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中原智库专题一:“五大发展理念”之创新篇

《中原智库(2017)》  2017-07-04

目录

  李庚香:以思想创新引领河南“十三五”创新发展

  张占仓:创业创新 激励发展

  谷建全: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喜成:实施创新发展 实现动力转换

  张光辉:坚持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引领河南发展

  辛世俊:理论创新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丁素:发展理念的核心是思维创新

  李政新:推进创新发展必须结合省情和发展新要求

  刘荣增:关于制度创新与河南发展的几点思考

  郭军:经济新常态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苗长虹: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

  李金铠: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

 

以思想创新引领河南“十三五”创新发展

  李庚香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发展任务紧迫而重大的形势下,在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新形势下,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任务是积极推动思想创新,切实打开创新发展之门。

  一、思想是时代创新发展的力量之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乃至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曾叩问:长期在科学和技术方面领先于同时代欧洲的中国,为什么近代落后于欧洲?这就是有名的“李约瑟之问”。与之相关的,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们认为,“两问”背后有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创新发展时,强调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既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涵的进一步升华和深化,同时已超越科技层面,使创新进入了理论、制度、文化等综合层面。创新,特别是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是引领创新发展的强大力量。而决定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首先是人的思想创新。因为,人的思想是理论形成的基础,一种理论形成的背后,一定要有深厚的思想作支撑。没有思想上的创新,就很难有理论上的创新。而没有理论上的创新,也就没有科技、制度和文化上的创新。思想理论创新属于“脑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五大发展理念”,统一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本身就是思想和理论创新的结果。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深刻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切实“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明白“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个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以思想创新引导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导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开创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需要强调的是,创新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创新,但更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为自然科学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确保自然科学创新的发展方向。本尼迪克特、布热津斯基、熊彼特等社会科学家的思想和著作,在世界历史上都发挥过重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思想创新主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因此,创新不仅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明确要求,更是对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社科工作者提出的紧迫任务。

  二、准确把握思想创新的战略着力点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富于智慧的实践活动,思想创新是创新实践活动的高级形态。哥白尼、达·芬奇、牛顿、爱迪生、达尔文、爱因斯坦、马克思等都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巨人。把握思想创新的战略着力点,要立足于社会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解放思想。

  首先,要立足于社会需要。思想创新,必须树立问题意识,立足于社会现实需要。当前,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中国从过去的“北、上、广”变成了“北、上、深、杭”。深圳的科技、杭州的电商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如今,与全国一样,河南发展既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然而,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我们的“阿喀琉斯之踵”。围绕打好“四强牌”,加快建设经济强省,我们认为,有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破解之道。一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一个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问题,一个是精准扶贫任务完成问题。对于我省社科理论界来说,推进思想创新,就不能避开问题走,绕开矛盾走,而是要紧盯这些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出思想,献实招,真正解决问题,真正推动发展。

  其次,要遵循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社会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同样贯穿于人类思维的发展史中。思想创新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运动,是受一定的客观规律支配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遵循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思想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一般思维的运动规律,然后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具体来说,要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经济规律上,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化规律。

  第三,要不断解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推进思想创新,最为紧迫的是不断解放思想。思想左右着人的行动,思想的牢笼是阻碍人的行动的最大羁绊。曾有人指出,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引导人们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落后就要挨打,思想落后更要挨打。不仅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思想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思想适应今天,但不一定适应明天。所以,要推进思想创新,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始终让思想自由驰骋。

  三、以思想创新推进河南“十三五”实现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推进思想创新,也要干在实处,才能推动河南“十三五”实现创新发展。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深入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智库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换句话说,智库就是思想库,是思想的生产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和讲话,强调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014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原智库建设的意见》,对中原智库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应当承认,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智库建设,还是地方层面如中原智库建设,都还是初步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我省而言,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工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二是要重视念好“人才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思想创新的重要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正是借助那些精尖科技人才,率先研制出了核武器,从而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主动。韩国经济每隔10年就能完成一次产业升级,这得益于其有效的创新人才战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深化对科技创新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切实改革人才服务机制,加快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突出智力报偿。要大力实施社科理论名家培养和推介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在全国甚至世界都有影响的社科理论名家。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这是推动思想创新的根本所在。

  三是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创新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作保障,是不会持久的。相对于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特别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制度创新松绑的程度,决定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空间。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四是要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只有崇尚创新、尊重创新,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才能解决原动力不足、创新文化缺位、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国际竞争中,正是由于创新能力的不同,才造成了“脑国”和“躯国”的区别。我们要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冒险的精神、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把创新与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创新发展,努力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建设创新文化使创新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系省社科联主席、研究员)

 

创业创新 激励发展

张占仓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崭新背景下,面对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创业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标志。面对十分紧迫的稳增长、保态势的战略任务,我们如何“领对路,抓对点”呢?我们研究认为,现实选择之一非常清楚,就是要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全省创业创新提供全力支持,以创业创新为动力,创造新动能,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做好创业创新各项工作,需要强大的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体制机制支撑力和创业创新者的意志力。因此,在社会价值观取向上,需要打造讲科学、重创新、崇创业、守规律的创新文化氛围,引导适合创业创新的青年人树立敢于创业、善于创新、乐于创造、勤于探索的价值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伟大现实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引导和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精神力量。而创业创新者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进取意识和家国情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们施展才干、实现价值的奋斗历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教育引导、树立典型、交流经验、组织大奖赛等手段,让创业创新深入人心、形成共识、产生社会共鸣。在体制机制建设创新上,要通过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具体政策,特别是财政支持政策和资本激励政策,弘扬全社会奋发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之中,为创新发展奉献青春与活力,为自己的人生书写青春之花绽放的诗篇。

