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构建新发展格局:生成逻辑与主要路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49卷第1期  蒋永穆 祝林林2021-03-09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尤其是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的更加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面临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在何方的时代课题。在 2020年 4月 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就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找到了新动力,也为破解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还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但就如何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存在一些困惑甚至担忧。例如,有人认为新发展格局仅是应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一个权宜之计;也有人片面地将新发展格局理解为国内大循环,而忽视国内国际双循环;还有人担心国内大循环能不能真正循环起来。由此可见,如何正确理解新发展格局,以及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话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以及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来推演其生成逻辑;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对外开放等维度讨论其构建路径,以期更好阐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

  新发展格局的产生并不是“无水之源”,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材料。正如恩格斯所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将新发展格局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阐明了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整个经济社会循环问题;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经济的良性循环问题;西方经济学学者认为供需之间的畅通与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

  (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其理论根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站在人民立场上对经济社会循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对经济社会循环的研究蕴含着内循环与外循环两个方面,且两个循环相互畅通的思想。首先从国内循环来看,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以资本循环为核心,深刻阐明了流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一是就产业循环而言,它是整个社会流通顺畅的起点。马克思曾在 《资本论》中精辟写道: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之间的“比率在不同的生产部门是极不相同的,甚至在同一个产业的不同部门,也往往是极不相同的”。故实现产业循环需要充分考虑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同一产业活动内部的异质性,并合理配置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在各产业部门的比例。二是就市场循环而言,它是整个社会流通顺畅的“血脉”。马克思主要通过考察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以及商品资本循环,来阐明市场循环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无论是在它们其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停顿下来,整个社会流通都会陷入瘫痪。尤其是在生产资本阶段闲置起来,就会导致生产资料“休眠”和劳动力失业;商品资本阶段停顿来,堆积如山的商品就会把社会“流通的流阻塞”。三是就经济社会循环而言,它是整个社会流通顺畅的关键点。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循环思想主要体现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产品都能得到顺利实现,以及他对未来社会设想中的“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与按劳分配个人消费资料等。其次,从国内国际循环来看,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十分重视国际贸易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世界贸易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列宁则强调了:“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这三方面的生活完全国际化。”故在国内流通畅通的同时,还应注重国内国际的畅通,才能使整个社会再生产更加顺畅。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双循环”概念,但他们却蕴含着“双循环”的思想,这是其产生的理论根基。

  (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理论滋养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经济循环思想。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经济循环思想整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产业循环思想。中国古代就意识到实现整个各产业之间的顺利流通,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唐代韩愈倡导的“相生相养之道”,他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并非完全自给自足,而是需要从事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各尽其力,通过交换来满足所需。由此可见,实现商品流通,不仅需要农业的繁荣,而是百业俱兴。二是市场循环思想。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提倡通过修建利于商品流通的道路等基础设施,从而打通商品流通渠道。另一方面,主张修建专门的交易市场来保障商品流通。易言之,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保障市场的正常循环。三是经济社会循环思想。中国古代从实现国泰民安的目标出发,倡导通过经济社会循环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商品流通畅通,老百姓才能顺利交换到粮食,保障老百姓生活,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美好,反之则老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四是国内国际市场循环的思想。中国古代也意识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国内市场的畅通,还需国外市场的畅通,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互通有无。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经济流通思想,是新发展格局产生的十分宝贵且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具体典型词句如表1所示。

  (三) 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是其理论资源

  经济循环问题是经济学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也十分重视经济循环问题。首先,就国内循环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也关注到了国内循环问题,尤其是斯密认为随着分工的不断扩大,需要打通国内市场的梗阻。边际效用学派的克拉克主张通过生产力决定下的工资和利息来调整产业之间平衡。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他认为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有效需求的直接决定影响,政府应采取相应的宏观政策,增加投资与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国内有效消费需要。新制度学派的谬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联系”,他认为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循环的因果关系。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的方式来刺激供给,从而保障国内经济社会的正常流通。其次,就国际循环来看。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斯密也是十分关注国际贸易问题,他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也能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与弥补国内市场的狭隘,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了需求相似理论,他认为发展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有益补充。由此可见,不少西方经济学者也认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经济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均衡,来保持整个经济社会的畅通;同时也重视国际贸易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联动。

image.png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是党带领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国民经济建设实践中长期探索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思路。

  (一)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初步萌芽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还要调动国外一切积极因素。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整个社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以及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主要是通过变革国内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党和国家不仅注重依靠国内力量来发展经济,还意识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来服务于经济发展。尤其是毛泽东同志在 《论十大关系》 中,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与两个市场。他以“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方针,围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政治生活以及对外关系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处理农轻重、沿海与内地工业、经济与国防建设、国家集体与个人、中央与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党和非党、革命与反革命、是非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等十大关系。前面九大关系主要围绕正确处理国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展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前进。最后一个关系主要围绕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的关系,并提出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向国外学习一切真正好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由此可见,毛泽东同志不仅强调经济建设需要坚持自力更生,同时已经开始注意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学会借力。这就表明以国内为主,国内国际有序互动的经济建设思路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初步萌芽。

