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17中原智库专题四:“五大发展理念”之绿色篇

《中原智库(2017)》  2017-07-04

目录

  王喜成:绿色发展是文明幸福发展

  樊万选: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的绿色和谐发展观

  许贵舫: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推动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清洁化发展

  杨朝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协调推进绿色发展

  张长星:强化联动协调促进绿色发展

  李金铠: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田文富: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

  王玲杰:让绿色成为中原更加出彩的主色

  陈晓景:绿色发展的法治路径

  赵鹏: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障农业绿色发展

  陶建格: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绿色发展是文明幸福发展

王喜成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既是科学发展、理性发展、智慧发展、幸福发展,但同时能不能走好这条道路对于我们也是一个考验。因为绿色发展虽然美好,却不是免费的午餐,它要付出很多代价、做出很多牺牲,甚至会影响一些人的饭碗。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长远的、大多数人的利益,尽管面临着很大困难,我们还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实施绿色发展。因为,人民在期待着。

  一、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通常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没有食物人就无法生存。但当食物问题解决后,人的生理需求就发生了变化,而且会向上面的层次发展,呈多维状态,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发展有其多重意义,有其自身逻辑,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不可盲目极端。因为,人类的终极追求和价值“在于获得幸福”,GDP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应作为一种手段,以创造资源来实现一系列社会目标,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教育、就业、安全以及消费等。不然的话,必然会出现大的矛盾。我们不能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物质而物质,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而求得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虽然创造了财富,却带来了巨大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幸福生活,那我们还要这样的发展有什么用处。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人们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的结果,是人们对当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反思,是传统发展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回归,也是当今人们关于发展的理性自觉。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五位一体,纳入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

  二、当前我们所处的环境面临着什么

  近年来,我国由于粗放的发展方式,不但导致能耗高,而且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因而导致全国环境污染问题异常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成了安全问题。本来应有的蓝天白云成了“稀缺品”,雾霾天气成了人们的“心肺之患”。

  首先,大气污染相当严重。由于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一次能源中煤占70%以上,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都比较严重。目前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数量非常少。具体到河南来说,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供暖期燃煤的污染排放量大,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散煤燃烧仍然较普遍,因而导致大气污染治理非常困难。同时,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的重要流动污染源,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大幅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河南的汽车保有量目前就已经达到1700多万辆,并且还积累了几十万辆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没有得到及时淘汰,因而它已经成为影响PM25的一个最重要污染源。

  其次,水体污染形势严峻。由于一些地方和单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和污染物,使得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2014年度,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7162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5103亿吨,由此造成水质恶化问题居高不下。目前全国七大水系中,1/3以上的河段的水质不能达到使用功能要求,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为中度污染。我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仅占10%,基本符合标准的占20%,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达70%。

  其三,土壤状况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上。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5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不仅使我国失去了大片宝贵的土地,还使河床升高,湖泊、水库淤积,因而洪涝灾害频繁,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峻的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面积已由15亿亩扩大到25亿亩,全国已有6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流沙,荒漠化年均扩展速率达4%以上。土壤污染方面,主要包括:(1)工矿污染。如重金属污染;尾矿、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赤泥、冶炼渣、电石渣、铬渣、砷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污染;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拆除生产设施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的污染。(2)农业污染。主要是过度施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3)生活污染。主要是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以及废电池、灯管、温度计等含重金属废物等造成的污染。

  其四,固体废物污染加剧。由于我国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率均较低,多数垃圾只是露天放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污染了耕地及地表水和地下水。据有关资料,2014年度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就达到326亿吨,加上生活垃圾,共约70亿吨,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农村垃圾污染尤其严重。

  其五,植被破坏问题突出。几十年来,由于我国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又由于北方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降水量比较少,大部分地方气候较为干旱,如河南的年降水量平均不到700毫米,而且分布不均,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得到有效清洗,加上这里的土壤结构以沙瓤土为主,保墒性比较差,所以很容易形成扬尘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三、如何实施和推进绿色发展

  实施绿色发展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理念、制度、体制机制、监督制约等方面综合施治。

  第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破除环境保护认识上的“难免论”,即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以消耗资源来满足自身需求的,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不发展不污染,大发展大污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兼得”。同时还要破除“短痛论”“条件论”“过程论”等错误认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以建设美丽河南为目标,加大保护力度,强化生态修复;加快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强化项目环境绩效管理,下最大的力气干好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第二,要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必须以制度机制作保障。一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二要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实行差别化电价、水价、地价政策,探索建立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制度。三要建立绿色生产总值核算应用体系,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标准,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四要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监管体系,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五要建立生态红线制度,把环境质量列为约束性指标,将各类经济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第三,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坚持发展与绿色同行,其一,要把自然资本纳入社会总供给函数,探索建立自然资本有效定价的制度,形成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实现自然资本的有度有序有效利用。其二,要加快绿色创新,推进绿色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促进生态产品与服务的投资、生产、贸易,推广绿色、智慧技术,运用信息化、循环低碳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生态潜能激发经济动能,使绿色发展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其三,要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引导作用,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其四,要改革完善环境保护税收制度,对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采取低税费甚至减免税费措施,对损害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征收较高税费。

