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原学关联学科的讨论及学科体系的初步架构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年第10期  张新斌2020-12-23

  自 2016 年李庚香研究员提出“中原学”概念之后,有关中原学的讨论此起彼伏。在中原学提出之前,河南相继有甲骨学、黄河学、炎黄学、洛阳学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学科问世,这些学科极大地丰富了中原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原学的学科架构,已具有十分的必要性了,希望这种讨论,对中原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中原学关联学科的总体情况

  (一)甲骨学:最有中原特色的专门学问

  随着 1899 年甲骨文的发现,一门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的专门学问——甲骨学,应运而生。甲骨文发现之后,便成为学术界的主要的攻关方向。甲骨学经历了甲骨文盗掘时期与甲骨学研究的草创阶段、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与甲骨学研究的发展阶段、甲骨文的继续科学发掘与甲骨学的深入研究阶段、甲骨学的全面深入研究阶段、新时期甲骨学研究的新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甲骨学的研究,不但凝聚了一支专业性特别强的队伍,而且还涌现了刘鹗、罗振玉、王襄、王国维、郭沬若、董作宾、陈梦家、胡厚宣、孙海波、朱芳圃等大师级专家。其研究对象就是商周甲骨文,至今已经 120 余年,出版了大量成果,对“全部甲骨文四千多个单字中,目前仅释出无争议的一千多个”。尽管如此,学术界对甲骨文的研究,不仅有国内专家,也有一些国外的专家学者加入其中,使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从目前所见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甲骨学的专门的理论研究似乎很少。对甲骨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中,都将甲骨文和甲骨学混杂而用,但至少是在 1949 年便有了甲骨学的称谓。甲骨学与敦煌学一样,都有特定的研究对象,都有特定的研究队伍,所以成果斐然。由于商代甲骨文发现在中原,从地域的角度而言,甲骨文也属于中原学的研究对象。

  (二)黄河学:以中原为核心的综合学问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黄河水利工作者首先提出了“黄学”的概念。1989 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宋正海研究员首次提出黄河学的学科构想,这种学科架构的重点是“黄河区域”。2001年,清华大学的张红武教授等正式提出了创立黄河学的建议,而这一学科涉及人文、自然、地质、水文等方方面面,毫无疑问应该属一门综合性的学问。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曾经就黄河学进行过专门的论述。黄河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黄河学,包括与黄河有关的所有学问,从古到今,从自然工程到社会人文;而狭义的黄河学,主要是指黄河变迁、黄河水利和黄河文化相关联的学问。有关黄河学的理论文章,虽然数量并不是太多,但在对黄河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中,还是提出了不少的见解。管华教授就认为,黄河学具有植根黄河根源、发扬黄河精神、发展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促进黄河综合研究、推动黄河开发整治、促进黄河流域发展、解决黄河及流域内重大问题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从2002 年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到 2004 年该中心正式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始终以“黄河学”为研究重点,持续不断地推动“黄河学”的学科建设,围绕黄河学所涉及的人文、自然、经济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取得了不少学术收获。

  (三)洛阳学:由国际到国内的地方学问

  洛阳学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2008年,复旦大学的韩昇教授在接受《洛阳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讲到,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著名的学者岸俊男就认为日本的平城京(奈良)在建设时受到的影响可能不是来自长安,而是洛阳,所以他在日本提出了洛阳学的概念。但是真正使洛阳学形成影响,则是在 2010 年 11 月,在东京明治大学召开的“洛阳学国际研讨会”上,由气贺泽保规教授提出的。类似的洛阳学研讨会,已经先后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的洛阳举行。2017 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主办的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在内的各国学者 100 余人到会。气贺泽保规在他的研究中,对中古时的洛阳地位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洛阳“具有神圣及文化性 - 精神性”。从所发现的唐代墓志看,洛阳出土的数量占据一半,而长安 - 关中仅占有 1/3 左右,洛阳“具备成为世界中心的条件”。这正是日本提出的洛阳学所聚焦的以中古历史,尤其是以石志所反映的洛阳的特有地位。国内学者使用了洛阳学的概念,但对洛阳学的内涵,似乎有更为宽泛的理解。笔者曾经提出洛阳学应该是以洛阳的历史文化为主要对象,对古今洛阳城市发展规律进行探索的学问。就范围而言,以文献中的洛阳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洛阳地区,如河南郡、河南府的范围为研究的界限;就时间而言,以古代厚重的洛阳历史文化研究为重点,但要涵盖古今洛阳城市发展规律、文化资源利用、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产业拓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张占仓、唐金培则认为,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洛阳学的研究重点,包括洛阳人文地理环境变迁规律,洛阳古代历史文化演进及其影响,当前洛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及洛阳未来发展战略研究等。总体而言,洛阳作为地方学以及城市学的属性,在国内学术界应该是得到认可的。洛阳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而有关洛阳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更为全面地反映了洛阳的历史地位。

