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4中原智库专题一: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河南省社科联  2016-02-29

  专题一: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李庚香: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扎实推进文明河南建设

  王喜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

  增强“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辛世俊:多重视域看坚定“三个自信”

  赵传海:护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文化根基

  郭 军:“三个自信”首要的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自信

  丁 素:主要领导的理论自觉是全党理论自信的关键

  徐喜林:严惩腐败呼唤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理论自信与创新

  朱金瑞:“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的前提、保证、动力

  王永苏:自信源于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才能真正自信

  闫德民: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关键是要坚定改革自信

  纪德尚:坚持“三个自信”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张占仓:坚定“三个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

  陈爱国:以“三个自信”推进内陆开放

  周四选:运筹帷幄布新局 蓄势杨帆创新篇——凝聚改革共识的三个着力点

  赵士红: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三个关键点

  霍清廉:坚持深化改革 建设活力河南、创新河南、美丽河南

 

  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扎实推进“文明河南”建设

  李庚香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没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难以完成这一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这种政治勇气和智慧就源于我们党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河南,当前最需要改革共识的凝聚和政治自信的树立。“三个自信”与深化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离不开自信,自信推动改革,“三个自信”是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深化改革是坚定“三个自信”的发展动力,二者统一于“四个河南”与“两项建设”过程之中。当前,河南的发展既具备了起飞的基础,又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实现河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目标提供思想动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高度自信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的特色。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可以说,“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高度政治自信。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会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今中国,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同一些国家或陷入经济危机或陷入发展陷阱或陷入社会动荡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得到充分彰显。 可以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实施全面改革,就源于这种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我们充满道路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跃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并越走越宽广。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坚定这种道路自信。

  (二)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使我们充满理论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依据发展着的实践,不断推进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被改革开放30多年成功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坚定这种理论自信。

  (三)竞相迸发的制度活力使我们充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结合时代特征,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主动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逐渐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法律体系组成。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一个充满活力、促进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统一的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利益,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着永不枯竭的活力源泉。我们有理由也有底气坚定这种制度自信。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当前,我国的改革之路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社会矛盾的多层次化,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爬坡过坎,需要改革发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强化改革措施,深化改革内涵,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使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发展道路扫除一切桎梏、藩篱。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难以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难以实现。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能力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句话十分深刻,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于现代化理念认知的进一步深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强调,坚持改革总目标,需要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正确认识制度自信和改革的关系。从他的讲话可以看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求我们必须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中不断推进治理能力建设,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能力支撑。。

  (三)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保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个重大推进。只有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决和增强社会活力。从基础性到决定性,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重大。中国的改革虽然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从根本上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巨大空间,这是对市场作用在认识上的巨大进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体制和新机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探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思路和新模式,通过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政府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缺陷等方面的职责和作用。通过深化以上一系列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动力保障。

  三、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助推“文明河南”建设

  当今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变化、变革,受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受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受世界范围内现代化浪潮的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着极其广泛、极其深刻、极其复杂的影响。变中有危、变中有机。正是基于对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河南提出了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的核心要求,明确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四个河南”、“两项建设”,是河南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提升治理水平的实践要求,也是河南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我们坚定“三个自信”,凝聚强大共识;加快推进“四个河南”和“两项建设”,同样需要我们坚定“三个自信”,凝聚全省亿万人民改革共识。这是基础,是条件,更是力量源泉。

  在“四个河南”建设中,“文明河南”作为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文明河南建设,我认为,关键是要认真厘清文明河南的内涵和外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凝聚发展精气神的重要途径,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旨在提升全省公民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文明河南”的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点是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这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要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等。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抓诚信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当前诚信危机是道德领域最突出的问题。要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文明河南”建设的基础工作,增强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监测机制、评价机制和惩戒机制,有效引导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要完善诚信与社会管理相促进的运行机制,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二是抓道德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凝聚向上向善力量。道德是文明的思想基础。加强道德建设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是以德治国的具体实践。要创新完善公民道德制度建设,健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要坚持多措并举,善于通过教育提升、舆论引导、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扬正气、讲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是抓法治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营造依法有序环境。法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推进依法治省是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维护经济社会各方面秩序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开展,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要推动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要改革创新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面法治观念。要加强知法守法用法教育,引导人们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识和行为准则,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完善法规制度,把公民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要求体现到法规制度之中;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犯罪活动。

  四是抓文化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人文精神,以德润心,以文化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文化强省建设。

  五是抓河南形象建设,为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奠定形象基础。形象是一切文明的外在标志,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实现内宣外宣一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融,打造“大美河南”。

  (作者系省社科联主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增强“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王喜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社科理论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基础,是增强“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的内在要求。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战略,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勾画了党和国家走向未来的宏伟图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治国方略、工作思路和信念意志的集中反映,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意义重大,是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必然要求,是破解矛盾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凝心聚力、激发干事热情的动力之源,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二、深刻领会内涵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展现了宽广的政治视野、深厚的历史意识、巨大的理论勇气,体现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在学习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理解,努力在把握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一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努力为实现中国梦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三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活力之源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四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强化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坚持用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五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六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增强执政能力;七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牢记党的宗旨,坚决反对“四风”;八是深刻领会和把握系列讲话关于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着力把握若干精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全面、深入、系统,又要结合我们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抓住与科研、教学和宣传等关系密切的地方,重点学、深入学,使之成为我们的思想利器。结合社科理论工作,我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着重把握:一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这是我们坚定“三个自信”的主体。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道路决定命运,理论是指路明灯,制度是强大动力。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重大论断,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哪里、特在何处,具有什么样的本质属性、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要求等,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我们坚持“三个自信”的思想依据。二是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强调这是我们赖以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和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开放。他多次指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们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多年前。唯有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才能攻坚克难,取得优异成绩。推进改革开放,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能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改革发展稳定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从而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健康有序推进。三是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强调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为世界所罕见。因此中国人民始终怀揣着梦想,追逐着梦想,并不惜为之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遵从的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我们理解中国梦,既要有历史的回望、现实的观照,也要有未来的视角、国际的视野,从而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是当前我们最大的奋斗目标。其他还有关于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等。

  四、领略独特语言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一是平实自然。如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中国梦”的战略思想,表述就极其通俗易懂。中国梦是一种关于奋斗目标的形象表达,它非常易于为群众接受,非常鼓舞人心,也昭示了党和国家的美好前景。二是坚毅果敢。如他在去年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治理腐败问题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等等,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三是生动形象。如他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多次指出活动就是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还说,如果作风问题解决不好,我们党就会有“霸王别姬”的危险,等等,善于提纲挈领、大开大合,广征博引、纵横捭阖,从容淡定、沉稳大气,非常有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

  五、坚持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要通过学习,全面系统掌握讲话的精神实质,掌握贯彻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按照讲话要求去做,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自觉用讲话精神深化认识、改造思想、消除疑惑、坚定信念,在新的认识基础上达到更高的思想统一,进一步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凝聚团结一心干事业的强大力量,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

 

  多重视域看坚定“三个自信”

  辛世俊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涉及很多领域、很多层面的综合问题,以下七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一、坚定“三个自信”重在教育党员干部

  苏联剧变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民意测验机构在苏联进行了多次民意测验,结果是支持实行资本主义的人在5—20%之间,而高达80%的人都希望坚持社会主义。是苏共党内的既得利益者希望私有化,以便把自己攫取的公共财产留给下一代。葬送社会主义的不是别人,正是苏共自己。美国颇有影响力的皮尤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对世界主要国家进行民意测验,了解公众对自己国家现状的满意程度。2010年度皮尤中心调查的结果是87%的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基本满意,而美国人满意的比例是30%,法国是26%。这个结论证明,中国老百姓是拥护社会主义的,最不自信的不是群众,而是某些党员干部。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告诫我们:“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这个判断仍然是正确的。习近平指出,现在一些官员把配偶子女移民国外、把钱存在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这充分说明,“三个自信”教育的重点是党员干部。

