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李庚香:传承红色基因 迈进新的征程——“百年大党、伟大复兴”的河南实践

  李庚香2021-05-14

14.jpg

位于洛阳市铁北西路洛阳机务段院内的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1921年12月,中共洛阳组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在河南乃至中原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

15.jpg

  罗山县何家冲纪念园里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浮雕。1934年11月14日,开完花山寨会议的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集结。16日晚,全军2900余人从这里出发,西进北上,出伏牛,进陕南,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16.jpg

  确山县竹沟镇革命烈士陵园。1938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竹沟,这里成为河南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基地。

17.jpg

  鹤壁市刘邓大军石林军事会议旧址。这次会议是我党、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重要转折点。

18.jpg

  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内景。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除“三害”,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李庚香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我们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为了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河南来讲,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1.百年主题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70多年建国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精神锻造史、力量凝聚史,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

  谋复兴。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曾长期走在世界发展前列,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不断衰落。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也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三大历史性事件清晰地标明了百余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也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谋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紧紧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行程的显著标识;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追求;团结各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觉;造福全体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

  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为世界谋大同,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价值,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方案。

  2.百年探索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断增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把握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从而在遵循“中国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不断行稳致远。

  确定“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但这时的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方面还缺乏经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都缺乏深刻了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并走向复兴,关键在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等。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实现了政治制度优越性与市场优势性的有机融合,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一靠制度,二靠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强化制度自信、制度优势、制度创新,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

  3.百年巨变

  1921年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奋斗历程。在100年接续奋斗中,党领导人民谱写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伟大奇迹。

  开天辟地。道路探索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主线。1921年7月,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十几个怀揣共同理想与信念的年轻人,正式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进行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始终指引着抗战的前进方向。

  改天换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怎样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的指导方针和大致设想;1953年,他首次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后来被表述为“一化三改”。这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性经验。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翻天覆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条前无古人的全新道路,极大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焕发了社会主义生机与活力,带领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惊天动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时俱进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4.百年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化解危机的历史。作为拥有9100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有大党的眼界、气度、胸怀和智慧。

  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和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有什么也比不上有主心骨重要,没什么也比不上没有方向感可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判断力重在“判断”,要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提高政治领悟力重在“领悟”,要始终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提高政治执行力重在“执行”,要做到知行合一,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1939年2月,在致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宗旨。我们党带领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谋复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几十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百年大党,之所以一路走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奇迹,之所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定力与活力,就在于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对中国而言,它如烛光,为黑暗中探索的先驱们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时代,我们更加重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密码。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开放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执行力,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统一。

  实现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统一。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一是勇于坚持真理,二是勇于自我革命。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饱经沧桑的泱泱大国所怀有的坚定而清醒的态度。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久久凝思,他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就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实现文明化和现代化相统一。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今年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现代化是立足于文明化基础之上的。近代中国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思考,认定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的观点和个性解放为武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从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到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社会”,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成就生动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现代化经验不应由欧美国家垄断,人类通往现代化的路径并非只有欧美国家一种模式,每个国家都可以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5.中原兴,中国兴

  河南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拥有光辉的革命历史。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我们要立足自身看河南,置身中部看河南,黄河岸边看河南,放眼全国看河南,极目世界看河南,深刻体会“鼎立中原”“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道理,传承红色基因,以一域之兴助力全局之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河南力量。

  河南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活动、建立组织最早的省份之一。五四运动前后,以新文化社团和先进刊物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在河南兴起,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逐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河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省份之一。1921年3月,李大钊来到郑州向工人传播进步思想。罗章龙是受党组织派遣到洛阳开展工作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在他的领导下,1921年12月24日,由游天洋、白眉珊、王福顺组成的中共洛阳组正式成立。随后,郑州、开封、洛阳等地的党组织迅速发展,星星之火在中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

  大别山革命老区“28年红旗不倒”。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组织和革命武装一直在大别山坚持斗争,28年红旗不倒、火种不灭。大别山根据地牺牲之惨烈是少有的。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200万人投身革命,近100万人捐躯;当时新县人口不足10万人,牺牲的革命先烈就达5.5万人。邓小平同志晚年回忆说,解放战争最重的一个担子就是千里挺进大别山,“中原吸引了蒋介石南线的一半以上的兵力,保证了其他地区的胜利展开,虽在全国吃苦头最多,付出了代价,但换取了战略上的主动,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河南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抗战结束后,毛泽东同志要求中原部队继续留在中原地区,以完成牵制国民党军队的战略任务。解放战争初期,位于中原解放区反内战前线的大别山军民,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示,从全国战略大局出发,坚守大别山战略要地,用自己的巨大牺牲,为党在东北、华北、华东的战略部署赢得了宝贵时间。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杨靖宇、彭雪枫等先后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献出了无限忠诚。可以说,没有艰苦卓绝的中原突围,就没有全国战场后来的形势。

  河南向全国贡献了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等,成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在基层党建探索上走在全国前列。如“4+2”工作法、“河长+检察长”制等。

  2021年既是党的百年华诞,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起点。建党一百年,是一个总结经验、提高本领的重要节点。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史,从中汲取持续深厚的奋斗之力,紧紧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抓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努力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作者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本文系黄河文化智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