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分阶段有序推进郑州大都市区高质量发展

河南日报  王建国2020-05-13

  郑州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新格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省城镇化进入中后期阶段的必然发展趋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党委政府业已将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都市圈理论和国际国内都市圈发展实践和经验,都市圈一般历经低水平均衡、极核式集聚、点轴型扩张和网格化筑基四个发展阶段,目前郑州大都市区发展处于一、二阶段的交汇期。未来要遵循城市圈形成和发展规律,结合现实基础条件,按照“强核赋能”“构网畅流”“筑基绣底”步骤,分阶段有重点高质量推进郑州大都市区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强核赋能”。即做大做强都市圈核心城市,包括“主核心”——郑州中心城区和“次核心”——开封、许昌、新乡和焦作四市中心城区。通过“强核心”为中心城市蓄积外溢和辐射的动能势能,逐步完成核心城市由“纯集聚”到“有辐射”的跨越,并实现郑州“主核心”全方位辐射和四市“次核心”特色化辐射的交叉重叠,形成促进郑州大都市区发展的同频共振。这是郑州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也是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当前的重要任务。

  核心城市具备跨区域外溢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是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但从目前看,郑州作为郑州大都市区的“主核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整体上处于中高端要素的吸纳集聚阶段。开封、许昌、新乡和焦作作为“次核心”,总体上看城市规模相对较小,还处于要素加速集聚阶段,行政区域内部的辐射较少,跨区域的辐射几乎没有,因而很难与郑州形成辐射效应的交互叠加,大都市区的纵深腹地还存在大量城市辐射的“真空”地带。

  因此,就近期看,建设郑州大都市区的首要任务是做大做强郑州,关键是扩容郑州中心城区,进一步提升郑州城市能级。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从行政版图上实现战略性突破,尽快撤县市相应建区,相对远期甚至可考虑实现郑汴融城发展,以此实现郑州大都市区主核心城市地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和市场容量的超常扩容,进而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更宽领域优化空间格局、高效配置资源、谋划更大发展,最大限度释放主核心城市的规模效应,大大提升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四市要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着力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错位发展,并与郑州实现链式或互补发展。比如开封着眼于文化旅游和娱乐休闲,许昌立足于装备制造和生态旅游,新乡聚焦于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焦作致力于全域旅游和现代轻工,把各自特色和优势做大做强,实现某一或某些领域或方面的突破和提升,并形成较强的辐射势能。

  二是“构网畅流”。即构织郑州及其开封、许昌、新乡和焦作之间的联系联通网络,主要包括交通通道网、生态廊道网、城乡体系网、产业链条网等,并依托这些网络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等各类城市流破壁互融,竞相涌动。通过“构网”搭建郑州大都市区范围内不同城市、区域、城乡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为城市流的汇集传输提供载体,并通过城市流的多元形成和高速移动,放大城市外溢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能量交换,增强都市圈内生动力,迸发都市圈发展活力,提高都市圈运行效力。因此,“构网畅流”应是郑州大都市区建设进入中期阶段的核心任务。

  如果说城市联系网是支撑都市圈形成和运行的“骨架”,那么城市流就是构成都市圈健康发展的“血肉”。但从目前看,郑州大都市区各城市之间的联系,不管是城市网的构建还是城市流的运行,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各核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城市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为郑州与开封、许昌、新乡和焦作四市之间的单线联系,次核心城市之间的直接联系有待加强。同时,产业同构化偏重而关联度偏低、城乡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城市城乡之间生态廊道欠缺等,直接导致城市流的层次较低、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整体效率也相对较低。

  因此,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第一阶段中后期以后,一要通过一体化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快郑州与其他中心城市之间道路体系建设,尤其是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站点的设置要充分考虑群众出行的便捷性和实用性,着力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以充分彰显轨道交通的功能作用;二要根据实际,构建次中心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通道,形成“田”字形轨道交通网;三要沿道沿路、顺沟顺河、围湖围村规划设计协同建设绿色廊道和人行步道,打造绿色健康通道;四要以郑州为中心,以开封、许昌、新乡和焦作为次中心,以都市区范围内的县城和小城镇为节点,以美丽乡村为基点,构建现代城乡体系;五要基于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以郑州为“塔尖”,以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四市为“塔中”,以县域为“塔底”,打造相对细化的分工合作的梯度产业体系。

  在构建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一体化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市、城乡之间双向互流,形成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统筹优化产业政策促进城市、城乡之间产业错位互补、协作配套发展,形成产业流、技术流、人才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实施,在大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之间形成公共服务流、消费流、休闲流;通过绿色健康通道的打造形成观光流、健步流、骑行流。

  三是“筑基绣底”。即把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城市之间的广阔腹地做好。相对广阔的腹地是郑州大都市区的广大乡村地区,既是都市区的基底,也是城市发展的潜力所在。按照“乡村味道、城市品位”的原则,加大都市区腹地的规划设计和投入建设力度,着眼于打造城市的“后花园”“休闲地”“菜篮子”,使魅力乡村与现代都市体系有机协调、平滑衔接、相映成趣,形成和谐共生的城乡美丽画卷。这是中后期阶段的主要任务。

  就目前看,郑州大都市区腹地虽然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与现代化都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尤其是在乡村面貌、卫生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二元特征依然明显,城乡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联动性不强。

  因此,从筑基的角度,一是对村容村貌进行科学合理的整治,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现有基础和地方文化,通过建筑风格的一体化艺术化巧设计微改造凸显特色,最终形成一村一格,一庄一貌;分散的、空心的村庄,通过迁村并户建立新农村社区,新社区依据传承地方特色和展现独特风貌的原则设计建设。二是对现有乡村道路拓宽改造提升,并加大农业生产道路、农村风光道路建设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水利设施微循环系统。三是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从绣底的层面,一是加强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由村庄到田野全覆盖常态化的卫生整治,健全乡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一体化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二是实施山水林田湖草全生态链建设和治理,河流湖库退耕还水还鱼、还湿还滩,山坡丘陵退耕还草还林、还花还果,实施全域绿化,最大限度扩张绿色生态空间;三是根据地形地貌在丘陵低山地带打造一批“樱花沟”“桃花峪”“槐花岭”“菜花坡”“花果山”“五彩田”等;四是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引导城市人流节假日进入乡村,实现城乡无缝对接和互动联动。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