杭州的西湖,成都的宽窄巷子,这些文化地标,都有一体化打造的特点。从殷墟到大邑商,从汉字源头到中华文明根脉,从考古遗址到世界文化遗产,殷商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全力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不是安阳一地的责任,需要全省统筹,特别是郑州、安阳、商丘等地加强协同合作,把散落在河南大地上的殷商文化遗址串起来,一体化打造。

  六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汉字莫属。汉字在世界上是代表中国的最好名片之一。“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协同整合各方面传播资源,优化殷墟甲骨文国际传播整体布局,积极参与融入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在世界范围内讲好殷墟甲骨文故事。如,可加强与孔子学院等合作,将殷墟甲骨文纳入到更多国际人文交流和体验项目当中。

  专家名片

李庚香|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