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黄河文明的关系阐释

河南日报  杜学霞2020-03-27

  中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不同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如陕西的三秦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两湖的荆楚文化等,产生于中原地区的文化则是中原文化。“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中原”一般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则指现在的河南省,我们这里讲的是狭义“中原”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原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但中原文化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文化,中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和核心区域,南宋以前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原文化对中华文明具有重大影响。  

  黄河文化是指萌生、发展、繁荣和传承于黄河流域的文化。由于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气候和自然环境等不同,历史上形成了河湟文化、关中文化和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其中广义上的河洛文化就是中原文化。中原地区位于黄河中下游之交,生活于此的华夏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影响久远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文化和主干文化,也是黄河文化的源头文化和主干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的政治模式、典章制度、伦理思想等都从中原地区传播开来,因此,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核心和代表。  

  黄河文明是指以黄河文化为基础而产生的整个文化系统。世界上所有古老文明的起源都与大河有关,如尼罗河之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之于巴比伦文明,印度河之于古印度文明,黄河文明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大河文明。在上述几种世界古老文明中,唯独黄河文明连绵不断从古到今,这就是黄河文明与其他古老文明最大的区别。  

  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挑战——应战”理论认为,文明的产生既不是靠种族的优越,也不是靠地理环境的良好,而是人们面对环境的不断“挑战”而进行成功“应战”的结果。按照这种理论,黄河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固然与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有关,更与这个文明的建构主体——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勇于战胜各种困难有关。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和气候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但黄河不定期泛滥也对人们的生存构成极大挑战。面对肆虐的黄河,中华民族更多的是相信自身的力量,与水患不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的治黄史就是一部治国史,中华民族与洪水灾害抗争的过程也铸造了独有的文化品格,形成了黄河文明包容性、辐射性和思想大一统性等文化特征。黄河文明在中原地区最早露出了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此后不断与周边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吸纳包容周边地区文化,并向周边地区辐射,逐渐形成大一统思想。秦汉以后,黄河文明的大一统思想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巩固,黄河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  

  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之间的区别和关联在于: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的总称,中原文化既是黄河中下游河南段的文化,又是黄河文化的最高体现和集中代表。黄河文明是一种大河文明,有连续性、辐射性和大一统性等特征。中原文化、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都与华夏民族分不开,华夏民族在中原地区创立了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是中原文化根和魂,也是黄河文化和黄河文明的根和魂。 

  (作者系郑州师范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