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郭学德:与书香相随

学习时报  2015-11-02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对个人而言,读书是一个人摆脱蒙昧、获得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对领导干部来讲,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领导干部立身之本、从政之基。

  相对于党校教师而言,读书既是安身立命、履职尽责之本,又是修身立德、干事做人之基,还是陶冶情操、快乐人生之需。就是说,读书学习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必修课,理应成为党校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要常与书籍为伴、与书香相随,书写书香人生、快乐人生。

那么,在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党校教师应当如何读书,才能较好地履职尽责、实现人生价值呢?

       专博兼容

  在学科区分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的信息化时代,如何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是党校教师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对此,我个人的看法是:先专后博、专博兼容。当然,“专”和“博”是相对的,也是辩证的。

  首先要做到“专”。俗话说:学术有专攻。这句话是从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两句话中演变而来的。韩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了解明了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尽管目前的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问题需要越来越多的多学科综合知识来进行研究,但是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研究的专业化也是一个不争的发展趋势。因此,党校教师要搞好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首先要把专业基础打牢,把专业基本功练好。只有这样,才能为搞好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为向“博”的方向扩展提供良好前提条件。

  其次要做到“博”。之所以要做到“博”,是因为我们面对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运用系统的、复合的、多元的方法和手段去思考、去解决。它需要依靠和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进行思考和研究。就我承担的专题课教学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及制度问题研究》的完成情况来看,不仅需要政治学、法学、党建等学科的知识,而且还涉及经济学、历史学、犯罪学、社会学、管理学、金融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甚至还涉及网络、信息管理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党校教师的读书和知识应当是先专后博、专博兼容。

       精泛结合

  每天面对网络海量信息,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泛读?需要选择。

  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读大学的时候,知识和信息的获取主要靠专题的书籍和纸质媒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对一些马列经典著作和文学名著,往往反复阅读好多遍,而且对有些著作还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所以,虽时隔30多年,至今仍然对马列原著中的一些著名篇章和句子记忆犹新、熟悉如初,这不能不说是“精读”的效果。

  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能苛求读书者都去做读书笔记和读书卡片,但对一些经典著作、一些精品力作、一些重要文献,还是需要下功夫去精读,甚至反复去阅读的,如马恩的一些著作名篇、毛泽东的一些经典著作、邓小平的一些著作、习近平的《谈治国理政》,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等重要文献,以及古代和当代的一些重要名著,等等,当然要精读。

  当然,现在不是“维多利亚时代”,更不是农耕时代,面对互联网多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和自己有限的时间,党校教师不可能什么都去精读,必须学会“泛读”,对有些书籍只能了解其主要观点和精神实质,既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合理利用时间。

精读和泛读的选择和结合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最具有比较价值的信息,既有助于对其中一些重要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促使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对更为广泛的信息有足够的了解,从而开阔我们的视野。

       正反互补

  既读“正面”又了解“反面”的书籍。作为党校的教师,为了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为了更好地对培训对象进行有效的理论武装,必须大量阅读革命导师的经典著作,阅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著作,阅读体现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党的各种文献,以及反映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一些书籍。这是最主要的,同时这也是党校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和前提。

       但是,事物是复杂的。科学理论总是在与错误理论进行斗争中发展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总是在对大量错误理论进行比较、甄别的过程中加深的。因此,党校教师在阅读大量正面书籍和文章的同时,也需要阅读一些“反面”的或者说有争议的著作和文章。特别是近些年来,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和国内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借助媒体,出版传播了许多歪曲、丑化我们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人物形象的书籍、信息,大肆抹黑、否定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大肆妖魔化党的领袖人物,恶意中伤英雄人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党校教师为了正本清源、以正视听,有必要阅读一些“反面”的或者有争议的书籍和文章,知彼知己,以增强自己的鉴别力和敏锐性,从而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学用相宜

    书本上的知识是珍贵的,因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要与书籍相伴,与书香相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与古人对话,与智者同行。但是,“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党校教师面对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阅历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传好道”“授好业”“解好惑”,仅仅依赖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党校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担当好自己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必须拥有丰厚的书本知识,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渊博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必须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要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因此,就要求党校教师不仅要读书本这个“有字之书”,还要读社会实践这个“无字之书”;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多深入生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多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只有这样,党校教师才能接地气、有底气,才能履职尽责,完成自己担当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