  二、提供基本的资本保障

  创业创新者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风险也是很大的,而国内外成功的经验表明,能够为这种高风险买单的往往是资本市场,是愿意承担创新风险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在一些发达国家,交易兴旺的资本市场催生了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不仅通过市场机制大范围分散了风险,也加快了创业者财富集中的速度,让诸多有才干、有想法、有志气、有理想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创新成功的楷模。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在新股发行、信息披露、交易监管等环节都在加快改革步伐,特别是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的活跃,为广大创业创新者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制度支撑。国家和地方财政资金也都拿出比较大的数额,设立了创业创新基金,鼓励更多人投身于创业创新行列。为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创业创新领域,为创业创新者提供较低的进入门槛,我们还需要在建设众创空间、搭建创新平台、推动众筹普及,特别是搭建“互联网+”新平台方面加大力度,建设更多的创业创新基地、创业扶持基金及创业创新指导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本、平台和政策支持。从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河南省金融资源不足仍然是最大的发展障碍。2014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占全国的69%,而年末存款余额只占全国的36%,贷款余额占全国的33%;全国存贷比为717%,而河南省只有657%。说明在现行金融政策框架内,河南省人均金融资源不足是制约创业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实质性障碍之一。资金是区域经济运行与发展的血液,河南省长期血液不足,甚至处在贫血状态,怎么能够健康发展呢?因此,建议省政府在金融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让初步显示出增长活力的“金融豫军”加快扩充力量,多向最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倾斜,持续改变中小企业资金长期不足的局面,从内在机制上为创业创新提供保障。

  三、开展基本的创新训练

  创新拥有自己的规律,比如说,35岁以下的青年人创新的成功率比较高,因为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精力充沛,敢想敢干,容易取得突破;在时代大变革时期,创新的进展比较快,因为这个时候社会对创新的需求更加旺盛;在国家推动实施“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设施,创新的成本相对会比较低,起步比较快,成效比较显著;围绕青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市场开拓会比较快,因为青年人的实际需求,就是未来社会需求变化的趋势,赢得青年人的青睐,就能够赢得未来,等等。对于类似这样的最基本的创新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有必要在创新创业指导中,对青年人进行免费的培训或者训练,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创新的成功率。同时,对河南省这样的经济大省和传统重工业占比达70%的地区来说,创新支持政策也尤显迫切。我们申报的郑州、洛阳、新乡国家创新示范区,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成为新的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相信此举也将为河南省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激发青年人创业创新增添活力。

  当今中国,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业创新是历史的机遇,创业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创业创新是有志青年的战略选择。我们真诚期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我国创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造就一代创业创新的新英才,用创业创新激发新一轮发展活力,加快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谷建全

  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一,创新发展是河南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经济新常态就是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原来的以追求速度和规模为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而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创新为支撑,没有创新就没有集约发展。

  其二,创新发展是河南促进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河南是一个传统产业大省,重化工工业在整个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任务繁重,经济转型面临较大压力,“十三五”是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宏伟目标,创新是根本、创新是关键。也就是说,河南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驱动,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支撑。

  其三,创新发展是河南破解和消除经济发展难题的迫切要求。河南的基本省情是人均水平低、产业层次低、产业竞争力弱、城镇化水平低、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都是河南经济发展中比较明显的短板,到“十三五”末,河南要和全国同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需要及时破解这些发展难题和短板,而破解这些难题和短板,必须以创新为支撑,通过创新发展,补齐发展的短板,提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

  其四,创新发展是河南转换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迫切要求。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都在慢慢减弱,特别是河南作为传统经济大省,以往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消耗。在经济新常态下,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环境承载力越来越脆弱,传统发展动能加快减弱。因此,我们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培育新的发展动能,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创新放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加快创新发展的步伐。

  其五,创新发展是河南推动和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要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显然离不开创新。创新在供给侧改革中具有乘数效应,创新这篇文章做好了,可以全面放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功效。因此,河南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河南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创新渗透并表现在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要有创新意识。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创新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在新时期,河南要迎头赶上,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土壤,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第二,坚持创新发展要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主体,也是创新主体。应该说企业的创新意识最强、创新动力最足。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区域,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个国家或区域的创新能力就比较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就比较足,所以我们必须在体制上、机制上、政策上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技术研发的主体、成果转化的主体。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坚持创新发展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在推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政府要尽快实现由创新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通过优化环境、营造氛围、培育文化,集聚创新资源;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坚持创新发展要建设好创新的平台和载体“十三五”可谓是创新经济的时代、平台经济的时代。所谓平台就是能够集聚资源,整合资源,释放发展能量的载体和手段。因此,可以说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创新平台也是如此。有了创新平台和载体,就有了创新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对于我们河南这样一个创新资源不足的省份来讲尤为重要。最近几年河南在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日国务院批准了河南申报的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创新平台,无疑会巨大地带动和提升河南的自主创新能力。当然平台载体它是一个体系,有大平台,也有小平台,有国家级平台,也有省级、市级、县级平台,有宏观方面的平台,也有微观方面的平台,我们要通过打造各类平台载体,为创新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