  二、坚定“三个自信”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总结历朝更替的教训,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论断:“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史存而国存,史亡而国亡。”这一论断说明正确对待历史的重要性。习近平在8·19讲话指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苏东剧变就是从苏共否定自己的历史、否定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开始的。在我国,一些人以所谓“现代性”为旗帜,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中国革命和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人物。一些人把“中国特色”挂在嘴边,但并不知道中国特色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三个自信”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没有历史感,就不知道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是怎么来的。很多人喜欢与外国比,而不喜欢和我们自己的过去比。其实,我们的发展不仅要横向地与外国比,还要纵向地与我们自己的过去比。只有全面、客观地比较,才能越比越自信。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总担心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问题。其实,一个具有5千年文明的大国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标准的过程。有些方面,我们应该主动和别人接轨,因为我们有学无止境、从善如流的文化传承;有些方面,我们根本不需要接轨,因为我们做的事情符合我们的民情国情;有些方面,是别人最终要和我们接轨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做法代表了未来。改革也是如此,有些方面需要改,有些方面根本不能改。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把我们好的东西坚持住并发扬光大,这就是自信。

  三、坚定“三个自信”必须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毛泽东曾说过,对于思想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会占领。这个论断并没有过时。习近平在8·19讲话中强调: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谁发表正面的言论,谁发表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谁驳斥哪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言论,谁就会受到围攻,而且有些围攻充满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而我们这边常常鸦雀无声或者声音不大。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如果理论不能回答当代中国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对群众关心的问题闪烁其词,不敢回答,正确的东西不敢坚持,错误的东西不敢批判,那就不是彻底的理论,对这样的理论,群众就会敬而远之。

  四、坚持“三个自信”必须反对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当前我国思想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市场经济的影响有关。对于市场经济的优点,我们进行充分的肯定是必要的,但对它的消极的、负面的东西却没有开展有力的批判。马克思说过:资本家如果能得到300%的利润,就敢冒被杀头的危险。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乱象”,皆与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有关。譬如有人为了多挣补汽车轮胎的钱,竟在高速路上撒钢钉40多公里等。在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钱就是一切。不要幼稚地相信,资本会改变它追逐利润的逻辑。这里应当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实行的东西,不代表我们最高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心中必须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否则就失去了方向。苏东崩溃首先是信念的崩溃。当一个党失去了奋斗目标,当人们对自己几十年来所做的一切失去了心理和道德依据,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失去了信心,这个党、这支队伍和这个事业还怎么存在和发展下去呢?现在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腐败分子?就是因为这些人的信仰坍塌了,他们忘了自己参加党、参加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同我们长期不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最高纲领的教育是有关系的。市场经济领域的一些原则不能泛化,如果我们的社会变成了“市场社会”,即按照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来支配人们的行为,那将是一个悲剧。

  五、坚定“三个自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人民群众不仅看我们说得是否在理,还要看我们做得是否到位。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时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里所说的“搞不好”,就是指在实践的环节出了问题。譬如上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60年代末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等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违背了理论,也伤害了群众。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要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群众相信实践,群众从自身的实践中感到社会主义好,就会拥护社会主义,这比我们空喊“三个自信”不知强多少倍。

  六、坚定“三个自信”必须充分体现公平正义的首要价值

  发展不是目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增进人民福祉才是根本目的。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把蛋糕做大,做大了以后公平地分配,才能最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在群众的意见、怨气主要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还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现象,这些矛盾的纠结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我们的改革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三个自信”,必须在解决解决社会不公的问题下大力气。

  七、坚定“三个自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社会

  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双重事实:一方面是理想目标,体现了“应该是什么”;另一方面是既存的秩序,体现了“实际上是什么”。这两种秩序始终保持着一种张力。“实际是什么”是我们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应该是什么”是我们的理论愿景。社会就是从现有走向应有,从实然走向应然。我们强调“三个自信”,并不是说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完美无缺。在这里,也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不要迷信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好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一定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进行改造,把坏的东西改造成为好的东西。我们必须准备着还有坏的东西,否则一个问题出来了,就会认为不得了了。”“世界是美丽的,但也不是美丽的,世界上有斗争、有矛盾。希望一切都是好的,这是我们的主观,而现实是客观。世界上有好的东西,也有坏的东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一万年后也会这样。”实然永远与应然有一定差距,应然永远比实然美丽。改造实然,追求应然,是人类前进发展的动力。坚持“三个自信”,也应有这样的心态。

  (作者系郑州大学教授)

 

  护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文化根基

  赵传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面对古今中外文化汇聚与交锋,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并包、综合创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护卫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文化根基。

  一、社会主义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列宁指出:“剥削的存在,永远会在被剥削者本身和某些‘知识分子’代表中间,产生一些对抗这一制度的思想。”(《列宁全集》第1卷,第377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可以推测,中国进入夏商周有阶级社会以后,就萌发了某些期盼社会平等的愿景。从可考的文献来看,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不同的社会主张,但是,都或多或少折射出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萌生了朴素社会主义观念。例如,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以讴歌过去的方式反对现实社会好混乱,主张恢复周礼,倡导“仁者爱人”,提出了以“天下为公”为核心的大同蓝图和小康愿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出世”的精神追求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均平思想。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借助“天志”观念反对人世间的不平等,主张“交相利、兼相爱”,倡导尚贤尚同,提出了“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的平等构想。战国末期,吕不韦组织编撰的《吕氏春秋》杂糅各家之长,强调“公则天下平”,倡导“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提出了“至治之世”的社会理想。此后,历代农民起义,纷纷打着“公”与“平”的旗号,或曰“均贫富”,或曰“均田免粮”,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争。及至近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纷纷建构了比较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洪秀全以“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姊妹之群”相号召,希望在人间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天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其影响深远。五四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固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如沐春雨,茁壮成长,成为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之一。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有长久的民族文化根基。

  二、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但是朴素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却相当丰富,并与马克思主义有诸多会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举例如下:其一,民本理念与反对阶级压迫思想会通。自从周公开始,历代统治阶级从自身出发,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疑是民本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的复活。其二,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目标会通。“大同社会”、“太平盛世”,几乎成了中华民族亘古至今的理想追求,是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愿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中国式的理解就是“天下大同”。反对儒家伦理的先进中国人,却把儒家社会理想天衣无缝地转化成了社会主义的终极追求。其三,群体观念与集体主义原则会通。中国历史上向来重视群体利益和价值,从家族到国家,从血缘到社会,从人间到天堂,往往多见群体、少见个体,这与当今的集体主义原则形成了暗合。其四,天下为公传统与公有制会通。从春秋时期的“天下为公”到孙中山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再到当今的“公有制为主体”,一脉相承,推陈出新,始终没有离开对“公”的维护和追求。其五,均贫富遐想与共同富裕目的会通。孔子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洪秀全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推行的“大锅饭”,无疑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今“共同富裕”的努力方向无疑也彰显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子。诸如此类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甚至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有发达的民族文化根基。

  三、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有着与时俱进的品格

  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8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社会进步、文化超越,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确有守旧因子,但是,主流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强调经世致用、变革维新,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基本品格和基本精神。《周易》主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学》强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倡导“作新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中国中国文化精髓,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哈佛大学冯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态性》一文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动态特征,勇敢地吸收外来文化,追求流行、时新,与此同时毫不犹豫地抛弃旧有的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地传承了中国固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要自觉护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

  20世纪初,梁启超撰文认为,社会主义的要义,“吾中国固夙有之”。他指出:“中国古代井田制度,正与近世之社会主义同一立足点,近人多能言之。”(《新民丛报》第26号,2003年2月26日)五四运动前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解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出了中国化的社会主义观。中国固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基因早已深入人心,为中国人民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预设了历史前提,因而使中国社会主义既区别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社会主义构想,也区别于苏联等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护卫其文化根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选项。一应保存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过去的存在,以当下的价值观判断,精华与糟粕杂陈,健康与腐朽共处,光辉与昏暗兼有,有益与有害并列,彼此互相联系和互相渗透,构成了一座包罗万千的宝库。对此,我们要坚持非价值判断的态度,只有保全的义务,没有践踏的权利。二应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不同于传统文化,是文化流变的“现在”形态,源自于过去,流行于当下,作用于社会。优秀文化传统能够规制人们走向高尚与睿智,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恶劣的文化传统能够诱导人走向堕落与愚蠢,扰乱社会秩序与进步。对此,我们必须有所甄别、有所选择,弘扬优秀的、抵制陈腐的。三应发展民族时代文化。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精神要振奋,文化要创新。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财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

 