  第四,要完善治理手段、强化监督约束。首先,要强化法治手段。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坚持重典治乱、铁腕治污,依法处理恶意违法排污和造假行为,督促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狠抓环境违法大案要案查处,对恶意排污造成重大环境破坏、构成犯罪的依法严惩,毫不姑息。其次,要完善经济手段。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多地利用市场化手段控制污染物排放。其三,要加强技术手段。建立全省统一的大气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源监控、环境执法、信息公开等平台,建立生态文明大数据体系,实时监控发布各县市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其四,要加强行政管理。对一些整改不力的企业和单位,依法该罚款的罚款,该停工的停工,该停产的停产,该取缔的取缔,倒逼有关企业和单位履行环保责任。总之,要以霹雳之手段,行菩萨之心肠,不管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坚决打赢这场事关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攻坚战。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

 

转变观念 坚持科学的绿色和谐发展观

樊万选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国家的宏观管理必须建立在对经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发展这几方面的科学分析之上,在发展中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坚持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进化辩证统一的科学的绿色和谐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中要认识和处理的诸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它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把大自然中的有形物质作为劳动对象,从自然界索取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与生存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包括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界的同时也无时不在企图“征服”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优劣,会对人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更会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人类应该而且完全可以积极地保护和利用自然,但不能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地置生态经济规律于不顾,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攫取,甚至毁坏它。对自然的利用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否则,自然界就会对人类施以各种形式的报复,甚至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工业化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利用开发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加上急剧膨胀的人口和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资源消耗超过自然界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尖锐化。面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人们开始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新的发展观念的探索,以期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到和谐中来,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各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表明,在人均GDP处于8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是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瓶颈严重约束期,而绿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我国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在努力建设小康社会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突破瓶颈约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科学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先进的科学理念是先导。人与地球上一切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树立的新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要处理和安排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求全面协调发展,同时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环境成本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逐步实施绿色GDP统计制度。要树立“三个非对称性零增长”观,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使物质能量在生产过程中得以不断转化和再利用;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系数的极大提高。

  科技进步是关键。发挥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建立与完善国土与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基于数字地球理念的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平台,全面系统地认识自然过程和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及人类自身发展影响的客观规律,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创新环境优化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积极开发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的高新技术,发展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在全民中形成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提高全民参与保护、开发生态环境自觉性的能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反映资源环境真实成本,切实让资源使用者和污染排放者承担相应费用,使成本内在化,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如水市场、排污交易市场等,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在资源环境相关的公共投资中引入市场机制,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展利用资源的空间。

  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在修改完善原有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规的同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尽快填补某些领域存在的法律空白,建立切实可行的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惩处等机制,让破坏资源、环境者担负应有的经济或刑事责任,确保资源、环境工作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持人与自然科学和谐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时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我们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决策中,要科学论证,避免失误,尽量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失;在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开发和建设中,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意志,先办群众急需要办的事,下大力办好群众要求强烈的事;在进行环境治理中,要态度坚决,措施得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作者系省生态经济学会秘书长、研究员)

 

践行“两山”重要思想 推动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清洁化发展

许贵舫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两山”思想作出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绿色发展作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生态化、绿色化、循环化、清洁化发展,既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下行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美丽河南”、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之举。

  一、坚持生态化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多生态产品

  (一)以“两山”思想破解“两难”悖论

  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赤字”和“环境透支”问题突出,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反而陷入了“资源诅咒”的困境。推动传统发展方式转变,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两难”悖论,必须牢固树立“两山”思想,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一方面,要坚持保护优先,珍惜生态优势,守住环境底线,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二)以“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园区”等,将生态文明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以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应该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绿水青山并不等同于金山银山,“生态+”也并非简单相加,只有通过深度融合,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行为规范中去,生态才能最终转化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生活的高品质体验,从而形成“1+1>2”的效果。

  二、坚持绿色化发展,实现绿色富省、绿色富民

  (一)以国土绿化推动“美丽河南”建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对河南而言,应围绕生态省建设,加快推进建设南太行生态区、伏牛山生态区、大别山生态区以及豫东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构建横跨东西的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走廊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加快构建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和环境友好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绿色家园,打造“美丽河南”。

  (二)以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经济发展不足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我省发展的主要任务。但我们要的发展是绿色的发展、健康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应摒弃传统GDP发展理念,逐步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化发展之路,真正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推动河南实现“绿色跨越”“绿色崛起”。

  (三)以“三个转变”推动绿色转型

  “两山”重要思想是绿色发展的生动表述,深刻揭示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内在逻辑。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必须以系统性思维,从技术、制度、观念三个维度协同推进。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在技术上加强生态修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二是要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绿色环保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制度体系。三是要转变发展观念,坚持生态导向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牢固树立“两山”思想,从根本上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三、坚持循环化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一)推动“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则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应立足河南资源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实际,突出资源型工业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两大特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集聚型转变、由高碳型向减碳低碳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林业三剩物等废弃物,利用量和利用层次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应围绕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综合运用先进适用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快畜禽粪污、秸秆和林业三剩物等资源的深度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向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和原料化方向转化,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民人居环境,提高农业生态文明水平。

  (三)建设循环经济园区

  近年来,我省产业聚集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集聚区主导产业链条仍然较短,产业中各个环节衔接还不紧密,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尚不完备,企业之间由副产物和废弃物形成的互补关系较弱,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对此,应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合理规划产业集聚区内的资源流和能源流,研究入区企业的产业链接关系,促进集聚区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使区内上游企业产生的废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推动集聚区内废物实现“零排放”。

