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5中原智库专题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河南省社科联  2016-03-07

专题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何白鸥: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目标和关键

  赵铁军:走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张宝明:关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刘光生:努力探索农业大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

  耿明斋:尽快启动大郑州都市区规划,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发展

  苗长虹:加快构建全方位内陆开放新体系

  李政新:把握新常态下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方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支撑

  郭 军: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制约与突破——基于现代农业大省建设视角

  牛苏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补齐贫困治理这块短板

  赵士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李剑力: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工作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燕燕:撬动民间资本 推动河南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爱国: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目标和关键

  何白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实现的大格局,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目标和关键,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作了集中论述。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换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总揽全局的地位,其他“三个全面”要始终服务于这个战略目标。其中,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引领和规范,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目标引领举措,举措保障目标的达成。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都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采取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渝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二、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设定了完整的目标框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经济发展指标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从文化建设指标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有机统一,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三、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距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只剩下五年时间。如何抓住和用好这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决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只有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筑牢国家发展繁荣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强大物质基础,才能筑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也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首先,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其次,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最后,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省社科联党组书记)

 

  走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赵铁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及其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三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推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统领和核心地位,增强推进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其他三个全面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强大动力、可靠保障和根本支撑。没有全面深化改革,就不能冲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没有全面依法治国,就不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就无法保证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没有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后三个方面做得越扎实、越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实现得越好越快。

  二、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蕴含的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我们追求的全面小康,是全国亿万人民共同的小康,其中所蕴含着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靠着这种制度优势,几十年来,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人民乐业的有序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也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三、深刻理解全面小康“五位一体”的丰富内涵,建成让百姓更加幸福的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这个全面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富足,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小康,不仅强调国家层面的繁荣富强,更强调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辩证统一与双重实现。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之一,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国家实力、经济实力有了极大增长的情况下,个体层面价值的实现同样需要关注,这是我们党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的深刻变化。

  四、聚焦关键点,找准着力点,齐心协力把《战略纲要》落到实处,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鼓与呼

  河南要想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就必须走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关键的一步。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战略纲要》落实好,实现服务全国大局和加快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现代化建设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接近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作为全省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和主力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描绘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画卷,去倾听和感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我们将努力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讲好这一伟大时代的伟大故事,为中原更加出彩奋力鼓与呼。

  (作者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关于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张宝明

  “小康社会”是小平在同志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1997年,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21世纪初,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为此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

  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距离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不仅如此,我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深刻了。最初我们认为,小康社会是介于温饱社会和富裕社会之间的一个发展阶段。后来逐渐认识到,不能仅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它应当是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阶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今天当我们谈到小康社会时,已经达成一个共识: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就我省而言,应当以《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各项决策部署。

  一、深刻把握《纲要》提出的战略方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科学思想方法,走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力避邪路,确保实现目标。这是我们必须坚定遵循的总方针,不能有丝毫动摇。

  二、深刻把握《纲要》提出的战略布局

  《纲要》指出,要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两项建设”。《纲要》还提出,要正确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即经济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富民与强省的关系、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深刻把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三、深刻把握《纲要》提出的战略重点

  《纲要》突出强调,要聚焦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着力推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夯实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和实现路径,“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是实施三大战略规划的有力抓手。我们要牢牢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战略重点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中原经济崛起步伐。

  四、深刻把握《纲要》提出的战略举措

  《纲要》提出了5项战略举措,就是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5项战略举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一项举措都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战略纲要》提出,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河南建成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升中原文化整体实力和影响力。这是河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其地位和意义不亚于经济实力的提升。

  五、深刻把握《纲要》提出的战略保证

  《纲要》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尤其是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切实把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作者系河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

 

  努力探索农业大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

  刘光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视察工作时曾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面的小康。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农村底子薄,要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在农村。可以说,农村实现小康的程度决定着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目前,“三农”问题仍然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洼地”和“短板”,相对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和风起云涌的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差距依然很大,农民收入仍然较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着力构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农业多种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多种业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林果业,积极发展花卉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着力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强技能培训,发展职业教育,搞好就业服务,促进更多农民转移就业。要大力支持农民创业,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以创业促就业,激发创业活力,让留乡人口安居乐业,促进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二、坚持以保障农民物质利益为中心,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和补偿机制

  农业转移人口在农村的权益是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也是农户享有的一项社会福利。一是要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是否放弃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必须完全尊重农民本人意愿,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收回。二是政府在农业转移人口退出农村权益的过程中要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逐步建立引导农户退出农村权益的引导机制、促进农户主动退出农村权益的激励机制以及完善农户退出农村权益的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农村权益自愿退出补偿制度。要尽快制定农村转移人口自愿放弃、转让农村权益的相关规定,鼓励和支持在城镇拥有较为稳定职业及收入来源、有稳定住所,自愿迁入城镇定居的农民放弃农村权益。对迁入城镇定居,自愿放弃承包地、宅基地等农村权益的农业转移人口,政府可从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等收益中,按其退出的承包地、宅基地面积给予补偿和奖励;集体经济有实力的地方,也可经集体组织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同意,用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给予一定补偿。户口迁入城镇的,迁入地政府应将其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待遇。

