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4中原智库专题二: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富强河南

河南省社科联  2016-02-29

  专题二: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富强河南

  李庚香: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打造富强河南

  谷建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为富强河南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郭 军:打造富强河南 把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刘美平:建设富强河南的三点战略性思考

  杨承训:构建生物能源与生态农业互动机制

  陈益民:拉长金融“短板”

  李燕燕:河南经济升级传统路径的思变

  刘玉来:社会科学研究在主体培育中的功能作用思考

  赵秀玲、张保林:集中群众智慧走生态型知识型集约型协调发展之路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造富强河南

  李庚香

  “如果你面对未来,你就会考虑更根本的解决办法。”

  ——题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肯定了河南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思路,对于河南打造“四个河南”的总体思路和努力方向寄予厚望。打造富强河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在河南的具体化,是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基础。

  一、为什么要打造富强河南

  (一)体现的是以变制胜的战略谋划。“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变化,相对于即将出现的未来而言,还只是微不足道的开端。”建国后,形势逼迫我们党必须熟悉经济。1959年,毛泽东在给李讷的回信中指出:“我甚好。每天读书、爬山。读的是经济学。我下决心要搞通这门学问。”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是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的一种客观反映,也与我们主动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治理污染力度有关。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风险,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面对这种变化,河南打造富强河南,必须正视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以变制胜”。一是调结构。调结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我们是很大的压力,但也有巨大的潜力,当务之急是要调整优化城乡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二是转方式。三是抓改革。35年来的经验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正是依靠不断改革,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一步深化改革,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向改革要动力,重点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围绕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负担合理化。要形成各级政府事权明细清单。政府放权、让权,放是为了放出发展活力,让是为了让出公平正义。但放和让不是放手不管。放要真放,管要真管。放和管这两个轮子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限政府、有为政府的目的。可以说,这些变化使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未来发展积蓄了更大后劲。“滚雪球效应来自深层的系统结构模式:变化成为自身的输入端,又产生了更多同样的变化——要不了多久,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形成自我增强的增长模式。最初的变化可能是微小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就会成长为重大的、实质性的变化。”

  (二)构建举省开放新体制的需要。历史和实践都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根本原因。打造富强河南,是河南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全面引向深入的重要举措。目前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际经济大的趋势对我国出口是有利的,市场有很大的开拓潜力。我国被认为是世界贸易规则的最大受益者,我们也维护这个多边贸易体制。但现在一些国家搞了不少新动作,包括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这些跟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不一样。为此,我们要研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从战略高度促进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在对外开放上采取新的战略性举措。我们国家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就是要发出一个信号,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3月29日,在省委九届七次全会上,郭庚茂书记明确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其中之一就是围绕打造富强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打造改革、开放、创新、人文、绿色新优势的需要。河南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在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5000年的中原文化。建设创新型国家,不能长期靠跟踪模仿。要注重创新驱动,使产业链就是创新链。要以新一轮扩大改革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之源。要坚持推进诚信政府建设,防止政务失信的“源头污染”。

  二、什么是富强河南

  在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中,富强河南具有基础性作用。富民强省,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四个河南”、“两项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根本保障。

  建设富强河南,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建设富强河南,要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对于河南来说,实现“包容性增长”十分重要,必须研究包容性增长的内在机理。彼得·德鲁克说过:“利润对公司来说,就像人吸进氧气。如果你吸进得不够,你就得‘退出’这个世界。”然而不幸的是,多数企业的运行让人觉得仿佛其目的就是呼吸。企业的目的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观念,是遍布经济世界的最根本的混淆。”

  建设富强河南,要注重制度资本的力量,加快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如何打造富强河南

  (一)准确解决战略定位问题。早在30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但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看到了深圳的地理位置和潜在的经济价值,把深圳从战略上定位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使深圳不到30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历史。深圳的经验启示我们,战略定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一是在时间上要研究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问题,在与世界经济竞合中解决如何融入、如何博弈问题,努力实现由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略的转变。二是为了应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新的贸易规则,中国提出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性举措。如果我们以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为原点建立起“空中丝绸之路”,那么就会把中国的“路带”大战略通过“上天”在国内“落地”,从而使郑州、洛阳、开封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那么河南至少会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集疏中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通过考察对郑州建设国际陆港物流枢纽的战略构想、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希望河南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三是要围绕黄河经济带加以定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了“遵循市场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中国自北向南,有三条大河:黄河、长江和珠江。中国的历史是从江河开始的,这三大河流各滋养了一方文明。江河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这三大河流分别形成了黄河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与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主要包括三圈一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圈和三峡库区经济圈。现在,珠江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都如水如荼,势必有一个黄河经济带的崛起问题。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对于黄河经济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黄河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同处我国中部,横跨东中西三个大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东出西进、辐射南北、带动周边的脊梁位置,具有相似的政策环境。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干流贯穿河南九个省、自治区。虽然目前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落后,但黄河文明的复兴必然使黄河九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为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河流域资源丰富,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中游地区的煤碳资源,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汽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孙中山当年在《建国大纲》中就策划建设一条“北方大港”。复兴中华文明必然要复兴黄河文明。黄河文明兴盛的帝国时代,西汉至北宋一直都建都在西安、洛阳和开封。同时,复兴黄河文明必然是生态环境的复兴。虽然目前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随着沿海经济产业转移和长江航运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些地区的经济潜力得到逐步开发。而作为新兴的黄河经济带,虽然目前经济环境相对薄弱,但是随着黄河国际大通道的开发,随着空中丝绸之路的设计,必然带动黄河沿岸经济的飞速发展,它的崛起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承担起中国经济发展“承东启西”、“北上西移”的重大战略任务。应当承认,在上一轮改革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相对滞后,新一轮改革对各地来讲机遇是平等的,谁看得准、行动快,谁就能塑造新的体制机制优势。可以说,在经济发展战略谋划实施方面,河南在全国并不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比较领先。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探索,保持这种先发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带和沿长江为一级重点发展轴线的宏观经济格局,黄河经济带就其战略地位和开发潜力,仅次于这两个一级重点发展轴线,是21世纪的重点发展地区之一。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是将加快北进西移,建设黄河经济带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北进西移的必然趋势。这样就构成了中国特色的沿海、沿江、沿河三大经济发展核心带。河南是中国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南北贸易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由于河南贯穿了中国的东中西三部分,对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也会意义深远。国家刚刚批复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则》,开始在黄河经济带上做文章。黄河经济带上中下游虽然存在着比较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但三大地区一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是要加强黄河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二是以利益为导向,多渠道协调与推进经济带联合与协作,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横向联合与协作,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三是加大中央政策和投入力度。总之,中部地区要发展,就必须与东部、西部形成联动格局,选择并培育中部的经济发展带,继续发挥中部地区的特有优势,又不断集聚这种优势。

  (二)突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结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在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在三者的关系上,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基础,中原经济区是主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主导。粮食生产是河南的贡献,也是河南的奉献。要以促进河南“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总体方向,建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特别是要大力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建设,更好发挥其带动全局的作用。要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培养区域经济带的重中之重,提升口岸功能和综合配套能力,国家给予内陆口岸建设更大的政策支持。要以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建设为龙头创新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探索以航空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模式,用大枢纽带动大物流,用大物流带动产业群,用产业群带动城市群,用城市群带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要在省级权限范围内赋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全面深化改革试验权,打造我省深化改革体制创新的示范区。一是要抓住体制创新,重视制度制本。二是产业选择与通关的关系。三是注重引进高端人才,要高水平低成本。在铁路和航路的时代,我们没有抓住机会,那么在航路和网路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要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平台创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体制机制。要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的机制,探索跨行政区域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和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

  (三)大力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国际国内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类要素集聚河南,提升开放发展水平。如今,新一轮的革命大潮涌动,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抢占新的制高点十分紧迫。如果把握住了航空经济和电子商务,机遇就会变成现实。其一,加紧谋划自贸区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设立中国(郑州)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央批准上海设立。争取开展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推动大型跨国企业在郑建设国际结算中心。其二,要抓住E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是河南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战略制高点。推动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规模化运营,争取纳入国家综合试点,尽快形成国际网购物品集散分拨中心。其三,推进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设立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四,要抓住“离岸金融”建设这个突破口。就国内而言,作为“东引西进”的桥头堡,河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要想把这种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就要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机遇,以豫沪、豫粤合作为重点,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使河南成为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和资金向中西部转移的首选地,确立开放型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的目标体系。

  (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在河南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一,近几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由于河南、湖北两地突出的经济成就和文化影响力,中部崛起的龙头逐步确定于郑州和武汉之间。如果说武汉经济圈最大的特点是弄清一枝独秀,其他城市太弱,那么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则恰恰相反,省会城市太弱,缺少真正的龙头城市。从定位上讲,武汉的战略依托是长江经济带,其辐射可以覆盖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而郑州的战略依托则是黄河经济带,其辐射范围主要是河南和山西,不仅要打中部牌,而且要打黄河牌。如果不打黄河牌,就不能形成大黄河流域东、中、西联动发展的态势,就缺乏准确定位所需要的大地带经济的战略支撑。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要突出郑汴洛一体化,应对湖北武汉三镇的竞争。其二,围绕新型城镇化,强化产业支撑。其三 ,新型城镇化,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能让“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成为进城农民的遗憾。要加快实现由“农民工大省”向“技工大省”的转变。

