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塑造河南发展新优势

《河南日报》(2021年2月28日 第04版)  高保中2021-03-09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这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家发展优势和现实约束提出的发展新战略,是关系我国发展前途的重大谋划。新发展格局为我省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领,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我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省必须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深度挖掘自身优势,死死盯着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核心,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持续用好用活改革这个先导,抓好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个有力支撑,坚持郑州大都市区建设这个战略引领,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塑造我省发展新优势。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新时代的历史担当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在中国演变为世界经济中心进程中成为关键支点的历史担当。工业革命使世界经济中心从东方向西方转移。21世纪以来,随着发展中大国整体性崛起,特别是中国奇迹性发展,世界经济中心开始由西向东转移。经济格局的改变使全球经济出现动荡,原来世界经济的领跑者会逐渐落后,甚至可能成为阻碍世界发展的来源地,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动荡的罪魁祸首,全球经济之舟需要寻求新的锚和引航者。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关键力量,将逐渐成为稳定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力量。要胜任世界经济新的锚和领航者这一角色,中国必须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全球范围开辟发展新空间,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逐渐从出口数量型发展向分工价值链提升转型。在人口、区位、交通、经济规模、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地位决定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重要性。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塑造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优势,使河南成为中国承载世界经济中心的关键支点。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在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成为重要基石的历史担当。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政治格局的演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演变导致全球治理核心主体成本收益格局的改变,解决由此产生的矛盾需要重塑全球治理体系。我国在世界经济影响力的改变意味着在世界政治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中定位和作用的改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形成中国国内市场和亚欧大市场的协同联动,是世界政治新格局形成的国内战略支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基。河南正处于我国东西部的连接和枢纽位置,是构成战略支撑的关键节点,是建筑地基的一块重要基石。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在中国主导第三次全球化过程中成为主要阵地的历史担当。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即将到来。第一次全球化的重点是资源的全球掠夺;第二次全球化强调的是不同的国家根据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并进行自由贸易;第三次全球化所侧重的是整合全球生产要素,形成更高的生产力。我国必须抓住主导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巨量的积累资本和快速发展的技术,形成中国全球竞争新优势。我省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的典型,将成为我国主导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关键一环和主要阵地。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在经济新常态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主要策源地的历史担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然要求。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消费在支出中的比例将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将不断提升。同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投资质量和效益发生根本转变,有效投资增长也必然带动消费市场拓展。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不断强化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我省的实体经济和市场规模等传统优势赋予新的内涵,使河南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主要策源地。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引领者的历史担当。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使国内需求规模增长、结构调整、质量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持续加大研发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和创新要素培育,破除技术发展瓶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加快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力。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构筑河南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保障、动力和引力,使河南走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示范区的历史担当。在以代工和出口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依靠人工成本优势获得的稳定利润弱化了企业技术升级和自创品牌的激励,使产业链过于依赖出口循环,产业基础相对脆弱,造成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无法形成具有自主可控能力的现代产业基础和产业链。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可以激励企业和地方政府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链,立足于国内市场构建自己为链主的国内价值链,掌控价值链高端,形成有利于国内市场循环的治理规则。新发展格局形成中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创新规模化而产生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必然会成为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推动力。我省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使河南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示范区。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在中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过程中成为创新高地的历史担当。以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第五次科技革命,它对产业变革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有可能超过之前的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我国正努力向科技产业变革的第一方阵进发,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能引发的规模效应一旦插上科技的翅膀,将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我国的科研创新必须进入由市场规模推动的内生增长时期。在该阶段,科技创新趋势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强化,并形成正向反馈效应。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使我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形成第五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战场,我国也必然会成为主导第五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力量之一。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将会使河南成为我国科技竞争主战场的战略纵深,形成我国中西部创新高地。

  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塑造我省发展新优势

  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河南的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市场空间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内需体系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有效供给优势、农业农村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人文历史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这些正在加速转化的优势都是河南融入“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同时,在正向反馈作用下,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也使这种转化进一步加速,从而塑造我省发展新优势。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可以将我省人口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市场空间优势加速转化为内需体系优势。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引导优化企业投资方向,调整完善政府支出结构,持续加大研发投资、人力资本投入和创新要素培育,实现河南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跨越。以内需为引领,以人力资源和创新为动力,实现战略新兴产业的衍生和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形成对创新资源的虹吸效应,将我省广阔的市场空间转化为强大的市场规模,塑造内需体系优势。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可以将我省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速转化和塑造为通道优势和枢纽优势。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核心是推动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人流、物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聚散。河南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国际运输走廊和国际航空枢纽初步建成,国内高效交通网络加快形成,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凸显。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数据港,以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我省在“双循环”体系中的通道优势和枢纽优势。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可以将我省产业基础优势加速转化为有效供给优势、人文历史优势加速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我省实体经济基础扎实,市场主体总量庞大,产业配套齐备,具有明显的产业基础优势。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驱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基础优势转化为有效供给优势。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发展,河南文化资源丰富,内涵和底蕴深厚,具有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优势。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迎合消费升级趋势,深化文旅融合,丰富文旅产业内涵,加速人文历史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优势。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可以将我省从中原腹地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场经济全球化”的对外开放新前沿。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河南不再仅仅是利用国外的资金、市场、技术和品牌,以低廉要素成本通过加工贸易形式跻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参与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的“客场经济全球化”,而是通过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塑造的人力资本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内需体系优势、供给体系优势、文旅融合优势,为全球人才和创新要素提供更好的市场和发展机会,将全球先进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等创新要素吸引过来,成为全球高新技术的储水池和高层次人才的涵养地,使我省从中原腹地转变为对外开放新前沿,成为参与“主场经济全球化”的新标杆。

  强化中原腹地支撑作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供给与需求互促共进、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内需与外需相互协调,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争做示范。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死死盯着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核心。坚持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完善供给体系畅通产业循环,完善内需体系畅通市场循环,完善流通体系畅通城乡循环,完善通道体系畅通内外循环。依托市场规模优势,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强化在稳定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地位。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强化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链接地位。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适应消费迭代升级和供给结构优化趋向,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实施基础能力和民生投资“补短板”、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锻长板”、科技研发和教育人才投资“塑新板”等行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完善社保体系,健全消费环境,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动汽车、家电、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提档升级,加快消费扩容提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协同解决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的问题。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我省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体系,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实施科技强省行动,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开科创走廊和沿黄科技创新带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加快建设人才强省,持续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持续用好用活改革这个先导。统筹推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深化“引金入豫”工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切实转换政府职能。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河南新标识。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抓好扩大高水平开放这个有力支撑。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高能级开放平台提质行动,持续提升“四路协同”水平,加快构建“两体系一枢纽”,着力变交通优势为物流优势、变物流优势为产业优势,不断强化开放通道优势。持续提升“五区联动”水平,彰显河南战略叠加优势。强化国际高端资源要素聚集运筹功能,形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助推河南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努力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目标。

  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坚持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这个战略引领。以郑州大都市区为核心加快形成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河南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引领。坚持主副引领、两圈带动、三区协同、多点支撑,持续优化中原城市群空间布局,加快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和洛阳副中心城市“两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带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快“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