  (四)开发利用“城市矿山”

  “城市矿山”开发是对城市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包括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汽车、塑料、建筑垃圾等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等。要通过开发利用城市矿山,实现金属资源储量的极大提升。未来一个时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省城镇废弃物将与日俱增,若不处理将成为巨大的污染源。对此,应加快建立城镇固体废弃资源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对“城市矿山”加工利用企业进行合理化布局,加强废钢铁、废铝、废铜、稀贵金属、废塑料、建筑垃圾等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城市矿山”变废为宝、点石成金。

  四、坚持清洁化发展,实现生产生活方式革新

  (一)建设清洁美丽家园

  实施“蓝天工程”和“碧水工程”,实行最严格的水、大气、土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小流域治理、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丽河南”。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美丽庭院”和“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生态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生活环境。

  (二)构建清洁生产体系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和工业废物产生的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重点加大对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支撑作用强的煤炭、钢铁、电力、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及重点企业清洁改造力度,大力推广行业关键清洁生产技术,推进“三废”资源化利用和“零排放”,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全省工业行业清洁化生产。

  (三)倡导清洁生活行为规范

  加强宣传,强调“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倡导城乡居民自觉践行公共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城乡卫生环境,共创整洁卫生、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积极创建省级以上卫生城市。规范旅游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清洁的旅游消费环境。

  (作者系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协调推进绿色发展

杨朝兴

  绿色发展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曾指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著名科学论断,是对发展理念的高度凝练和科学总结,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协调推进绿色发展。

  一、生态环境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

  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关系国人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讲话,必将引领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文明发展的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讲话、论述、批示超过60次,足见其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发展中资源浪费惊人,造成资源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已威胁到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我国沙漠化地区总面积17142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785%。森林资源少,林分质量不高。我国森林覆盖率位居世界第120位,人均占有林地面积位居第128位。森林资源的缺乏造成自然灾害、土地沙漠化等问题。水土流失日益加重。2015年,全国水利普查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我省森林面积在全国列第22位,人均森林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森林覆盖率在全国排名第20位;人均森林蓄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出现了石漠化。环境问题集中表现为,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2014年,中国GDP是全球总量的13%,却消耗了全球234%的能源。一些地方污染和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峻,雾霾天气频发,全国约75%的湖泊富养化。《2015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好转,但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大气颗粒物年均浓度同比有所上升,18个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总体为中污染,对居民健康及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如果任由生态环境问题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大打折扣,而且将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子孙后代,而且也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我们必须着力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客观认识林业在绿色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林业的生态建设主体、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承担者的重要使命,林业在促进绿色发展中作用特殊、大有可为。

  (一)林业本身是绿色产业

  林业是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承载着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可循环的林产工业、内容丰富的生物产业。林业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包括苗木花卉产业、森林湿地旅游业、木本粮油产业等,2015年,我省林业产业总产值1658亿元。

  (二)林业可为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林业担负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的职责。森林是地球水循环和碳循环的主要载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抵御灾害、吸尘杀菌、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气候、保护物种、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是维持大气中碳平衡的重要杠杆。地球上绿色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中森林占了70%。

  (三)林业培育了绿色发展需要的可再生资源能源

  森林是重要而独特的战略资源库,依托森林资源可以生产出木材及其制品、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10多万种原材料和林产品,既事关经济大局,又事关人民群众生活。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严峻背景下,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已成为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发展林业,有助于缓解资源能源困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壮大绿色产业,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三、协调推进绿色发展的工作着力点

  (一)把握“两山”思想,摒弃错误发展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蕴含了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两山论”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坚决摒弃错误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关系,“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增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河南的使命感与自觉性。

  (二)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努力使我国经济在生态环境容量下发展。传统产业需升级,由房地产拉动的高耗能产业已饱和。因此,要依靠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如环保产业、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新型服务业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三)加快林业建设,提高生态承载能力

  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按照“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格局,加强林业工程建设,实施九大重点工程,加快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十三五”末,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亿立方米以上,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我省要着力构建“四区三带”生态空间格局,推进国土绿化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

  (四)坚持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业生态化

  以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为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保护绿色空间,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在抓好鹤壁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推进工业生态化,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重污染企业退出,工业全过程要清洁生产,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五)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绿色发展法治建设

  实现绿色发展,就要依法办事。推进有关绿色发展的立法工作,利用法律的规范性和强制性确保绿色发展。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与标准,涉及大气、土壤和水,通过经济手段使排污的外部成本内部化。用法律法规的尺子量一量、用生态环境的尺子量一量、用绿色发展的尺子量一量,只有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项目,才能招、才能上,以守住生态红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构建绿色发展激励约束制度等。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促进国民经济向绿色方向发展。

  (六)加强舆论引导,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加强生态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抑制奢华、浪费,形成人人关爱生态环境的社会风尚,夯实绿色发展的社会基础,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河南。

  (作者系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高级工程师)

 

强化联动协调 促进绿色发展

张长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就必须破解资源瓶颈、环境约束的难题,跨过环境风险、生态安全的沟坎,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推动经济较高速度、较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环节。