  (二)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不断发展

  为了激发经济建设活力,赚取更多外汇,推动经济快速发展。1978 年党和国家正式作出改革开放的科学决策,国外循环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实践中出现要么只注重改革,要么只注重对外开放而忽视对内开放的错误倾向。1984 年邓小平同志从国家建设大局出发,提出:“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邓小平同志深刻阐明了开放的科学内涵,即我们既要对外搞开放,对内也要搞开放而不是简单地搞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盘活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疏通两个市场的“经脉”,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党和国家更加注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协调发展的思路。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 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增强我们应对这场金融危机的能力,根本在于做好国内的经济工作,以及维持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努力扩大内需,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他深刻阐明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苦练内功,充分发挥国内市场稳底盘的作用。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再次强调了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需要注重国内市场。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2011 年的“十二五”规划更加进一步指出,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纵观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尽管外循环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缺陷也日益凸显。为此,党和国家逐渐将经济发展思路由外循环为主逐渐向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并注重两个循环的协调性。

  (三)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的逐渐确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国际经济形势的更加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使我国的出口形势不太明朗。党和国家更加注重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循环协调发展。2018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经济会议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提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进一步紧张,2019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于我国的制度优势、雄厚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巨大的内需潜力等优势提出:“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进一步推动了新发展格局的问世。2020 年 2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疫情的冲击,推动经济发展要“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2020 年 4 月 10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未来经济安全发展出发,提出要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并通过国内循环的顺畅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标志着新发展格局正式完整形成。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财经会议以及座谈会等讲话中,不断丰富了其基本内涵,具体见表 2。总之,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不断随着实践而逐渐丰富。一方面,注重深化改革畅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通道,充分发挥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发力。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

  理论是现实的反映。解决时代问题既是理论创新的起点,也是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新发展格局的产生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深厚历史积淀,而且还有着强烈的现实需要。

  (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7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认真剖析我国整体国情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尤其是经济安全发展更是其核心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快速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高速发展,更加注重对国外市场的利用,可以说对国际市场开拓有余,但对国内市场建设欠佳。但近年来,国际市场的动荡不安,给我们经济持续健康安全发展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尤其是给经济安全发展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同时,从国际部分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尤其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也表明,当经济体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的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更多需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内循环到外循环,再向内循环的转变,尤其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它逐渐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手段,开始刺激和保护国内市场;德国和日本也曾依靠扩大国际市场的需求来推动经济发展,但后来它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更加注重和培育国内市场的政策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纵观它们的经济发展历史,它们的崛起都离不开依靠国内市场,但它们又没有处理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导致经济发展难以可持续。总之,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打通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通的梗阻,构建更加健全合理的产业链,发挥国内消费的作用,推动国内经济繁荣;同时也要通过强大的国内市场培育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新优势,从而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二)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需要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新中国 70 余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地证明了人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只有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调动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如马克思曾精辟地论述道:“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新时代只有满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继续书写辉煌历史的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已经由原来生活资料“有没有”的数量层面转变为“好不好”的质量层面,由原来生活资料的单一层面转变为现在的多维层面,即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已经由原来追求温饱层面转变为新时代追求美好层面。经济社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追求的最大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必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尤其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将进一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内部与它们之间自由流通的要塞,充分释放国内市场强大的潜力,推动经济发展朝着更加平衡化发展。这将要求进一步推动生产端的升级提质,从而增加供给的有效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新格局;推动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缩短流通时间;健全消费保障体制机制,推动消费升级。这将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基础,实现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由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变。

  (三) 应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主动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国内的现实需要,还有国外的压力推动。目前国际经济发展深度衰退、国际贸易与投资大幅度下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安、国际交往受限逐渐凸显以及逆全球化与国家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的盛行。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进程中,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贸易格局,进而影响了他们固有的利益。这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再次大张旗鼓地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限制中国在国际市场的正常经济活动。他们主要通过实施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的多元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尤其对中国华为、中兴等企业制造的技术壁垒;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升级发展,尤其贸易保护战的出现,可能会出现贸易保护手段与军事政策相衔接的极端化贸易保护手段。这无疑给中国在国际市场的正常竞争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太良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 左右,并且世界经济可能在未来几年都处于低迷状态。但我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枝独秀,这不仅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韧劲大,还在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全产业链优势。这就使我国有底气和能力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应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概而言之,在面对以美国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非正常的竞争手段与整个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呈低迷状态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对外投资和出口都难以达到先前的效果,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利器。

  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路径

  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需要不断发展其理论本身,更在于在实践中疏浚“堵点”和接上“断点”,实现“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的畅通。这需要我们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从而使其“经济心脏”更强健、“经济血脉”更畅通和“经济肌体”更强大,具体思路如图1。

image.png

  (一) 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强健“双循环”的“心脏”

