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经济学、管理学新兴学科孵化基地是由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金碚先生发起创立的,旨在“启蒙明智,本真复兴,推进范式变革,形成中国学派”,并以此为引领,致力于域观经济学、社会企业、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开拓性研究。由郑州大学经济学、管理学新兴学科孵化基地和产业经济研究所撰写的这篇文章,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河南省近期发布了《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建立产业链协同机制,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平稳运营。围绕关键环节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重在打造链式经济,着力于稳链补链强链创链。
1、稳住农业链 守好安全线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农业链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的产业链,关系着宏观经济的韧性和回旋余地,决定着农业供给安全与社会秩序稳定。稳定农业链就是把分散的农户、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联系在一起,共享信息、资金和农业基础设施,共同面对市场风险,分享经济利润,提高农民收入,守好农业安全线。
稳本固基,凸显农业链成效。当前,河南省已经建成了面、肉、油、乳、果蔬等重点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构建了产业链健全、价值链高效、供应链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7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已成为各主要农业链的链长。794家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打响了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共有139项产品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河南省正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规划在2019-2022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家。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250家,实现营业收入1.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农产品出口137个国家和地区,双汇、三全、思念、好想你等企业品牌享誉海内外。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三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和食用菌、蔬菜、中药材产值均居全国前列,不仅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河南省已实现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人餐桌”的华丽转身。按照域观认识论,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有着不同的使命定位和本真追求,河南省农业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供应,保就业,保收入,稳物价,为促进经济复苏承担着大量的社会责任,为守好农业安全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及时防范,化解农业链风险。从种植、采购、物流、加工到成品销售,农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紧密相扣、不可或缺。农作物种收情况如何,决定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样,下游企业经营的好坏,也决定了上游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收入等,每个环节都关系着整个农业产业的稳定。尤其是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的冲击时,农业链往往面临着断链、停链的风险,一旦农业链体系遭到系统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及网络时代的迅速变化,农业链面临的风险类型结构越来越复杂,由信息的不完备和非对称引致的环节与环节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越来越高,产生了许多无效的损失,稀释了产品及产业实际价值,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者福利和消费者福利。另外,与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相比,农业产业链的运行周期长,面对急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农业的供给无法做到快速调节,而且农业产业链的物流和信息传递也比较迟缓,农民无法快速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导致农业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中的某些环节呈现脱节现象。为解决上述难题,可以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利用信息化串起整个链条,加快县域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子商务推广普及工程,推进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还可以通过契约方式将农业链的各环节有效连接,实现优势互补和一体化经营,降低无效交易成本和不必要的风险,达到全链条利益最大化及链条各主体增收的目标,形成敏捷性集成创新、组织管理、综合服务,提升农业链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以国内农业链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链循环相互促进的由链到圈的发展新格局。
提升增值,改善农业链效率。增值是农业链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农业链增值的维度非常丰富,所涉关联主体的发展阶段、空间位置、类型属性、层次水平非常多,可以从链长升级、链条反应和品牌效应三个维度着力。一是推动农业链长升级。推动农业链中龙头企业的装备升级,加快信息化、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实现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提升农业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品升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注重新产品开发,实现由生产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高端产品转变。推动业态升级,鼓励引导绿色食品业与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中央厨房、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有机结合,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二是提升农业链条的敏捷性。需要打破单个环节或单个主体为运营管理单元的格局,形成全链条如一的协作组织,实现基于全信息下的科学理性的决策与分工,降低市场波动、改善对变化的反应敏捷性,提升生产与运作效率,降低风险节约成本,增加未来发展机会,实现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三位一体的增值。三是强化农业链的品牌效应。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打造链上品牌共同体,加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培育,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增加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精心呵护农业品牌,切实加强执法监管,严格监测抽检和执法检查,实现优质优价,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推广农业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河南省农业链整体知名度,实现更多品牌溢价收益。
2、补足服务链 夯实产业圈
省委书记王国生多次强调补链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补链既是一项硬任务,也是一篇大文章。狭义的补链是指瞄准产业链上的缺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精准”补充以保证产业链的完整性;而广义的补链还包括补上产业链关节上的断点,以及利用科技支持增进产业链效能。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引发产业发展的倍增效应,夯实河南省产业圈。