  一、强化政府与市场的联动

  绿色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一种崭新理念、一次深刻变革,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和市场主体作用,同心协力,统筹推进。

  一是在经济发展维度上,强化资源消耗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三线”思维,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实施前端保护、过程严控、结果严惩的治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推动发展,积极培育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推动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强化矿产资源与终端制造业、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城市矿产”与再生产品、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发展“量”“质”双升。

  二是在深化改革维度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实行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双控,健全绿色财税体系,切实将“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原则进行具体化和实操化,推动和保障绿色发展。在宏观层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机制。在微观层面,灵活操作,探索实际工作中的微创新举措,如健全产业集聚区亩均产出、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单位排放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别企业实行不同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推动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企业关停转退或转型提升;加大土地资源盘活力度,探索建立“建设期+投产期+剩余年限使用期”的新增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实行分阶段考核验收,多措并举盘活厂房、设备、土地等闲置资产。

  三是在考评激励维度上,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指标在考评体系中的比重,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大力开展节能环保对标达标活动,有序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倒逼地方政府主动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完善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制度,培育绿色权益交易市场,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构建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环境风险责任保险制度,推动绿色发展的各种要素充分流动,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

  二、强化主体功能区间建设发展的联动

  主体功能区建设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多地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存在两个需关注的问题,一是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者间存在较大利益冲突。如,2015年省级对浉河区、罗山县、光山县的生态转移支付虽然增加到2000万元、1000万元、900万元,但据信阳市初步测算,三区县因生态保护而遭受的损失保守估计也达到9000万元、7900万元、12000万元,限制开发区的生态保护积极性不高。二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核心地位未巩固,分布在政府各部门的各类专项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衔接不充分,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规划间易产生冲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下一步,建议强化两方面工作,一是健全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争取我省承担生态功能的县调整为国家级、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划定红线保护范围,享受国家和我省相应标准的生态转移支付;逐步将转移支付、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市场机制、争议解决机制等纳入法治轨道,建立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县市与受益地区,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多渠道横向补偿关系,有效提高生态功能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协调机制。在现有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细化和完善,形成一个“顶层规划”,并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各类规划编制、衔接的基础和依据,以统领各类空间性规划。

  三、强化绿色供给与绿色消费的联动

  绿色发展既需要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也需要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绿色产品和便捷高效的服务,需要政府健全扩大绿色消费的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从而推动绿色发展向更高水平跃升。

  一是全面提高绿色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大对绿色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投入,做好绿色技术储备,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引导企业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支持企业建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绿色包装、绿色回收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共享经济。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预计未来5年,我国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到2020年分享经济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未来一个时期,应积极构建供给方和需求方相互信任机制,加强对跨区域、跨行业分享业态的适度监管,健全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制度措施,积极培育交通出行、生活服务、房屋短租、知识技能、金融、生产能力等领域的共享经济品牌,充分挖掘闲置资源潜在价值,实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三是深化“互联网+”绿色行动。积极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设施等绿色消费信贷的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引领绿色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立体监测、在线查询、定制推送等体系,提升危化物等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应急处理能力和公众参与监督效能。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技术,跟踪电子废物、废旧汽车及零部件等废旧资源流向,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逐步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作者系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级经济师)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李金铠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什么是绿色发展?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生态文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时隔2年,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写进“十三五”规划建议,作为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模式和高级形态。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发展关系演变的历史。就人与自然关系来看,人类先是经历了漫长的以薪柴和土地资源利用为特征、由农业主导发展的黄色文明或者称为农耕文明;然后是300多年的以煤炭和石油利用为特征,由工业主导发展灰色文明或者工业文明社会。大工业时代,在以追求经济增长和GDP崇拜为主导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支配下,人们对自然界进行了不加约束的开采和利用,生态秩序受到破坏,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异化,经济社会陷入发展—污染—再发展—再污染的恶性循环中。

  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减少,人类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最终引发了以生态危机为代表的现代性危机,具体体现为从生态层面蔓延到社会层面的全面的社会文明病,并最终演化成人类文明危机。这迫使全人类在现实中不得不反思:必须对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彻底反思和变革性创新,从盲目服从、盲目改造自然到自觉掌握、能动利用自然,以较低的生态消耗获得较大社会福利,推动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共同演进,实现人、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的和谐统一。于是,人类文明从工业文明时代逐渐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二)什么是绿色发展?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思考,我们认为:绿色发展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路径,一种实践行为;同时它与生态文明并不冲突,更不矛盾。相反,二者统一和谐,相辅相成,生态文明是统领,是灵魂,绿色发展是具体,是血液;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实现形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文明,必须通过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来实现。我们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文明。