  (五)以“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具体抓手,使创新驱动融入富强河南全过程。在这里,“一个载体”是手段,“三个体系”是目的。要在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的过程中,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包括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要持续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完善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和运营模式,促进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完善和落实服务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新兴业态,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和高成长服务业大省。

  (六)建设绿色生产体系。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全球视角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正在由生态与经济不协调的不可持续发展时代,开始走向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相互促进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代。放眼时代潮流,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治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黄河沿岸经济带开发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土地的沙漠化是流域中上游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再走先发展再治污的老路,要坚持绿色、低碳、集约、紧凑,打造“美丽产业集聚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河南既要有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冲击的心理准备,也要树立起依靠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健康发展的信心。建设富强河南,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又要主动作为,要深入研究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境界。

  (作者系省社科联主席)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为富强河南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谷建全

  建设富强河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富强河南的建设过程,也就是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河南还是全国,都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跨越的关键阶段。而在这一发展阶段,恰恰又是我们面临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建设富强河南,仍采用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为继。要推进富强河南建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一、建设富强河南必须有科技创新的支撑

  (一)集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从当前河南的发展阶段来看,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对要素特别是土地要素的需求不断增大。举个例子,按照河南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每年需要大约60万亩的建设用地,而国家能给我们批准的只有20万亩左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显然,我们不走集约发展的路子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河南是国家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耕地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河南有1.18亿亩耕地,这个耕地红线是不允许突破的。所以,从整体上看,建设富强河南,我们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要素约束。在推进富强河南建设过程中,要有效破解要素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集约发展的目的。

  (二)是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无论是从国际上看,还是从国内看,都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无限度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的雾霾天气,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公布的空气质量最差的十个城市,大都在华北地区,郑州市也名列其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要建设富强河南,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不走这个路子,在下一步的区域竞争中就会很被动。那么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无疑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加快环保领域里的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三)智慧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运用信息技术模仿人类的智慧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在人类面临资源、土地、人口、环境等一系列新的挑战面前,智慧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智慧发展成为人类走向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不二选择。当前我们要建设富强河南,必须顺势而为,高度重视智慧发展,而智慧发展说到底是科技创新的发展,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智慧发展就无从谈起。

  (四)低碳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低碳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南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大省,实现低碳发展任重道远。目前就河南产业结构来看,重化工工业占比达到60%以上,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下一步河南要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强化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和引领,只有这样河南才能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二、强化科技创新对富强河南建设的支撑作用,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由于我们的科技体制机制主要脱胎于计划经济,虽几经改革,但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两张皮的现象还没有完全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科技系统必须与经济系统有机结合,科技才能长入经济,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引领。那么现在看,科技与经济结合度还不够,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还没有真正实现。每年我们虽然投入大量的科技经费,但科技产出效率相对还不高,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目前,我们河南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30%,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则更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问题就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作用不强。这是当前河南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管理往往讲究条条块块,这就容易造成科技资源分散浪费。比如分布在河南的国家科研机构,在体制上不归河南管,河南在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中,往往就很难把这一块纳入其中。另外,就河南自身来讲,目前科技资源也是按条条块块分布的,譬如按系统来讲,科技系统、发改系统、土地系统、财政系统、林业系统、交通系统等等,各个系统都有科技经费,都有科研项目;按块块来讲,各个地市也都有科技经费和科研项目,由于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不到位,条块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每一个部门或地区如果只是考虑自身的科技投入和项目安排,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研究,从全省来看,就难以形成拳头效应和整体效应。这也是河南科技体制改革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科技创新主体的内在创新动力还不足。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主要来自于体制机制的激励与约束效应。现在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冲动还不够强烈。这是一个十分要命的问题,现在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十分重视,每年省委、省政府都要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长都要到会讲话,应该说提得很响、抓得很紧。但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似乎创新的内在动力还不足。这实际上反映出我们河南科技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这也是科技体制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四)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也是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如果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出来,那么区域科技创新的能力、活力、动力、效率等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好。所以现在科技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目前就河南而言,应该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与全国相比,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激发,这也是河南科技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着力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

  (一)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必须是由市场决定。没有这个,科技体制改革就失去了方向和重心,有了这个,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会比较高。当然,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整合创新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如前所讲,河南科技创新存在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分散,形不成拳头效应和整体效应。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打破条块分割,通过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集聚创新资源;通过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整合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形成河南科技创新的整体效应和拳头效应。

  (三)推进科研机构分类改革。科研机构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主动,晚改被动。从历史上看,河南科研机构已经经历了几轮改革,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讲,确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由于科研机构的种类繁多,其职能、性质不尽相同,改革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走向市场,有个快慢问题、时机问题,必须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实行分类指导、适时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科研机构改革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才能达到改革的预期目的,才能真正激发科研机构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最根本任务,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不管是哪个区域、哪个城市,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如果得不到确立,那么这个区域或这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就很难被激发出来。所以,河南下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打造富强河南,把富民强省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郭 军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展河南经济的思路与定位越来越清晰,发展河南经济的战略与战术越来越清晰,发展河南经济的纲与目越来越清晰。正是基于对河南省情、特点的深层把握,坚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统筹规划,寻求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造就了河南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并被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次考察河南时,肯定为“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未来发展积蓄了更大后劲”。而富强河南的提出也恰恰是建筑在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及其“积蓄了更大后劲”这一前提条件之上的。“谦受益,满招损”,省委、省政府高层没有沉醉,没有止步,因为,亦如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的那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其实,富强河南的实现路径和运作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也已经为我们作了阐释,这就是他在听取了河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的,“希望河南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着力打好四张牌,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在拓展更大更广发展空间的同时,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很显然,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既是对河南经济过去时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河南经济未来时的一个启示,更是对富强河南及其实现的一个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航向,开辟了道路,使打造富强河南有了顶天立地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

  一、打造富强河南,让河南经济在新的起点上腾飞

  近几年,我省经济高速增长并持续处于合理区间,全省经济结构、质量、效益、就业等指标项项好于预期。2013年,人均GDP达到34174元,折合约5500美元,标志着我省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按照世界银行的评价标准,我省人均GDP已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如何超脱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摆脱国内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如何稳健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严峻考量。

  打造富强河南从现实意义看,就是要应对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依据世界银行2006年《东亚经济发展报告》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是,鲜有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经济体成功的跻身于高收入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地区)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地区)竞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也表明,人均GDP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由于其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此前积淀、潜伏的许多社会问题、结构问题便会引发出来,从而影响、阻滞经济社会发展,或者出现“经济有增长,社会无发展”的“原地打转转”现象。针对这一“陷阱”,国内外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突围或跨越的关键是促进企业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加快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以高新技术含量和专利创造减低企业成本,扩大企业利润。正是在这一背景形势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围绕打造富强河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探寻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从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取消和下放了一系列行政权限职能。同时,政府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以节能降耗和提质增效为着力点,重点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仅2014年全省安排的企业技术改造重大项目达601个、投资1663亿元,全力助推企业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打造富强河南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打造富强河南,把富强河南列居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的首位,表明省委、省政府高层以大无畏的、果敢的、勇于担当的精神向世人宣示,河南经济已经站立在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河南经济要再来一个鲤鱼跳龙门,向着新的目标实现新的腾飞。河南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仍是不争的事实。统计资料显示,河南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但人均财力全国倒数第一;2013年,河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398.03元、8475.3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3.1%、95.3%;2013年全省城镇化率为43.8%,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居全国倒数第五,位列中部六省倒数第一。按照国家确定的新的贫困线标准,河南省还有1000万人口没有脱贫。显然,河南省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更为艰巨,必须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把富民强省作为第一追求,切切实实搞好经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刚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盛况空前,经济大鳄云集,再次说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确实已经站上了新的战略起点,支撑发展的各项条件和体制机制日趋完备,为富强河南建设积蓄了势能。亦如大家都深深感受到的,从趋势上看,GDP增长速度处于合理区间,结构指标、质量效益指标、技术指标、环境生态指标等总体上都好于以往,部分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生产形势持续向好,需求平稳较快增长,结构效益积极变化,全省经济运行实现“稳、升、进、好”。从态势上看,河南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综合优势日益凸显,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愈加强劲。从气势上看,全省干部群众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保持了团结奋斗的良好精神状态。实践证明,不论多难的事,只要我们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就一定能见到实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思想,打造富强河南,就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继续走好“两不牺牲、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工作布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推进富民强省目标进程。

  打造富强河南,是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经济的过去、现在、将来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认真的、系统的梳理研究基础上所作出的一种抉择和方略,本质上也可以说是在谋求打造河南经济的升级版。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勇气和智慧推动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以来,我们就一直在研讨和酝酿、并拉近河南发展实际,寻思创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根据专家的观点,打造经济升级版,实际上就是一个从传统经济增长函数关系上升为新型经济增长函数关系的过程。传统经济增长函数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投入,升级版的经济增长函数则是主要依靠体制进一步变革和技术进一步创新的新型函数关系。新型经济增长函数关系,是一种需要从简单劳动为主转为技能较高和知识含量较多的复杂劳动为主的函数关系,是一种生活消费引致投资和生产消费引致投资共同发挥拉动作用、自发投资(折旧为基础)为经济增长重要支撑的投资和消费双重驱动的经济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也好、我省也好还没有达到主要依靠生活消费决定投资的发展阶段,还处于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共同引致和决定投资的阶段。这是打造经济升级版过程中应认识和把握的一条重要路径。有学者指出,经济升级版的内涵可以直接概括为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经济升级版是从外延型增长为主升级为内涵型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是从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为主升级为知识型劳动和较高附加值为主的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发展,是从过于依靠外需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从过于依靠投资拉动的速度型增长升级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的内生增长型的经济发展,也是升级为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环境得到更好保护的经济发展。如果说,经济升级版是对经济现有版本的继承、发展和升级,那么,打造富强河南,意味着对河南经济现有版本的改造和升级,即必须从以外延增长为主,以低劳动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低产品附加值、低成长性企业为优势和基础的状态里走出来,从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里走出来,重组再造新时期的新的河南经济。应当指出,河南经济升级版的打造,实际上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其规划编制、启动实施之际就已经开始了,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标志,河南经济升级版已经跃然中原神州,成为河南经济的一个里程碑和大转折。