  第五,坚持创新发展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坚持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人才是创新发展最根本的支撑,无论是从国家层面上讲,还是从河南省层面上讲,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最近,党中央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河南也在着手制定贯彻实施意见,我们应借助这个东风,加大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为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实施创新发展 实现动力转换

王喜成

  创新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而且在五大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阶段,具有其显著特征和独特优势,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我国发展现状的形势倒逼。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在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是实现动力转换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创新发展的独特优势

  创新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动力,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创新能力最直接的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发展问题能力大小的最客观和最重要的标志。因为,创新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其形成和发展必然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创新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能使人自身的内涵获得极大丰富和扩展,其突出特点是利用知识、技术、企业组织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所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具有两大功能:一是可以通过不断地提高单一或者综合要素的生产率来抵消因为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单一要素或者全部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二是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来突破经济发展中迟早要发生的、由要素或资源的短缺所造成的瓶颈。所以它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无论通过创新驱动引进的新产品、采用的新技术,还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实现一种工业的新组织,都会打破原来的经济发展轨道,进而打破要素报酬递减的趋势或者突破要素和资源的瓶颈。依靠创新发展的这些功能,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报酬的递减问题和稀缺资源的瓶颈问题,从而为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创新发展的国际经验昭示

  当前,国际上创新发展风起云涌。一是新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不断蓄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了一场几乎涵盖所有领域的群体性技术革命,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成果转化更加便利,产业升级更加快捷,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技术创新呈指数函数增长,创新周期大大缩短,科技发展向极限化逼近,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与互相渗透等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快和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层面,全球进入了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如德国推出了工业40发展战略,美国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欧盟通过了《欧洲2020战略》,日本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韩国制定了《2025年构想》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等等。三是当前世界各国创新发展正对产业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推动着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新科技浪潮。如,推动着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制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产业价值链体系;开拓了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制造业新领域,等等。可谓形势逼人,唯有大刀阔斧地推进创新,方能挺立时代潮头。

  三、创新发展的国内形势倒逼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的发展模式既取得了惊人成绩,但也带来了突出问题,使我们当前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严峻挑战,我国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在新常态下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而我国原来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我们没有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难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低成本优势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创新优势转换,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是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看。我国人口众多,但资源有限,是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强大的发展压力。2014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104%,能源消耗量却占世界的1/5以上,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是德国、英国的4倍多,发展成本高、代价大,甚至是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目前全国七大水系1/5水质为劣V类,每年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接近1万亿元。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了1/4的国土面积,受影响人口达6亿。全国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度废水排放量达6592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4279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322亿吨,由此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态危机,等等。2011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60262亿元,占当年GDP的127%。而且,由于矿藏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的大量开发投入,已经扭曲了原本具有优势的资源要素空间结构,资源优势进而成为经济劣势。如产煤大省山西、资源密集产业地区东北三省的经济活动反而缺乏活力。所以,我们必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实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二是从要素投入“边际递减”效应看。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边际递减效应,即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表现在社会发展中,近年来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部分主要行业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5%以下。其中,建材、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5%、736%和749%。钢铁、水泥、有色、平板玻璃、石化、家电等都存在较大过剩,部分行业甚至出现了长期性和绝对的过剩。如电解铝过剩35%,汽车过剩12%等。如果我们再继续依靠以往那种在较狭窄的资源要素空间和扁平技术层面上进行“平推式工业化”已经无法继续,必须向资源要素、产业技术、地区文化和地缘格局的深度层面进行战略空间拓展,以科学理性、公共思维和持久耐心,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

  三是从人力资源的“刘易斯拐点”看。“刘易斯拐点”的主要内涵是,在一国发展初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将涌出大量劳动力至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但工业部门将获得的利润转化为再投资,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直到最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完,这时工资便出现了由水平运动到陡峭上升的转变,这个“点”就是“刘易斯拐点”。它的出现意味着一国“人口红利”开始消失,劳动力无限供给和低工资的时代即将结束。当前我国时常出现的“民工荒”和劳资纠纷,就是劳动力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反映,就是“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征兆。在这种情况下,将来劳动力成本上涨一定会成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难题。所以,再继续依靠原来那种要素投入式的粗放型发展已无法持续。因此,必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建立新的发展方式,实现发展转型,形成新的发展动能,从而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

 

坚持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引领河南发展

张光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发展理念上的创新创造和最新概括,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起点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目标是破解矛盾问题、接续发展动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五大发展理念”互相依托、互相支持、环环相扣,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我国现在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的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水平跃升的阶段,只有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才能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二、实现发展动力转换需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当前,我省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规模质量同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动力加快转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关键期,我们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河南的发展,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我省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创新资源不足,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也不到位,造成整体创新水平低,资源配置效率差,产品大路货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导致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和竞争力不断减弱。只有依靠创新发展,更好地释放发展活力,才能有效破解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难题,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推动创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处理好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奋力推进转型发展、科学发展,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未来发展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有效发挥消费、投资、出口的促进作用,优化要素配置,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大数据战略,发展分享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产业融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落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政策举措。