  二、河南省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河南省在向绿色发展转变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2010年11月,“两不牺牲”的生态科学发展理念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2013年1月,“四个河南”建设成为新时期我省的执政方针。2012年11月《河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11~2030)》,经过20年努力在全省构建六大生态体系和“四区三带”生态网络。2016年,河南省推出《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强化对5000多个各类工地的扬尘治理;省辖市建成区和各县(市)集中供热供气范围内10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完成108台统调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8月底前淘汰40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10月底前实施国五排放标准;严管重罚,有效遏制夏秋秸秆焚烧行为。紧抓节能减排,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划,划定生态红线;持续投入环保资金,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生态市(县)、园林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整洁工程等为抓手,在推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总面积比重分布由2003年的198%、294%增加至2014年的234%、45%,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但是,作为第一人口大省,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和区位条件,致使河南工业结构重型化,使得经济发展仍以能源原材料为主、高度依赖资源为主要路径,河南绿色发展道路面临严峻挑战: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资源环境压力大、新旧环境问题同时呈现、生态系统趋向退化。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尤其是省辖市的空气质量呈现恶化态势。地表水环境质量也呈现下降态势。与全国相比,环保形势不容乐观。从能源消费情况来看,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排名全国第五,属于能耗大省,但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5倍;从废水排放情况来看,各类废水废气排放总量均位居全国前5位,单位GDP排放水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倍;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单位GDP氨氮排放量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从污染治理投资方面,河南单位GDP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排名全国倒数第一。

  三、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要确立我省的绿色发展战略和规划。只有将河南省“十三五”规划中绿色发展内容具体化,才能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建设。

  二是要完善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提高发展质量、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科技创新等指标评价权重。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减少政府对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补贴,降低对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构建纵向补偿和横向补偿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性交易市场,实现排污权、水权、碳汇等交易。实施倾向性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自主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的激励力度。

  三是要引进先进减碳技术,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推进绿色技术的扩散。将环境因素引入技术研发过程中、增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同科研机构的绿色科技联合,完善企业绿色创新激励制度,积极投入国际竞争,突破绿色技术壁垒。一方面,考虑到我省科研基础和技术研发周期,尽快引进碳减排、碳捕集和封存的相关技术,应用到一些碳源相对集中的地区或企业,同时加大对生态补偿技术、治理污染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绿色技术的引进力度。引进城市污泥处理及加工成燃料的技术,据悉该技术刚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推广煤炭低温热解分级提质技术,加快河南煤炭的技术改造,尽快实现“煤变油”。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快创新智造,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平台,加快创新要素聚集,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河南的技术水平,为河南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建立河南绿色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绿色发展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扶持。

  四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的市场性退出和政策性退出机制,重点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综合效益低的落后产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碳排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优化河南能源结构。大力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和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支持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努力改善河南出口结构,推动《中国制造2025》计划,解除外贸产品的低端锁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提升“河南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加快出台分产业的绿色途径,比如绿色物流、绿色建筑、绿色农产品等。

  五是要加强宣传引导,构建社会绿色文化体系。从文化入手,提高群众对绿色发展的认识水平,培养群众绿色发展的特有情感,养成良好的绿色文明行为,构建社会绿色文化体系。加强绿色发展的宣传,普及绿色低碳的知识和技术,倡导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大力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群众对于绿色发展的认识,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从政府自身做起,推动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建设。加强监督,鼓励相关利益方和媒体等第三方监管主体对环保行为进行监管;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保护举报、信访制度,畅通环境信访投诉通道,鼓励实行有偿举报,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完善媒体监管制度等,使全省人民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绿色发展的责任,积极投身于推动河南绿色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推进绿色发展

田文富

  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人民群众在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中的获得感”“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河南,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这就明确要求我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一、我省当前亟须改善的生态环境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强力推进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按照“源头防治、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2016年1月至6月,全省按照新法新规新标共查办环境违法案件788起,分别为按日连续处罚12起、查封扣押182起、限产停产18起、移送行政拘留46起(53人)、涉嫌环境污染犯罪22起(29人)、未批先建182起。2016年6月以来,省里先后公开约谈环境质量不达标的8个地市和省直管县负责人。通过一系列的持续努力,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明显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京津冀大气治理协作区域,我省大气质量改善的幅度严重滞后于其他省市。河南2015年PM10累计浓度为1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6%,PM10和PM25分别距离目标相差55微克/立方米和15微克/立方米,而同期京津冀及周边相邻省份颗粒物年均浓度却呈下降趋势。2016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468%(85天),照此推算,距离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90天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小差距。

  二是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艰巨。地表水距离全年达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上半年,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87%,其中商丘、郑州、鹤壁、漯河4市的达标率都在60%之下。同时,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近2/3地下水人类不易直接接触;2016年4月,中国水利部报告称近80%被检测地下水污染严重。尽管二者数据不一致,但是,地下水污染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我省情况尽管稍好,但污染也相当严重。

  三是耕地污染不容忽视。我省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镉、钒、铅等重金属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全省除濮阳外,各市调查点均有污染物超标现象。焦作、洛阳、三门峡、鹤壁和济源土壤环境质量相对较差。

  二、生态环境问题难以根本好转的主要原因

  我省生态环境保护难题依然突出的主要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主观认识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认识不深入、不全面,仍然坚持粗放式发展的固化思维,坚持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保护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特别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企业效益下滑,地方保护主义治污决心和治污行动犹豫不决、左右摇摆,甚至怀疑中央和省委的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决心信心。

  二是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呼声。但在传统粗放发展的惯性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却忽视了日常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忽视了新兴产业的引导培育,导致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产业发展滞后;面对中央和省委雷厉风行的治污行动,对于如何实施经济绿色转型缺乏足够的物质技术储备,应对仓促失措。

  三是城镇化资源能源集约节约水平低。近几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方城镇化是靠大拆大建和挤占大量土地资源强力推进的,整体设计忽视了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优化布局和合理搭配问题,造成道路拥堵、城市内涝、环境质量堪忧等城市病,推高了通勤成本、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