  三、坚持以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根本,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一是进一步完善惠农补贴政策。认真落实涉农补贴“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政策。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推进种粮大户专项补贴试点工作。二是进一步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农业大县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大力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兴办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组织。增加农民合作社发展资金,支持合作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增强发展带动能力。

  四、坚持以改善农村民生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一是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要一步到位,为改变乡村“脏、乱、差”面貌打好基础。同时要把城市建设管理的理念引进到农村,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推进农村建设管理现代化,让农民过得更加体面,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三是探索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长效供给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间和政府、集体、农民间的支出责任。

  五、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一是构建起“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公共财政等手段,减缓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外流,进一步催生农业农村内部活力,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聚集,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要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切实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传统农区的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提高对产粮大县奖励标准,支持在传统农区布局对地方财力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扶持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增强传统农区发展后劲。

  (作者系信阳农林学院党委副书记)

 

  尽快启动大郑州都市区规划

  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发展

  耿明斋

  一、大郑州都市区的含义

  所谓大郑州都市区,是指郑汴洛焦新许(济)6(7)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相互对接,融合发展所形成的都市连绵区,也就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所指中原经济区核心区。

  二、形成都市连绵区是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化的基础是交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围绕交通枢纽持续聚集,并最终形成大都市乃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密集布局,相互对接融合发展的都市连绵区,是全世界所有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城镇体系演化的共同规律,中国也不会例外。从日本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到美国东西海岸以波士顿、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为中心的都市带,再到国内以京津为核心的京津冀、以沪宁杭甬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广深为中心的珠三角等城市密集区,均是此种格局。

  三、郑州周边有条件形成都市连绵区

  以郑州为中心,涵盖郑汴洛焦新许(济)6(7)城市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拥有国内首个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定位于全球航空货运中心的空中枢纽,拥有由京广、徐兰、郑万、郑合、郑太、郑济等多条或已通车运营、或正在建设、或已列入规划等即将形成的米字形高铁快速交通系统,再加上普铁、城铁、地铁和发达的公路交通系统。这种由多种交通方式所形成的复合式枢纽体系,在中国内陆地区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大枢纽带动大物流,派生大市场,聚集大产业,形成大都市,这将是该区域发展的基本逻辑,其演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涵盖郑汴洛焦新许(济)6(7)城市的都市连绵区。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功能互补和融合发展是实现共享的基础,对接融合发展和共享的结果则会加快都市连绵区形成的步伐。

  四、发展都市连绵区既是共同愿望,也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和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

  实际上,上述发展趋势已成共识,周边城市与郑州对接融合发展的愿望异常强烈,除了十年前启动的郑汴一体化之外,郑许、郑新、郑焦等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早已在积极谋划中。现实中,周边城市面向郑州对接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向东郑汴基本上已经连为一体,向南郑许之间通过新郑长葛两个支点也已成连绵发展之势,向西荥阳、上街、巩义、偃师等若干支点已把郑洛串联起来,向北以平原新区为支点与新乡对接步伐在加快,向西北即将开通的城际铁路也大大拉近了与焦作的距离。这就是说,不管是从思路上还是在现实中,郑汴洛焦新许(济)6(7)城市都市连绵区发展态势已经形成。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和人大十二届四次会议谢伏瞻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突出强调要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引领带动的实质是实现以空地对接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更广大区域范围内共享,首先是在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也就是郑汴洛焦新许(济)6(7)城市范围内共享。

  五、启动大郑州都市区规划已迫在眉睫

  对接融合发展并形成大郑州都市区或以郑州为中心的都市连绵区,虽然是规律,也是各方共识和各种战略实施的要求,但由于行政区划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到目前为止这种发展趋势还处于自发的状态,建立在各自独立谋划的基础上,结果必然会带来基础设施对接、功能定位和公共服务体系共享方面出现错位、断头乃至重复浪费现象,从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要避免这种现象,必须尽快启动大郑州都市区规划。大郑州都市区规划的责任主体应该是省委省政府,具体执行机构应该是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兼任组长的中原经济区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组,及其依托发改委设立的办公室。规划应聘请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公认的高水平专家主持,以保证科学性和前沿性。规划应以完善城市之间多层次网略化交通体系引领,厘清空间结构和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空间布局,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建立共享机制。规划一旦确定,应坚决贯彻,不得随意变更。