  (作者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理论创新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辛世俊

  人是创新的主体。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适宜的环境能够促进创新才能的迸发,而压抑的环境则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于理论创新至关重要。

  一、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

  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政策、社会关系体系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特别是社会领域的客观规律所提供的社会条件是很不相同的。有的比较充分,有的则十分不足,甚至处处设置禁区。中国古代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等,都是对人类精神活力和创造力的毁灭打击。反过来看,在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恩格斯曾经评价文艺复兴时期,认为“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对宗教本质的讨论和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讨论等都为中央正确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准备。

  二、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环境

  科学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出现争议不能用行政、司法和个人权威的手段来决定,也不能依靠数人头的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票决方式来解决。在科学探索阶段,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只有建立保护少数人言论自由的环境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错误是成功的先导,错误是科学研究的常态。课题不结项、毕业生做不出论文也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常态。应允许“思想市场”的存在,不同观点的交锋,更能激发思维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正确认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除了考证、语言、逻辑等学科,都会这样那样地涉及政治问题。尤其是政治学、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等学科与政治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些领域的创新肯定要涉及现行政治制度、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等重大问题,如何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理论创新,就不可能有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不能拿宣传的纪律约束学术研究,也不能拿学术的无禁区而口无遮拦,否定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

  四、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学术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当前我国学术领域存在的一些乱象,与不当的学术评价有关。坚持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评价导向。

  第一,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标准。量化评价、量化考核是学术管理部门普遍采用的做法。评价一个学术研究单位或一个学者,往往看他发表论文的篇数、出版著作的多少、成果有没有奖励、承担了多少课题,等等。学术成果数量往往直接与个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工资奖金直接挂钩,与单位的绩效考核、领导政绩挂钩,与科研项目评审、科研经费分配挂钩。结果导致我国成了论文发表的大国,思想创新的小国。量化评价不符合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的要求,也难以实现成为创新型大国的目标。克服单纯量化评价的弊端,应该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应推广优秀成果和代表作制度,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成果对提高科学研究质量的导向作用。

  第二,正确看待核心期刊的地位和作用。评选核心期刊的初衷是为图书馆等单位订阅期刊提供参考,并不代表论文的学术水平。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核心期刊的使用被泛化了,表现在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定级别、研究生毕业等都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致使期刊之间进行无序竞争,一味追求转载率和影响因子,不发表专业性强的学科论文,不利于学术事业的发展。

  第三,建立符合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对各个具体学科应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应有切合实际的评价尺度。对研究的不同成果形式应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不按学科特点的一锅煮的评价不利于小学科和特殊学科的发展。

  第四,发挥专家和同行专家在学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自从学术不端论文检测软件施行以来,检测重复率成了判定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其实,这一标准并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对于研究经典作家作品的论文、对于引用自己研究成果的论文,不能机械地认定为抄袭或重复。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发表的要求。中国古代为《论语》《道德经》作注的著作很多,按照现在的检测标准,恐怕都难以出版。因此,不能过分依赖机器检测。现在很多人介绍经验,就是把句子倒装或故意使语言不通,以便通过检测。应实行专家评审、匿名评审制度,改变重申报、轻成果评价的倾向,加大对研究项目管理的力度,推动研究项目高质量地完成。是否有课题不能作为衡量学者是否具有学术水平的标志。应当鼓励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术研究,把重心放在奖励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上。

  第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监督机制。各种项目、奖项的评审应依靠专家,应建立项目、奖励等评审结果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对评审结果的监督;建立学术评审申诉制度,建立专门机构受理对评价结果的质疑和投诉,加强对学术评价机构、评审专家的监督,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制度,促进评审制度的不断完善,杜绝在学术评价中徇私舞弊。

  (作者系郑州大学教授、博导)

 

发展理念的核心是思维创新

丁素

  解开发展理念之谜需要从思维创新上找出路。发展理念的确立需要由思维创新来引导,发展理念的落实也应以思维创新做前提。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发展理念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和增强创造活力的必然选项,是培养发展理念自觉自信的智慧先导。

  一、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是同质共建的辩证过程

  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内在统一、相辅相成。发展理念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理论、制度、管理、思想等要素于一体的包容性概念,从“五大理念”相互融合统一的角度讲,核心问题之一一定是与我们思维的状况以及先进性的水平和程度有着必然性关联。比如说,从思维的开放性来说,河南当下开放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问题、开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准不准的问题、开放的方式和办法多不多的问题和开放的意识和能力强不强的问题,根本性上说都与思维创新的意识高低、自觉程度和能力素养高低有内在关系。包括开放在内的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往往要由思维的先进性来引导。思维陈旧理念自然落后,思维创新理念就会超前。把思维创新作为核心要质,当作推动发展延续和自生活力的核心,发展理念就会有内在的冲动和持续的动力,理念的先进性就有生成的可能和保证,这也是为什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的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依据。