  四是相关污染治理法律制度不完善。我省环境污染治理的有关立法大多都是配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立法几乎空白,而且新法新规出台耗时太长。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条文的明确尺度界定,造成地方在污染治理过程中,往往采取运动式的做法,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无形中恶化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方向

  我省环境保护处于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转折期,又处于负重前行的攻坚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这一突出短板。

  一是充分认识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提高破解环保难题的决心和信心。污染治理是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关乎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绝不是心血来潮和权宜之计。全省各级政府和企业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态环保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化被动为主动。因此,必须切实提高绿色发展的自觉性,把绿色化的要求和标准全面融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之中,强化经济发展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联动协同效应。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建立生态低碳循环的绿色产业体系。为此,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强化需求导向和供给侧改革力度;鼓励企业改进更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持续降低工业增加值的单位能耗,减少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出台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大力发展现代旅游和信息产业。全面提升旅游景区品质,促进自然与人文融合、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对接;打造全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行“互联网+”,实现互联网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大对各地市和直管县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的落实督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的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快制定河南省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提高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城市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加快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性能、低材耗、利废型、可再生和可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地级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柴电混合、气电混合等节能环保汽车的公交比例,提高公交覆盖率与分担率,发展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和新能源交通等运输装备。加强雨洪资源的收集利用,加快推进城市新区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完善生态城市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

  四是加强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尽快完成《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和《河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立法的调研制定工作,制定《河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河南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省和有关职能部门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落实环保部重污染天气预警和水污染“黄牌”“红牌”处罚措施。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对未完成大气和水污染工作目标任务的,进行通报批评,继续公开约谈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问题严重的实施涉气项目和新增水污染项目限批,并依法问责追责相关责任人员。

  此外,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环保和加强舆论监督。鼓励社会环保公益组织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合法合规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规范政府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和排污单位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和公益组织的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倒逼绿色转型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作者系省委党校科社部教授)

 

让绿色成为中原更加出彩的主色

王玲杰

  绿色发展理念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坚持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升级、产业优化、社会发展等的重要遵循。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在有关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论述中,都着力强化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和导向。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核心理念和发展主色。

  一、坚持绿色发展是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必然要求

  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压力日益突出和迫切的背景下,随着国内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国外政治经济压力日益增加,我国原本不容乐观的能源安全与环境安全进一步面临严峻的局势,资源、环境约束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依靠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密集型产业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应对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战略引领,就要倡导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坚持绿色发展是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现实选择

  从河南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当前,河南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河南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的发展规律来看,这一阶段也正是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资源消耗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的阶段,能源需求和能源消费都进入快速增长期。不仅如此,河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工业部门,2010年,河南三次产业比例为141∶573∶286,二产占比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高172个百分点。到2015年,河南三次产业比例演变为114∶491∶395,二产占比依然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超过8个百分点。同时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又在传统产业结构中占比较高,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业比重大,高加工度、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不足。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河南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进入发展新阶段,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就成为必然选择。

  三、坚持绿色发展应抓好几个着力点

  (一)培育绿色低碳的新经济增长点

  绿色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培育绿色低碳的新经济增长点,就应以打造绿色产业体系为关键点和着力点,大力开展以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省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要求,落实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的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加快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提高绿色能源和绿色经济的比重,形成绿色化、可持续的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共同着力,培育壮大绿色经济新增长点。

  (二)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打造绿色产业体系,就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通过产业体系绿色化重构建立“绿色供给”机制,推行绿色生产、提供绿色产品、满足绿色消费,进而不断强化产业体系绿色竞争力。从生产链着手,重点以打造绿色产业链、推进绿色制造为支撑,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从创新链着手,增强绿色产品研发及生产、销售的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加大绿色创新投入力度,积极突破绿色生产关键核心技术;从市场链着手,积极建立绿色供给价格机制,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通过引导促进产业体系绿色化重构,让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绿色供给结构互促融合发展。

  (三)加快产业绿色转型

  结合我省发展实际来看,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需要加快推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以生态、绿色、循环、高效为核心,大力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在降低农业碳排放量的同时提高农业固碳生态功能。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重点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将能源结构调整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相结合,逐步减小工业发展对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依赖;大力发展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坚持减排降耗与资源化循环化利用相结合。在服务业绿色转型发展方面,积极发展新型能源产业,推动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优化服务业结构的同时,为低碳工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一方面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和土壤污染防治工程等重点工程。其中,加快实施蓝天工程就要通过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范围,控制道路、交通扬尘污染,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实施碧水工程就要通过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集中治理重点污染区域和河湖水系;强化城市河流清洁,建设海绵城市;以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为重点,加快水清河美的生态水系建设。另一方面,要从生产和消费主体出发,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全方位地宣传低碳理念、弘扬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积极开展绿色企业、家庭、学校、商场、社区、公交等系列创建活动,鼓励公众监督环保违法行为,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和对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共建共享理念。