  (作者系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教授)

 

  加快构建全方位内陆开放新体系

  苗长虹

  “十三五”时期,在经济新常态和新发展环境形势下,作为地处内陆的河南,已经进入“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全方位、多层次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全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内陆开放新体系,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区域、全球分工合作,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与全球生产网络,是保障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一、以河南自贸区申报建设为引领,加快完善开放载体与平台

  打造各级各类开放平台与载体,是实现全方位开放的重要抓手。依托郑州、开封、洛阳三大物流与创新节点城市,加快申报河南自贸区,打造内陆对外开放高端平台。深入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在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开放领域、贸易转型升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等方面,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继续加快各类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与中心商务区等载体建设,完善软硬环境与条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全省开放的主体平台。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推进中外合作产业园区、省际合作产业园区、省内共建产业园区等模式,在利益分享、支持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试验,打造全方位合作开放新格局。

  二、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是我省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实现对外开放突破和升级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和利用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以及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等产业交流合作平台,突出抓好标志性企业和项目引进。紧抓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全方位、多层次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引进外部高端要素,以国内外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突出引进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突出高端和高成长性项目,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面向“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探索和加快向西开放的步伐。以钢铁、水泥、玻璃等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增强竞争力;基建和装备等优势产业,应鼓励具备实力的企业更好地利用在资本、品牌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拓展海外市场规模,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水平,不断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农业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培育一批“走出去”大型农业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农业耕作技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经验,开发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基地、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三、促进区域协同协调发展,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推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整合发展,强化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支撑。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以郑东新区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重点,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连片开发,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区。推动郑汴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和郑汴都市区建设,尽快构建郑汴合作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新体制机制。加快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在核心区率先实现同城化和一体化。大力提高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三山一滩”地区贫困人口搬迁和就业保障能力,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加快贫困地区融入开放经济体系。以国家开展跨省级行政区城市群规划编制为契机,以中原经济区为基础,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协调合作,构建和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跨省合作的中原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国家级平台。积极开展泛黄河经济带区域合作,打造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丝路-陆桥经济支撑带,依托网络化的丝路-陆桥通道和作为中华文明主干的黄河文明,整合大黄河流域10省(区)2市,构建泛黄河经济带,实施“10+2”区域合作框架,为打造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丝路-陆桥经济支撑带提供区域合作的新战略平台。

  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全方位开放的新通道

  以郑州国家铁路枢纽建设为依托,加快以郑州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轴线建设,强化郑州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联系,加快郑州与天津、青岛的快速联系通道建设,打通到山东沿海港口群、津冀沿海港口群等出海口的联系,实现与东部沿海地区、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增强向东开放的通道能力;依托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平台,加快建设国际陆港,完善郑欧班列市场化运营,提升同西北内陆腹地、中亚地区和欧洲货物运输的互联互通水平,构建向西开放的新通道。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依托,加快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以“郑州—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为基础,增开国际货运航线,进一步发展连接世界重要枢纽机场和主要经济体的航空物流通道,打造对外开放的“空中走廊”。以郑州交通枢纽为核心,打造“铁、公、机”等多式联运的战略节点,构建“连天接地”的国家多式联运中心。大力发展空铁联运,推动仓储分拨、配送中心、快运速递、集装箱运输、综合物流服务、物流信息服务、供应链管理以及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对外开放的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通道。开展原材料、工业品网上交易、定制、销售等业务,实现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同发展,加快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深化电子商务服务集成创新,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电子通道网络。

  (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把握新常态下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方略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力支撑

  李政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人才作为生产函数中最重要因素的作用更加凸显,人才发展环境、趋势和规律等都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时期的新特征,对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省虽然是人口大省,但不是人力资源强省,存在着人才总量相对偏低,人才集聚效应较弱,协同创新效率不高,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等问题。要从战略高度出发,顺应新趋势、把握新常态、推出新举措,结合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科教兴豫等战略的实施,持续深入推进河南人才强省战略,为建设“四个河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一、实施人才战略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一)发展方式转变对实施人才战略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不断下调、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阶段性特征,旧常态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大多数支撑因素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其中,造就“中国经济奇迹”重要因素之一的人口红利已经出现拐点,全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用工荒”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作为多年来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杠杆的宽松货币政策,因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和天量M2带来的金融风险问题难以为继;土地、资源、环境等曾长期被忽视因素的约束力越来越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因素,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从过去过分依赖投资增长、资源消耗和初级要素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驱动。把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稀缺性战略资源,对人才的培养、聚集和使用等作出重大全局性安排,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措施,实施人才战略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迫切和重要。