  “三个自信”首要的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自信

  郭 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智慧和勇气,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而这一切则来源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共产党开宗明义把“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写进党章,作为共产党的立党之基。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及其形成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论,引领了我们党走过了九十多年、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多年、包括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的辉煌跨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了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抉择的正确性,也是有了这一伟大的理论支持,我们创立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由这一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在不断巩固、完善中,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之树长青,实践却并非那么顺意平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性地位,但是实践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以至于形成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淡漠了市场经济的作用,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机械的理解为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使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出现某种扭曲,而这一步走下来,仅仅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就耗时整个一个35年的改革开放期都还没有完全理顺。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认识偏颇和急于建成社会主义的幼稚心理,欲“一个早上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直至1990年代上半叶才真正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做出了一个历史阶段的定位——我们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要借助商品交换、资本运营、市场法则来活跃经济。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描述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自由人联合体内,每一个人都有权自由地、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可是,一直到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纪念日方提出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微观领域在20世纪末首先认识并强化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新机制;2002年以来更是开始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党和国家建设的新的科学发展观;这两年还强化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以及“人的城镇化”的思想)。这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遗憾,但这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不自信,是认知与实践上的问题。现在则更多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不自信,从而对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产生怀疑和不自信的问题,这又主要表现为一些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所以,坚持“三个自信”首要的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的自信力。

  如果说我国前三十年,毛泽东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制度教育,并通过教育抓住了人,形成了千军万马一声令下,一个步调,却没有完全集精力于经济建设(并非想否定那个时期取得的成就和为今天的发展打下的基础这一事实。);那么,进入邓小平的时代,抓住了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却也出现了忽略对人的教育的问题。19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许多人认为是邓小平在批评教育行政部门,后来江泽民诠释到,邓小平是讲的这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对我们的国民进行教育,造成“自由化”泛滥,诋毁和中伤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和不自信,一时尘嚣甚上。一直到今天,依然有一些“学者型官员”、“社会贤达”和著名专家学者仍在鼓吹要用西方经济学来代替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以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来代替社会主义,并批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指导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甚至认为改革就是要完全“西化”,就是要摈弃马克思老祖宗的东西。邓小平正是看到和预知了这一点,提出了“失误论”。

  坚持“三个自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主体,“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回顾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史,我们便会深深的感悟到这一点。一个时期,我们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方向,坚持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制度,我们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就会由于有着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坚实的遵循依据,就会有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基层生机,就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和政策,就会循序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失衡紊乱、甚至停滞徘徊;出现社会上一些人端着碗就吃,放下碗就骂,人心浮躁,鄙视劳动、轻视劳动,只知道求索,不愿意奉献,严重影响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国防诸方面的进取,极大的减低了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的预期效益,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活力受挫。

  坚持“三个自信”,关键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有自信心和自信力。“三个自信”,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想,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动力,是一种世界观,各级党的领导干部不自信,不坚守,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不自信。各级领导干部不敢理直气壮的、个性鲜明的谈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敢大张旗鼓的宣传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从思想观念上牢牢的构筑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大坐标,不能在实践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制度指导、引领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不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教育和武装人民,就会不仅树立不起执政党的形象和权威,也必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应该承认,这些教训和失误都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失误”,由于没有注意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不仅使我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迷失了方向,更重要的问题是,还影响到一些国民甚至出现异化现象,排斥、瓦解社会主义,推崇、维护资本主义,一切以资本主义划线,一切向资本主义看齐。期间虽然做了某种纠正,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中央还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包括在高校推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大脑的“三进工程”,但效果并不理想,从而使党的建设,政府的运作过程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一些困惑和尴尬。尤其是深化改革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包括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在内对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道路方向、基本制度产生了动摇,从疑虑到不自信,或是把家属子女送往国外,或是自己办好一个外国护照揣在兜里,或是沉迷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或是贪污腐化、消极堕落、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严重影响到党的建设,影响到党和政府同群众的关系,影响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际,如何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增强党的宗旨意识、进取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等,该是冷静的、深刻的、反思的时候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到底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必须明了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关系到能否真正贯彻落实共产党在新时期、面对新形势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的、必须明了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明了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在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序曲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坚持“三个自信”事实上已经成为能否全面深入下去,保障新一轮改革开放顺利实现预期的关键。做到“三个自信”重在党要就此作出具体部署和组织措施,加强全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修养、增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自信力之外,还应积极依靠那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仰者,以不同形式、不同渠道,认认真真的开展对我们的干部和群众的教育、也包括对担负党的中高级领导职务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社会主义制度教育。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主要领导的理论自觉是全党理论自信的关键

  丁 素

  一、为何要高度重视思想共识和理论建设

  我党是90多年的老党,是有8000多万人的大党。怎样让老党不断有活力,让大党一致地干事业,这是在党要管党的问题上两个最大的、最基本的、最现实的,也是最难的问题。从现实看,党确实有活力,也确实在思想信念上总体是统一。究其原因,就是党一再强调必须要有自己的“主心骨”。

  “主心骨”就是谋事、干事的指导理论、思想共识,即“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有力量没理论,可能导致盲目蛮干;有理论没有领导力量,理论成空谈、干不成事。靠思想理论和共识武装起力量,有时候看起来没有物质装备起来的力量大,但它终将会强力。因为上层建筑会积极有效地、有力持续地会反作用于以经济基础为核心的物质的东西。党的实践经验、党的理论发展史都证明了这一点。党经历了那么磨难,也犯过错误,但最终走出困境,就是我们有理论、有主意、有主心骨。每当遇到大问题,最终也往往是共识奠基、理论开道、主义引路,最终都会求问理论、从理论中循寻答案,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共识上达成是理论构建的基础,理论上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前提,主义上坚定是理论上自信的表现。这因为这样的逻辑,我们才强调共识达成、强调理论建设、强调思想武装、强调意识形态、强调自觉自信。

  二、何以要强调“一把手”理论自觉

  凝聚共识首先“一把手”要达成共识。“一把手”的共识有多大、理论自觉有多大,党的理论自信度就会多高。因为自信要靠共识和自觉来体现。这里边,既有对主要领导理论素养的要求,又有对其政治上是否成熟的考验;既有对其岗位上责任的要求,又有对其工作能力上的考验;既有对其理想信念上的要求,又有对其能否有效当担的考验。作为岗位第一责任人,一把手”的共识和理论自觉本质上讲,是指他在思想理论上的觉醒程度和行动上的自觉水平,以及对工作事业和责任的自觉政治担当。

  从实际意义来讲,他们的理论自觉能有效维护、促进思想理论的健康发展,借时代机遇和理性的力量主动迎对工作挑战,寻找把握现实中深层次的矛盾,本质性地提出带有规律性的解决发展难题的办法;能在根本性上为确立国家主流核心价值观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诸多问题提供有效解决的方案;能为持久推进思想文化领域的立论、驳论、攻辩和创新提供认识支撑,为明晰、甄别、判研和倡扬主流社会文化思潮提供分析思路,为树立主导思想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社会舆论提供理性支持。

  从行为特质来说,他可对社会文化思潮进行有效的价值认知。发挥其顺势而动、顺律而行之精要,适时地、历史地把最新的认识成果有效充诉于实际发展之中,在维护、倡导社会主流文化思潮中,校正、协调、平衡其他社会观念,为建立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确立恰当、合理、科学的社会理念,构筑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核心价值观念提供良性基础和健康指向;他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纠编错误社会思潮、扶持积极理性心态、推动社会共识扩大;他可对党的理论发展担当起应有的政治责任。对发展理论主动作为的观念、勤于作为的精神、敢于作为的勇气、创新作为的能力,就是最好最大的政治担当,如果大家都有这种担当,就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领导干部应当有这种政治责任。

  从其功用来看,他能凝聚起强大的理论解释力。具体讲:他能促进构建理论解释力的主体基础的形成;他能正确把握和提升理论解释力的核心内容;他能推动理论解释力话语体系的形成。

  三、如何实现“一把手”的认知共识和理论自觉

  主要领导要做自信中的自觉者主要有四:

  一是在高度的自信中做明白的自觉者。自觉本身意味着明白,但明白未必一定会自觉。明白与自觉的统一须有信念上的坚定才行。“一把手”的自觉,要来自于对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的自信以及对这种自信在深信不移基础上的全面准确把握,这是其所以要、所以能理论自觉的前提。“一把手”理论自觉,就要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善于总结党的历史,准确辩析现实挑战,勇于维护党的形象。