  (四)炎黄学:以根源为切入点的新“国学”

  炎黄学的起步时间并不长,2017 年底,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了“信阳师范学院炎黄学研究院”。炎黄学正式开启之后,便开始邀请国内学术名家举行炎黄学的专题讲座,并着手编辑《炎黄学概论》,直接开始了构建炎黄学学科体系的尝试。但实际上学界在 2010 年 5 月,在北京召开的“新时期炎黄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研讨会”上就已提出了炎黄学的构想。霍彦儒则提出了炎黄学是以研究炎黄时代所发生的文化、历代对炎黄传说所进行的阐释认同和重构的文化,及炎黄二帝发祥与迁徙之地和炎黄文化的传播之地所发生的文化,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建立炎黄学系统而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王震中则认为,炎黄学是带有跨学科特点的综合性新兴学科,也可以称为综合性学科。他认为,在时代上,炎黄学研究所包括的时代范围,既包含了炎黄二帝及其所在的时代,也包括与炎黄密不可分的整个五帝时代乃至之前的三皇时代;在历史文献资料的使用上,以先秦时期的资料为第一等材料,以秦汉时期的资料为第二等材料,以魏晋南北朝以后的资料为第三等材料,也包含了考古学材料及人类学材料;在学科的构成上,炎黄学涉及历史学、历史文献学、训诂学、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是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笔者在炎黄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认为,炎黄学就是以上古时期的炎帝黄帝为代表的人文始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问。其一,炎黄学要对以炎帝和黄帝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进行研究;其二,炎黄学要对以炎黄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其三,炎黄学要对炎黄后裔为代表的文化进行研究;其四,炎黄学要对以炎黄为核心的价值理念进行专门研究;其五,炎黄学尤其要注意研究炎黄文化当代的价值和应用。

  二、中原学关联学科间的关系考察

  (一)中原学是个活力所在的大体系

  中原学到底是什么? 李庚香在他的首论文章中表述为,所谓中原学,即在地域上以河南为中心,同时辐射广义的中原地区,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内容,以河南乃至全国的中原文化专家为研究主体,将当前以各自的学科方法研究中原文化的专家整合为一个“中原学”研究群体,形成研究中原文化的高端团队。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内容。既然是这样,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让中原学来替代中原文化呢? 笔者认为中原学的提出具有战略意义,但中原学一定是和中原文化有差别的,中原学一定要大于中原文化。笔者在后来的研究中认为:“中原学就是研究中原的学问,就是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这一特定地域所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笔者将中原文化与中原发展作为中原学的两大学术命题,并将这两类看似不相干的学科体系,统合在中原学这样一个学术框架之中。当然,由于中原的特殊历史地位,在这个体系中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人文内容,似乎占的比重更大,但由于中原学是因应现实需要破土而出的与地方发展相关的“实”学问,也是因应现实发展需要的“活”学问,这是中原学与传统学科最大差异的活力所在。在讨论中原学时,李庚香强调“中原应当有学”,这是因为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而中原学的发展对于实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目标意义重大,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对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中原学实际上是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 。所以,中原学这种以中原为攻关对象学问的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中原学是研究中原的学问,是研究中原的文化、文明,是研究中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这应该成为共识。