  (二)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要求优化以人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结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趋势,要求必须提升包括劳动者在内的生产要素质量禀赋,原有以普通劳动力为主要构成的人力资源结构必须优化为以人才为核心的新结构。由于人力资源存在着质量对数量的较强替代性,对应于普通劳动力的日益短缺,可以通过增加人才比例、提高人才层次或更好的发挥人才作用来弥补。特别在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红利逐渐消退情况下,充分发挥人才的替代作用,将成为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对于我省这样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等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更需要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努力提高研发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比重,提升人力资本总量。

  (三)流动与集聚成为发挥人才效能的重要方式

  实践和理论表明,“集聚”是造就人才高地发挥人才效能的重要方式,越是那些科教基础好、政策环境优、对外开放度高的地区和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越强,越容易产生人才集聚,越容易将现代科研成就和产业经济效能激发出来,并通过人才集聚度的不断提升带动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形成“营造环境—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度提高—推进更高层次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新一轮产业革命对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舞台提出了新要求

  创新是人才的特有品质,创新驱动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才驱动发展。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迅速发展,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不断加强。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要想追赶国际产业发展潮流,实现与新产业革命同步的战略目标,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关键在于如何培育、造就和集聚大量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通过优化环境让人才充分施展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互联网+”预示人才协同创新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和提升,快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深刻变革。在未来“互联网+”时代,人才创新活动的非线性、网络化、全球化特质将会进一步凸现,公司和“创客”们将更多的依托互联网发展,在充分张扬个人能力才华的情况下即时分享、整合、利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线上线下物质文化成果。未来的创新活动,将会越来越多的从单一行业、单一方式向多行业、跨行业和多方式转变,从个人创新到集体合作创新、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的转变,从而聚合更高能级的知识创新、产品创新,提升创新率溢出效,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三、有关对策建议

  第一,把握规律调整思路,坚持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不动摇。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在全省各项工作布局中的战略地位,顺应经济新常态,确立新思路,确立以人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新体系,提高各类人才在人力资源构成中的比重,统筹提高全体劳动者整体素质,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第二,提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贡献率。在增加全省人才总量的前提下,把通过实施差异化人才集聚定位策略提升专业人才集聚度,特别是提升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人才集聚度,作为实施人才战略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差异化的人才定位和人才策略,打造特色人才集聚平台,积极吸引和集聚特色专业领域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加快提升专业化人才在不同产业集聚区等不同发展载体的集聚度,推进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第三,积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前沿性领军人才。顺应新一轮产业革命大势,围绕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前沿和制造业智能化、互联网+等战略领域,结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等为重点,在代表当今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和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领域,优先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内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努力培养一大批企业科技人才,有效发挥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第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转型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协调好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进高校发展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定位趋同向特色发展转变、由相对封闭向开放合作转变、由单向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关乎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有效平台,推进校企合作,改进技能培训模式,促进技能培训与产业资源融合发展,全面提高技能培训的效率、质量和层次,力争使劳动力技能培训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相适应。

  第五,健全激励机制,推进创新创业和协同创新。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体系,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转化应用、环境建设等方面,健全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积极搭建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构建一批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加快提供技术来源、创业辅导、财务咨询、贷款风险补偿等集成服务。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新创业和协同创新,积极打造“互联网+”创新平台和建设“互联网+”创业社区,实现人才虚拟集聚。

  第六,优化人才环境,破解人才束缚。倡导“人才本位论”的新伦理新风尚,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宽松、包容的人才制度环境,破除一切束缚人才、轻视人才的传统习俗。加大包括软科学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引进人才和原有人才公平统一的政策扶持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秩序。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完善各类人才在户籍管理、柔性流动、兼职创新、咨询服务、科研成果转让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和龙子湖高教园区、洛阳新区等地建立“人才特区”,引入“负面清单”人才管理模式,比照国际先进经验和惯例打造人才“实验田”。

  (作者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制约与突破

  ——基于现代农业大省建设视角

  郭 军

  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典型的缩影,过去说,中原兴、中华兴,现在也可以说,河南建成小康之时,就是中国建成小康之日。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积极作为,以三大国家战略规划为契机,推进“三个大省”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和全省扶贫工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区向城区转化的政体制约与突破

  怎么样实质性的推进城乡一体化,政体改革是关键。也就是能不能把一些有条件的镇和村,也纳入到政区建设中来,给予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相应待遇。城乡一体化的内核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市市民与农村农民的界限,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转变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从理论上讲,亦如厉以宁先生说的,“城镇化率达到80%,12亿人住在城镇,现在6亿多再增加5亿多人的话,城市将挤成什么样子了?1 2亿人拥挤在城市你再怎么建设也来不及。” 所以,“一定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城镇化应该是“老城区向新城区到新社区”这么一个基本逻辑。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注重中小微城镇发展,而且,这个中小微城镇不只是地理空间上的,还应该是国家政体予以认可的正规的、标准的城市城区性质的。长期以来,我们的行政区划、行政建制,一直是把县和镇列为农村政区的概念、区别于城市,从而人为地割裂了城乡人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极具封建主义思想的观念。