  二、发展理念与思维方式是多向推动的逻辑过程

  发展理念是思维变革的结果,而思维创新则是在人性需求和价值驱动下的思维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对当下发展新实践的认知和体悟,是选择发展新思路、明确发展新方向、促进发展新转型、开辟发展新领域的认识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对历史发展的纵向之“发”与现实发展的横向之“展”的新组合。现实地说,“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之意是对原有发展观念、发展思路中要素、要件在结构性调整上的重组重建重构,其实质之维是对原有对象关系、运作方式规则重置、战略布局和运作机制的全新整合、梳理和再造,凸显出在新的时代环境和现实条件下构建发展新体系、新形态、新结构、新方法的功能性特征,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结合,阶段性与飞跃性的统一。较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当今中国的发展,思维创新推动思维变革、思维变革推进发展理念的转变,且正在有效地引领着体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思路,解决目前中国问题的新选向和补短板、重协调的发展新方式,展现着一个正从容应对经济进入新常态、政治进入新生态、文化进入新样态、社会进入新状态、生态进入新时态下的治国思路和理政方案,正在促成着让各种新态成为强态的新的战略。

  三、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是内在向上的发展过程

  思维创新会引发发展新问题的出现,会诱导发展新智慧的再生,在它的推动下可以完成发展理念的再生和实践的外化。

  它可以优化、改变对发展的思考方式和应用能力,决定发展的进步,直接推动发展理念的变革。从作用机制上说,一是思维创新会突破发展的旧模式。淘汰“落伍”或“劣质”的关系要素,重建新型架构、优化问题结构而获得发展的新关系。二是思维创新会发现发展新问题,产生出“思维优化”或“组合爆炸”的效应,建立发展新关系。比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按照协调理念的要求,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创新文化产业。显然要实现这一重大任务,从思维创意来说,就应当把文化中的经济与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当作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文化与市场、与产业、与资本、与自身的关系性调整,来促成文化与产业新型关系的建立。这样,必然要有把文化视为自身的局域性意识转变为多重含义下来看文化的大观念,自然要从只在于解析、阐释、论证、模仿等文化自身的功能向其与其他问题关系中的反思和批判中去“引爆”未知领域的思维转向,释放和诱启文化认知产业的灵气和改造实践方式的行动潜能。为什么美国人用中国的题材去讲美国人理解的中国文化,怎么能在中国找到最大的商机,就是最好的例证。这其中也说明美国人在这方面比我们有更强的文化思考力和实践力。循着这样的思维路径,从文化发展的大观念来说,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少不了文化的参与。在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确立文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局战略和核心意义就显得紧迫而重大。循以这样的战略思维,我们就应该确立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突显文化影响全局的功能、价值和作用;确立文化可以在经济发展中能创造永久性财富的理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确立文化是无形资产的理念,能发挥比货币资本更强大、更有渗透力的效应;确立文化是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软力量”的理念,用文化手段推动产业升级;确立文化是发展形象的理念,彰显建设品位,打造发展新优势。显然,有了这种把文化与产业相关的要素进行组合的思维催化效应,就会有利于文化发展在效益上的扩张,有助于文化自身新的有序化结构的建立,进而显示出新文化与传统文化功效大不相同的精神软实力。

  (作者系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

 

推进创新发展必须结合省情和发展新要求

李政新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区域经济振兴的动力,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要求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2016年以来,我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取得了很大成绩。面对“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需要结合省情实际,进一步深化对创新的认识,加快推进创新发展进程。

  一、要把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放在创新的重要位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发展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动向,就是科学技术创新与新产业革命发展相互促进,涌现出许多新的模式和业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产业的代际变化。从德国工业40到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衰退,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持巩固原有的制造业优势地位,营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制高点。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以《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我国正在积极谋求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长期以来,我省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较为突出等问题,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对此,必须顺应世界新产业革命大势,突破以往局限,明确创新方向,在继续提升原有产业优势的同时,瞄准国际产业新潮流,积极在未来制造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开拓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河南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特别是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装备和新型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以及绿色生产等高端领域的突破,为中原崛起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二、要把大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增加研发型和技能型人才比重放在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

  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都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去掌握。有关经济理论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维系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在于是否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结构。在整体人力资源结构中,可以划分成从事创新研发的人才、从事技能型劳动的人才和普通劳动者,而其中创新研发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整个人力资本结构中的比重越高,越能够营造持续发展和区域领先态势,反之则不利于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省之所以是人力资源大省而不是人力资本强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从事普通劳动的劳动力占比偏高,而从事创新研发和从事技能型劳动的人才占比偏低,所以,往往当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潮流到来的时候,难以被广泛认同和迅速掌握,难以形成有利于创新领先的区域人文氛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先进省份相比之所以有较大差距,很大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结构方面的差距。因此,从人力资源省情特征和推进创新发展需要角度来讲,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创新战略,在努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我省人力资源构成中创新研发人才和增加技能型人才的比重,提升人力资本总量,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让人才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三、要把大力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城镇化放在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省城镇化已经进入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近年来,我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城镇化率有了较快提升,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乡利益不协调,城市之间分割现象严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必须遵从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创新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和模式,结合我省人口多、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市带动力亟待提升的基本省情,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一体化、服务一体化的要求,打破行政体制的束缚,以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依托,特别是依托我省日渐形成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港和临空经济新优势,合理引导人口流动,统筹城乡和城市之间融合发展,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根据产业布局情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保持我省城镇化进程持续健康推进。