  打造富强河南,是河南高层决策者对河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次理性的、科学的再定位。近几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如:提出了“2020年1亿河南人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工作要求;确定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体目标;完成了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谋划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强省、生态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力求使河南的综合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现代化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但另一方面,未来河南究竟以什么样的形象、姿态屹立于中部地区、展现在全国面前,还需要有大手笔、大气魄、大思路、大视野。郭庚茂同志提出的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就是在总结、梳理河南发展战略、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使河南的战略定位更加清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发展路子更加科学。打造富强河南及其“四个河南”的整体建设,全面、真实、鲜明地概括了河南省委、省政府新的战略指向,真实反映了1亿河南人民的美好期待,也必将成为全省上下共同奋斗的精神砥砺。

  二、打造富强河南的理论维度

  富强河南不仅是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的物质基础,成就着整个“四个河南”的实现,而且,富强河南及其“四个河南”的凝炼和表达,还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宏伟实践中,关于河南经济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河南经济运行实践的总结与升华。

  打造富强河南,首先是要科学认识它的理论内涵和外延。富强的一般解释是:富足而强盛,即指一个国家或是地区财富充裕,力量强大,人民生活富足。打造富强国家或是富强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愿望动能,一种人们以发展经济为主导走向富足而强盛的效应追求。但是在谁富强?谁先富强的认识上面,则长时间存在分歧。史学家们研究表明,我国自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以国家富强为主、民众富强为辅的法家“富强”路线,和以“民富为先”,强调民富才有国富的儒家“富强”路线之争,这两条路线甚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全过程。《管子·形势解》中谈到:“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意思是说,君主之所以为君主,其功绩在于他领导人民创造了发达的经济,又以发达的经济力量支持和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富足而强盛,国富兵强,诸侯就服从他的政令,邻邦也惧怕他的威力。进入现代,富强与经济创造和经济竞争力几乎成为同义语,尤其是新中国,在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制度里,国家、人民,国富、民富,国强、民强,从来都是一体的,从来都是不可分的,国家为着人民,人民报效国家,民富国强,国富民强,可谓“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意识观念的树立,更是强化和坚持全体国民走共同富裕之路,而且不仅是量上的富裕、更是质上的富裕,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富裕,还有精神层面的富裕,更是一种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富裕。

  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包括省际之间,依然处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过程,并将成为一种规律。人们在竞争与博弈中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追逐着物质的、精神的满足,达成个人的、区域的、国家的富强。所谓圆梦、复兴、振兴、进步,内在的、外相的,本质上也就是走向富强,中国梦、中原梦,也就是中国富强梦,中原富强梦。从晚清学者们提出“金铁主义”论,呼吁发展工商业,加快经济振兴,经济富民,经济强国,到“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论;从“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到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从明确社会主义本质,走共同富裕的路,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我省提出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人们始终把追求富强作为一种希望,一种动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河南在东汉北宋以至于近现代,从曾经的繁荣富强到落魄贫困,从水旱蝗汤的折磨蹂躏,到打土豪、分田地,从人口大省、经济穷省到建设工业大省、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也是在于对富强的追求。随着工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涌动,富强已经应和着人们的脉搏一起跳动,每一个人,每一个空间经济体,都在拼搏,都在跨越。有人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传递的全部理念和信息归结到“赶快干活,否则完蛋”八个字,足以反映出这种对富强的追求背后,所表现出来的现代竞争意识和压力、动力,从而解析了富强的现代内涵和外延:一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二是说富不富强,能不能富强,关键在于创造物质资料的人有没有内生动力,并把这种动力转换为压力,不断提升现代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三是说,不能满足时下现状,一定要不断进取,一定要把创业、创造、创新,作为一种自然地、自觉地行为,争取拥有或享有更高层次和内容品味的富强;四是说,个人、集体、国家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个人、集体、国家的目标取向应衔接协调,既要说“小河没水大河干”,也要懂“大河没水小河干”。富强体现着人、集体、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而这种竞合关系,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释放出来的都是一种促进富强、加快富强、感受富强的正能量的源泉动力。

  近年来,河南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态势。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障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所以发展仍是解决河南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提出打造富强河南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富强河南已经不仅被各界所接受认可,而且深入人心,已经化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河南经济的强大力量。究其原因,正在于富强河南契合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契合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契合了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契合了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契合了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契合了河南省的省情实际和河南人的质朴情怀与梦想愿景。这无不说明富强河南的特殊地位,及其具有的根本性、基础性和优先性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经济学理论意义。

  三、打造富强河南的综合指标及评价

  如果说,河南省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进一步明晰和强化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追求;那么,打造富强河南及其“四个河南”的提出,则高度凝练和概括了未来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路与抓手。无疑,打造富强河南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大政方略,“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则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公民素质、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诸方面的一个必然的内容结果和表征。

  从一个地区资源空间看,富强是一省综合实力的体现,反映着省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和增强。富强的内核是人民共同富裕和省域经济的不断强盛。“富”与“强”在内容上是一体的,在形式上又是有着区别的,“富”并不等于“强”,物质上的富裕、GDP 的高增长,并不就意味着省域经济实力的强大。富强的首要涵义是富民,是民众富裕;第二个涵义是藏富于民,民众富足,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所蕴含的关于“富强”的最为基本的、深邃的思想灵光。亦如唐甄所言:“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即“富强”,必须是以“民富”为基础的“富强”,若“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民众的富裕和富足,强大的国家实力,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真实反映,一个省也应是这样一个理论。同时,“富强”,并非仅仅是经济指标辉煌的富强,还应是指人们精神信仰的“富强”,如果过于功利,一味追求事功,“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南宋时,朱熹、陈亮往来书信十数通,激辩王霸,陈傅良作《答陈同甫三书》,归纳陈亮的观点说:“‘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此老兄之见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即只要成就事功,自然就是道德圆满,符合天理。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条件下,富民已经不能一般的仅仅理解为全体国民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量和质上的“共同富裕”,而是正在朝着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所憧憬的社会主义“自由人联合体”努力,追求着一种体现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即人的现代化的更高境界的富裕。

  从富裕到富强,体现了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追求个体的富裕和群体的富强,从来都是人们的一种生产创造的动能。因此,“富强”也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状态及其评价指标,它反映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描述的是一个包含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系统,作为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它的运动发展一方面影响其他要素,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其他要素。从微观方面量的指标来讲,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细致的工作。要把这些指标弄清楚、设定好,需要各领域各方面的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首先应该确定富强的指标包含哪些大的方面,比如GDP,人均GDP等;其次要弄清达到这些指标的数量,即从历史演化和现实发展的规律给出某些常态化数据,以便了解、认知相关现象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数量级;第三,明确各项指标的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及其相关性。一般来说,所占权重大的往往比列自然也就多一些;而有些指标则可能权重要稍微小一些;最后,重要的还在于要在比较分析中做出客观评价。我们所选取的各类各种指标都要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因为所谓“富强”,也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可能是绝对的,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既要开展自身发展的相关指标的纵向比较,也要开展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之间的相关指标的横向比较。

  富强河南不仅强调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更关注这一过程的可持续性,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造富强河南,必须注意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短期的快速增长要求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长期的持续发展则有赖于经济质量的提升。同时,作为全国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河南省在追求富民强省的同时,还要保证国家战略规划的贯彻实施,进行规划实施效应评价。基于此,我们将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质量和国家战略实施情况三个方面构思、研讨指标体系,以增进对富强河南评价的科学性。

  经济规模方面。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地区生产总值是关于经济规模最常用的度量指标,虽然近些年政府经济工作的目标逐渐由追求经济规模扩大转向追求经济质量提高,但像河南省这样的人口大省,没有较大的经济总量作为支撑,就很难谈得上增加就业及其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是政府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和转移支付的重要保证,公共设施建设、1000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逐步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等,均需要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进行调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是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具体表现。按照现有的统计方式,居民收入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二者分别反映城镇和农村居民在经济发展中的受益状况;居民消费的增长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刺激经济,促进经济持续繁荣的有力保障。

  经济发展质量方面。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投资生产率、第三产业比重、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研发投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等指标。劳动生产率和投资生产率通常用地区生产总值与总就业人数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之比来度量,二者分别反映劳动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的实际生产效率,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主要就体现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工业化率都属于经济结构层面的度量指标,前者部分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揭示适当规模的第三产业有利于推动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后者用来衡量工业的发达程度,表明工业发展是支撑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石;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城镇化率用来度量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动态;研发投入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前者反映研发资金投入状况,表明对研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后者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据的份额,表明某一时期的产业发展层次、产业发展水平。