  有关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10万~20万人的城市(中心城区人口数)和县城30个,3万人以下的乡镇747个,县城、县级市平均规模仅为15万人左右,县城以下乡镇平均0.88万人,这不仅说明我省人口迁徙的潜力之大,更反映出我省由于原有行政区划、行政建制对人口流动、对城镇化进程的政体制约及其程度,假如我们能够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政改支持,改革这一旧的政体模式,则必将会大大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会因为这一改革带来城乡社会事业水平差距的显著改善,加快城乡要素流动、农民工市民化步伐。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是否可以尝试以县、镇、包括某些村为主的政区改革,推动那些符合条件的县、镇、村由农村政区向城市政区转化,使城乡一体化从政体上保证有实质性进展。

  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民收入水平关系转换的事体制约与突破

  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又是耕地资源匮乏大省。全国人均耕地1.5亩,我们只有1.15亩,而维持1100亿斤粮食收获水平需要耕地,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需要耕地,城镇化建设需要耕地,我们除了合理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土地、低丘缓坡土地以外,就是要寻求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集约经营,提高单位面积收益。集约经营一方面强调利用现代农业装备,增加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另一方面追求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增加和提升农民的农业经济收入。

  河南省农机局2015年初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76.3%,高于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61%的15.3个百分点,几乎接近世界这一指标数据水平。而同时期,2014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9,350元,相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河南低了500多元,因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如此之高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从理论上讲应该是有较高的收入的,但这一农业机械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并不明显,这是值得研讨的。是否存在农机装备构成和先进程度优化提升问题?是否因为农民应用农机水平和效率不高问题?是否由于农业机械使用费用过高,抑制了农民实施机械化作业积极性、增大了成本,减少了收入问题?是否出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转体制、分配机制的市场化、规范化不到位问题?是否依然是农业机械化与农户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增加规模化收入问题?等等。值得指出的是,我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较高,但与其他省区相比、特别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研发、技术、工艺、性能、效率等多方面差距,所以,中国制造2025,就明确把农业机械列为重要产业。

  我们不仅应该做深层次理论探讨,更要从有关农业机械化与增加农民收入关系视角,破解其间矛盾。比如,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速小农经济生产向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经营转变,解决农业机械化作业与农户小块地种植的矛盾,让农业机械化充分派上用场,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普遍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再如,既要从政策上给与购置农业机械者财政补贴,也要给予使用农业机械化作业者财政补贴,以政府补贴刺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与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财政补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此外,应深入研讨我省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但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却不明显的问题,这是背反常理的。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不断地、大量的、明显的排斥农业劳动者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只有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刺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才有可能创造条件让农民的收入渠道拓展,增加更多的工资性收入。

  (作者系河南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教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补齐贫困治理这块短板

  牛苏林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任务全面完成”,“对深山区、滩区等不具备开发发展条件的村庄,要结合产业扶贫实施搬迁”。对河南这个贫困人口大省来说,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路障,也可以说,解决了贫困问题,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石。“十二五”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绩效,但贫困治理依然是“十三五”时期最艰巨、最繁重的“硬骨头”。

  一、我省贫困问题现状

  一是贫困人口规模大。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目前我省还有53个贫困县,9000多个贫困村,115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10还要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

  二是贫困问题程度深。绝对贫困人口幅度大,完全依赖政府和社会帮扶才能维持正常生活,占贫困人口30%,被称为“锅底人群”;返贫率高,占贫困人口30%,因灾、因病、因学、因婚、失业等原因致贫返贫现象较为普遍。

  三是扶贫边际成本加大,扶贫开发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现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五保户占1/5,残疾人占1/3,生活在不宜生存环境(包括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恶化、灾害频繁等地区)者占1/4,常年受疾病困扰,丧失劳动能力者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要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显然需要投入的扶贫资源越来越大,其脱贫成本越来越高。另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也加大了扶贫的监督成本。再加上在扶贫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使用中缺乏严格规范的制度,各级政府、中介机构、农户之间会开展多重博弈,甚至出现挤占和挪用扶贫资金的现象,致使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四是社会扶贫不到位。目前扶贫主要是政府行为,社会扶贫的活力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比例很小,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五是脱贫观念滞后。贫困地区教育文化落后,听天由命,依靠政府救济,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不愿意搬迁,给扶贫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大大增加了扶贫成本。

  二、解决我省贫困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制定我省精准扶贫脱贫工作计划(2015-2020年)。进一步摸清我省贫困底数,把我省贫困的基本现状、存在突出问题、重点目标和重点任务、贫困治理的主要路径和政策措施搞清楚、分析透、规划好。把扶贫开发作为战略部署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全局同步推进,把减贫作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二是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领导责任制。把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真正落到实处。党政一把手要当好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