有的放矢,补齐产业链缺环。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河南省目前已经形成了适应于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对未来发展和增强本地产业链的思路也很清晰。今后要在细致梳理产业链现状的基础上,着力于对重点领域集中攻关,“产业链上缺什么,当地就补什么”,而这既可以通过培育本地产业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依靠“外援”来实现。培育本地产业的关键在于针对产业链中的缺环,通过补贴等政策有意识地引领本地资源向其中汇聚;“产业链招商”的核心在于改变过去过度依赖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招商模式,转以产业链所具有的降本增效作用吸引资金,且在招商过程中从以往对单一企业的价值判断提升为对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判断。河南省一些产业链目前尚存在“前大、后小、中间缺”的问题。以纺织为例,作为产棉大省,河南省棉纱产量位居我国前列,但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作为产业链中端的印染产业几乎付之阙如,而末端的服装生产能力也偏弱。在这种情况下,补足印染缺环正是盘活整条纺织产业链的题中之义。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一些产业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受阻,这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在此背景下,集中力量进行补链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是增强自身肌体和推动河南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聚焦关节,补上产业链断点。产业链本质上是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一条产业链的失效既可能源自产业链中某些关键环节的缺失,也可能源自上下游产业间链接处的断裂。产业链“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节点的梗阻就会极大增加交易成本,进而导致整个链条效率的降低。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正是通过割断原本畅通的上下游产业间的联系阻滞了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面对这种情况,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不仅包括通过基础设施的修建和金融市场的完善等举措来降低产业链中产品和资金的流动阻塞,也包括对更尊重市场规律的营商环境的构建。理论上,在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环境中,产业间的断点将会衍生出新的盈利机会和旨在从中获益的市场主体,以致最终被市场自身所解决和消解。我省要在新一轮的“链式”竞争中顺利突围,旨在补上断点、通畅产业链的政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践中,如许昌和安阳等地所实行的“链长制”对联系不同产业、打通产业链“梗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链长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政府管理思路由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的进阶,特别是有效规避了虽同是为了提升产业链效能,但不同部门之间却因权责不清而互相掣肘的情况。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往往并非局限于一地,在开放经济下,本地产业可能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与外地产业甚至国外产业互为勾连。因此仅局限于理顺本地产业间关系对提升产业链功效而言往往是不够的,还须发挥本地政府的协调能力,在跨区域场景下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利用内外融通的产业链助力河南省高质量发展。
科技支持,补出产业链效能。产业链若要高效运转,不仅需要上下游产业间联通顺畅,而且各个产业自身也要发展良好。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服务业对各种产业链的有力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服务业对产业链的赋能作用十分显著。这种赋能不仅表现为最终绩效的提高,很多时候甚至深刻改变了产业链中诸多产业的运作方式。以农业为例,在科技支持下,生产环节由过去的手工耕种变为机械作业,运输环节在效率极大提升的前提下实现了成本的极大压缩,出售环节则出现了如“直播带货”等新颖的“互联网+”形式。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自2010年以来年产值以18%的速度高速增长,为本省各种产业链效能的提升做出了很大贡献。从根本上讲,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就是不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转移的过程,其背后是资本在增值压力下寻求最佳资源配置的效率逻辑。因此,一个地区产业链的配套机制越完善,资本增值空间越大,对资本的吸引力也就会越大。这就意味着科技服务业对产业链的赋能除了显见的直接效应外,还包括进一步的集聚效应和倍增效应。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河南省若要依靠科技服务业补出产业链运转新效能,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实现科技服务业自身的良性发展。结合河南省实际,这需要招纳更多行业顶尖人才,修正当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创新需求间的偏差,以及提高科技服务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等。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业与各产业链间的融合程度。所需举措包括围绕每个产业链打造一批公共研发平台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及完善智库和专家咨询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导等。
3、强化临空链 实现双循环
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河南作为内陆省份,高效参与国内外分工须充分借助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强化临空链,实现双循环,对挖掘河南省增长潜力、升级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直面风险,锻造临空链韧度。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多个国家采取减少航班甚至停航的举措,导致了航空产业大幅下滑。2020年上半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下降48%,客运收入下降55%,2500万个航空相关工作岗位有可能消失,多家航空公司面临破产倒闭。中国航空业也进入“冰河时期”,2020年上半年航空运输业累计亏损740亿元,旅客量同比下降54.2%。河南省临空链发展基础雄厚,素有“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美称。2019年,郑州航空港实验区GDP达到980.8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河南省的64.1%,跨境电商连续四年翻番式增长,航空旅客与货邮吞吐量稳居中部第一,形成了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集群,智能手机年产量占全球的七分之一。面对当前局面,须在“立足空港、辐射全球”的理念下,进一步拓展和加密国内航线,实现临空链的双循环,铸造临空链的高韧度。一是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寻求新环境下航空产业新的增长点。特别是要调整思路,以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有效规避日渐复杂的国际局势带来的潜在风险。二是发挥郑州内陆开放门户的重要作用,塑造贯通全球、东联西进的空中通道。其关键在于以新链条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交流。