  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方面。主要包括本地区拥有的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及其贯彻实施情况,如河南省拥有的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拥有国家战略规划,不等于就能够贯彻实施好国家战略规划。所以,省委书记郭庚茂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反复提醒我们,打造富强河南,首先是要把国家战略规划落到实处,贯彻好、实践好,讲求国家战略规划实施效应。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视察河南时也再一次强调指出,河南一定“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也在于强化把国家战略规划落实好。就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而言,粮食总产量、农业现代化程度、农业规模化程度都是重要的考核评价指标。作为国家的产粮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赋予河南省的重要战略任务,粮食总产量是衡量这一任务完成情况的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指标。农业的发展必然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的现代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程度是现代化农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用地均农机量和实际农业劳动者的人均耕地面积度量农业现代化程度、农业规模化程度。

  也有专家认为,富强的评价主要在于硬实力的评价,软实力的评价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因此可以参考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获取物质财富、经济、科技的评价指标。其中物质财富的评价可以借助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制定的全球富裕指数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经济实力通常采用GDP和经济强国指数进行评价;科技实力借助科技部《中国科技实力报告》中的指标体系,如教育及高级培训、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数量和质量、科技成果(科学产出、合作及论文被引用情况、专利)、高科技制造业以及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出口、服务和贸易状况等。

  四、打造富强河南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河南省委、省政府不仅提出了打造富强河南的理念和要求,而且围绕于此,在具体工作中,还确定了“三个一”的基本举措,即:通过扩大开放来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一举求多效”;通过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创造需求,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一发动全身”;通过优化软硬环境、创造优势,进一步打通发展路径,“一优带百通”。这些举措,必将成为加快打造富强河南的有力的体制保障和组织措施,我们只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理想和目标就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打造富强河南,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并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什么时候按经济规律办事了,什么时候的经济运行就会有序和有效,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无论是前29年共和国的发展,还是后36年改革开放的今天,无数实践典例无不证明着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对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与社会生活的影响。经济规律,包括基本经济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亦称发展改革规律)、合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时间节约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可持续发展规律等。按规律办事首先是要在主观上认识规律,在实践中才能自觉地遵循规律办好事,办成事。其次是要在客观上认识事物,把握经济资源及其优势的开发利用,最主要的是深入一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弄清楚自己的几山、几水、几分田,厘清楚自己的潜能、潜力、潜质,摆清楚自己的一般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议清楚自己的预测、决策、规划,看清楚自己的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发展措施。第三,在主客观上要有一个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操作的技术线路,既要循规蹈矩、又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既要苦干实干、又要注重切入新起点、新层面,既要讲速度、又要重质量,认真进行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价。打造富强河南,就是要按照河南的省情实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科学运作,防止这些年存在的重虚拟经济创造,轻实体经济创造,重生活服务业发展、轻生产服务业发展,重外来模式引用、轻本土模式培育,重要政策要项目、轻用政策做项目,重大呼隆“千城一面”、轻顺势而为、个性发展,重速度规模、轻质量效应等不顾主客观实际现象的发生与重演,务实的、理性的打造富强河南。

  把打造富强河南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富强河南是一个时点概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和内容特征。比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实,“小康”便是富强的一个阶段的内容表现。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分析显示,2011年河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78.6%,2012年为80%平。从这一数据看,似乎我们距离小康社会并不遥远,但殊不知这20%的差距硬是需要我们付出比此前更为艰难、更为困苦的努力。如前所述,我们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对于河南来说,虽然随着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河南的产业层次依然较低、结构效益依然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依然较低、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依然较低,使得河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任务相比其他省区更加繁重,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更为不易。所以,未来几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目标,努力打造“四个河南”、尤其是富强河南,把打造富强河南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推进河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富强河南,根本的是要有一个强势的产业体系支撑。不同地区、由于不同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从而总是表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如果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平台以及陆港建设,刷新和改变着河南产业结构的朝向和层次,那么,这一刷新和改变就预示着以航空港、陆港商贸物流发展为内容特征的河南新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这种集地域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为一体转换而成的打造富强河南的经济优势必将日益显现,从而成为河南今后发展的关键、发展的命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未来的几年里,重要的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的思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在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和终端发展过程中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宏观经济的活力。同时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金融、房地产等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规模、引导集聚,创新载体、多元融合,重组再造、提升层次。

  打造富强河南,还要与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现代农业大省结合起来。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因此,富强河南的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持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农民进城、不进城,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着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生活,有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城镇化是一个趋势,是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农业文明的必然产物。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相比我国大多数省区而言,城镇化的时序要长一些,难度要大一些,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城镇化滞后的一个理由。事实上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奋力拼搏,而且,科学推进城镇化已经成为我们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市场消费需求、破解城乡二元经济、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现在正围绕科学推进城镇化,加快体制机制研究,寻求着新的突破。同时,围绕农业现代化,我省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正在进一步探索家庭经营和规模经营的衔接,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工作,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成世界闻名的现代化农业大省。

  打造富强河南,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红利。《中共河南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打造富强河南的基本抓手。围绕打造富强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打造富强河南,也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让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定律”,其内容要义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经济增长的标志并非就是经济总量及其增长,而是这一经济增长状态下,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要研判这一时期的社会储蓄流向——如果是投向了实体经济,投向了科技研发、人民教育,就是正常的、理性的,就是有利于增进人们的长期福祉的;反之,投向别的什么地方,则必然降低人们的长期福祉。同时,经济增长必须以不断提升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为转移,这就要牢固树立经济增长中人们对未来工资和价格的预期的观念,即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期望增加工资,并使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从而保证大多数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断增加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富足程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合比例发展思想来说,就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地区的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国民收入的增长和注重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既要维持一定的资本积累水平,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更要保有一定的消费水平,而且是大多数人的一定的消费水平,这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富强、富裕的根基,也是我们打造富强河南,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意义所在。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建设富强河南的三点战略性思考

  刘美平

  一、建设富强河南的必要性

  从总量上看,我省GDP已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五名,这表明河南经济实力已经得到明显提高。在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为引擎的带动下,有些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仅仅从全省汽车销售数量年年递增这一现象上看,也显示出河南近几年处于富裕阶层的人口数量正在逐年递增。这也表明正是这三大战略让河南正在走向富强。当然,上述三大战略的政策效应及其带来的社会福利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我国正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无论是东部大开放战略,还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亦或是中部崛起战略,河南都是这些战略中生产要素流动、企业流动、商品流动过程中纵横交错的汇聚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两大国际性的区域发展战略,“一路、一带”战略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升级版。随着郑欧铁路的开通,河南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区域分工基础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提升经济实力。可见,以“一路、一带”为核心的国际性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富强河南的积极参加。

  要建设富强河南必须突破制约河南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首先,我省是收入差距较大的中低层次发展省份,这无疑说明我省的确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物质贫困。其次,我省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高层次智囊型人才资源稀缺,中等技术型人力资源短缺,低层次体力型人力资源过剩,这说明我省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精神贫困。最后,我省近两年来雾霾天气明显增多,环境污染严重,这说明我省存在相当严重的生态贫困。正因为这三个方面贫困的存在,才非常有必要讨论富强河南这样一个题目。

  二、建设富强河南的新理念

  (一)树立“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副产品”这一新理念。我们所熟悉的GDP是物质财富的表现形式,创造这些物质财富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力,即有着不同素质、技术和能力的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GDP就是物质财富,人的素质、技术和能力就是精神财富,物质财富是精神财富的派生产品。而且,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是实现长期以物质财富为内容的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是决定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后劲的最关键因素。建设富强河南,首先要建设精神层面的富强河南。

  (二)树立“发展民生也是在发展经济”的新理念。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为内容的社会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系统部署之一,也是重点改革领域之一。事实上,将“教育”放在民生中降低了教育的战略意义。这是因为,教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一个国家的振兴的历史重任,教育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纵向发展和横向空间拓展的先锋。教育的投入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是教育的投入却能带来厚积薄发、绵延千万年的民族素质提升的整体性收获。河南的人口多,民生的投资性需求一定比其他人口少的省份要多,投资医疗、养老、社保同样会带来丰厚的收益,以民生为内容的富强河南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民生是经济的外延,经济是民生的深化。

  (三)树立“发展服务业和农业同样可以致富河南”的新理念。作为新兴工业大省的河南,发展工业特别是高科技工业的确是河南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但事实上,服务业和农业同样可以富省。比如说我们发展服务于高新技术工业的服务业和服务于高科技生态农业的服务业,不仅可以助推我们的工业现代化,而且还可以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这是转变富强理念的着眼点。以农业为例,我省是农业大省,但是我省农业再生产全程服务现代化建设却是短板,因此,让服务于农业的高科技服务业彻底渗透融入到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是大服务业的抓手。

  (四)树立“干部考核目标决定发展方式”的新理念。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干部考核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行为,进而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富强河南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加GDP。如果考核目标短期化,干部决策就会出现什么快,发展什么产业和什么项目,结果难免会出现经济后劲乏力、环境污染严重、教育落后、社会保障不足等缺陷性发展问题,反之亦然。因此,要将干部考核目标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类,科学合理确定其权重系数,用来引导和校正干部非科学发展行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增长。

  三、建设富强河南的着力点

  (一)紧紧抓住政府治理能力,努力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改革为突破口,改革政府治理方式,这将意味着富强河南建设更具有理性、科学、长远的态势。或者说,富强河南的建设首先是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提高成为富强河南的标志和内容。当政府治理能力真正提高的时候,也就不再出现“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这种非理性城市化建设现象了。成熟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处于稳定态的个别项目替代方面,而不是非稳定态下的大规模项目全替代性建设。