  三是切实做到精准扶贫。要按照六精准的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驻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根本目的是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实惠落到贫困群众身上,确保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尽快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

  四是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五是推进扶贫改革创新。重点抓好贫困县考核、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6项机制创新。把扶贫攻坚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型城镇化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统筹起来,实现多规融合,形成发展合力。一方面要更广泛地让社会力量了解扶贫是社会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鼓励全面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扶贫公益事业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就业增收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主设立扶贫公益基金。

  六是完善社会扶贫政策。在对现有社会扶贫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我省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指导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创新方式、完善政策、加强保障等方面予以明确和规范,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支持社会扶贫的机制和措施。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以及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七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按照“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强化责任,一包到底。

  (作者系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博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赵士红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必然靠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还是全面从严治党,其目的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四个全面”的顺利推进,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强有力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而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

  一、以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作用,归根到底要体现在推动历史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党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伟大事业为伟大工程注入生机、开辟广阔前景,伟大工程为伟大事业提供支持和保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更好地为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服务。只有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党的建设,站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来谋划党建工作,党的建设与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相互促进。这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夙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统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全党当前的中心工作。党要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推进党的建设,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保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总体上看,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担负的历史使命目前是适应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面对坚持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党的凝聚力、向心力来自于在党的领导下能否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来自于能否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漠视人民利益,把对人民的美好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失去了人民信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的美好期待,也是我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取决于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二,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干部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必须执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而要做到任人唯贤,就要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和机制。要形成和完善四大机制,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激励保障机制,从而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建设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保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是喊口号,不是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更不是为了追逐个人金钱和权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带头干,扎实干,兢兢业业地干,奋勇争先地干,不懈怠、不折腾,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第三,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保障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心任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执政兴国的骨干和中坚,是“关键少数”,越是这些时候,越要站在政治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全面小康。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以加大改进作风的力度来保障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领导干部都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困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而不是玩数字游戏,搞形象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突出作风建设这个聚焦点,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改进作风、提升素质、树立形象,在深入基层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创新思维,以作风改进的实际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第四,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制度建设。全面小康包括法治的小康。法治既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而法治小康的实现离不开党的制度化建设,离不开各级领导干部制度意识、法治意识的增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有法度。治党必先有规。对于如何管党治党,习总书记始终强调制度建设。执政党依法执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而党内法规体系则是依法执政的制度基础。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对确保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实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

  (作者系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工作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剑力

  扶贫开发关乎我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成败,时间紧、任务重。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是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效率的有效举措。

  根据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我省主动转变思路,积极谋划,认真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精准扶贫之路。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六突出”:一是突出扶贫“标靶”精准。以“建档立卡”识别瞄准联网为基础,强化监督考核,精准动态推进扶贫。二是突出扶贫重点攻坚。对“三山一滩”重点扶贫区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实施转移就业扶贫、特色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三是突出扶贫要素保障。实施水、电、路、讯、房、环境改善到农家、农户增收致富的“六到一增”工程。四是突出社会协调推进。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协调推进扶贫机制。五是突出驻村帮扶带动。以驻村帮扶为精准扶贫的抓手,采取“千企帮千村”、“万人帮万户”等方式,努力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六是突出扶贫主体责任。以“放权问责”确立责任主体为关键,抓住抓好县级党委政府推进扶贫,明确县级党委政府是落实扶贫开发主体,承担扶贫开发重要主体责任,确保了精准扶贫的有效推进。

  经过近年的努力,我省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以来,全省有55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实现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过半的目标。2014年,全省完成122.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97万人减贫任务;38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3元,比2013年增长12.9%,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1.8个百分点。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省精准扶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克服和化解。例如精准识别难度较大;精准帮扶措施的针对性不强;产业扶贫难度和风险大;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劳动力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落后等。因此,必须继续着力精准扶贫,紧密围绕“四个切实”和“六个精准”,把握难点,完善机制,对症下药,全面提高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努力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进一步完善我省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一,科学精准甄别贫困人口,建立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帮扶机制。一是严格程序,切实做到精准识别。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切实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精确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加强贫困监测和统计分析,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三是帮扶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建立精准扶贫到村到户机制,使帮扶计划、教育培训、产业扶持、搬迁改造、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有效有序到村到户。

  第二,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强力推进“三山一滩”地区脱贫致富。我省“三山一滩”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必须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综合施策,分类推进,紧紧围绕转移就业、产业发展、搬迁聚居、改造提升、生态环境等方面扶贫攻坚。