  二是在主动发挥自觉中做党性的坚守者。“一把手”的理论自觉必须要把党性充斥其中。讲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遵守政治原则,坚定地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准确而无误地贯彻到工作实践中去,推动组织统一、保证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权威,努力实现各项工作都能发出党的声音。

  三是在构建体制机制中做理论建设的责任者。自觉要靠他律来保证,责任还要靠体制机制来落实。事实上,以什么样的办法、方式和路途径推进“一把手”的理论自觉,是当前理论进程中亟待破解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应从体制着眼,把干部理论武装置于全党意识形态的发展战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从守住党的思想阵地的高度作出布局,立足于全党事业大局,站位于大众化、时代化、民族化、实践化这个基点,有效解决理论上的学与思、懂与信、知与行、功与效这些突出矛盾;应从机制着手,解决当下“一把手”参加培训少、出勤率低、对学习重要性认知差、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缺等最突出的问题;应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着力,使理论建设做到有目标可循、有任务可做、有标准可量、有制度可依、有机制可推、有成果可出,实现思想倡导与体制构建结合、理论武装与机制完善结合、学习考核与领导责任结合,以体制机制作保障把学习理论的氛围搞得浓浓的。

  四是在构建大宣传格局中做积极的推动者。这里需要重点解决好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要持续地推进意识形态的立论工作。要发挥“一把手”作为政治核心和总揽全局的优势,善于对各种社会思潮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不放弃思想理论的主战场、主阵地;其次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理论的驳论工作。理直气壮的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针锋相对,揭露和批判与马克思主义“争天下”的各类思潮,校正、纠偏各种错误观念,澄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思想,明辩各种理论是非;其三是要持续不断地推进思想观念的攻辩工作。当前思想理论界防御中有反击,但反攻进攻明显不足。思想虽在交锋,但回应回击多显不够。因此,我们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造势而行,通过创设重大议题,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打造常态攻辩平台,主动发出理论之声;其四是要与时俱进地推进思想方法的创新工作。必须要有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分众营销”、“量体裁衣”的新意识、新语言,这样才有可能以方法诱人、以方式聚人、以方言暖人,才能在不断变化了的方式方法中谋求对党的理论的大共识。

  (作者系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严惩腐败呼唤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理论自信与创新

  徐喜林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以下简称总书记)强调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前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这些为反腐败理论研究提供了思想武器。反腐倡廉需要理论支撑,严惩腐败的形势发展更是呼唤理论自信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败上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反腐倡廉步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同时也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为反腐败理论自信与创搭建了平台。对此,迫切需要梳理、提练与升华。笔者拟从反腐败认知、举措和保障三个方面提出管见。

  一、在腐败与反腐败的认知方面,加固了反腐败理论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对腐败与反腐败概念的认知不断深化。

  (一)腐败危害论――对腐败危害的认识与警醒无以复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总书就职时提出对腐败问题要警醒。之后多次强调,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总书记用社会毒瘤、生死存亡、亡党亡国、严峻复杂、不堪设想、霸王别姬这样的词警示全党,可以说对腐败危害的认识无以复加,对腐败造成的严重后果空前警醒。

  (二)反腐败形势论――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继承中创新。正确的决心源于对形势正确的判断。党的十七大至十八大对反腐倡廉形势的判断可以归结为“三个并存、两个依然、两个看到、三个性、两个更加”。即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两个依然”和“三个性”是老提法,但提出土壤依然存在和形势严峻复杂是新创意。只要有权力的存在,只要有公与私的存在,就有腐败的可能性。

  (三)反腐败价值论――反腐败目标追求多重而相关。我们反腐败应当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是必须弄清的前提问题。西方敌对势力以腐败诋毁我们的党的国家,一些人也认为我们反腐败是越多越好。我们对反腐败的价值追求应有清醒头脑。

  其一,基本价值是提供保证。反腐败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不是为了反腐败而反腐败,根本价值是为党长期执政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即以前讲的不仅要法纪效果、经济效果,还要政治效果和政治效果。

  其二,阶段目标是遏制。从阶段性目标价值看,就是紧扣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这一全党和我省的中心任务。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必须加大惩治力度,阻止腐败问题疯长。如果腐败势头得不到遏制,就会危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大局。

  其三,长远目标是“三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他强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廉洁政治实现“三清”这个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懈奋斗。

  (四)反腐败发展趋势论――由理想追求到清醒对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经提出要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甚至要三年实现,后来逐步认识到反腐败是一个长期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腐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古今中外许多社会都有,不可能完全消灭干净,但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与之进行斗争,努力把它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为我们认识反腐败发展趋势提供了指南。腐败与反腐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腐败也就无所谓廉洁,反之亦然。腐败可分为腐败基因、腐败现象、腐败问题、腐败分子四个层级。由于物质的稀缺性、人的趋利性、权力的存在和权力的自由裁量的存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就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是老的腐败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腐败问题。反腐败轨迹不可能是直线,只能是波浪式的,甚至是多个波浪交织着向前发展。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将腐败“无害化处理”,即把腐败不断制做成“疫苗”和“标本”,从而增强绝大多数人的免疫力。使一定可控范围内的腐败由坏事变成好事。有些学者提出了“彻底消除腐败”、“建立廉政特区”、“腐败赦免”、“减少腐败出生率,加大死亡率”、“彻底清理腐败存量”等观点。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值得商榷。

  二、在反腐败的重大举措方面,组合拳彰显了反腐威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的举措空前得力,妙招频出,效果明显。

  (一)高压惩腐论--虎蝇同打重典出击。

  1、理念上对腐败是零容忍。以前香港等提出对腐败零容忍,我们没有这样强调,执行的是适度容忍。即五千元立案标准,十万元的判刑参考。要抓大案要案,追求大案要案率。世界上对腐败零容忍的例子很多。例如,1995年10月时任瑞典副首相萨林年仅38岁,是下届瑞典女首相的有力竞争者,她用公务信用卡购买了几十克朗的巧克力,此事被一名认真的瑞典记者一直追查到银行,并调出了萨林的全部刷卡消费记录,指责她“挪用公款”,最终迫使其引咎辞职。这是零容忍的典范。中央提出对腐败零容忍是反腐败态度的一个重大创新。关键在于如何执行零容忍。当前,就是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但事实上也分有轻重缓急。

  2、决心上是猛药去疴重典治乱。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万件(次)立案17.2万件,结案17.3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9600多人。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5.1万人。全国法院系统审结一审贪污贿赂案件2.3万件。这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

  3、勇气上是刮骨闻毒壮士断腕。近一年多来,李春城、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季建业、廖少华等人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或已被查处。中央惩治腐败的勇气得以彰显。我省去年查处厅级干部达26个,也体现了上述精神。

  4、目标上是虎蝇同打抓早抓小。一要虎蝇同打,突出群众利益。打总书记强调,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又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二要打早打小,尽是减少损失。对一些部门和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要坚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不能养痈遗患。

  (二)标本互动论――以标促本赢得时间。王岐山同志担任中央纪委书记伊始,就明确指出,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这是当前一个时期反腐败的主要策略。标与本是一对因果关系。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标与本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转化的。查办公款吃喝是治标,而对于反对四风则是治本;而反四风表面上是治标,对于反腐倡廉建设是治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方针是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并沿用至今。我们以前理解为查案子是治标,而预防腐败,制度建设等才是治本,这有一定的僵化和偏颇。因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辩证的、动态的过程,在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高发的关键阶段,过多强调“注重预防”、“综合治理”,必然把反腐败的工作重心引向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容易形成面面俱到、平均使力的工作局面。因此,只有把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遏制铺张浪费、改进工作作风等治标的具体措施一项一项抓紧抓实,才能为实施从制度、监督、改革等方面的治本策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三)纠风治腐论――以小见大营造反腐败环境。

  1、认清不正之风的本质。不正之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总书记告诫全党,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在改进作风上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 这样才能不断压缩腐败空间。

  2、选好切入点。反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理解为办案,而抓好作风建设也是反腐败的必要选项。实践证明“八项规定”与“纠四风”不仅是作风建设的切入口,也是反腐败的很好切入口和动员令,只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就会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就会不断铲除腐败产生的温床。

  3、抓好着力点。抓住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开展检查、抽查。狠刹公款送月饼贺卡、烟花爆竹等节礼年货,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和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严肃处理,2013年共查处违规问题2.4万起,处理3万多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600多人。中央纪委分4次对3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违纪问题及时曝光,发挥了警示和教育作用。这实质上就是惩治腐败。