  (二)努力形成企事业组织机构的优胜劣汰市场进出机制。非国有企业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非国有企业的优胜劣汰市场进出机制形成时,表明政府规制已经制度化了。国有企业改革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难度大,特别是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大型国企很难淘汰。而且,在改革中,国企不断被非国企以股份制的形式侵蚀,却没有看到国企以欣欣向荣之势兼并和收购非国企现象的发生,这是不正常的,隐藏在这当中的腐败是显而易见的。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事业单位也存在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形成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富强河南的经济活力和增长动力。

  (三)创新收入分配价值取向,形成旨在推动创新的收入分配制度。这就是说,我省的收入分配政策要向能够进行创新和正在进行创新的这些人群倾斜,收入分配政策就会无形中成为河南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从而使得过去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强制性创新转变为由民间自下而上拉动的诱致性创新,使得个别少数人的零星创新转变为大多数人参与的普遍性创新,使得被动型创新转变为主动型创新。这样一来,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就会凝聚在一起形成创新合力,共同为富强河南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不竭动力。

  (四)以人的自身现代化作为富强河南、文明河南、美丽河南、平安河南的先导。河南是人口大省,河南比任何一个省份的人的自身现代化建设任务都要繁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这当中都离不开人的自身现代化,而且人的自身现代化恰恰是决定“四化”协同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的首要因素。教育是实现人的自身现代化的最根本方式,把河南办成教育大省、教育强省的结果就是富强河南、文明河南、美丽河南、平安河南美好梦想的实现。什么时候我省教育发达了,什么时候我省就跨入发达省份了。对于中国而言,有河南特色的大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构建生物能源与生态农业互动机制

  杨承训

  近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航空港上升为国家级的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产业集聚区建设获得突破,发展成效很明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打造富强河南,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循序渐进和跨越式发展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引进的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单个竞争和产业链竞争的关系。在这里,我侧重谈谈在打造富强河南的过程中需要着力构建生物能源与生态农业互动机制的问题。

  我省制定的“发展生物能源示范省”的战略,具有前瞻性,在全国带了个好头,对于改变能源结构、治理大气污染具有战略意义。为使新兴生物能源产业茁壮成长发育,需要构建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的产业链(下面简称“两生”),带动农业实现新型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和环境美化,促进城镇化夯实产业与生态文明的基础,推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升级。

  一、深化认识生物能源与生态农业互动机理

  生物质能源,就是生态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有机质所蕴含的能量。它的原料主要来自农作物的废弃物(秸秆)、人畜粪便、海洋生物(海藻)、其他农产品和生活废物(生活垃圾及污水)。所以,它的生产运行离不开农业。科学家估算,地球接受的太阳能大约1~2‰转化初级生物质的能量,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有22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生物质能源的巨大优越性在于:(1)提供重要的能源。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各类生物质能源年利用量为3000万吨标准煤,其中一部分可加工为商业化燃气供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使用,大大提高其经济价值。经测算,如我国有效利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及农林废弃物等,年可产相当于天然气的生物质燃气1500亿立方米,约合4500亿元产值。能源局测算生物质能源潜力可达46000万吨标准煤,占总能耗的1%以上。实际上这一估算显然偏低了,进一步开发,还将有巨大潜力,甚至有可能超过水电。(2)原料极其丰富。生物质能源生产力原料主要是农作物,美国是靠玉米,巴西是靠甘蔗。我国主要靠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和垃圾,如农作物秸秆(约3.4亿吨),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约6000万吨),林业木质剩余物(约3.5亿吨),人、禽粪便(8.4亿吨),城市生活垃圾(7500万吨),有机废水(4.35亿吨,有机废渣(9.5亿吨)等,折合标准煤可达到4.6亿吨。而现在所利用的仅4.78%,其余95%尚未利用。此外还有海洋及陆地水面养殖微藻及其它水生植物作为另一原料来源。可以构建“一能(生物质能)三源(农、污、海)”的生态/能源网络,其资源相当丰富,可能大大超过了估算。(3)具有经济安全性、便利性。生物质能源完全立足于国内,不受种种国际因素的制约,对能源安全有着保证作用;这种能源可以加工为各种形式,如固体、液体、气体,以供发电、供热、车船及航空动力、生活使用。据计算,生物燃气(高纯度沼气)生产成本仅为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价格的60%左右。(4)优化生态和能源结构。开发生物质能源就必然发展绿色植物、光合微生物,这正是优化生态的主要内容;生物质能源可利用农业废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城乡废水取得,这本身就是高效生物治污手段,而在其利用过程中,处理得当可以不排出氮、硫、磷和其它有害物质并把它们转化为优质肥料或其它有用物质,只在生态碳平衡的限度内排出CO2。它将改变以往以矿物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我国煤炭占70%以上)。(5)促进陆地大农业、海洋农业的升级、发展。沼气生产可以C、H化物转为能源,把N、P、S等元素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供农业使用,减少乃至取代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在海洋、陆地水面中利用光合微生物制造生物质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油,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丰富了海洋农业和“水体农业”的内涵。(6)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发展规模化生物质能源产业可以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增加从业人员收入。这项事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的生态意识、素养和行为规范。这对我国格外重要,不仅能够治理大气污染,而且能够减少能源进口、扩大国内就业。

  二、构建“两生”产业链及其难点

  目前我国生产生物质能源和发展生态农业之间的循环链条主要有下面四种方式:(1)我国应采取循环方式将农林水来源的生物质材料直接粉碎,投入沼气池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林—沼—农”型。(2)以畜禽粪尿等废物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畜—沼—农”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通过饲养业经动物过腹还田,变成肥料和沼气,就使得畜牧业直接将两头联接起来,是滋养有机农业的最好的方式。(3)以人粪尿、生活污水污物制取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即“农—生活—农”型。(4)混合型,即以上三型的混合使用。可以说,通过发展生物质产业,能够构建多重生态循环链、经济循环网、工农联体、城乡联体的新型经济模式,它既能促进社会和谐、文明提高,又能推进经济根本转型,对于发展高端生态农业尤为重要,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发展生物质能源系统中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认识滞后。对发展生物质能源实际上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从深层次上认识其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或者认为“小水不解大渴”,看不上这种“漫流小水”,或者停留在“大工业”思维,喜爱“大进大出”,认为该产业麻烦大收获小,甚至个别人还会认为搞这事不过是“赶赶时髦、装装面子、挂挂低碳招牌”……总之没把这事当做一项巨大的社会性大系统工程办。科技界早已大声呼号,如石元春院士、欧阳平凯院士曾为此多次呼吁乃至提出批评,科技部长万钢提出发展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是国家战略选择,而主管层却是“不温不火”、“风声大雨点小”。现实情况是“科学家们大声呼喊,农环两界吃力苦干,能源官员眯眼观看,大好事办得星星点点”,这是影响生物质能源开发的重要主观原因。

  (二)客观实际困难。当前较普遍存在“农业副业化”现象,农业集约化经营尚在起步阶段,对这种事情不热心或没人干;秸秆、农业残屑、畜禽粪尿确有能量密度低和收集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农作上的抢收抢种常常有时间急迫性;林业、海洋和陆地水面的生物质能源受着运输和操作的限制,更难以收集;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缺乏转换生物质能源的前端处理系统;群众和相关业者也确实存在某些认识障碍和收集上利益制约(价钱太低),以致生物质能源企业面临原料不足、经营亏本等现象。这些客观困难或问题与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有着直接关联,对推广和实施有很大影响。

  (三)以往很多年的沼气发展中以农户为主没有着重规模发展。农业部门在推广沼气上下了很大气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一方面由于势单力薄、农业模式等问题未着重规模发展,另一方面也因以“撒芝麻盐”的户办为主,加之很多农民对农业的热情明显降低,小型的沼气生产由于技术、条件、积极性等原因常常“自生自灭”,反而造成很大浪费;环保部门虽有治污的积极性,但能源问题不属于他们的任务,这些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四)相关科技跟不上。虽然许多科技大家目光犀利、积极性很高,但是工程性、操作性、推广性技术问题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专门去解决,所以既创新不足,又缺少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修、推广等方面的具体科技。

  (五)协调、政策、财力方面的支持薄弱。依靠农业部门、环保部门发展这种广涉性、远效性、大起始投入性事业,确实力不从心,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即使有好的法规、规划,不系统解决整体和种种具体问题,还是不能健康发展。

  三、构建“两生”循环系统工程化建议

  (一)链条工程化,实现三个转变。

  1、从小规模户办到较大规模场办转变。比如生产沼气,以前主要是户办为主,但不能持久,往往是“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养青蛙”。由于现在农民主要不指望农业,而搞沼气费工费时,种地很少用有机肥,所以沼气不被重视。现在看来必须由户办为主转化为规模经济,要适当集中。可以采取大中小三种类型,而以中型为主,也可以大企业(如天冠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必须有专业队伍,解决分散收集难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秸秆、农业残屑、畜禽粪尿确实有能量密度低、收集困难问题,特别是农作上的抢收抢种常常有时间急迫性;林业、海洋和陆地水面的生物质能源受着运输和操作的限制,更难以收集;城乡生活垃圾、污水缺乏转换生物质能源的前端处理系统;群众和相关业者也确实存在接受方面的某些认识障碍。这些客观困难或问题对推广和实施也有很大影响。这些问题靠分散的一家一户是解决不了的,必须下决心实现规模化。这也是生产方式的一个转变。

