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 文化之魂”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

郑州日报  许颖杰 刘 涛2020-04-16

  文化认同感和感召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标准,是凝聚人心和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对涵养城市气质、提升城市温度和推动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郑州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不断提升郑州“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全面提升城市气质、城市气派,让人们感受到华夏文明、黄河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

  历史与现实

  郑州是早期文明带和运河文化带的交会点,是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是黄河沿线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认同感和感召力,符合郑州实际,能够充分展现郑州的历史文化厚度,表达城市的文化内涵,也符合现代城市的建设方向。郑州位于黄河中下游之交,是黄河流域中游与下游的分水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耕条件,为早期人类文明的开端奠定了基础。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文明在此绵延生长,老奶奶庙遗址、裴李岗遗址、西山古城址等丰富的大遗址资源,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人类始祖黄帝在此降生,禹都阳城、商汤亳都等早期夏商国家文明在此发端,儒、道、佛三教荟萃此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宇宙观念、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由此形成,文化链条完整且绚丽多彩,薪火相传、照耀千古,也共同构筑起“文明之源、黄河之魂”的内核。悠久的历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更是“魂”之所在,这也让郑州构筑“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城市逐步从扩张式建设转向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城市涵养、品质的展现,注重人文生态环境、文化气质的提升。面对全球城市的转向,郑州必须找准文化的定位,瞄准文明发展的未来,努力建设传统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大都市。对国家中心城市郑州而言,其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日益融入全球城市体系。在这种背景下,郑州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认同感和感召力,提高站位和视野,转换发展思路,创新建设方式,切实推动这一定位的落地。

  “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

  路径与方向

  郑州通过全面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 的全球认同感和感召力,不仅能够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而且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展现郑州的历史文化品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郑能量”。

  一是挖掘文化内涵,展现文明底蕴。在大河奔腾万年的历史中,郑州地区产生了早期人类文明,从星罗棋布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到新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都诞生于黄河流域,构筑了中华文化的主脉。华夏文明由此发端,从河洛图书、儒家典籍、诸子百家到天文历法、手工技艺、医药文化,再到传记、诗词、典志、碑刻等,产生大量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构成早期大河文化的灵魂。因此,要实施华夏文明探源工程,通过系统的挖掘、研究和研讨,形成“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系列学术专著、理论文章,从考古、历史、社会、政治等多领域进行解读和研究,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定位提供理论支撑。构建优秀文化的展示体系,确立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理念,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的挖掘开发,通过博物馆、体验馆和展示基地等多种形式,组建结构完整、文脉绵延、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宏伟展示方阵,向世界展示、宣传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明遗产。

  二是“以文化城”,涵养城市气质。城市因文化而兴,城市发展要融入文化之魂,以涵养城市气质,提升城市的温度,展现城市的魅力。要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把文明优秀元素融入市民素质提升之中,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文化人”润泽心田,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发挥优秀历史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生根发芽,让现代城市因历史积淀而坚实、深厚,全面展现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明高度和文化厚度。

  三是讲好“大河故事”,建立全球品牌。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精髓,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大河文明,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对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来说,必须提高文化站位和视野,面向全球精心讲好“大河故事”,演绎大河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塑造文化圣河感召力。要实施文化精品培育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助现代文艺作品、影视动漫、音乐美术等形式,打造一批展现“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的精品力作,通过新媒体、新技术向全球传播,建设大河文化之都。通过培育文旅精品、开展高端学术交流、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等,搭建全球文化沟通的平台,让文明之源、黄河之魂的认同传播出去、推广开来,使之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和共鸣。

  四是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留住城市的记忆。城市地标是城市文化浓缩的载体,是城市精神图腾和文化传承的可视符号,能够留住城市记忆,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唤醒市民的荣誉感。制定郑州文化地标建设的方案,通过精细布局、统一设计、塑造风格,整合城区的主题公园、街头游园、文化街区等公共文化区域, 融入“文明之源、黄河之魂”的元素和内涵,突出历史文脉、地域特点,打造具有较强功能、稳定性突出的系统标识;在城市主要功能区、新建主题区,科学规划建设新的地标性建筑,推动建设好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街区等能够在全球叫得响的地标性品牌。

  五是凝练时代价值,共建精神家园。黄河之边,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善良、宽广的性格铸就而成,“天人合一”的观念、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同根同源的民族心理熔铸而成,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全球化背景下,要在传承弘扬中凝练新的时代精神,创新文化外宣的方式,搭建国际化的传播和展示平台,构建世界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把优化的大河精神以及家国意识、民生情怀、历史使命、众志成城的认知融入对外传播的各方面,增强华夏文明的世界感召力;要阐释好黄帝文化、姓氏文化等“同根同源”的根脉文化,打造全球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要以开放包容、继往开来的精神,推动优秀的文化走向世界,也要在世界舞台促进文明的交流融合,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让命运与共成为内心的精神认同。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