  (四)制度反腐论――营造反腐败的法规制度环境。

  1、充分认识制度的重要性。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既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障,又是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国家治理机制赖以运转的重要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决定》专门就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理念。

  2、充分认识对权力监督制约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其核心是改革现行的权力制度,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的价值意义。关键是既要寻找制度“笼子”的薄弱环节,防止监督缺位,彻底堵死制度漏洞;又要建立制度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废止过时的制度,适时修订完善有明显缺陷的制度,抓紧制定有关制度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机制,使新旧制度有机衔接,避免形成“破窗效应”,切实把“关猫的牛栏”变为制度的“铁笼”,压缩制度执行的弹性空间,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3、编织严密的反腐败制度笼子。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迈出了用制度约束权力的重要一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十多项法规制度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反腐败制度建设。

  三、在反腐败体制机制方面,重大改革为反腐败提供保障

  有学者提出,一两个人腐败可能是个人素质问题,一些人腐败可能是制度上出了问题,而一批人反复出现腐败问题就可能是体制机制上出了问题。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应当看到,当前反腐败的体制障碍是最大的障碍,机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影响反腐败成效的问题主要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监督合力,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大部署。概括起来是如下几点。

  (一)“三个化”为反腐败领导体制创新开辟了空间。《党章》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由于同级纪委在同级党委领导下难以监督同级党委,所以造成了一把手腐败等问题的发生。为此学者多年呼吁,地方纪委要实行垂直领导,或者调整双重领导顺序。中央提出 “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是一个重大突破。如何具体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目前没有系统论述,但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是肯定的。这是在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党章条文的基础上,对双重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当前,关键是要研究制定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双重领导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二)“两个责任”明确了责任边界与主体。《党章》“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同时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要经常对党员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作出关于维护党纪的决定;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党的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的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决定或取消对这些案件中的党员的处分;受理党员的控告和申诉;保障党员的权利”。而事实上,不少纪委尤其是派驻纪检组承担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裁判员”变成“运动员”,影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决定》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委要履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职责,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的监督,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这些新要求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自责任田。总之,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党委的主体责任与纪委的监督责任、协助责任,三者的有机融合和相互博弈就构成了当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主体图。

  (三)“两个为主”强化了纪委的权力与功能。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两个为主”。一是“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掌握案件线索和查办腐败案件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反腐败威慑力的关键所在。在原来的习惯性程序中,不少地方纪委如果发现本地重大案件线索或者查办重大腐败案件,都必须先向同级党委报告,在得到主要领导同意后才能进行初核或查处。如果案件线索处置和查办必须同时向上级纪委报告,上级纪委同时知情,那么就会对地方党委形成制约,就不能轻易放弃对案件的查办,这有利于推动查处腐败案件,打击腐败犯罪。二是“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纪委书记、副书记是一级纪委的主要领导,他们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有利于强化他们同上级纪委的沟通和联系,有利于他们更加大胆地履行监督职责。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为主”是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内从工作机制上解决问题的创新做法,既坚持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坚持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又保证了纪委监督权的行使,有利于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当前亟须出台更加细化、明确的操作办法,使上级纪委加强领导有章可循、下级纪委接受领导有据可依。

  (四)“两个覆盖”拓展了监督的范围与领域。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两个全覆盖”。一是“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二是“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从这些年的反腐败实践看,一些所谓的“清水衙门”也发生了腐败案件。这说明权力不论大小,只要失去制约和监督,就可能被滥用。今后,按照所有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则,必须进一步强化纪委的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各派驻机构是由上级纪委派出的,必须坐到纪委位置上来,代表上级纪委行使监督权,不再要求协助驻在部门党组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各巡视机构都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着力发现领导干部,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地方党委书记的同志在内,是否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贪污腐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等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

  (五)突出纪检监察主业,强化了执纪监督的责任。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明确责任、突出主业、回归主业,唯此,才能改变过去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形不成合力的状态,才能避免在查办案件中受地方和部门牵涉太多,才能保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确保国家治理机制良性循环。按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的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的主业是执纪监督。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工作泛化、职能异化、主业弱化问题,进一步突出监督检查职责,强化查办案件力量。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狠抓惩治这一手决不放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要及时了解核实、进行诫勉谈话,将贪腐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突出主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重点,转作风是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着力转变越位、错位的地方,重点弥补短板、缺位的地方,在转变职能中强化职能,在依法定位中明确站位,不断改进监察工作方式方法。从一般性的业务检查向履职监督转变。要改变以往“裁判员”、“运动员”一肩挑的做法,专心当好“监督员”,监督“裁判员”是否公正、“运动员”是否犯规,立足在监督检查和查办案件上做文章,集中精力开展再监督,防止从监督主体错位为执行主体。

  (六)监督监督者,纪委的权力也要进笼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会上提出“纪委查别人,谁来查纪委”这样尖锐而现实的问题,强调纪委更要接受监督。纪委的形象与威信靠什么赢得和维护,不仅是中央授权,更是自身廉政与反腐败有力。当然纪委干部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必须坚决维护。打铁还需要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察权力不受监督,也会导致腐败。香港廉政公署要接收四个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纪委要强化自我约束,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同时,主动、自觉地接受监督。一要主动接受同级党委、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等内部监督。二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联网监督等外部监督。

  以上三个方面,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的理论自信,更展示了反腐倡廉的理论创新,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

  (作者系河南省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的前提、保证、动力

  朱金瑞

  “三个自信”既基于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逻辑和现实的巨大成就,也基于科学的思想原则,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历史、现实、未来的统一。坚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需,其要中之要是凝聚改革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必须让全党全社会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

  一、前提、保证、动力:自信与共识

  (一)“三个自信”:改革共识的前提。自信是指个体或者组织(团体)对自己提出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或者行动所持的坚信不移的态度以及对发展充满信心的坚定信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是党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抉择,是来自于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结果。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表明,只有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上达成全体人民的共识,才能凝聚成广大人民参与改革的正能量。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二)三个自信”:改革共识的保证。信念是一种执着、永不放弃的精神。信仰是精神支柱,是行动指南。信心来自于信念,信心又是对信仰、信念的自觉认同和坚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90多年的历程中,无数次的困难和挫折一次次地战胜,正是因为有了信念和信仰,才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的:没有一股气、一股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如果没有对全面改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念,没有一种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气神,那么,全面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难于面对和解决。因此,只有用信心催生责任,用信念迸发斗志,用信仰凝聚力量,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才能形成改革的合力和推动力,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办法,才会有必成的事业。英国19世纪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在《信仰的力量》一书中曾写道:“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三)“三个自信”:改革共识的动力。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所引发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等,使社会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化倾向。社会价值的多样性,在扩展公民自由选择空间的同时,也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一些人是非善恶观念颠倒,美丑界限不清,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雾霾天气、毒奶粉、染色馒头到商业贿赂,从郭美美事件到官员性爱日记、不雅视频,环境污染、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官员道德等在烤问着社会良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摇着社会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信心和信任。近期社会广泛热议的移民潮、留学生潮等,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民众的忧患意识,也反映着社会上存在的不自信的社会心态。因此,形成改革共识,必须正视社会存在的不自信的原因和影响自信的各种因素,让民众在享受社会发展、解决贫富悬殊、地区差别、食品安全等现实问题中树立和坚定“三个自信”。这是改革共识的内生力。

  二、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为示范。美国学者杰•D•道格拉斯和费西兰斯•C•瓦克斯勒在《越轨社会学论》一书中曾说过,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教的教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在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家长制权威”的政治伦理是主导理念,政治权力置于人民权利的伦理基础之上,并由此导致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在中国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在坚定“三个自信”方面要以身示范,作榜样。美国著名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有一个著名的观察,在战争中,共产党军官总是说的一句话是“同志们,跟我来”,相反,国民党军官总是说“弟兄们,给我冲”,两句不同的话语反映着两种不同的军队形象。共产党人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日本和国民党,无疑是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所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所创造的人间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着眼于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做到信心坚定、行动坚决,科学推进、勇于担当。要时时处处为群众作示范、当表率,让群众跟着来、一起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树立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为基石。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所公认,这是我们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基石。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尤其是进入近代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统治,中国文化中也有许多包含着封建落后、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糟粕,如官本位、崇洋媚外、奴性人格、小富即安等。因此,对中华文化传统理性的认识,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是树立自信的前提。尤为重要的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指导,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培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自信。因此,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必须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觉、自信为基石。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支撑。核心价值是观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着这个国家或社**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它不仅是联系各种社会群体,使之超越具体利益关系的精神纽带,而且是引领社会成员向着共同目标迈进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三个层面、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当前,“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所指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政学院院长、教授)