  2、从单纯搞沼气或发展畜牧业向农——牧——沼——肥的产业链转变。过去搞沼气只是为了处理农户的粪便,搞养殖业包括大型牧场为出售肉蛋奶鱼,不重视沼气生产。这样就不能形成产业链。经验证明,必须把养殖业、垃圾污水处理同发生沼气乃至用沼气发电连接起来,使之能够实现真正的循环利用。原料来自农业,肥料返还农业,生产的沼气通向社会,并能广泛使用。

  3、从简单规模化机械化向现代全面装备配套转变。“二生”的转化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联接工程,如果农业、畜牧业,沼气发电各搞各的,那就形不成循环链条。要实现规模化必须实施工程化,需要三个配套:①生物质生产能源基地与生态农业之间的回路配套。一条路是农业为畜牧业(如饲料)向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输送原料;再一条是由沼气生产基地向农田返回沼液、沼渣代替农药和化肥。可以考虑采取管道形式回归农田。②多种能源生产和应用配套。可以设计生产沼气的基地,同时配以太阳能、风能的生产器具,使之同步;要考虑输电线路,将沼气等生态能源的发电通过分布式电路输送到大电网,开拓用户。许多地方把沼气进一步提升,变为车用气,可以直接作为汽车的燃料,这需要一定的商业化模式。③经营体制配套。实现规模化经营化的规模经济,不仅靠农户办不到,就是靠中型规模的家庭农场、牧场、林场也很难办到。比较理想的形式是由一定规模的企业牵头(大企业如天冠集团),形成统分结合的综合体,通盘考虑农牧沼电汽(车用)等统一经营。经营体下面可以分散若干“分体”,建立一定的专业队伍。如果我们把这一个配套工程发展起来,形成分散到各地的能源生产基地,那就可以扩大就业空间(至少安排几千万人就业),也大大改变了农村卫生面貌,而且使城乡联接起来,形成城乡生态连体结构。

  (二)抓好试点,逐步推进。求扎实,不图快,切实铺好解决相关的前端路程。要解决该项事业的“最前一公里”问题,即资源收集,把生物质能源与农业、林业、畜牧业、海洋、陆地水面、城乡治污、群众生活联系起来,统一考虑和部署,达到“一石多鸟”、多重循环经济、工农及城乡链接成网,把收集各类动植产业废弃物机制化、制度化。

  (三)组织力量开展科技攻关。除相关工程技术外,要侧重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海洋农业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目前沼气技术需要提升,还要突破各类垃圾的化解。再进一步,可试验富碳农业工厂化(见《人民日报》2014年3月13日第7版)。鉴此,我再次建议河南建立“农谷”。

  (四)实施生能循环系统工程化、规模化、产业化部署。在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下,安排和鼓励国营企业、合作组织、民营企业办生物质能源及其与生态农业、牧业、林业、城乡垃圾处理的循环工程,实现资源多元化、产品多样化,不断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滚动式发展。要逐步探索能够综合经营的组织形式,获取规模化综合效益。可以先搞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五)加强法规、政策、财力支持。通过系统治理,需要建立一整套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废弃物市场化、畜物养殖规模化、沼气生产工程化、电力输送配套化、生物肥料规模化以及食品加工运输安全化等一系列制度,并以法律加以保证。要给财政支持。

  (六)建立统一协调组织。由于生物质能源与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部门(如发改委、农业、畜牧、环保、电力、银行等),必须改变各管一段、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的局面,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监管,形成合力。

  (作者系河南省经济学学会会长、教授)

 

  拉长金融“短板”

  陈益民

  一直以来,金融业都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此,加快富强河南建设,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拉长我省的“金融短板”。

  我省金融之“板”显“短”,是客观的,是与全国金融平均水平相比的严峻现实。一方面,我省金融行业贡献度低于全国水平;另一方面,我省经济货币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长期形成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性研究不够,自觉运用金融杠杆的意识不够,与金融总部的联系沟通不够,金融诚信环境状况问题,金融人才金融氛围缺乏问题等等。同时,金融问题也反映经济全局的问题,我省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制约金融发展的实际问题。为拉长金融“短板”,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对金融问题的重视程度,把金融机制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使之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必须改变把金融当作外来东西对待的观念。不管金融机构的总部在什么地方,只要这家金融机构在河南设了分支机构,河南的发展就与这家金融机构密不可分,这家机构也就承担了一定的支持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和任务。省里的宏观调控部门要考虑更好地发展金融产业,并把金融机制有效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定五年计划和制定年度工作任务目标,要把金融因素考虑在内,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资金安排大体协调的工作机制。也就是说,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目标确定之后,要把所需资金数量进行科学测算,然后把通过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通过银行机构的间接融资及其他渠道资金等各方面能够提供的资金大账测算出来,如有缺口,应及早绸缪,避免被动。

  二、建立金融专业委员会制度,加强对国家金融政策的针对性学习研究,确保国家金融政策在河南及时落地生效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措施,以支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等。如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并购重组贷款政策、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存款留存政策和贷款增量激励政策,以及支持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政策等等。这些政策有着极强的杠杆作用和极高的含金量,用好一个政策,就会推动一个行业的较快发展。但这些政策的真正落地实施,又涉及好多方面和部门,绝不仅是金融部门的事情,需要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上看待,进行针对性贯彻落实和研究。比如并购重组贷款政策,是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金融政策。如果在政府主导下,确定了并购重组方案及并购重组企业单子之后,并购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过程中,遇到资金方面的不足,即可向商业银行申请此项贷款。这既可加快并购重组的进度,又能有效减少企业的倒闭破产,减少下岗人员数量,增加社会稳定,可谓一举多得。再比如,资产证券化政策,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等。省里可以考虑成立金融专业委员会,建立定期磋商金融工作制度。包括定期通报经济金融发展的情况和信息,学习研究新金融政策,学习省外金融发展经验,针对河南在经济金融发展方面的问题和差距,深层次磋商研究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对策,使金融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紧密。

  三、结合河南情况,搞几个有河南特色的有影响的改革大动作

  考虑筹建与粮食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区等国家战略相匹配的中部发展银行;考虑从实质上推进符合河南实际、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考虑由民营资本发起的中部民营银行的筹建;考虑在航空港区规划建设中国中部金融发展高地,等等。

  四、完善社会融资体系,建立金融增加值考核体系,把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

  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在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体系中,除了人民币贷款之外,还包括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投资性房地产、保险公司赔偿等。我们应建立完善全方位融资体系,增加设立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提高各项融资手段的融资力度,提升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我省还应把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养,制定金融增加值提升计划,既更好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也有效培养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五、考虑设立金融安全“资金池”,建立金融安全机制,把打造金融安全区作为河南的形象名片,增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外部金融资源的吸纳力

  考虑企业、银行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共同关切,建立金融安全弹性机制应该是一个可采纳的办法。采取政府出、企业兑、银行拿、社会募的办法,建立一个金融安全资金池,首先制定出各方接受的运行规则,在贷款企业资金运转出现紧张时(不是企业刻意赖账),由资金池出来缓冲一下困境,既解决企业资金困难,也解决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上升问题,以提高社会信用程度,既缓解了企业困境,也解决了银行忧虑。共同打造金融安全区,还能更多地吸引省外金融资源流向河南,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六、加大与全国金融总部的联系沟通力度,提升河南金融影响力

  建立与全国金融总部的沟通机制,包括:每年在北京、上海等金融总部积聚地及河南省会郑州,将我省经济金融问题向各金融总部通报沟通,就我省的经济金融发展问题向各家金融总部提出我们的期望和愿景,请各金融总部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面涉及河南的项目给以大力支持,也希望各金融总部把他们的一些改革试验项目向河南安排布置,帮助他们完成任务。还可以与金融总部沟通,建立干部交流换岗机制,邀请各金融总部派金融专家到我省省、市、县的不同岗位任职,也可选派省内干部及专门人才到金融总部任职或帮助完成专题任务。省内要有专门部门负责具体落实这项工作,以增进了解和增进感情,促进更好合作发展。

  七、吸引和发挥河南籍金融专家和金融人才为河南经济金融发展出谋划策

  在全国性金融机构中,尤其是在各家银行总部的高级管理层中,基本都有河南籍老乡,他们都是全国甚至世界上有名的金融“大腕儿”。他们对金融业的发展都有直接的经验和体会,并且他们对河南的发展也都非常关心。我们在如何发挥这些金融“大腕儿”老乡在支持河南金融业发展的作用方面应该有操作层面的举措。

  八、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加快企业集群发展,使我省企业数量有一个快速增长,提升我省经济质量,扩充金融业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我省企业数量偏少,既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更是制约我省金融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据对《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分析,2012年底,全国拥有企业8286654个,河南拥有企业283009个,我省企业数绝对量列全国第9位。与GDP排名全国前4位的省相比,广东省企业数量是我省的3.13倍(88.47万个);江苏省企业数量是我省的3.45倍(97.78万个);浙江省企业数量是我省的2.61倍(73.90万个);山东省企业数量是我省的2.55倍(72.23万个)。并且,我省企业数量也比上海(42.79万个)、北京(37.41万个)、辽宁(37.02万个)、湖北(32.23万个)、福建(3 1.92万个)等省市少。