  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通过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要求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引擎作用。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并非捕风捉影,这是基于大国优势和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一是我国的消费市场潜力大。我国不仅拥有 14 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而且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一万美元。这就使我国不仅有巨大的消费人群,还有巨大的消费能力。这为牢牢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提供了前提。二是我国供给能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 40 余年来,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能力逐渐增强。但依然存在供需之间的矛盾,现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侧,即需求的滞后性与供给的超前性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这需要进一步健全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三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投资和出口曾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逐渐成为了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尤其是近五年来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 50%,并且大于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两类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的总和。与此同时,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居于绝对主体,反观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不容乐观 (图 2)。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进一步畅通生产、分配、流通以及消费各环节,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拉动作用。

image.png

  (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双循环”的“动脉”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历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早已有力地证明了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运用改革思维,尤其是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通过畅通产业循环,进而带动市场循环和经济社会循环,最终增强“双循环”的“动脉”。只有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有效性,才能适应人民变化的消费需要,切实打通供需之间的梗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实践的重要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其为指导。通过创新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协调处理好供需以及速度与质量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通过绿色建立起持续性健康的发展方式;通过开放深度挖掘国际市场的潜力;通过共享释放消费的巨大潜能。二是瞄准关键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多维的复杂工程,需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有效推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需要重点深化农业领域、工业领域、金融领域、科技领域等关键领域。三是构建“三有”的经济体制。形成更加有活力的经济体制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这要求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有活力的微观主体以及有度的宏观调控的经济体制。四是补齐产业体系短板。提升产业链水平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其重要方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打通国内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产业链接机制,尤其是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内地与沿海之间的产业链接机制。

  (三) 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畅通“双循环”的“血液”

  畅通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实现畅通的重点在于“畅”,难点在于“通”。这不仅要求提高供给的有效性,还要求提高流通的效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从而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只有现代流通体系的日益健全,市场循环才会有更加可靠的保障,产业循环与经济社会循环才不会堵塞。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既需要建设道路、冷藏库等硬件设施,更需要建设 5G、大数据等新基建的软件设施。二是有序推进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现代流通体系不仅需要加强轮船水运、高铁陆运与航空空运的货运能力建设,更需要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跨界融入等方式催生流通领域新技术、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发展。三是不断完善流通领域的制度规范和标准。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不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代化设施与超强的流通能力,还有那些隐形的制度与标准的现代化。这两者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兼容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流通领域的制度规范与标准,提升流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会更加有利于提升整个流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四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主体,其竞争能力的强弱事关流通体系现代化的成色。这要求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以及技术支持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从而带动整个物流企业的改造升级。

  (四) 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疏通“双循环”的“经脉”

  可观的收入是老百姓消费的前提,分配是人民获得收入的重要渠道。只有不断完善分配方式,保障其收入稳定持续增加,才会使老百姓有能力消费。为此,需要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通过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使老百姓“能”消费和“敢”消费。只有坚持和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才能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循环,从而疏通产业循环与市场循环的“经脉”。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坚持与完善分配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人民参与分配与消费的重要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需要在分配取向上处理好先富和后富的关系、在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分配原则上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路径上建立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二是发挥初次分配的作用,保障人民收入持续增长。通过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使老百姓“能”消费。为此,需要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同时健全知识、技术、管理以及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保障人民获得可观的收入。三是发挥再次分配的作用,调节居民的收入。通过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方式,使老百姓“敢”消费。尤其是完善的社会保障是推动老百姓勇于消费的重要法宝。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免除其后顾之忧,才能使老百姓“敢”消费。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五) 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打通“双循环”的“末梢”

  消费是整个“双循环”系统的末端,它不仅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要素,还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保障。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其需要深度挖掘中低等收入群体的潜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国内消费的能力。只有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才能增强居民的消费决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循环,从而疏通产业循环与市场循环的“淤血”。健全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导人民转变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人们消费实践的先导。针对国内人民出国抢购商品的现象,我们既要增加国内有效供给,也要打好家国情怀牌,引导人民由国外消费转向国内消费,从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二是不断净化消费环境。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增强老百姓乐于消费的重要外部保障。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消费环境,才能使老百姓“想”消费。为此,需要建立商品质量严格追责机制,完善物流体系,提升售后服务能力等。三是积极探索刺激消费的合理方式。合理的消费刺激方式是增强人们消费欲望的助推器。针对人们消费欲望偏低的现象,可以通过满减、返现以及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增强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进一步激活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四是努力搭建新消费平台。便利的消费方式是人们乐于消费的推力。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推广和数字经济深入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需要不断创新消费模式,搭建各类互联网消费平台,从而满足人们便捷消费的需要。

  (六) 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强化“双循环”的“肌体”

  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国内强大市场来构建新发展格局。但这并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以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内外两个市场更畅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内外联动,从而为其提供强大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能力。强大的自身能力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题中要义。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以及我国旧的比较优势不断下降,需要不断培育和建立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只有不断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才能在新的全球贸易格局抢占先机。二是提升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话语权。获得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与修改等方面的话语权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具体彰显。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霸权贸易行为,我国需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以此获得在新一轮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从而提升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程度。三是健全对外开放的载体和平台。高质量的载体和平台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因此,需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平台和载体建设,从而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既有战略上的布好局,也有实践中的落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