 

  自信源于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才能真正自信

  王永苏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段话揭示了改革开放与自信之间的关系,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真正自信。我们的自信源于过去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今后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必须继续依靠深化改革开放。可以说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我们自信的根本,不改革开放就谈不上自信,只能是死路一条。

  一、自信的前提是正确,正确的标准是实践

  道路自信来自于道路的正确性。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走这条道路能够富民强国,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中国崩溃的预言一再落空。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表明,西方发达国家走的道路也有问题,也不是一帆风顺。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放弃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吸取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深化改革开放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顺畅。理论自信来自于理论的科学性。理论科学是自信的前提,不科学的自信是盲目自信,会导致吃大食堂、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问题。检验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实践,实际效果好才能说明理论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包含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合理的成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制度的公平、公正、管用。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让被教育者知道应当如何,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让被管理者不得不如何。该用教育解决的问题要教育,该用制度解决的问题要制定和落实制度,不能相互替代。其中,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公平、公正、管用是制度建设的前提。例如,高考制度就比推荐上大学的制度公平,承包经营制度就比吃大食堂制度管用,奥运会通过比赛决定金牌归属制度就比奥委会研究决定公正。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通过改革建立健全一套公平公正管用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突出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决策效率比较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决策失误的风险仍然比较大,纠正比较难,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二、改革深化需要扩大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改革,互促共进。只有坚持开放,吸收世界上的一切好东西,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而不被时代抛弃。回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开放史。从电灯、电话、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等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股份公司、互联网,无不来自开放。如果没有开放,难以想象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国力是什么水平。历史已经证明,封闭保守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当年日本作为一个不足1亿人口的小国,敢于侵略一个4.5亿人口的中国,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危机感更强,开放的紧迫感更强,提出脱亚入欧,大胆吸收西方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明治维新成功,导致国力强盛;中国士大夫自认为是天朝大国,缺乏危机感和改革开放的紧迫感,戊戌变法失败,导致国力羸弱。可以说,挨打的根源在于自己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不积极、不到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人均水平还很低,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三、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加快中原崛起

  具体到河南,应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河南实际,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主要围绕加快“四个河南”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河南经济方面最重要最急需的是加快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应当围绕这一需要进行。一是围绕科学推进城市化深化有关体制机制改革。要加快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必须推进城市化,否则事倍功半。产业特别是非农产业要从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发展载体要从农村为主向城镇为主转变,投资要从撒胡椒面向相对集中转变,除农田水利、扶贫投资之外的非农产业投资要适度向城市倾斜,这些都需要体制机制的调整和转变。改革城市规划和投融资体制,提高规划建设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让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创造力,同时科学防治城市病。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让市场机制在城乡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放开户籍,让人口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迁徙。大城市主城区的入户条件逐步放宽,加快退二进三速度,积极引导大中专学校迁往城乡一体化区域集中布局,形成教育组团。这方面需要有一套政策引导和支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明晰农民财产所有权、使用权,让农村生产要素活起来,降低农民进城的机会成本。二是探索建立生产要素在全省范围内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实现由行政区划为主要发展框架向以经济区划为主要发展框架的转变,促进产业和人口在全省范围内集中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基地,实现城市之间错位发展创造体制条件。三是建立健全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利用先行先试权争取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申请开展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能力占补平衡方面的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试点,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弥补耕地占补平衡导致的产能下降,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要提高的前提下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用地,实现富民强省与粮食安全双赢。四是在科学监管,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决定要求“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方面过去河南教训很深刻,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三会一部”以及“百花”、“读来读去”等民间金融机构的集资,曾经导致围堵政府、阻断交通的群体性事件;去年底外地的一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也出了问题。这方面的改革很重要,不积极不行;风险比较大,监管要求高,不稳妥也不行。因此,应当深入调查研究,谨慎从事,科学确定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实施步骤、监管机制,做到谋定而后动。应当在科学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让大的民营企业牵头,以行业协会为基础组建民营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五是深化一般竞争领域国企的产权改革,让民营企业参股,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国有股逐步集中投资于科教、民生、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方面有大量工作可做,如何落实国务院新老36条,实现与国有经济一视同仁,需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化解产能过剩要靠创新,创新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与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进投入方式方法,提高投入效益,需要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七是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民众、企业办事难,主要是民众缺乏监督约束干部的有效手段,必须探索一套民众有效监督约束干部的体制机制。有的县曾经搞过群众和企业代表定期给有关部门打分制度,第一年得分倒数第一的县直单位要诫勉谈话,连续三年倒数第一的单位领导班子就地免职,条条管理的部门由政府向其上一级领导单位发文要求调整。这样的改革尝试应当总结完善,让主人真正能够监督制约公仆,使公仆不敢刁难主人。

  (作者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坚定三个自信 凝聚改革共识 关键是要坚定改革自信

  闫德民

  一、三个自信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坚定三个自信,凝聚改革共识,必须坚定改革自信。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三个自信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所进行的改革,是为着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所进行的改革。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我们的改革就会变质、转向,我们就可能改旗易帜、走上邪路。

  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改革之间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凝聚改革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有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果没有这三个自信,就不能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也就不可能形成改革共识。只有在思想上具有了三个自信,达到了高度的自觉,才有可能万众一心地朝着改革的正确目标奋力迈进!

  二、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坚定改革自信

  所谓改革自信,就是对改革的充分自信和笃定坚持,所反映的是对改革所持态度和在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精神状态。刚才我们说了,凝聚改革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有三个自信。同时我们还要说,全面深化改革,除了要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要有坚定的改革自信。现在我们的改革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必须要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行,必须要有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而要做到这些,没有高度的改革自信,是很难做到的。著名政治学家俞可平曾经强调,今天改革要突破,必须要有自信。他批评说,现在许多掌握权力的官员相当没有自信,底气不足。他说,因为缺失自信,这些官员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不敢去碰一些敏感领域和敏感问题,在困难和风险面前裹足不前,前怕狼后怕虎。如此缺乏自信,如此精神状态,何以全面深化改革?俞可平说,在改革面临突破的这个特殊阶段,我们不仅要有自信,而且要有非常强的自信。

  三、我们的改革自信从哪里来

  近年来,为推动改革全面深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改革的勇气和信心问题。譬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作的说明中就强调:“要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他说:“当前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党内外、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在这里,总书记讲的就是改革自信问题。

  我们的改革自信应从哪里来?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中央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我认为,我们的改革自信首先应来自对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光辉成就和宝贵经验,来自于对改革开放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对改革开放历史作用的深刻认识。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有大量论述,中央全会也有重要概括。

  在谈到3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时,总书记指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时,总书记概括了五条: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这五条,既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2012年12月31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在谈到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时,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把新的伟大革命、最鲜明的特色、关键抉择、重要法宝放在一起,作为评价改革开放历史作用的关键词,体现了总书记对改革的充分自信,也是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总书记还说:“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这是对改革怀疑、质疑声的有力回应,也是对立场摇摆不定者的有力警醒。

  (作者系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坚持“三个自信”,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纪德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这个总目标下,“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将成为我国社会体制新一轮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坚持“三个自信”才能够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凝聚共识、积聚力量、形成合力,通过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三个自信”,才能在创新社会治理价值取向上凝聚共识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我国创新社会管理实践探索的重大理论提升,内涵着“三个自信”丰富的发展哲理和创新思想,同时又是社会治理领域践行“三个自信”必须遵循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特定的社会转型期,转型意味着新旧体制的变换,尤其是市场化改革条件下不仅需要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更重要的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会带来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在社会变动中使不同群体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协同和化解各种利益矛盾的社会冲突,这就需要从“三个自信”出发去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三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为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所充分印证——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就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这个意义上说,坚定“三个自信”也是我们今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中,顺应民心、凝聚共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有了“三个自信”,我们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就有了足够的自信和勇气面对各种分歧和利益诉求,就能够用共同的信念在各种分歧、争论、碰撞、交锋中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就能够在“和而不同”多元共识理念下通过构建制度化消解途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体制机制更趋完善、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坚持“三个自信”,才能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中积聚力量