  同时,按照人均数量分析,全国每万人拥有企业78.4个,而我省则万人拥有企业30.1个。我省万人拥有企业数量在全国省、市、自治区排名第26位,只比新疆(29.1个)、四川(28.6个)、甘肃(25.9个)、贵州(21.8个)、西藏(11.1个)等5省区略多。我省万人拥有企业数量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8.39%。由于企业数量少,企业的负担就相对较重,对企业自身发展和金融支持(我省较好的企业放到全国同类企业相比就缺乏竞争力)都有较大制约。全国企业平均承担的GDP为445万元,而我省企业平均承担的GDP高达1046万元(全国经济前10名省市企业平均承担GDP668万元)。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省金融之“板”显“短”,是因为作为金融承载体的我省企业之“板”也不太长,这是制约我省金融业发展的物理原因。在新一轮改革进程中,我省应把加快发展企业、形成全民创业风气、促成企业集群产生、缩小我省企业数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作为一项战略性举措来抓。

  此外,在调整经济结构中,我省可以只做加法,即只做增加企业数量的工作;少做减法或者不主动做减法。个人认为,这是我省调整结构的唯一正确选择。因为,据测算分析,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19类法人单位,我省各类法人单位数占全国比重超过5%的,只有5项(分别是卫生社保12.2%、采矿业7.33%、教育6.5%、公共管理5.85%、制造业5.02%),超过4%的1项(餐饮业4.64%),其余13个统计项的法人数量都只占全国的3%左右(包括农林牧副渔、电力燃气水、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批发零售、金融业、房地产、租赁商务、科研技术服务地质勘探、水利环境公共设施、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

  为此,有关部门应该统筹规划,搞一个“企业群体增量工程”,尽快提升我省的企业数量,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即便是我省企业数量能在若干年内翻一番,我省万人拥有企业数量仍赶不上全国平均水平。

  (作者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研究员)

 

  河南经济升级传统路径的思变

  李燕燕

  一、电子商务、物流、交通与金融结算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过渡时期,由于土地、资源品和环保等约束逐渐增强,2012年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值,基建投资增速也是次低值,传统行业投资增速的收缩显而易见。传统的制造业投资增速已遭遇天花板,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备,基建投资的高峰时期也已过去,经济政策将盯住就业而较为容忍GDP增速的下行。只有在就业恶化时,此时表明经济增速低于潜在增速,政府才会出台反周期的刺激政策。1996年至2004年,河南省一直是中部六省经济总量最大且增速最快的省份,然而自2005年开始,河南的经济增速就开始趋缓,2005-2012年年均增速15.70%,位居中部六省第五位;最近几年2008-2012年年均增速13.20%,位居中部六省第六位。

  由于投资和工业高增长的模式已不可持续,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及提升空间已经不大,未来主要得靠服务业来吸纳就业。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的跨产业转移。当制造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时,制造业工资也高于农业,大量农业人口就会转入制造业;同样,当服务业生产率超过制造业,也会引起资源再配置,服务业的劳动力供给就会上升。并且,从中长期来看,现代服务业需要更高端的人才。发展空间广阔的生产性服务业大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占比刚超过10%,远低于美国的23%。2010年纽约服务业占GDP比重90%,其中金融业占40%。纽约金融中心的衍生金融工具成交量、外汇交易量、外国债券发行量分别占全球的14%、16%、34%。

  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演变特征:传统的批发零售旅店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通讯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与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上升明显。纽约集中了美国10家最大咨询公司、35个全美前100位律师事务所、美国6家最大会计公司的4家、10大公共关系公司中的8家及国家顶级世界级证券公司。发展中国家的批发零售旅店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通讯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普遍偏高。金融、保险、房地产与商务服务业和教育卫生社会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普遍偏低。

  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在国外贸易和投资规则升级,国内面临体制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出台的。自贸区内产业纵向延伸,为服务需求升级带来机会。自贸区的推出并非停留于保税区的提升,货物贸易量和物流加工,是在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的功能基础上,着重在现代服务业上扩大开放,扩大在金融领域中的服务范围和制度创新。自贸区的投放是经济开放的深化,是由传统保税区的一般贸易出口加工、仓储物流等传统行业向贸易服务升级,成为大型的销售管理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以及资金结算中心。信息消费等新兴产业将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创新是转型发展动力所在。电子商务、物流、交通与金融结算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而且带来了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联动企业发展空间扩大

  河南工业主导产业及对经济拉动较大的产业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品业、有色金属及冶炼、农副产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河南发展年均增长率较高于中部六省其他省份,即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有:仪器仪表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石油及炼焦、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河南省第三产业增长率在2010年以前基本上是低于生产总值增长率,2011-2012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于总值增长率。而前述表明近两年河南省增长低速,说明河南省近两年工业增长乏力,第三产业发展势头上升。河南应大力发展金融、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并依郑州成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全国五个试点之一的重大发展机遇,建设国际电子商务E贸易平台,以综合保税区为中心构建第四方物流平台,在此平台内引以UPS、FeDEX、顺丰等物流公司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以阿里巴巴、EBAY为代表的电商,以及相应的金融物流服务公司,共同打造一个E贸易跨境交易示范区。

  三、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对接

  构建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创业型、创新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引入银行、法律、会计、审计、评估、工商、税务、企业维权等第三方机构资源,将所有服务职能集成与整合。中小企业进入服务平台以后,股权、产权进行抵押,由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评估,且利率平价。

  服务平台还可组织实施银企信用合作和项目对接,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财务辅导、信用培植和综合融资方案设计,强化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贷培育,使其完善融资条件,达到授信门槛,获得融资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加快中小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总之,服务平台应具有信息收集、发布、整理、分析、交流、互动、融资对接和成果统计等多项功能的信息平台系统。

  (作者系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社会科学研究在主体培育中的功能作用思考

  刘玉来

  富强河南是一个强大的富强系统,其构成有强大的农业体系、强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强大的人力资源体系等等多个子系统。这个体系由很多资源构成,这个体系当中,它有环境资源,还有各种各样的制度、规范,有知识、有信息等的各方面的要素构成。富强河南要求有强大的主体构成体系,这个体系每一个个体要结构合理、运行顺畅,各个个体配合良好,才能发挥最大效用。那么这个体系当中有管理的主体,有服务的主体,有建设的主体,有多个方面的主体构成的主体体系。主体是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以农业科技体系支撑主体为例,科技主体是指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个人或组织。通常情况下,它由农村或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农民、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及政府等组成。其中,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科技知识创新的源泉,中介机构是联系技术创新源泉与技术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政府则是整个科技支撑体系的营造者和维护者。他们处在特定的农业科技环境中,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共同推动着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主体在体系当中占有主导的地位,起到一种关键的作用。所以说,要打造富强河南,首先要打造好这样一个主体体系,能够支撑起来强大的河南。我是做“三农”这一块研究的,非常强调农村特色产品的主体打造,包括农业科技中的主体打造,这对于打造粮食强省具有积极意义。

  在主体培育当中有很多文章可做,需要把握好培育方向,培育目的,需要设计很好的培育机制。主体培育就是帮助主体成长,就是为主体培育修缮环境。社科研究这个平台,在保证主体健康快速成长方面应该是很好的一个平台,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社科队伍在改变软环境,做各种各样的培育方面,应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各种培育实际上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引导型的,一个技能型的。技能培育具有针对性,强调解决专业领域里的具体问题,注重某领域的突破。技能培育包括对员工的运动能力和智力能力的培育,也有人认为技能培育即是对员工使用工具、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与能力的培育。而引导性培育,顾名思义,就是对主体进行必要的综合知识培育,使其了解国内外大环境的特点、事物的发展趋势,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工作的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挫折和困难,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打消顾虑、唤醒活力。说到底,从事引导性培育工作,实际上就是对主体的前期教育。比如说对于企业的培育、企业家的培育等等都有引导性和技能性的培育。引导性培育谁来做?实际上就是我们社会科学界的一个任务,通过社科的研究,保证主体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思维方式、足够的发展动力,特别是思维方式。引导性培育是根本,引导性培育做得好,就会产生很大的放大效应。

  因为主体地位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各种主体培育任务也不相同。从建设主体上来讲,它应该是最基本的建设者,需要有很好的理念及思维方式,具有创新观念。我要强调的是对管理主体的培育,没有高质量的管理主体,没有强有力的建设者,就建不起富强的河南;没有高质量的管理主体,也建不起富强的河南。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事业,哪个行业,最终决策的时候,我们虽然有一个民主决策的机制,但是最后要集中,少数几个决策者的集中就会有很大影响。集中出来做出的一些决策是不是能够完全反映下面的声音?这个就需要考虑。一个错误的决策将会造成很大损失。社科界需要帮助论证,需要呼吁,保证具有良好的软环境,保证各种主体健康成长。

  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工作对河南发展至关重要,对建设富强河南十分重要,引进人才要有规律可循,人才有什么需求,如何满足人才需求?他们既有实质性需求,也有形式上的需求,在人才引进中各个区域和单位都要很好地分析和把握,既要看到纵向条件变化,也要看到横向的差别,人才是脚,环境是鞋,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人才供应有特殊时间,当你招聘时间错过供应时间时,你就不可能获得有用人才,这是个简单道理,但是在实践中会时常存在违背规律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解决?需要研究,需要社科专家研究、会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管理体系中,因为有层级关系,下级受到上级的指挥、约束,信息途径通不通,影响很大。在主体建设上出了问题,将会有放大效应,会有持续影响。如高校引进人才,各省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没有很畅通的机制,招聘时间滞后于其他省份,将会影响全局,会造成优秀人才进不来,或者进来了留不住。所以,我讲的主体培育不是光培育下面的,不是光培育企业,也不是光培育企业家,实际上培育管理主体也非常重要。