筑巢引凤,增加临空链厚度。一方面,航空运输、航空制造等产业是临空链的核心,几乎能惠及所有产业,能使现代工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形成推进型产业“力场”,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走向高端化。因此,要以机场为核心、衔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配套,打造以航空运输为主导的立体交通体系,构建联通国内外的航空运输网络;要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不断壮大航空运输业、航空制造业的规模和实力。另一方面,临空链的基础应着眼于整个河南省的产业体系,应以本土优势资源和高成长性优势产业构筑临空链的根基。要依托河南省人力资源、交通物流、专业配套、科技创新、载体体系新优势等,推动临空链布局由分散向集聚,加快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旅游、文化等高成长性服务业培育与发展,为临空链完善提供重要支撑。要大力促进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和全球价值链融入,逐步提升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依托产业链培植创新链,为临空链构建提供基础性、内源性动力支持。
聚焦创新,提升临空链高度。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实施“两级三层”和市管为主、省级扶助的创新体制,在枢纽建设、物流发展、产业培育、都市塑造、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展现出广阔前景。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投融资、贸易、物流、监管“四个便利化”改革深入实施,成功复制上海等自贸试验区20项海关创新制度和8项检验检疫创新制度,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把握临空链跨界融合、产业链整合新趋势,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建设跨境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全国重要的智能制造中心、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高地。探索发展数字创意、基因技术应用及健康服务,在创意设计、基因检测、精准医疗等方面实现突破。未来应加紧探索以立法形式确立临空链的战略定位,将临空链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加快制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条例》,为其他地区临空链的发展提供示范。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优势,积极引入“飞地经济”模式,破解资本、技术、人才约束等方面的难题,在遵循临空链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港—产—链—城—域”五位一体发展。
4、创建数字链 赋能新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河南是人口大省、网络大省、数字经济大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在数据资源、传输速度、市场潜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坚实、潜力巨大。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服务转型,培育数字产业链。随着上一波技术红利逐渐耗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疲软。以“互联网+”、大数据、遥感、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塑造新发展动能提供了机遇。数字产业链在各行业各领域都有发展空间,会渗透至设计、生产、经营、服务等各个环节。培育数字产业链,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重塑创新链,重构产业链,催生新业态。战“疫”期间,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赋能新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经济总量保持全国第五名,而区域创新能力仅位于全国第十五名,与经济发展水平间不匹配,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大而不强。随着“十三五”结束,河南省经济发展进入历史性窗口期,是我国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承上启下期。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面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河南省需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培育数字产业链,服务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助力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绿色供应链发展,推动河南省向农业强省、制造业强省、服务业强省跨越式发展。
发挥优势,升级数字产业链。谁能够优先推进数字化转型,谁就能在下一波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抢抓数字产业链机遇,带动其他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期河南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河南省具备发展数字产业的基础,为升级产业链、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平台。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河南省定位为八大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河南省以建设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大数据、5G、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建设。2019年上半年,河南省互联网用户新增513.2万户,总数达到10783.6万户,居全国第4位;实施的基础网络、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十大领域5G+示范工程,助力河南省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5G产业发展先行区、创新应用示范区和集聚发展热点地区;郑州市高新区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的建设将开启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园区以大数据产业链条的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3个核心环节为基础,实现物联网、软件、云计算、区块链、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6大相关产业和N个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产业集聚。
要素协同,支撑数字产业链。数字产业链的发展,依赖于不同要素的协同,人才培育、平台搭建、体制改革、政企协同四个方面发力是关键。一是鼓励柔性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引育结合的方式打造数字技术人才聚集高地。与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省各行各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技术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全国1600多名院士,在豫工作的仅有26人;每万人中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数502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以建设平台的方式打造数字技术研发高地。河南省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而湖北省分别为19个和18个,湖南省分别为14个和5个。三是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以改革的方式营造数字技术研发市场氛围。当前,我省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还不够不完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管理效率还不够高,需要继续强化新发展理念,完善有关体制机制。四是强化政企协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方式构建数字技术研发协同模式。政府需要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企业需要主动跟踪国际热点前沿,自主提出科学思想,集聚整合最新科技创新资源,在创新的源头上抢占先机。
当前世界各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外部环境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应加快打造完整产业链,跨越物理边界,连接不同资源,多链融合形成河南省链式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郑州大学商学院课题组 执笔:周柯 沈琼 齐秀琳 陈彪 汤凯)
域观思维打造链式经济 着力稳链补链强链创链
河南日报 郑州大学商学院课题组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