  在我国社会建设领域,与《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联系,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体现了新形势下实现创新社会治理的“多元共治”理念。这一治国理政方式的变革,意味着党在执政治国方面,由以往强调自上而下、单向的、强制的、刚性的社会管理方式,转变到上下互动、多元的、合作的、柔性的社会治理方式,它在国家治理层面体现了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结合,在社会治理的层面体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因此,从创新社会管理到创新社会治理,既需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在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下,通过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友好合作关系来积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下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动员社会力量、推进社会组织协同社会治理创新,依然需要依托坚定“三个自信” 来凝聚共识、积聚力量,因为这种自信来自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这种自信来自观念、体制和制度的持续创新,这种自信来自道路、理论、制度自觉而形成的共识。有了这种共识,我们就能够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彼此的信任关系,在信任关系基础上才能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通过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发挥社会组织在吸引和凝聚各方社会力量、反映和协调各个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社区居民组织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所以,坚定“三个自信”有助于凝聚共识,也有助于更广泛地凝聚各种社会力量,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

  三、坚持“三个自信”,才能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增强合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同时,又提出了“系统治理”的要求,它表明社会治理既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过程,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通过坚定“三个自信”来凝聚共识、积聚力量,而且需要在凝聚共识、积聚力量的基础上形成合力。从已有经验来看,社会治理的系统建构与制度建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多元共治下互为支撑、配套建设的统一过程。系统建构是为了在多元共治中规避不同主体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通过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和功能进行定位,使之在目标一致、功能互补、整体优化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价值共创、成果共享、协同治理的系统模式。制度建构是实现多元共治、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它包括政社分开、政府职能转移、社会组织赋权、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会工作支持等制度安排。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如果没有共识和合力,就难以实现多元共治的社会协同和机制创新。有了共识和合力,才能在系统治理中构建多元共治的合作机制、上下结合的互动机制、多策并举的治理机制,有效化解社会协同中存在的“上动下不动、头动身不动”的治理难题。由此表明,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实现多元共治需要积聚力量、合力推进,但合力不可能自然生成,它需要我们在解放思想中推动观念创新,在坚定“三个自信”中凝聚社会协同治理的价值共识,形成多元共治下社会协同治理的合力,契合改革实践的发展要求,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系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坚定三个自信 全面深化改革

  张占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定、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为我们全党和全面人民凝聚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8%,而同期全球GDP增长速度为2.8%。中国的发展成绩一举打破了过去由日本创造的一个大经济体持续27年GDP平均增长9.2%记录,所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尽管我们也遇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城市改革启动困难,改革开放中期物价改革导致全国性大抢购,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房价上涨过快,目前全国各地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雾霾污染空前严重等一系列难题,但是硬是凭我们自己坚定不移摸索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保障,使中国人民不仅在全世界站立起来了,而且确实也越来越富裕,老百姓的日子得到了巨大改善,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数亿人的脱贫工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全世界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位,在2008年这样全球性金融风暴面前,我们仍然取得GDP增长9.0%的优秀业绩。所以,中央提出的三个自信,是以13亿中国人民持续35年的高速发展的实际业绩为基本依据的。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2013年中国人均GDP6629美元,在全球排名第86位,与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1949年新中国建国时,我们两个国家GDP总量接近,而2013年他们人均GDP为1592美元,排全球141位,其人均GDP仅为中国的24.0%。因此,中国提出的三个自信科学依据充分,具有全球影响意义。

  我们坚定三个自信,并不是说我们发展中没有问题,没有危机,没有困难。相反,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新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并且由习近平总书记牵头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现出对全面深化改革空前的决心与信心。当然,正像中央的判断一样,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探索,我们进一步的改革确实面临一系列暗礁和险滩,甚至要触动很多现有利益集团的神经。但是,为了建成惠及全国亿万人民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为了顺利闯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的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凝聚全面人民的智慧,拿出更大的我们已经持续35年的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勇气,大刀阔斧地全面深化改革,立足于完善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进一步探索我们建立健全长治久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障体制与机制,为我们实现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一百周年的伟大目标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坚定三个自信,是全党全国人民艰苦探索的巨大财富积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是进一步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寄托,是凝聚民心民智民力的动力源泉。全面深化改革,是三个自信的进一步延伸与最新实践,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必修课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三个自信基础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未来也将让越来越多的各族人民充满自信!

  (作者系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以“三个自信”推进内陆开放

  陈爱国

  一、“三个自信”为内陆开放指明了方向

  (一)三个自信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自信的表述,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动员。

  三个自信是党90多年历史积累的宝贵财富,源于我们党始终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而取得成就的光荣历程,从而取得了国内人民与国际社会对党的肯定和支持。三个自信的提出说明我们的党成熟了,具有发展的智慧和实践的勇气,前进道路方向不再摸索而是坚定不移,理论不再左右摇摆而是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不再人疑我疑而是坚持和完善发展。

  (二)扩大内陆开放是三个自信的体现和坚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要求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可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正是三个自信的一种体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譬如:西方文化进入和腐朽传统文化泛起引起人们思想文化的混乱,两极分化的形成和扩大开始产生阵痛,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和环境问题突出对人民安居乐业形成挑战,国际局势多极化的混沌或不确定发展对国内经济社会的影响,中国成为大国之后今后发展道路选择的疑惑,等等。人们有很多的疑惑,“三个自信提出了,是不是改革开放功成名就到头了,今后不搞了?如果还要依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来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是不是说在深水区的改革攻坚战中还要建立、增强、坚定三个自信?三个自信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关系又是什么?

  应该说,三个自信与改革开放是辩证的关系。正是改革开放的成就使我们看到并概况提出了三个自信,而今后解决中国的问题,不仅还要、而且更要依靠三个自信来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取得胜利。三个自信与继续改革开放不矛盾,不违背,而是融合相容,相辅相成的。有了三个自信,我们就更有勇气高举大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不用再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即使遇到问题我们也会有理论智慧和实践方法加以解决,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全党一致,继续不争论“姓社姓资”问题,继续不进行左右之争, 带领人民,面对现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定三个自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大踏步前进,早日共圆“中国梦”。

  二、在内陆开放中坚持和实践三个自信

  (一)河南内陆开放必须坚持三个自信。

  河南地处内陆,扩大内陆开放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而在内陆开放实践中,必须坚持三个自信,实践三个自信,以三个自信指导内陆开放工作,争取把河南建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

  三个自信的核心是道路自信,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握精髓,透彻领会,自觉贯彻,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坚定道路自信进行内陆开放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邓小平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定性质。这是我们扩大内陆开放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我们只有坚持这一方向,才能够从内心深处增强内陆开放的底气,才能够使内陆开放具有落地的踏实和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够保证内陆开放取得应有的成就,把河南建设成为中国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三)坚定理论自信推进内陆开放。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理论主题、思想基础、政治理想、根本立场上一以贯之,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内陆开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的理论加以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我们进行内陆开放的指路明灯。

  我们必须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内陆开放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正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才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在内陆开放中,要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不仅要在实践层面求实肯干,抓好落实,更要在理论层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使内陆开放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

  (四)坚定制度自信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内陆开放高地是指在所有远离海岸线、边境线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处于领先水平的区域。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区域重心转移、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的趋势,河南省委省政府于 2010 年形成了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决策。国务院在关于支持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支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新一轮大规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和诸多挑战形势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对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强调和坚持制度自信是内陆开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国情,切合实际,在河南开展内陆开放的实践中,必须从国情省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体现省情特点,适合现实需要,符合时代要求。做到这些的关键,就是坚持制度自信,通过制度设计,体现党、国家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提高效率,注重公平,激发活力,规范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共同富裕,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保障社会和生态永续发展,逐步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困难,推进内陆开放建设,实现把河南建设成为中国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宏伟目标,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中西部发展和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做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

 

  运筹帷幄布新局 蓄势杨帆创新篇

  ——凝聚改革共识的三个着力点

  周四选

  古人说:“善谋势者必成大事”。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肯谋势、善谋势、能谋势,才能在利益交错、诉求多样的复杂挑战中更科学地推进改革发展,一路健康可持续地走下去。

  一、谋道路自信之势,求共识凝聚之实

  道路,关乎前途命运;共识,成就事业之基。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启示我们要准确把握横向的改革内容。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启示我们纵向上要把准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即在我们现在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等方面凝聚高度共识、达成一致看法,才能不脱离实际,走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之路。