  (作者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

 

关于制度创新与河南发展的几点思考

刘荣增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制度创新是其他创新的推动力和持续创新的基本保障,制度创新是重中之重。

  一、制度创新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杠杆和保障

  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也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型的政府,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制度创新属“原动力”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能够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也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是各级政府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的决心,最终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可以形成创新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跨越发展,通过开放、协调发展,最终带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目前科技创新存在和面临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型的新思路,同时政府从经济活动的主角转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努力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执行好已出台的刺激创新的相关政策,激发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结合河南实际,制度创新方面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围绕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平台,在制度创新方面做文章,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在运行机制体制方面创新;

  第二,围绕新型城镇化,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好创新工作,推进河南城镇化进程高质快速提升;

  第三,围绕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在简政放权、优质高效方面做文章,保证河南在改革开放、吸引人才、入驻项目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近年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吸引大批相关企业入驻港区,既拉动了河南外向型经济和整体经济的发展,也通过部分高科技企业的入驻带动了科技创新。最近国家刚刚批准的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河南创新发展又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理论创新

  思想理论和观念创新属“脑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没有理念和理论上的创新,制度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对原有制度、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改革主要是改制度。根本性变革必然要求以制度创新作为最高形式,改革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制度创新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探索建立起一套这样的制度体系,旨在建立激励科技人才创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营造出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和社会环境,通过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层面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各创新参与者(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内资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扩散、使用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能力,最终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针对河南而言,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树立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向原有的知识理论学习、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成功实践经验学习,努力提升理论创新的基础和能力,通过中原智库建设和专家学者的献言献策,推动制度创新,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持续的活力。

  三、科技和文化创新有助于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属“主动力”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文化创新本质上是“软实力”创新,培植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例如,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的差别就在这种产权制度之中。中国创造不能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产生,因为中国创造最核心的是制度创造,要把简单的资本制度,变成成功的、知识型的制度,才可以让传统产业变得非常强大。中国互联网企业不怕美国公司,就是因为中国公司取得了比美国公司还大的成功,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创造了一千个以上的百万富翁,这就是制度的魅力。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发展,又反过来对现有制度调整和完善形成倒逼态势和机制,政府必须适时地调整原有制度和政策。譬如,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围绕着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互联网+”等新业态、新经济的创新,正在替代以往单纯的要素与资源投入,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成为财富的主要源泉。我国的产业正从以往居于价值链中下游上升到中上游,经济业态正从传统经济过渡到新经济,科技进步首当其冲。要释放这方面的空间,同样需要适时完善和出台一系列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制度供给,如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股权分享与激励制度、教育体制改革、人才战略等。

  文化创新,一般指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手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的经济、社会、政治功能的放大,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文化已经具有了生产力的内涵,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一切创新活动的思想与社会文化基础。

  针对河南而言,充分利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在积极有效服务两区建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出台系列制度,推进制度创新;与此同时,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使厚重的河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经济新常态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郭军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既是摆脱经济窘境、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路径抉择,也是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提质增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基本方略抓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了“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首位,组合并上升到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意义和内容的、关乎着未来中国宏伟目标和预期的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高度,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

  从熊彼特提出创新这个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既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创新制度、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条件,促进各项事业创新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深刻认识到,越是在经济发展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或是处在经济徘徊、甚至某种停滞的时候,重要的就是要寻找在创新中突围,在创新中重塑经济。按照专家学者的研究,当人均GDP进入3000~10000美元这个阶段时,以往积淀、沉默下来的诸如结构问题、方式问题、社会问题等便逐渐爆发出来(亦如有人把我国的情况概括为“三期叠加”),从而使经济停滞不前。加之现实中劳动工资的低增长和技术层级的低水平的困惑,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要走出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就是创新、特别是促进企业创新。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经济增长的主体,企业能不能成为创新的主体以及这个主体创新动能与作为的大小,便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因素。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就是要支持推动企业进行全面创新,包括企业制度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特别是专利、知识产权等代表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尖端技术含量和产品的高级化,提升企业技术有机构成和资本有机构成,创建现代企业制度。

  从企业自身看,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源泉,有没有创新力,决定着企业有没有竞争力,从而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持续力。其次,要制定创新战略。企业创新及其持续的创新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要确立创新的目标,明确重点攻克的难题,制定详尽的措施方案,列示实施的步骤等。第三,构筑创新团队和平台。从国家层面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从企业层面看,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有没有企业创新的领军人物,有没有相应的企业创新研发团队,是衡量现代企业的一个标志,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是企业创新的决定性力量。此外,创新的经费投入和应用,也是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硬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成正比关系。

  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还要使企业拥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增进创新的压力和动力,才有可能推进创新,行政的、逼着它去创新是没有用的。企业不创新,技术就落后,成本就增高,利润就降低,市场优胜劣汰、竞争的铁的规律,迫使企业必须注重创新,大力创新,加快创新,以至于形成浓厚的企业创新文化。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