  (五)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大城镇和乡村绿化,以河湖、水库、道路等周边沿线为重点,以高标准绿化美化为导向,持续强化生态林业建设发展,不断增强生态林业的景观、生态和社会综合效应。继续推进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乡镇建设,不断提升从城市到乡镇的绿色竞争力,构筑区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以林业基地、交通路网生态廊道、湿地公园、黄河明清故道生态走廊、城市立体绿化等为抓手,协同推进森林生态、湿地生态、流域生态、农田生态和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六)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正是建设美丽河南、实现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必然选择。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如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有偿使用及交易制度等一系列绿色发展制度创新,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与改革探索,协调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各方利益关系,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得到真实体现和生态服务得到公平补偿的同时,激励各经济主体积极投入生态建设,推动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些理念创新不仅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制度基础和创新空间,而且为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提出了思路导向,明确了制定政策措施时的空间界限,是我省深化改革攻坚、突破制度瓶颈,全面营造有利于绿色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全面提升我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点难点所在。

  (作者系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绿色发展的法治路径

陈晓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目标,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模式转型、政府环境治理创新为突破口,全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型。与此同时,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实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和实现绿色发展,其具体路径也必须要遵循良法善治的法治内涵,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法理念,通过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绿色化、构建绿色化的法律制度体系来保障和实现绿色发展。

  一、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法理念和标准

  法治不仅要求做到法律至上、实现规则之治,而且必须要实现良法之治。实现良法之治首先应当确定良法理念和标准。一般性的良法标准是按照法的价值要求,通过立法保障人权、维护秩序、提高效率,确保公平公正。绿色发展的良法标准不同于传统一般性的良法标准,其必须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教训中,认清绿色发展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尊重绿色发展的内涵和特性要求,把握绿色发展的客观规律。

  长期以来,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一直孜孜以求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惜通过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而一味追求财富的增长。我国目前资源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正是源于发展理念过分追求人类经济增长和经济利益,从而最终导致资源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背离。绿色发展理念要求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适度有序利用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良法标准也要求人们要坚决摒弃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主张人类对自然绝对控制和随意利用、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保护以及资源利用的传统法律理念;而强调保护环境整体利益,追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效益。

  二、促进国家及社会治理的绿色化

  一是要建设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近年来屡次发生的“环境邻避运动”使政府部门陷入“一建就闹、一闹就停”的困境。解决这种困境,一方面政府要简政放权,简化项目前置审批事项,加强对环境项目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管,比如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大追踪问责力度、实行重大事项备案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等措施。同时转变环境治理观念和执法方式,从传统管控企业排污到引导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从单一惩罚污染到引领全民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另一方面,政府对绿色发展的相关决策也要在公开透明的话语空间里确立可以统一适用的规则体系,通过遵循明确的规程赢得社会信任,进一步促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二是坚持多元化协同治理推进绿色发展。尽管政府在绿色发展中起着引领和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绿色发展的唯一主体。绿色发展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必须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实现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权力机器,政府应着力把握绿色发展的运行方向和发展目标,重点实施整体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要强调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摒弃人治和权力思维,让法治思维贯穿于绿色发展的全过程,运用法治方式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同时,在有关绿色发展的权力运行中,要把公众参与、专家研讨、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绿色发展的决策制度科学合理,并采取“政府管理、市场调节、社会调整”等综合调整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综合善治机制,真正促进绿色发展的实现。

  三、构建绿色化的法律制度体系

  一是完善绿色发展相关立法制度体系。绿色发展涉及生态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相关绿色发展的制度安排必须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利益,统筹兼顾,综合布局,唯此才能使制度真正起到保障绿色发展的作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很多,但有些法律制度在实践中落实困难,制度间不协调不配合现象严重。究其原因,这些立法安排缺乏统一布局和整体理念,大多仅考虑单一环境要素或者某一部门的利益诉求,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整体性特征。因此,绿色发展立法程序的法制化非常重要,尤其在当前地方立法权扩张的情况下,有关绿色发展立法的出台必须坚决摈弃部门立法、草率立法,应在人大组织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尊重立法程序,广泛征求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引入立法程序争辩,把相关绿色发展的立法程序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另外,要努力做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及设备坚决关停并转的同时,必须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减少发展转型带来的社会成本。

  二是健全绿色发展特有的制度体系。绿色发展本身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从源头严防、过程保护到生态补救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也是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应有之义。不过,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含义。绿色发展是我国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及发展形势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市场新特点而做出的选择。因此,绿色发展的法制体系不仅包括严格的源头保护法制体系、过程严管法制体系、后果严惩法制体系,更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市场引导法制体系。尤其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常态下,构建完善的、政府引导的绿色市场法制体系非常必要。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等,在明晰产权、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平衡协调各方利益,转变传统自然资源利用模式,依托技术创新促进传统资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健全环境保险、绿色信贷等环境经济法制体系,完善排污权、林业碳汇等价格交易机制。

  三是强化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司法保障。司法是法制体系保障的最后屏障。目前,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地方法院大部分都成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有的地方专门设立了环境检察机构和环保公安侦查机构,还有的地方为了加强环境司法的可操作性,甚至已经建立了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联动机制。总的来看,司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绿色发展的司法保障应当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导向,尊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复合性特点,严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引导人们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完善环境司法专门化体系建设,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环境司法联动,健全环境资源审判和监督制度体系。如,可以通过发禁止令、诉前保全等加强审判机构与相关环境资源行政部门的司法联动,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及时纠正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推进环境公益诉讼,拓宽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最大限度地通过环境民主化推进我国环境司法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教授)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保障农业绿色发展

