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万银峰: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河南社科院  2016-06-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总书记不仅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也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遵循,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重视和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导是党的传统和优势

  经过新文化运动“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洗礼,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沃土之中。早在建党之初,党就积极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进行研究,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等人,都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社会,不仅亲自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还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1923年,瞿秋白就指出“研究社会科学当严格的以科学方法研究一切,自哲学以至于文学,作根本上考察,综观社会现象之公律,而求结论。”1930年5月,党领导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团结党内外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统一领导中国新兴社会科学运动发展。在延安时期,党又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集中翻译、出版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广泛深入传播。解放战争时期,除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文化战线上配合武装斗争外,党还致力于保护大量进步知识分子,为新中国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准备宝贵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导进一步加强。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计划地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此基础上,全国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也很重要”,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价值。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和领导不断加强。2004年中央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使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境界。特别是近期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高度出发,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为提高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化水平指出了改革方向,更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刻也不能放松党的领导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一直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或者说始终与党的事业发展同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在中国广泛研究与传播,在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不仅全面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也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才使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丰硕成果;才使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和回答党执政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能不能深切认识和把握国际发展大势,准确解释和解答我国变革和创新的重大问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面临的历史担当和实践考验。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研究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把握正确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服务。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着很多难担起、不适应的地方,诸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马克思主义训练培养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普及、人才队伍素质需要提高、学风问题亟待改善等方面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刻也不能离不开党的领导。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航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才能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学术研究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理想追求与时代的主题、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才能够集中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与支撑,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也离不开党的领导与支持。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各级党委坚持以改革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才能进一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迎来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春天;才能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能动性、创造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支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凝聚全社会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合力。特别要注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培养与重视,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二要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重大评价评奖活动;统筹解决好国家与地方层面研究的科研布局、资源配置等问题,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力。

  另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有建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思想觉悟,要有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服务决策的认识水平。一要引导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特别是把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和推动智库建设健康发展、更好发挥作用;二要完善专家日常建言献策与咨询会议制度,探索完善专家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建言献策、会议咨询等机制,为专家建言献策提供便捷渠道,推动专家决策咨询工作制度化;三要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党委政府拟定的重大决策事项,可委托党委政府的专家决策咨询机构开展深入研究,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万银峰,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