苗长虹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在迅速展开,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德国工业40、美国的新硬件时代和中国制造2025等为战略推手,世界的制造大国已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制造强国的激烈竞争。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也已经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在此新的形势下,抓紧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将大学有机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成为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顺利迈向制造强省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将大学有机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在河南省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强省跨越的过程中,德国的经验尤其值得学习和借鉴。德国以其技术创新和制造业闻名于世,德国电器、医疗机械、汽车、装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领域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德国在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与发展过程中,也以其课程改革和与科学研究的结合而闻名于世,如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洪堡大学、柏林大学等,都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做出过历史性的贡献。德国的巴登-符腾堡州,在生产的专业化和灵活制造方面,被国际上许多学者看做是柔性专业化新产业区的典范;而历史上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鲁尔区在向现代制造、文化和创意产业转型中,也成为一个被学者们津津乐道的样板,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德国的杜塞尔多夫作为宜居城市的案例馆而受到世人的关注。那么,为什么德国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传统工业向现代制造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转型发展中能够获得引人瞩目的成功?这与德国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将大学有机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有内在关系。

  德国的大学历史悠久,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院校共有370多所。其中,综合大学有100多所,应用科技大学200多所。德国综合大学的定位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教师的科研能力比较强,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从2005年起,德国启动了打造“一流大学”的精英大学倡议计划,截至2012年,入选精英计划的大学共有14所,但有3所在2012年的评选中落选。目前属于精英大学的共有11所。这11所大学将在未来5年里获得27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的资助由联邦政府承担,25%由各大学所在联邦州支付。这种精英大学的严格评审机制和淘汰机制,是大学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制度保证。

  与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英美等国家相比,德国最富有特色的是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此类大学规模一般不大,专业也不很多,但特色极为突出,应用性很强,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联系非常紧密,人才也主要是为当地的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服务。在应用科技大学中,有一种建立在德国职业培训“双重(二元)体系”传统优势基础上的职业大学,在应用人才培养上也别具特色。德国这种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双重体系,颁发的是比大专学历水平低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它为所有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在普通教育系统内学习的进阶之路。那些已经经历了一个学徒期并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性工种的工人,在经历半年至三年不等的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校学习后,还可以取得高级技工/技师文凭。20世纪70年代初,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巴登-符腾堡州,为了弥补德国教育改革转型中所形成的缺乏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的“能力缺口”或“人才断层”,三家大型企业博世、戴姆勒-奔驰、洛伦茨标准电器和斯图加特行政与经济学院合作,于1972年创建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高等学校——职业学院,受到了企业和高中毕业生的热烈欢迎。随后,州政府参与合作,负责职业学院的建设,并于1982年州议会通过了《职业学院法案》,赋予了其法律地位。1989年,该州教育管理部门正式认定,职业教育学院的毕业证书与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证书等值。在巴登-符腾堡州的示范下,随后有10个州也相继建立了其职业学院。到1997年,德国第三级职业学院的毕业水平在欧盟范围内得到承认。截至上世纪末,巴登-符腾堡州共建立了12所职业学院。2008年起,为顺应博洛尼亚进程的趋势和要求,巴登-符腾堡州开始对职业学院进行改革,于2009年4月起将这12所职业学院统一更名为“巴-符州双元制大学(DHBW)”。这种二元制大学,秉承了中等职业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公司岗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采取学习在大学与企业之间转换,但在人才培养和遴选模式上,按照大学精英教育的理念,对学生的培养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二、进一步强化大学在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贡献

  创新能力是德国经济保持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研究与创新专家委员会在《德国2012研究、创新和技术能力评估报告》中指出,作为德国三大科研(企业科研、大学科研和校外科研)支柱之一,德国高校在国家科研与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据德国弗朗霍夫系统技术和创新研究所(ISI)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评估报告,德国在医疗技术、应用数学、数据处理、合成材料、电子技术、食品加工、热动力学、材料科学、生态和地理科学十大最有潜力的研究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虽然德国近年来R&D专业化已经在向以科学为基础的“前沿技术”转移,但其R&D活动仍集中在高技术和工艺设计。比如,德国R&D比较集中的汽车产业,拥有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R&D能力;而就整个商业部门来说,德国只占有10%的R&D能力。目前,德国有16%的研发费用集中在高校。

  教育体系无疑是德国技术创新体系中一个最基础也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由于德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发展职业教育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双元体系”,因此其在中等教育和有创新能力的蓝领工人的培养上形成了长期的技术优势。而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学院的发展实际上也秉承了理论学习与职业实践结合的传统,这进一步强化了德国在高技术领域,如汽车、机械、化学制品和电器等部门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优势。根据弗朗霍夫系统技术和创新研究所(ISI)在2003年的统计,在德国,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雇员比例为155%,较20世纪90年代初提高了3个以上的百分点,拥有高级技工/技师文凭的雇员占108%,而受过双重体系职业培训的雇员占579%。受过高等教育的雇员主要集中在前沿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高级技师在高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比重则明显偏高,受到双重体系培训的雇员则在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部门中的比重较大。可见,教育体系所形成的人才供给结构,是德国经济竞争力和不断转型的基础。高等教育构成了前沿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部门的重要保证,而高质量的职业培训则为其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部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的新体制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高校面向市场进行招生、分配和学科设置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方向,于是高校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专科性学校则纷纷向本科学校晋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外商在中国的大规模投资,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超过德国而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但与德国制造根植于其悠久的职业培训和工程师文化的传统相比,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靠的主要是低廉的人工成本,而不是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显然,这是中国经济向创新转型的最大挑战。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红利的消失和人工成本的迅速上升,我省与全国一样,必须尽快实现向技术创新的转型。这一挑战的背后,反映的正是高校在发展定位和改革上的一些偏差。一方面,众多大学纷纷将目标锁定在综合性大学,但许多只是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和招生规模,并不具有科研创新和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能力,导致低水平综合性大学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资源和人才上的盲目竞争;另一方面,面向实践的应用性人才培养下移给了专科和中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学院,而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这种以应用型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却出现了断层。因此,需要大力培养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高技能实践型人才,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制度,尽快实现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的转变。同时,由于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前沿技术领域是各国创新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大力增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创新能力,实施严格的评审和淘汰机制,打破身份终身制,通过动态竞争来促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有利于高校在前沿技术领域创新能力的突破。

