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坚定发展信心 加快恢复经济运行秩序

河南日报  胡红杰2020-04-03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冲击,人流、物流严重受限,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部分行业经济活动骤降甚至陷入停顿。根据统计部门近日发布的数据,2020年前两个月,无论是全国还是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均出现明显回落,下降幅度超出预期。但综合来看,此次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是短期的、可控的,大可不必担心会演化成一次内生性衰退。 

  全面分析,坚定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这一辩证思维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从全国来看,国民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迅速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体系,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在较短时间遏制住了疫情在全国蔓延。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当前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正如国家统计局所分析的,我国生产需求体量可观,超大规模经济的优势没有改变;基础工业和防疫物资保障有力,强大的经济发展韧性没有改变;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业品供应充足,供求关系总体平衡没有改变;互联网经济发展良好,新动能较快成长的态势没有改变;宏观调控对冲政策有力有为,完成全年目标的信心没有改变。  

  从我省来看,经济运行正在加速回归常态。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省委、省政府谋划早、行动快,见微知著、沉着冷静,坚持“一手牵两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稳中有方”,克服了与湖北省地理毗邻、春节假期自鄂返乡人员规模较大等不利因素,有效阻击了疫情向我省蔓延,出色地完成了守住入京通道第一道防线的艰巨任务,整体秩序有条不紊,得到了全国诸多媒体和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而且“稳中有进”,复工复产等各项工作进展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在一揽子及时的纾困政策支持下,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正被日渐激发。无论是从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企业问卷,还是从电力指标、物流指数等大数据支撑信息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型商超、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等复工指数都在90%以上。  

  从经济运行规律来看,经济运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只要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条件没有削弱,一段时间的需求和产出减少,会由过后的反弹对冲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此次疫情冲击只是导致一段时间需求和产出减少,而有效需求和生产供给能力并没有削弱。比如消费方面,虽然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部分服务消费错过了春节这一“黄金周”,但居民的消费能力还在,还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用于其他方面消费。再比如一些重大项目建设可能因为疫情影响而放慢了速度,但只要后期抢天夺时、加快进度,完全可以在全年时间段内赶上来。同样道理,在生产制造方面,制造业不少行业一段时间部分减产,可以通过后期提高产能利用率等弥补回来。所以,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们要辩证分析、客观看待,不怕一时的数据、不惧暂时的困难,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必胜信念。  

  加强调节,供需两端发力稳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虽是一场灾难,但其影响与战争、动乱、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不同。战争、动乱、洪涝等灾害发生后,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社会财富会被消耗、损坏或灭失;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发生后商品大量积压,生产锐减,工厂大批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物价大幅上涨,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而疫情灾害却不会破坏生产力,只是阻碍了生产要素流动配置,打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循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生产相对过剩,也不是需求不足,不是经济运行本身出了问题,而是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打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因此单单依靠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调节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加强干预、调节,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使市场早日步入正常轨道,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  

  当前最为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供给端入手,加快畅通经济循环。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和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善于“戴着口罩”抓发展,不断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让“雪中送炭”成为服务企业的常态。另一方面,从需求端发力,释放激发内生动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抓紧谋划一批政策措施,把前期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加快在建、新开工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用工、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争分夺秒、抢天夺时,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把前期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抢抓机遇,释放经济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我们要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这就要求我们用更宏大的视角来看待与把握这次疫情,强化机遇意识,危中求机。  

  第一,抢抓国际市场机遇。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组合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很大概率会引发全球产业链和原有市场重组重构。由于我们前期的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专家预计全球至少要到6月份才可能摆脱疫情困扰,这就为我们争取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窗口。要瞄准国际市场,加大急需物资供应力度,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我国对国际市场和价值链的影响力、控制力。  

  第二,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形势需要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多项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比如总计超过1万亿元的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19条措施以及定向降准等。预计后续国家还将适时推动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要做好政策梳理、解读,送服务、送政策上门,避免“政策关在屋子里”。提前谋划、紧盯动向,一旦国家新的政策出台,最大限度承接争取,最短时间贯彻落实。 

  第三,抢抓疫情和疫情后机遇。疫情发生催生了新的业态、新的模式,要围绕电子商务、在线办公、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社区治理、信息共享、大健康等领域储备招引项目,支持企业开展线上业务,释放新兴消费潜力,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疫情发生压制、束缚、延后了原来的消费、投资,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预计消费、投资都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要抓紧谋划、积极承接,疏通传导机制,释放既有动能。  

  总之,要辩证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把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变成发挥制度优势、优化营商环境、转型升级、凝聚民心、扩大开放、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的过程,加快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省宏观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