  第三,因地制宜,多方共同参与,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造血”是长远之计,贫困地区的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出内在活力和动力。产业扶贫恰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它可以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未来扶贫的方向和重点还在于产业发展,要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扶贫。

  第四,主动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新形势,开拓以电商扶贫为核心的信息化扶贫新模式。当前,“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而且带来了消费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效突破了农村经济传统资源要素的制约,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时空限制,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带来的不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然而,目前我省在现有的精准扶贫中,还存在着不够重视电商扶贫作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该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尽快纳入到精准扶贫中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实施。要积极探索电商扶贫的新领域和新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建设,为电商扶贫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五,加强对贫困人口精准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教育扶贫可以直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更是实现贫困地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扶贫开发合力。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要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才能确保扶贫工作整体推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充分拓展和挖掘社会扶贫空间和潜力,创新社会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担当、共同奋斗的力量。

  第七,改进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机制,以精准考核保障精准扶贫富有成效。如果说精准扶贫是把“大水漫灌”转为“精确滴灌”的话,那么精准考核就是最好的“精确滴灌”的指挥棒,考核内容决定着领导干部工作的侧重点和努力方向。精准考核就是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作者系省委党校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

 

  撬动民间资本

  推动河南经济新常态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燕燕

  一、撬动民间资本,推动河南经济在新的增长周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高速增长阶段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那么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渠道又是什么:一是以土地作为担保,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二是通过卖地增加财政收入。一方面这种GDP的背后没有社会财富在后面的匹配。另一方面,账面上的土地价格一旦当工业化城镇化达到一定程度;或房价下跌,房地产下行,土地财政就无法维持,银行借贷无法正常循环,政府投资也就无以为继。我们通常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可供大规模投资的项目基本饱和,投资需求弱化,投资增速下滑,投资需求所刺激起来的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基础材料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从而打断了高速增长的进程。应该说这不无道理。但是,政府投资无法持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无力支撑,而非投资需求饱和。就重大基础设施来说,高速公路乃至高速铁路建设虽然已经饱和,但城市和城际轨道接通系统建设才刚刚启动,投资需求巨大;通用航空发展初现端倪,未来空间巨大,相关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也非常巨大;环境治理投资需求也很巨大;农村传统村落改造更新、居住环境改造、道路等基础设施按照消除城乡差距的标准,需要的投资更为巨大。总之,未来投资需求的空间仍然很大,投资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关键是这些投资要摆脱对政府的依赖,通过制度变革和制度设计撬动民间资本投资。为此,提出两条建议:

  第一、以轨道交通建设为抓手,依靠民间资本推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区开发。在先期建设的郑汴、郑焦陆续建成通车之际,建议尽快启动规划中的其他数条城际铁路建设,包括港许-许漯——漯平洛-洛济——济焦——焦新——郑新及郑洛等,根据投资运行的要求,将这些拟建中的城际铁路组建投资建设经营公司,或者分解成若干个建设经营段,每个段可组建一个投资建设经营公司,由省铁投公司少量出资,大量吸纳民间资本,组成民资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投资建设的主体。同时,政府在铁路沿线相关区域规划相应的仓储物流和商业区及相应的住宅区,一同打包给建设公司开发,形成混业经营的商业公司,以增大投资公司盈利空间,调动其投资积极性。日本东京的很多轨道交通线路及铁路沿线商业设施就是这样开发建设的。政府也应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

  第二、在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方面先行先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投资开发空间巨大的另一块处女地就是广大的农村,农村开发的障碍在于城乡隔绝的建设用地市场。由于建设用地市场城乡隔绝,乡村的建设用地不能进入市场流通,资本无法进入,土地没法升值,农民也无法通过获取财产性收入而增加收入,农民的购买力难以形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也调动不起来。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统一和交易流通关系到整个经济能否进入下一个中高速增长周期的全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经明确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农民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地面广阔,开发空间巨大,吸纳投资的能力巨大。我们应该率先启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在该领域进行前沿探索。比如我们可以先拿出一个省直管县(市)域范围内试点。如果有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必会吸引中高收入群体到乡下置产兴业,建设第二生存空间,农民土地也会升值,收入增加,进城步伐会大大加快,拉动城内商品房消费,推动经济尽快回升。随着城市高收入居民居住空间的调整和向农村的流入,也会带动农村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大大促进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会推动经济尽快进入新的高速增长阶段。

  二、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入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基础设施的作用在于改善人居和产业发展的条件,从而对各种要素聚集产生更大吸引力,区域发展的根本还是产业支撑,所以,做大做强做精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而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创新能力。