  专家队伍作为特殊主体,对打造富强河南至关重要,需要很好培育很好利用。专家有本土专家和外来专家,富强河南需要两者携手,富强市县也需要本土专家和外来专家联手,利用专家团队要真正解决问题,现在有些地方在利用专家方面也有好面子、慕虚荣的现象,导致一些地方花很大成本,盲目追求牌子,有些外来团队在对本地的情况了解不深不透的基础上就拿出气势恢宏的方案,结果因为不适用,最后方案只能搁置起来了。所以,我认为,打造富强河南,首先要打造强有力的主体,有了主体,就能打造一系列好项目,就会有好点子、好劲头、好的执行力,就能够很好地克服困难,实现我们的富强河南目标。

  (作者系洛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院长、教授)

 

  集中群众智慧走生态型知识型集约型协调发展之路

  赵秀玲 张保林

  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是“五位一体”国家发展战略在河南省的具体化,是河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伟大实践的战略谋划。河南省经济总量虽然位居全国第五,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和富强河南的战略目标,发展仍是河南的第一要务,需要继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集中群众智慧,走生态型、知识型、集约型协调发展之路。

  一、加快经济生态化和生态资本化步伐,走生态型发展之路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所在地,同时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中州粮仓”之美誉,肩负着国人粮食和饮水安全的重任,生态战略地位十分显著,确保生态安全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保障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相协调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一)加快经济生态化步伐,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逐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泛经济主义”,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前提下,优化经济要素组合,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经济增长速度与整体质量同步提升、经济发展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城乡协调发展的发展目标。

  逐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中心原则,要使经济规律让位于生态规律,保持区域生物多样化、复杂性,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树立整体发展观念,把产业发展、生态发展和人民生活有机结合。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类型、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文化差异,制定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政策。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在经济生态化发展初期,政府要引导经济生态化市场行为的培育,科学制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税收、收费、惩罚和补贴制度。

  逐步培育群众的生态意识。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不是政府的“独角戏”,也不是个别“能人”的舞台,而是区域内全体居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部门首先要改变各类奖惩制度中以经济增长为主要依据的评价现状,向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并重转变,并最终形成以经济生态化为主要依据的评价体系。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培育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才是“真能人”的舆论环境,提高居民经济生态化发展意识,逐步形成“群众搭台、群众唱戏、群众享受”的经济生态化发展局面。

  (二)加快生态资本化步伐,将生态建设转变为经济发展动力。

  生态保护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但也不能陷入将生态完全脱离人的作用和经济效益的极端状态。实践证明,越是原始的生态环境,越是脱离短期经济规律的生态环境,越能带来长期的发展效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渴望已不再是“人工自然”,而是“自然的自然”。生态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这为生态资本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及早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三十年前工业化大生产方式生产的面包、饮料等食品还属于奢侈品,而今天尊重自然规律的传统方式生产的“绿色鸡蛋”、“有机蔬菜”等绿色食品反而成了奢侈品。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已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本要素之一。因此,要及早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环境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强化环境保护。

  把握市场先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要想挖掘经济效益,必须将其转化为生态资本,通过提供生态服务,使生态环境成为能够带来现金流的生态资产。这就需要大力开发绿色产品以及旅游等亲近自然的产业,藉此实现生态环境资本化。

  尽早建立生态资本权力体系,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品属性,目前环境保护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在生态资本化过程中,当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加生产时,必须确定其权利属性,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对其的使用权利。

  二、加快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步伐,走知识型发展之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即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论断,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文化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要素之一。文化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文化化,亦即经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加,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也不断从生理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产品的文化含量成为居民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产品文化含量不断提升;其二是以满足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亦即文化产业化。

  不断增强经济文化化步伐。经济文化化指的是经济活动中富含文化的因子,文化成为经济活动的引领和导向。在企业产品不断趋同化的今天,文化差异是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重要选择之一。鼓励企业不断凝练具有河南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在此基础上凝练河南文化系统品牌,形成企业品牌、集群品牌、区域品牌、河南省品牌,多层次、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文化品牌系统,不断丰富河南产品的地方文化特色因子,为河南产品在国内外实现差异化竞争奠定文化内涵基础。

  积极推进文化经济化发展。所谓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中包含着经济要素,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文化旅游、影视、动漫、情景演绎等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掘河南文化资源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实现文化经济化发展。

  加大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力度。文化遗产是历史馈赠的重要文化资源。河南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部分城市已经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开封、洛阳就是典型的案例。也有不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往往出现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破坏文化遗产,以及在需要经济转型时根据历史传说重新修建的短视行为,使得文化资源丧失了历史承载意义。因此,要加大文化资源登记、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增大文化资本存量。

  三、积极推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建设,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目前,河南省正在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但大部分集聚区存在集而不群的现象,集群效应难以发挥。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仅注重大项目,注重引进大企业,而忽略了产业配套工程建设,导致集聚区内产业关联效应较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产业配套,逐步将产业集聚区培育成特色产业创业园,健全本区域产业链,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随着主导产业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出现,特定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的人口将大规模增长,从而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也会对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推动这些关联产业发展,进而在一个地方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多个方面增强产业集聚区的收益内部化。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点之一,同时也是河南省生态战略地位的现实要求。生态工业园区将整个园区作为一个整体,其目标是尽可能地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要形成以“消化”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为基础的静脉产业,每个产业集聚区都需要配套一定静脉产业,从而保障其向生态工业园区的过渡。

  四、加快制定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负面清单,集中民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

  首先,加快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负面清单。弥补市场失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存在较大风险,如果说企业家决策失误会导致一个企业经营失败,那么在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下,政府决策的失误可能导致区域发展的严重滞后。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提高企业家在资源配置决策中的主导地位,通过企业家不断试错,探寻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因此,建议政府抓紧制定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负面清单,藉此限制某些市场行为的出现,从而使产业政策由“引导居民做什么”转变为“居民不能做什么”,扩大居民生产生活行为的决策空间,充分发挥民智,让群众积极探索可能存在的市场机会。

  其次,要通过集体考察学习、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多种途径,推进企业家培训和培育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经营和创业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市场敏感度,最终提高企业资源配置能力。

  再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改变传统的地方政府推动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向的观念,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弥补市场失灵。通过提供最新的市场发展信息,搭建企业家信息交流平台,减少企业家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决策失误;通过搭建企业家合作平台,推进企业间的适度合作,弥补过度竞争带来的效率损失。

  五、推进区域间协调发展

  河南省经济社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原城市群建设成效显著,但河南省城市建设有明显的政府推动烙印。距离省会郑州市越近,城镇建设水平越高,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成为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圈建设呈现明显的单中心性。这种建设模式虽然有助于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在短期内取得大的突破,但类似南阳、信阳、驻马店等远离郑州的地区难以融入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核心圈层,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

  这些距省会较远的外缘城市固然需要不断通过产业选择,积极参与区域分工,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建设,但现实是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都尚处于要素集聚阶段,各城市间竞争强度大于合作程度,由于以郑州为中心的核心圈层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基础,其要素吸引力远大于外缘城市,从而导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加深。鉴于此,建议政府部门为外缘城市提供财政支持、税收支持、金融支持和产业政策支持,加快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为边缘城市接受核心城市辐射提供便利条件。另外,在全省统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提高外缘城市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边缘城市的中心度,逐步改变目前河南省城市群建设单中心格局,向以郑州为核心、多中心协同发展的“众星捧月”格局转变,为实现全省居民共同富裕、区域间协调发展奠定空间发展模式基础。

  加快区域间产业协同。不妨以南阳市为例,南阳市位于南北气候过渡带,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南阳市高效生态示范市建设更是致力于追求生态与经济的有机协调,“生态宜居”已成为南阳的一张城市名片,大生命产业是未来南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增长点,这都为南阳发展养老产业奠定了自然和产业基础。在南阳和郑州之间虽然目前生不具有实现产业链内分工的条件,但可以实现产业间分工,郑州沿着目前的主导产业继续发展,南阳重点发展养老业,通过打造“创业在郑州、养老在南阳”的一体化品牌,实现南阳与郑州产业互联互通,实现区域间一体化发展。

  六、优化城镇体系建设

  城镇化虽然可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规模效应、范围经济和集聚效应,但城镇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因此,城镇化过程不仅需要关注经济效应,还需要关注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文化效应。目前我省城镇化过程中大拆大建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但城镇化自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必须需与人口集中、产业集中、生态保护、文化氛围构建相协调,让城镇成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载体。

  首先,要提高城镇体系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充分预测城镇规模,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停的拆旧换新,争取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其次,避免盲目建设大规模城市,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城市规模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也要规避城市规模过大所带来的“大城市病”。目前中国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的城市病。河南省城市圈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城市交通、环卫、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提高居民生活幸福度;另外,城镇化过程中的居民住房问题仍是很多居民面临的“头等大事”,“房奴”一族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导致居民消费结构难以高级化,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拉动力,合理抑制房价仍是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因地制宜保持城市的适度规模,同时可以通过不同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

  再次,加强顶层设计,城镇化过程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让农民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受益者,与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作者分别系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南阳师范学院经管学院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