  (二)中原学包含了关联学科的重要内容

  中原学的研究是以中原为研究对象,那么在中原发现的甲骨文,毫无疑问是中原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说甲骨学和中原学是有交叉的,这种交叉恰好反映了中原学的学科统合意义。至于中原学和洛阳学,由于洛阳是中原史前文化的核心,是中原历史上政治文化的核心,是中原历史上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中原历史上思想文化的核心,所以洛阳学也是中原学的核心内容。中原学的体系建设中,很可能包含有“地域体系”,除洛阳学外,开封学、郑州学、南阳学、安阳学、商丘学等,也都会纳入其中。

  在最近的研究中,大家似乎都关注到了黄河学、炎黄学、洛阳学与中原学,中原学与黄河学有时空方面的重叠,但黄河学、炎黄学,“其学科标识在时空范围和学科影响力方面已超出中原历史文化的含义”,或认为黄河学、黄帝学(炎黄学)、洛阳学为中原历史文化研究的“三驾马车”,必将出现“三家归一”到中原学上。对于这个命题,黄河学(黄河文明)、炎黄学、中原学(中原历史文化),坚定不移地走学科化道路,客观上又推动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大学科群格局。这种以中原,尤其是中原关联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建立,必将促成中原问题研究再上新的台阶。

  三、中原学学科体系架构的初步设想

  (一)中原学的学科体系架构的讨论

  笔者在中原学的最初研究中,将中原学的基本框架确定为中原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原学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原学的历史问题研究、中原学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原学的现实问题研究。这一考虑,主要是因中原学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问,必须研究解决其面临的重大和基本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中原学的研究可从三条轴线展开:一是以时间为轴线展开纵向研究,二是以空间为轴线展开横向研究,三是以问题为轴线展开立体研究。这种思考可以包含中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原学的学科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对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学科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当然,中原学研究应扩大学术视野,打破地域限制,立足中原,面向世界,也应从历史区域分析法的角度去尝试建构中原学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总的来说,学术界在对中原学学科架构的研究中,已经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提出了比较好的建议。

  (二)中原学学科体系架构的初步认知

  中原学的学科体系架构是中原学构建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实践,最终形成完善的中原学的学科体系架构。这种架构要从横、纵、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构建。

  第一,在横向方面,形成中原区域板块的研究。要从自然地理、地貌特征、环境生态、人文传统、民俗风情等角度对中原文化板块进行区分,如古代的河南、河内、河东的划分。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 - 桐柏山及东部平原的划分,以及郑州、洛阳、开封、南阳、安阳等现代行政区划的划分,可能成为更小的地方学分支学科,成为中原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在纵向方面,形成对早期中原、历史中原、当代中原与未来中原等四大时间轴段的系统考察。早期中原指的是在文明国家出现之前的中原,这里涉及中原人类的起源,中原人类族群的文化演进与社会组织的递变,中原早期聚落的演变以及生业方式的递进等。历史中原,主要是历史时期文明的演化、王朝的递变、中原中心地位的形成、中原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变迁、中原内在区域间主次中心的变化规模、中原政治制度的贡献、中原族群的南北交流等。当代中原与未来中原,主要涉及当代中原的经济构建、当代中原社会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原族群的素质提升、中原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产业模式、当代中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等宏观问题的把控,以及微观问题的研究等。

  第三,在立向方面,形成对各有关学科的专门研究。包括中原哲学、中原历史学、中原考古学、中原文学、中原艺术学、中原语言文字学、中原民俗学、中原法学、中原社会学、中原政治学、中原经济学以及中原历史地理学等,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同的学科对中原进行专题研究。

  虽然中原学的学科体系的架构非常宏大,但从中原学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中原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三大块。第一块,中原学的基本问题研究,这就是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原历史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的辉煌,长期以来作为中国政治中心文化的代表,具有根源和主干意义,因此认真研究中原历史文化,探寻中原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内核揭示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块,中原学的核心问题研究,这就是中原古今哲学思想精神层面的系统研究。从古到今,中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在实践中涌现出了大批的精神文化层面的杰出代表性人物。直到现代,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新乡英模先进群体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代表。认真研究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贡献,对于探寻东方精神的内在密码,具有典型意义。第三块,中原学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原现实发展需要的对策研究。中原发展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这包括中原经济的发展、中原社会的进步、中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等。中原学之所以具有鲜活性,就是因为中原学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不断解决中原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这就是中原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原学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作者简介:张新斌(1960—),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先秦历史与考古、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