  实际上,从一个局部区域看,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开放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是把全球作为一个区域主体的时候就会发现,经济增长是靠创新驱动的。也就是当既定的需求拉动带动既定数量的产业和产品增长,当这些产业和产品出现饱和时,既定产业领域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这些过剩产能会由于利益动力和压力转而用于开拓新的产业和产品,满足人们新的需求,这样,需求种类在拓展,产业和产业种类也在拓展,经济增量随着产业和产品种类的拓展在增大,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本质。我们国家遇到的问题本质上是原有领域的过剩产能在通过出口向国际市场上输送时,遇到了发达国家的抵抗和更低发展水平国家的低成本竞争,要使发达国家放弃抵抗,低发展水平国家放弃竞争,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质量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更可靠的途径是通过创新开拓新的产业和产业领域,满足国内居民更多种类的新需求,从而做大经济总量,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新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

  一个省域经济体也是如此,在高度开放的今天,所有产业和产品都要面临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只有通过创新向市场提供价格更低,质量更优的产品,你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实现自身经济总量的持续稳定增长。

  河南过去几十年走过了一条利用自己资源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道路,在未来新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单纯依靠比较优势势必难以为继,必须要靠创新。创新的核心是人才。所以,未来发展阶段,我们一方面必须下大功夫在培养和吸引留住人才方面出实招。比如在工资待遇、税收减免、住房和房租补贴、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真正实行差别待遇,在制度环境方面真正做优。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河南省与湖北、陕西周边省份的竞争力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主力高校,其数量及层次是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软肋。政府应该象招商引资那样,着力招校引人,下大力气引进国际国内名校来河南建分校。

  (作者系郑州大学学报主编、教授、博导)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爱国

  一、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

  (一)经济方面

  201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4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GDP为37116.8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人均GDP为46531.2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万亿元,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万亿元,增长12.7%;进出口总值3994.4亿元,增长8.5%;财政总收入4094.8亿元,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38.5亿元,增长13.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42.6亿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1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16元(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分别实际增长6.8%和9.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国位次普遍前移,发展的科学性持续增强,一批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支撑更加有力、前景更加广阔。

  (二)社会发展方面

  2014年河南省民主法治指数为84.25%,每万人拥有律师数为1人,远低于全国1.6人的平均水平。我省99%的工业企业零专利;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严重缺乏,拥有的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中部地区均倒数第二位。我省每万人中拥有的人才数和专业技术人才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才结构不够优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年龄普遍偏大,加紧培养年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从河南省招生办公室获悉,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招报考77.2万人。本科招生计划28.5439万个,本科计划录取率约36.9% ,低于全国38.9%的录取率。廉政指数、社会安全指数、基层民主参选率都在90%左右。

  (三)文化建设方面

  河南省文化建设指数60.34%,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和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不足50%,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生活质量方面

  2014年河南省全年登记失业率2.97%,低于4.5%的控制目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9,自2009年来连续第六年下降,但城乡收入及行业收入差距依然很大。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16元,城乡收入比2.33;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城乡收入比2.75。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二、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4年底,河南省有5800万农村居民,占全国农村人口的9.4%。河南省小康社会的建设不仅是河南人的大事,也是全国小康建设的重要省份,具有全局意义。但河南省工业基础薄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少,省内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全面实现小康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

  截止2014年底,在评价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23个指标中,河南省仅失业率(城镇)、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7个指标达到标准,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基尼系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预期寿命、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GDP能耗、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等16个指标均未达标。

  三、促进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外开放

  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原经济区为契机,加强与央企及世界500强的深度战略合作,尤其重点引进高新企业。吸引本土中小企业跟进配套,以形成雁阵效应,提升河南就业率及经济发展速度。

  (二)加快制度创新

  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改革户籍、社保、土地、教育等体制机制,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发挥郑州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加快郑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通道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组团式发展。发挥郑州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旅游、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

  (四)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们要更加深刻认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通过全省人民广泛参与的经济增长来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社会公平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党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工作环境,努力构建经济、生态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五)着力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人们进入正常社会生活环境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是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大面积消除贫困现象的有效途径。要把扩大就业作为河南当前和今后长时期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解决就业问题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应该依靠市场,只有向市场要就业机会,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的高效发展。从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上的作用来看,在就业领域中政府行为的目标和要点就是创造就业机会、保证公平就业。人们都要求平等,都希望社会公正,平等和公正在劳动就业领域中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就业权的公平实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广阔的、数量众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公平就业就成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为目标和要点所在,也是改善民生和改革创新社会体制的重要内容。

  (六)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比例。二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能忽视行业垄断因素。三是要加大对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无偿占有公共财产等腐败行为的打击和铲除力度,严格限制公款消费和职务消费,增加城乡居民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积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消除收入分配不公。

  (七)全面推进创新社会治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创新社会体制,必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此外,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还必须建立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有效整合社会各个部分及各种力量,调整与平衡社会结构,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使整个经济社会在良性状态下稳定有序运行。

  (作者系河南财专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