  首先,要在明确我们在哪里的问题上凝聚共识。

  其次,要在明确我们去哪里的问题上凝聚共识。

  最后,要在明确我们怎么走的问题上凝聚共识。

  二、谋理论自信之势,求科学引领之实

  理论来自实践,理论自信源自实践检验。新的起点上,要实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目标,就必须牢牢抓住理论自信这个关键,充分发挥理论的科学引领作用,让党的主张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一是要借理论自信之势,突破思想观念的桎梏。

  二是要借理论自信之势,消除党与群众之间的“隔离带”。

  三是要借理论自信之势,勇于攻克改革难关难题

  三、谋制度自信之势,求制度保障之实

  一定要高度珍视业已形成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以制度自信激发制度优势,以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哪种制度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哪种制度能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他就能赢得老百姓的一致拥护。加快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机制,使各领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维护和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在前进道路上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艰难险阻就能无往而不克。

  (作者系省直党校科研处处长、教授)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三个关键点

  赵士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坚定了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要把三中全会的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在实践和落实。在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重要把握三个关键点,即极大地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坚持改革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极大地增强政治勇气

  极大地增强政治勇气解决的是敢不敢改革的问题。有没有政治勇气对于推进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年如果不是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小岗村的村民们就不会分田到户,也就不会推动中国农业体制改革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30多年来,中国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难度小、容易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集中改革的力量打一场改革攻坚战。改革面临的难度越大,越要有“杀出一条血路来”的锐气,越要有舍我其谁的大无畏政治勇气。

  首先,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习近平同志指出,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其次,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要闯险滩必然要触动利益,为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敢于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坚定不移、循序渐进推动各项改革。如今的改革,不可能每个人都从改革中受益,一定是要触动利益、得罪人的。无论方案多么缜密、智慧多么高超,总难免招来是非、惹上麻烦。很多时候改革者本身也是旧体制的受益者,不想改。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割自己的肉、革自己的命,更是难上加难。然而,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更危险。今天对改革者而言,需要的不仅是解放思想,更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除私心、成全公平正义。

  二、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极大地提高政治智慧

  极大地提高政治智慧是要解决会不会改革的问题。深水区的改革任务更加艰巨、矛盾更加尖锐,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政治胆魄和勇气固然重要,但是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同样极为重要。深水期的改革,需要我们集中政治智慧,在平衡中大胆地向前推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指明了当前深水区改革的方针。“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是说在改革问题上,我们要做到有变革,也要有坚守。对社会主义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不能往有些人盼望的路子上改。三中全会强调:“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是指,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大胆谋划,小心论证,更加讲求改革的策略性艺术性。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各方,既有重点,又兼顾各方,准确把握事物的度。对改革我们要充满热情和激情,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清醒,战术上才能步子稳、应对得当。改革不可能单兵突进、毕其功于一役。习总书记提出了推进改革“八字方略”:正确、准确、有序、协调。

  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

  仁者爱人,就是要爱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解决的是为谁改革靠谁改革的问题。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在上下同心,共同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大业。给人“松绑”解放“人”,才能激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力,依靠“人”,才能获得不竭的改革动力源泉,惠及“人”,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温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只有一个指向,为人民而改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方向和落脚点。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改革要取得成功,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而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要大力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全体人民通过勤奋努力公正分享发展成果。要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群体之间的差距,完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使全体人民能够自由迁徙,安居乐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我们改革政策成功不成功的标准。

  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缺少民众的关心和参与,不管是改革,还是民族复兴,都很难成功。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减少权力对市场运行的干预,创造发展机会的公平均等,鼓励人民创业和就业,最大程度地调动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让每个公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分享者。让改革的成果公平惠及广大人民,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改革进程中,全民推动改革的深化。

  (作者系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坚持深化改革 建设活力河南、创新河南、美丽河南

  霍清廉

  一、三个自信的获得路径、实质内涵及其社会价值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下简称三个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93多年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来,以牺牲了几千万革命先烈和群众的生命为代价,用近百年的时间,探索出来的宝贵而巨大的成果。三个自信的实质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辟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以下简称中国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中特理论);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参政议政、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制度)。三个自信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和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它的重大社会价值,而且令全国和全世界人都认可的重大历史事实只有两个。一是赶走一切侵华的列强,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从而开始迈上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化道路。二是经过前三十年的艰苦探索和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终于把一个千疮百孔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二、三个自信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

  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成长、成熟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建国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况且已经写入历史,无需争论。按照小平的观点,向前看。那么,我们说的三个自信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是指目前的“中国道路”、“中特理论”和“中国制度”。

  (一)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与三个自信的关系。

  在中特理论的建设以及在国民教育中,缺乏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于是,缺乏了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以及个人行为的内控力。这个缺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国民文明素养,跟不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心理浮躁、急功近利、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不遵守秩序等等社会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这个缺失的原因。

  我们在发展中国经济的道路上,曾经很长时间,重军工,重钢铁和其他重工业。相比之下,民生工业比较薄弱。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没有摆脱,或者没有完全摆脱国有企业占据重要生产部门,美其名曰服务国家重要战略领域的倾向。所以,资源能源、金融、通讯、交通设施、保险等等,经营权均为国企垄断,与此同时,产生了一批新贵。而民用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主要以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为主。因此,导致了分配不公、工农业发展不均衡、贫富悬殊拉大等一系列问题。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重城市轻乡村,因而导致二元差距进一步拉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伐缓慢,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此相伴随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弊端,还时常成为当代的“官场现形记”。凡此种种,严重阻碍着我国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进程,严重阻碍着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在现代化进程中,“三个自信”急需“升级版”。首先,在中特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急需补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素。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点新气象。例如,从2014年春节开始,中央电视台率先发起了家风的采访,这一举措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国民,弘扬正气,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建立,将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我们认为,中华文化中还要很多针对个人修养的优良传统,如仁、义、礼、智、信和忠孝、诚实、谦逊、勤奋等等,都应该纳入中特理论的范畴和教育国民的内容。其次,以改革开放的胸襟,大胆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全世界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良好传统。真正做到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达到不断超越的革新效果。其三,在经济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要逐渐转变角色,由包办型政府向监督、服务性型政府转变,从而把主持公平正义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其四,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重大事情的决策、办理过程,要公开、透明;自觉接受民众和社会的监督。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曲折乃至痛苦的现代化探索过程;在经过了革命和建设的多重探索之后,特别是经过了35年的改革开放的锻炼,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国民心中以昭然若揭。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三个自信是国人心愿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我们进一步建设美丽中国的正确方向和力量源泉,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乃至我们的国民,要紧紧抓住深化改革开放这个法宝、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始终保持清醒而理性的心态,奋发向上,奋勇向前,努力拼搏,去迎接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

  三、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思想路线,努力找到“三个自信的河南版”

  河南在中国,集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与一体,它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乃至气候自然条件,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也有明显的短板与不足。

  (一)河南文化灿烂,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理论界群星灿烂,人才辈出。所以,河南理论界应该为中特理论的升级版做出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要注重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来教育和影响中原儿女。要把一亿中原人教育成为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文明人,这是河南理论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宣传界等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今后河南的经济发展出路,应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转型为突破口,以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劳动者为第一抓手。切实地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三)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升级为国家战略和中央在郑州建设国家级航空港,这个大好的历史机遇,努力创造全国独具一格的内陆改革开放区。要进一步彰显郑州的空运优势;同时,发挥好高铁、高速公路等现代基础设施的作用,进一步强化陆路交通优势,以弥补内陆区域闭塞的劣势,打造“畅通河南”,迅速使河南经济与世界经济连接成为一个链条。要勇于探索内陆地区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河南模式”。

  (四)在“三化协调”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整理、包装河南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道德资源,倾力打造文化创新(创意)产业,搞好文化生态建设(或叫人文河南建设)。于此同时,要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例如,动漫、数字媒体等新科技术,武装中原文化,要造出千千万万个“少林禅乐大典”式的文化产业项目,既要使文化河南名扬世界,又要在文化河南在名扬世界的过程中,造福河南,富强河南,同时,进一步丰富河南文化,使文化河南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个自信是方向,改革开放是法宝,不断创新是动力,动员人民是保障,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不断改革开放,经过一亿中原儿女的不懈努力,河南的明天一定会更美丽。

  (作者系河南工业大学思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