赵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绿色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绿色发展。土壤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不仅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还是作物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土壤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极大,它不仅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而且通过食用生长在农业土地上的植物及其产品影响人体健康。

  何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输入土壤环境中,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净化能力,从而使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土壤的生态平衡受破坏,正常功能失调,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作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随之下降,并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对水体或大气发生次污染),最终将危及人体健康以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一、土壤污染的特点和污染源

  土壤污染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渐进性和隐蔽性。从遭受污染到产生恶果有相当长的逐步积累过程,不像大气和水体污染那样易被人察觉。

  二是不可逆性。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后,便与复杂的土壤组成物质发生一系列迁移转化作用。因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恢复。

  三是后果的严重性。有害物质长期在土壤中存留,不但危害作物的生长,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

  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三类:

  一是工业污染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与废渣及交通运输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经过各种途径迁移转化,最后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土壤。

  二是农业污染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地膜以及畜禽粪便的不合理使用所造成的污染。

  三是生活污染源。由城市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垃圾、污泥所造成的土壤污染。

  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中有化学农药、酚、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石油类及其他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中有重金属元素、氟化物、砷、硒、硼及其他污染物。另外,还有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和激素对土壤的污染。

  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最受社会关注。据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有15亿亩,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二、当前河南省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目前,河南省的土壤环境质量如何呢?据权威部门的介绍,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安全稳定,但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镉、钒、铅等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

  从污染分布情况看,重金属污染分布西部高于东部,北部高于南部,工矿业高于农业,大城市高于小城市,有机污染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农业生产区。

  全省18个省辖市除濮阳外,其他各市调查点均有污染物超标现象。其中,焦作、洛阳、三门峡、鹤壁、济源5市土壤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土壤环境保护形势相对较为严峻。

  三、预防土壤污染的措施

  一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加强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的宣传,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与参与意识,从源头抓起,控制污染源,发展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落实《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是建立土壤污染检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三是加强科学研究,攻克土壤污染防治的技术难题,并着手开展土壤修复示范。

  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我们应该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一)耕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和预警平台建设。评估我省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的等级和程度,评价主要农产品的健康安全风险,构建耕地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预警平台,为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及其预警提供决策和技术依据;(二)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品减量安全施用技术规程。以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为目标,以农用化学品减量增效为核心,制定主要农作物农用化学品安全科学施用技术规程。(三)畜禽废弃物农田安全利用技术。以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为目标,以构建种养平衡、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为理念,开展畜禽废弃物农田施用对土壤环境和作物安全的影响研究,构建畜禽废弃物农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四)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体系。以耕地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耕地土壤污染分区定级为依据,以农艺措施调控为核心,对土壤改良剂研发、农作物抗(耐)污染品种筛选、超富集植物筛选和引种、种植模式优化等耕地土壤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建立试验点、核心实验区和示范推广区,开展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经河南省有关部门批准,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立了河南省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相继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在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在示范推广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河南农业大学将会对我省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陶建格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近日,十三部委发布文件,要求各地编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报告。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一)反映科学发展的需要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反映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等指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能明晰地方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这能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二)确定各种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红线

  这体现了生态保护守住底线的思维,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要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重新认识与管理,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短期和长远的关系,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各种破坏生态的开发、建设活动,给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空间。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

  (三)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源代价

  改变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绝不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保护好蓝天碧水绿地。

  (四)用制度约束检验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观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领导干部的责任与生态环境保护牢牢捆绑在一起,要求领导干部杜绝过客心态,强化历史担当,让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共同责任。

  (五)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强化了地方政府作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

  自然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政府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供给的责任主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更突出了地方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地位。

  三、应该如何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需要正确对待保护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划定资源界限,确定资源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自然资源整体和主要自然资源,划分自然资源结构、计量自然资源的流量和存量、实物量和价值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难点在于解决编制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与各地自然资源状况千差万别(地理学上称为地域分异规律)的矛盾。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需要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它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自然资源组织管理体系。面对形式多样的自然资源,如何确定各级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目前,国家也在考虑建立自然资源的统一综合管理部门,这将有助于推动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二是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的外延很广,各种资源的特点不一样,如何统一到一起进行产权的统一管理,需要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与落实所有者权益。三是自然资源的配置体系。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自然资源的两种方式,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差异大,如何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又避免外部性?如何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公共产品供给作用,保障资源安全?这些需要对不同属性的自然资源分别进行研究、确定配置方案。四是自然资源绩效管理体系。需从资金和资源配置、保护、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开展绩效管理。五是自然资源审计监督体系。

  四、保障措施

  要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落到实处,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资源环境容量审计、资源环境管理审计、资源环境绩效审计、资源环境安全审计。具体内容有:资源环境政策、规划、项目的划定;各级组织、区域对政府资源环保法规、规划和约束性指标的执行;现行政策以及非环境政策和项目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资源环境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资源环境保护预算;政府和外援资源环境保护投资的运用;主要自然资源项目的成本效益和绩效;资源环境资源分配的有效性和实施成果;资源环境报告或有关报告中会计信息的真实、财务收支的合规、资源环保活动的业绩。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难点在于明确核定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的增减变化,做到考核有据,以及对自然资源绩效做出考核和奖惩,做到有错必究。

  (作者系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