  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是德国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一大优势,也是德国经济长期竞争力的根源所在。德国的政产学研用结合,有其一系列制度保障。如巴登-符腾堡州的二元制大学,在公司录用、大学录取、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教师聘用、毕业就业等全培养过程,都有严格的制度来保证质量。我省目前也在推进政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并在实施“2011协同创新”计划,借鉴德国经验,强化制度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协同创新的核心是推动人才培养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有机衔接,只有扩展和强化高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建立稳定有效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才能与产业技术创新实现高度对接。

  (作者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

李金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首当其冲,它揭示了如何发挥新的发展动力问题。为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不仅要求依靠知识创造、技术进步、人才素质提高、有利于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要素创新及组合创新”来推动,也要依靠提高资本、资源环境、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创新生产要素、投资、金融等驱动方式的组合来推动。由此,创新和创新政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

  创新作为经济学概念,最早由熊彼特提出,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获得新供应来源及新的组织形式,后来被扩展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无所不包的价值创造及实践行为。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兴起,诺斯等人将创新思想吸收并纳入制度变迁,形成了制度创新理论。广义的“创新”是“全面创新”,但实际上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创新的内涵虽然很丰富,但其核心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的服务的过程。从微观上讲,科技创新有助于企业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区域竞争力;从宏观上讲,能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

  一般来说,科技创新包括三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科学研究,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价值实现,其直接结果是推动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互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其核心内容是科技引领的管理变革,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狭义的管理创新一般指微观管理层面的创新,以区别于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和戴维斯提出,指的是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或额外利益的、对现存制度(指具体的政治经济制度,如金融组织、银行制度、公司制度、工会制度、税收制度、教育制度等)的变革。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人类设计的、用于制约人们相互行为的约束条件,它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以消除或降低社会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制度创新的实质就是用一种制度安排替代另一种制度安排。因此,简单来说,制度创新就是可以使创新者或创新集团通过制度的调整与变革取得潜在利益的一种活动。潜在利润的存在是发生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因。根据诺斯的制度创新理论,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要求,将外部性内在化的困难、厌恶风险、市场失败与政治压力等原因,使这些潜在的利润无法在现有的制度安排内实现。这样,在原有制度下总会有某些人为了获取潜在利润而率先来克服这些障碍,当潜在利润大于这些障碍所造成的成本时,一项新制度安排就会出现。制度创新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前者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发生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当发生不均衡时,制度变迁过程最大可能是从一个制度安排开始,并只能是渐渐地传到其他制度安排上去。制度变迁过程中,大多数制度安排都可以从以前的制度结构中继承下来。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而且国家有能力去设计和强制推行由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所不能提供的、适当的制度安排。

  就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来看,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手段;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与保障。科技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有关,制度创新总与生产关系相连。其中,科技创新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动因,制度变迁、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的动力来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冲突——当以制度为代表的生产关系难以适应以科技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时,制度变迁成为必然,制度创新将必然发生。这种制度创新来自需求推动。

  就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来讲,二者都异常重要。其中,科技创新带来“获取潜在利润”的可能性,而制度创新则维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和提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但在西方学者看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虽然起重要作用,但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却是制度,包括所有制、分配、机构、管理、法律政策等。诺斯认为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多财富的保证,若社会群体发现现有制度已不能促进发展,就应当酝酿建立新制度,否则,经济就会处于停滞状态。以美国经济增长为例,金融制度方面的创新可以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提升投资愿望,使投资增长成为现实;源于商业制度方面的创新,使得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感到方便和实惠,交易额就不断增大,商业就越来越发达,并促进整个经济增长;而劳工供给制度方面的创新的最终结果让美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劳工供给不足和劳工收入低等问题,从而既使企业可以得到充裕的劳工供给,又提高了工人的收入,保证了经济增长。另外,以政府宏观经济调节方面的制度创新来看,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后,美国人对政府宏观经济调节的态度和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使得经济得以避免大的震荡,得以持续增长。

  以上这些现象都被认为是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证据。但值的警惕的是,尽管科技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动因,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制度创新的失败却往往比科技创新的失败带来的损失和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用技术手段和科技创新手段去解决的问题,宜首先选择技术手段和科技创新,然后才是制度创新。这或许是最优选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对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统筹部署。只有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进生产关系,才能引领新的发展周期,长久地走在世界前列。河南省获批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既是党中央部署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河南推进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自主创新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必须举河南全省之力,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并举,加快建设,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为河南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